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涛在仓库里反复确认完凝水符的水质和出水量,才敢给王主任回消息。他没敢把话说得太满,只说“能解决中小型区域的短期缺水问题,可先找个小范围区域试错”——毕竟刚接触跨位面水利生意,步子迈太大容易出岔子。
王主任很快回复,说国内西北有个叫“月牙村”的村子,村里的蓄水池干了快半个月,村民要去三公里外的河沟挑水,水质还浑浊。村里凑了点钱,想找个低成本的补水办法,问李荣涛能不能去试试,酬劳给两万块人民币。
李荣涛算了算:一张凝水符半块下品灵石(50块人民币),出四五十万升水,月牙村的蓄水池容量也就三万升,一张符足够了,成本50块,酬劳两万块,净利润近两万,这生意划算。他立刻答应下来,当天就收拾行李——一个背包,装着一张凝水符、一块下品灵石、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之前剩下的水质检测试纸。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又转了两趟长途汽车,李荣涛才到月牙村所在的县城。村里派来接他的是村支书老周,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李同志,可算把你盼来了!再没水,村里的几亩苹果树都要枯死了。”
老周开着三轮摩托车,载着李荣涛往村里赶。路上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车开得颠颠晃晃,两边的土地干裂着,露出深深的纹路,偶尔能看到几棵耐旱的沙棘,叶子也蔫蔫的。“去年冬天没下雪,今年春天又没下雨,蓄水池干了,河沟里的水也快见底了,村民们挑水要排队,还得沉淀半天才能用。”老周叹着气说。
到了村里,李荣涛第一眼就看到了村头的蓄水池——那是个用石头砌的圆形池子,直径大概十米,深两米,池底的泥土干裂成了一块块,像乌龟壳一样。几个村民正背着空水桶往村外走,看到老周带着陌生人来,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这是城里来的李同志,有办法给咱们蓄水池补水。”老周喊道。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有人兴奋,有人怀疑:“就这么个年轻人,能有啥办法?之前来的水利队都说得打深井,要几十万呢。”
李荣涛没辩解,走到蓄水池边,从背包里掏出凝水符和下品灵石。他先让老周找了个空水桶,然后将灵石贴在符箓旁,默念催动口诀。下一秒,符箓上的水滴符文亮起,一道清亮的水流从符纸中喷涌而出,“哗啦啦”灌进水桶里。
“真出水了!”村民们惊呼起来,围得更紧了。李荣涛把水桶递给旁边的一个大爷:“大爷,您尝尝这水干净不。”大爷接过去,喝了一口,眼睛一亮:“甜!比河沟里的水甜多了,还干净!”
陈博士之前给李荣涛寄了个简易水质检测仪,他当场检测了一下,仪器显示水质达到直饮标准,不含杂质和有害细菌。老周见状,赶紧指挥村民:“快!把蓄水池的闸门关好,让李同志往池子里放水!”
李荣涛走到蓄水池边,重新催动凝水符。水流像一条银色的小瀑布,源源不断地注入蓄水池。村民们围着蓄水池,有的拿着瓢接水喝,有的用桶把水提回家,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老周一边看着水位上升,一边给李荣涛递水:“李同志,歇会儿喝口水,不急,慢慢放。”
水流持续了大概一个小时,蓄水池的水位上升到了一半,李荣涛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一万五千升水,足够村里用半个月了。他收起用完的凝水符,对老周说:“周书记,水够了,剩下的水还能再用半个月,要是后续还需要,提前跟我说。”
老周握着李荣涛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李同志,太感谢你了!这两万块钱你一定要收下,要是没有你,咱们村的苹果树就完了,村民们也得继续挑脏水喝。”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现金,塞到李荣涛手里。
李荣涛接过钱,心里有点暖——这是他用凝水符在地球赚的第一笔钱,虽然不多,但比卖打火机、玻璃杯更有意义。他数了两千块出来,递回给老周:“周书记,这两千块您拿着,给村里买点水管,把蓄水池的水引到各家各户,方便大家用水。”
老周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收下了,非要留李荣涛在村里吃顿饭。饭桌上,老周说:“隔壁的白杨村也缺水,我跟他们村支书提了你的事,他们也想请你去补水,酬劳给一万八,你看行不?”
