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况
柯尔克孜族约有14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新疆西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另有20%散居于南疆、北疆和黑龙江等地。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公元前就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与匈奴人、丁零人为邻,史称“鬲昆”、“隔昆”、“坚昆”等。十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因辽、蒙古和准噶尔贵族所迫,柯尔克孜族迁移至天山、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一带,黑龙江的柯尔克孜人则是从新疆阿勒泰一带迁去的。新疆的柯尔克孜人保留着牧业为主的传统,东北的柯尔克孜人则以农业为主。这个民族的民歌分属三大乐系,而欧洲乐系是最主要的。
民歌分类
柯尔克孜民歌根据内容和演唱形式,可分为劳动歌、习俗歌、爱情歌、哭歌、怨歌、反抗歌等。东北柯尔克孜族民歌也常按体裁分为“长调”、“短调”两类;新疆柯尔克孜族民歌分为“也尔”、“乌洛泔”两类。柯尔克孜族还有宏伟、瑰丽的长篇史诗歌。
属长调类的民歌采用散板,节奏自由,旋律高亢;属于短调的民歌,多采用4〖〗4或24拍子,活泼明快。“也尔”类的民歌,旋律优美,气息悠长,淳朴明朗;“乌洛泔”类民歌节奏明快,结构规整,活泼幽默,具有谣唱风格。
音乐特点
柯尔克孜族传统民歌分属三大乐系,以欧洲乐系为主。主要采用自然小调、自然大调和混合利底亚调式。也有徵调式和宫调式的民歌。受西亚北非乐系的影响,则使部分民歌带有中立音色彩。节拍方面以有板为主,但常出现变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