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3. 关爱呵护老人

在这里,我主要是想讲一下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和年长者应尽的义务。这样的义务有很多,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义务都可以轻易完成。年轻人仅仅向着长者表示敬意还是不够的,如果年轻人连对年长者的敬意都没有,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走完人生的道路。年轻人对年长者的尊敬仅仅只在表面上的是不够的,还应该放在心上,表现在行动上。

敬老的习惯是代代传下来的,虽然有些老人和我们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他们却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无价之宝。年轻人不仅要履行对年长者的义务,而且还要觉得这是一种快乐,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获得真正的幸福。

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年长者与年轻人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你可能听说过雅可布关爱自己的儿孙的动人故事吧!他们正是在履行呵护年轻人的义务。而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那么,反过来,年轻人就不该履行照顾年长者的义务吗?难道年轻人不该处处为年长者考虑吗?难道年轻人对年长者就只有冷冷的敬意吗?家里的牲畜老了,不能干活了,主人大都会毫无愧疚地把它冷落在一旁。但是,对于人来说,如果老了之后就被家里人冷落,那不是太残酷了吗?就算别人不指责你,难道你自己不感到羞耻吗?总有一天,你也会变老,如果你能养成尊老敬老的习惯,那么,等自己变老之后,也会受到良好的待遇。我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应该用心去尊敬年长者,特别是自己家的年长者。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年轻人应对处长者履行的义务,那年轻人就会把它做到最好。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一种美德。具有这种美德的年轻人都应该受到社会的称赞,而且,他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但是,不具备这种美德的年轻人,就算他其他其他方面做得很好,他的声誉也不如具有这种美德的人。我曾经就认识一个年轻人,父母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他养大,他不但不报答父母的恩情反而还向父母要钱。他的父母住着一个漂亮的大房子,那是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挣来的,他为了占有而把父母赶到了一个破屋子居住,父母在他的眼中俨然已经成了负担、累赘。像这样的年轻人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年轻人应时刻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应该明白父母把他们抚养长大是无法用金钱能够衡量的。因此,年轻人们都应该知恩图报,孝敬父母,而不是把父母看成是自己的包袱。

另外,我们应当知道,年长者和年轻人住在一起,会过得很充实,而且还有利于年长者的身心健康。他们需要借助年轻人来寻找活力。而且他们每天都会有事可做,不会感到空荡荡的。如果年轻人把他们放在荒凉的地方,那么他们的身体不但不会健康,反而会加速衰老。我希望年轻人把孝敬父母作为一件大事来看待,多关心父母的生活,多陪陪父母。要知道,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事实上,年轻人这么做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因为年长者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非常广博,而且他们大都还想不到把这些经验和知识用书本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年轻人对这些经验和知识是急需的,有用的。如果年轻人能够从年长者那里获取这些知识的话,将会有很大的收益。

年轻人和年长者生活在一起,不仅可以让年长者享受生活的乐趣,还可以让年长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年轻人传递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这不仅仅是指年轻人,还有年轻人的后代们。

我鼓励年轻人尽量让自己和年长者或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但是,并不是说有没有居住条件都要挤在一起。住房紧张的年轻人把父母接过去是很不现实的。我觉得这种情况下,可以让父母继续住在原来的地方,年轻人可以搬离父母近点。如果连搬家也不现实的话,那就多去看看父母。

年轻人为什么要尽可能多地让年长者融入自己生活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果年轻人碰到什么大事而难以抉择的时候,可以从年长者那里获得帮助。十几岁的年轻人总是胸怀大志、豪气冲天,觉得自己比谁知道的都多,对年长者的指导与忠告充耳不闻。就算他们碰到什么复杂的大事,也不愿请教年长者,自己草率决定。等他们到了二十几岁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是多么地幼稚可笑,到那时才明白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的道理。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在十几岁之前的事情,可以由家长帮忙做决定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不能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决定了,孩子们需要有自己决断事情的能力。话虽然如此,但年轻人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大事时,还是先听一下父母的建议为好。父母的权威对孩子可以适用到21岁。无论孩子的年龄有多大,父母的权威即使不能适用也不能被彻底放弃。无论年轻人爱不爱听,我都要事实求是地说出我的观点。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年轻人学到更多有益的东西。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