李荣涛想了想,答应下来:“行,明天我就去白杨村,不过得麻烦您跟他们说,我只带了一张凝水符,只能补一万多升水,够他们用半个月的。”
第二天,李荣涛去了白杨村,用同样的方法给村里的蓄水池补了水,拿到了一万八的酬劳。离开白杨村的时候,村里的村民们给了他一袋子自家种的小米和几个苹果,说:“李同志,没啥好东西给你,这点心意你收下。”
回到县城,李荣涛算了算账:两张凝水符成本100块人民币,赚了三万六,净利润三万五千九。虽然比之前想的“跨国大订单”少,但胜在稳妥,还积累了口碑。他给王主任发了条消息,说月牙村和白杨村的补水问题解决了,要是有其他缺水的村子,还可以找他。
王主任很快回复,说有个乡镇的小学,食堂用水紧张,想请他去补一次水,酬劳给一万五。李荣涛当即答应下来,又在县城买了些东西——十斤精制盐、五斤白砂糖、两箱巧克力,这些在修仙界都是稀缺货,尤其是精制盐,修仙界的盐都是粗盐,杂质多,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处理完地球的事,李荣涛带着赚来的钱和采购的商品,回到了清河坊市。他先去了符箓铺,找蓝袍掌柜买凝水符:“掌柜的,再给我来十张凝水符,我上次用着挺好,这次多买点备用。”
掌柜的笑着说:“道友上次买了两百张,这次怎么只买十张?是不是用不上了?”
李荣涛解释道:“不是,我这次是先试试水,要是需求多,下次再大量采购。对了,掌柜的,你要不要看看我带的凡俗商品?这是精制盐,比修仙界的粗盐干净,还有白砂糖和巧克力,都是凡俗界的零食。”
掌柜的拿起一小包精制盐,打开尝了尝,眼睛一亮:“这盐确实比粗盐好吃,还没杂质!道友,你这精制盐怎么卖?我先跟你买十斤,要是好卖,我再跟你批量要。”
李荣涛心里一算,精制盐在地球成本两块钱一斤,在修仙界卖0.1块下品灵石(10块钱)一斤,利润五倍。他笑着说:“掌柜的,精制盐0.1块灵石一斤,十斤就是1块灵石;白砂糖0.15块灵石一斤,巧克力0.2块灵石一盒。”
掌柜的爽快地付了灵石,买了十斤精制盐、五斤白砂糖和十盒巧克力。李荣涛拿着赚来的灵石,又去了灵植阁,买了二十斤灵米(2块下品灵石)——灵米在修仙界是普通主食,但在地球肯定是高端食材,他想带回地球试试市场反应。
回到地球仓库,李荣涛看着手里的灵石和赚来的人民币,心里有了新的计划:先在国内的缺水村庄和乡镇做“小额水利服务”,积累口碑和资金;同时把地球的精制盐、白砂糖等商品卖到修仙界,赚取灵石;等资金和资源多了,再考虑扩大规模,比如给修仙界的灵植田提供灌溉服务,或者把修仙界的灵米、灵草卖到地球。
他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这段时间的收益和成本:凝水符成本100块,赚了三万六;卖精制盐、白砂糖和巧克力赚了2.5块灵石(250块人民币);买灵米花了2块灵石(200块人民币)。净利润三万六千三百块,虽然不多,但生意已经步入正轨,未来可期。
窗外的阳光照进仓库,落在堆积的商品上,李荣涛伸了个懒腰——跨位面生意这条路,虽然刚开始走得慢,但每一步都很扎实,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做出一番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