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裙”,袭汉代式样。晋时又兴“复裙”,太子妃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等。还有“百褶裙”,是西北民族女服,汉末传入,魏晋贵族中以为时髦,“用布一匹”、“弯缩如羊肠”,窄瘦而皱褶卷曲,俗称“羊肠裙”。南北朝时兴“裥裙”,为多幅。由两种以上颜色的纱罗或布帛条片拼成,腰高裾长色彩华丽。“长裤”有两种:一是“小口裤”,瘦窄带条纹,来自西北民族,流行士庶女子及婢仆中;一是“大口裤”,较为肥阔,北方民女所好,劳作时把裤腿上提约在膝下,套装有“上俭下丰”;有衫裙;有“大袖衫、条纹裙”。还有“挎褶”,女用男装套服,“白纶巾,蜀锦抪褶”。北方还用“套衣风帽”为女装。
3鞋履
承汉俗有“丝履”。后赵建武年间(335~348)有“五彩织成靴”。前凉末年(385)有“织成丝履”(阿斯塔那出土),用褐、红、白、黑、黄、土黄、金黄、绿八色丝线编织的文织吉语以祝福。另有“织纹锦履”(民丰出土)。南朝有“尘香履。”“陈宫人卧履,皆以薄玉花为饰,内散以龙脑诸香屑,谓之尘香。”民女用“平头浅履。”仆婢为红、青两色。北朝有“笏头履”。女官贵妇多用“短靿革靴”。晋有“圆头木屐”。太康初改为方头,“与男无别”。北朝有“高齿屐”,是漆画木鞋。
综上所述,礼服、官服各有定制、常服、便服、男女有别而相类。汉装、胡服各取所好,兼或融合结合而演变,相互改进而发展,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有阶级的、民族的多种差异。贵族享乐,崇奢华雕饰,文人坦荡,尚自然洒脱,民服节俭,喜简便质朴社会风尚、生活习俗,由不同的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形成了这个时代服装的多种风格。
第四节隋唐织染工艺
隋唐染织工艺
全国的统一,疆土的开拓,交通的畅通,经济的繁荣,中外文化的交流,市场的扩大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隋唐时期的染织工艺空前繁盛,织造技术和图案纹样均发生重大变化。在东起长安,经陕西、甘肃、新疆,越帕米尔,经中亚、西亚西到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大量隋唐时期精美的丝织品,集中出土在新疆吐鲁番、巴楚和甘肃敦煌3处。
隋代丝织工艺
隋代丝织品生产遍及全国,官办作坊成为高级织染品的主要生产部门。隋代的染织多出于染织署,管理制造御用染织品,生产中心为河北定州,四川蜀锦仍很发达。隋炀帝即位以后,挥霍无度,除了在外国使臣、各番酋长面前炫耀富裕,而在元宵灯会将东都洛阳八里长的御道用锦帐作为戏场,命乐人舞伎着锦绣缯帛外,又于冬日百花凋谢之季,命宫人用各色绫绮作成树叶花朵装饰宫内光秃树木。并在南巡扬州时,用无数彩锦作为风帆装饰大型龙舟和马鞍上的障泥。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隋宫》曾这样形容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锦帆百幅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一方面反映了隋炀帝荒淫豪华生活,也说明隋代丝织品产量之大,制作之精。
隋代丝织品遗物近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均有出土,其中有红白二色相间织成方格纹的“棋局”锦,大红地黄色联珠团花图案的“联珠小花”锦,用菜绿、淡黄二色织成的“彩条”锦,还有“联珠孔雀贵字纹锦”,“套环对鸟纹”绮等,这些丝织品简洁质朴,别具一格。
唐代的织染工艺
唐代的织染工艺在全国各地都有生产,隋末“织染署”下设25个“作”各有专门分工,组织庞大,生产中心由隋朝的河北定州逐渐向江南转移。除了官府的专设机构外,地主豪绅有庄园工场、城市有民间专业作场,农村还有家庭副业等。晚唐时,河北定州豪富何明远家中就有织机500张,俨然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手工业工场了。盛唐时期的杨贵妃,专供她一人服饰衣着,就有绣工700余人,没有大量丝织品的生产,是不能满足他们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的。此外,由于丝织品是唐朝主要出口商品,也需大量生产。
