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孝庄文皇后公而忘私

公元1616年,顺治帝时,孝庄文皇后,皇太极的妃子,称圣母皇太后。康熙帝时被尊为太皇太后。她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女政治家。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身居高位、品德高尚的皇太后。清朝孝庄文皇后就是其中一位,她聪明能干,颇有谋略。皇太极没有立继承人就去世了,诸兄弟为争皇位相斗,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的相争尤为激烈。为避免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灾难,孝庄文皇后采取折衷方案,由时年6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

福临继位后,多尔衮夺取皇位的野心并未消失,想当皇帝的欲望愈加强烈,从而对福临的皇位威胁越来越大。孝庄文皇后按着当时满族的习俗,下嫁给多尔衮,以此来笼络和控制多尔衮,巩固福临的地位。

多尔衮死后,孝庄文皇后辅佐13岁的顺治皇帝开始亲政。她为了加速扫清反清力量和南明残余势力,极力推行起用并团结汉族将领的政策,通过联姻等形式使之为清朝效力。同时,为了消除长期战乱对社会生产的破坏,以及灾荒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她提倡节俭,并动用宫中银两赈济灾民。

孝庄文皇后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甚至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顺治皇帝去世后,她又全力辅佐康熙皇帝主政。

孝庄文皇后这种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对她的子孙和身边大臣影响极深,从而博得了子孙和大臣对她的尊敬与爱戴。她一生经历了清初三朝政局的风云变幻,在宫廷内外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情况下,她设身处地,公而忘私,以自己的聪明才干,精心扶立顺治、康熙两个幼年皇帝主政,对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大业,起了积极作用,不愧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同时,她这种以天下为公,处处为国家利益着想的精神,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