唐代丝织品除了丝织,还有麻、棉、毛几种,麻织品种繁多,多是劳动人民的服用品,有葛布、孔雀布、楚布等多种。唐代的棉织在我国岭南一带较为发展,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还出土有几何纹组织的丝棉交织布。此外,唐玄宗时,长安有专门出售白叠布商店。毛织产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及西北一带,生产各式毡子。江南道宣州的红线毯非常有名,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中曾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并在诗中讽刺说:“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入宫中,线原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用千两线。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此外,还有一种用羽毛织成的特殊裙子,华丽无比,是一种专供统治阶级享受的奢侈品。
1丝织
唐代丝织品名目繁多,品种丰富,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中有绢、绫、锦、罗、纱、绮等。
绢绢是平织的,没有花纹,用印染等方法进行装饰。
绫绫是单色的斜纹织物,可以随时改变斜纹的组织以产生花纹,这样织造的方法称“提花”。
罗、纱罗、纱是纠织,是从汉代以来就流行的一种复杂织法,都是单色半透明的织物,以利用染色的方法进行纹样装饰。
织成锦这种锦也是唐代高级丝织品之一,是在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经断纬的织物,在吐鲁番曾出土织成锦条带。武则天时,曾令制织成及刺绣佛像400幅,分送各寺院及邻国,制作技术已相当成熟,为二宋时期发达的“缂丝”产品打下了基础。
绮绮的织造方法,是素地起二至三枚经斜纹提花。除本色外,有染成红、黄、紫、绿等色。
锦锦是多色的多重织法,质地厚重。唐代以前的锦称经锦,而唐锦的制作,由于技术革新,取得了纬锦的新创造,在三国时马钧改良织机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经线起花织法,而且还发展到经纬线互相配合起花的新技术,这样的织法不仅可以织出更为复杂的花纹及宽幅的织物,而且色彩极为华丽,形成唐锦华丽优美的时代风格。代表作品是“联珠天马骑士纹锦”、“联珠对孔雀纹锦”,在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宝相花锦”。唐代织锦中最华丽的一种是新出现的晕纲锦,它用各种色彩相间排列,构成绚丽缤纷的效果。在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一件“晕纲提花锦裙”,用黄、白、绿、粉红、茶褐五色经线织成,再于彩条地上用金黄色的细纬线织出蒂形小团花,这是考古第一次发现的“锦上添花”锦,精美异常。在同地8世纪的墓葬中,又出土了一双云头锦鞋和一双锦袜。鞋里衬内绿、蓝、浅红三色施晕纟间,这是目前所知唐代最绚丽的一件晕纟间作品。唐代,四川仍是丝织品的重要产区,在汉代久负盛名的蜀锦,这一时期有不少珍品闻世。
遗存至今的唐代丝织品,有早期出土的“天蓝地牡丹锦”、“沉香地瑞鹿团花绸”、“茶色地花树对平绸”、“宝蓝地小花瑞锦”、“银红地鸟含花锦”等多种。
近年出土的有“兽头纹锦”、“联珠鹿纹锦”、“联珠对鸭纹锦”、“联珠猪头纹锦”、“联珠天马骑土纹锦”、“联珠吉字对鸟纹锦”、“棋纹锦”及“花鸟纹锦”,“瑞花遍地锦”、“龟背纹锦”、“花鸟纹锦”等多种。
大量唐代精美的丝织物的出土,反映了唐代织造工艺的高度水平和精湛技艺。
唐代丝织品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其中以花鸟禽兽纹为主要的装饰题材。鸟兽成双,左右对称,鸟语花香,花团锦簇,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
花卉植物纹有盛开的牡丹花、折枝花、宝相花、散点花和卷草纹,形象处理的十分饱满生动,“花鸟纹锦”(新疆吐鲁番出土),以盛开的牡丹花为中心,周围有展翅飞翔的蜂蝶和练鹊,有迎花飞舞的鹦鹉,有宁静的山岳和飞荡的祥云,疏密有致,花鸟争春。锦边配上蓝地花卉二方连续的装饰带,色彩华丽,制作精美,代表了唐锦的工艺水平和装饰特点。
“天蓝地牡丹锦”(故宫博物院收藏),此锦是琵琶锦囊的一部分。它主体纹样是一个正面形的8瓣牡丹花,周围用8朵侧面的牡丹花围绕而成。外面一层又装饰了一圈较大的牡丹花,花之间安排小折枝花,构成了极其富丽饱满的大团花图案。在鲜艳夺目的天蓝地色上,花卉用深绿、浅绿、红、粉紫、浅黄等颜色来交错使用,用退晕手法来处理,使作品色彩华丽,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生机盎然。
陵阳公样这类图案是唐锦中最为精美的一部分。主体纹样有鸳鸯、孔雀、鸡、鸭牡丹纹锦囊(唐)、羊、鹿、狮、天马、骆驼等。纹样成双成对,图案新颖奇丽,别具一格,被称为“陵阳公样”。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窦师纶官至益州大行台,兼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窦师纶是唐初派往四川主管皇室织物的官员,封爵“陵阳公”,他设计的织锦图案,凡鸡、羊、龙、风等题材都采用对称形式,当时人们把这类花纹称为“陵阳公样”。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茶色地牡丹花对羊绸”(故宫收藏),主题纹样是迎着朝霞怒放的牡丹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露水珠晶莹闪光,美丽活泼的蝴蝶围绕着牡丹翩翩起舞,2只左右对称的小羊回首互望,一幅恬静优美的画面,表现了春天鸟语花香、粉蝶飞舞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盛唐以来工艺装饰的特点。
此外,瑞鹿牡丹团花绸也是优秀作品,都和当时花鸟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联珠团窠纹隋代的织锦,在新疆阿斯塔那古墓中就曾出土过联珠对孔雀“贵”字纹锦和联珠兽头锦。而唐代这类图案的发现就更为普遍,成为唐锦的典型纹样。以一圈联珠组成团窠,中间安排鸟兽和花卉图案。图案内容有盘龙、凤凰、麒麟、狮子、天马、仙鹤、莲花、忍冬和宝相花等。纹样规整、连续、对称,以四方连续的组织向四面延续。四个团窠纹之间的空隙,装饰忍冬纹。据说联珠纹来源于古代波斯,但从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铜镜背面的边饰纹样及西晋的青瓷纹样和隋代的织锦的联珠纹上,均可见到它的形象,说明这种纹样不仅是吸收了外来艺术形式而且继承了民族传统,兼收并蓄,别具风采。
唐代联珠团窠纹织锦遗物,在新疆吐鲁番、甘肃境内都有大量出土。代表作品有“联珠对鸟对狮”同“字纹锦”,“联珠对鸭纹锦”,“联珠对天马骑士纹锦”,“联珠鹿纹锦”,“联珠猪头纹锦”,“联珠戴胜鸾纹锦”等,尤其以鹿纹锦和猪头、对鸭纹锦,纹样别致,生动有趣。
此外,唐锦纹样还有几何纹,其中有双胜、万字、小散点花等。唐锦纹样形象华美、活泼,给后世深远影响。
唐锦色彩艳丽、明快,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唐锦作过色谱分析,色彩极为丰富。红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有鹅黄、菊黄、杏黄、土黄、金黄等;青有蛋青、天青、藏青、赤青(钳色、稍微带红的黑色);蓝有翠蓝、宝蓝;绿有豆绿、叶绿、果绿、墨绿以及褐、黑、白等色,多达20余种。
2印染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矿物、植物染料对纺织物进行染色,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唐代的印染工艺相当发达,主要有夹缬、蜡缬、绞缬和碱印等。
夹缬夹缬是一种直接印花法,起源并鼎盛于唐代。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花纹的花板,将要染的素帛夹在中间,涂以防染剂,然后入染,成为色地白花效果,染成后花纹左右对称。日本正仓院迄今还保存着唐代自我国输入的“花树对鹿”、“花树对鸟”夹缬屏风。
蜡缬蜡缬即现代的蜡染。它是先将融化的蜡画在织物上,浸染后,经过热煮脱蜡,就显出了花纹。蜡液浸入纤维后,有防水作用,染液不能进入,形成白花的独特装饰效果。蜡染的方法,在西南的苗、布依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广泛流行。蜡染花布图案生动别致,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而且远销国外,颇受欢迎。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象纹蜡缬屏风”和“羊纹屏风”,纹样十分精美。
绞缬绞缬又称撮缬,出现在5世纪左右。方法是先将待染的织物根据需要花纹,按一定规格用线缝扎成十字形、方格形、条纹等形状,然后染色,染好后晒干,把线结折去。由于染液不能渗透,形成色地白花的效果。花纹边缘产生晕染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将谷粒包扎在钉扎部分,然后入染,便产生更复杂的花纹变化。花纹疏大的,叫鹿胎缬或玛瑙缬;细密的,叫鱼子缬或龙子缬。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唐代的“绞缬裙”,由绛紫、茄紫等色组成菱形网状图案,精巧美观。
凸板拓印在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印花织物是用两块凸板套印的灰地银白加金云纹纱,这种工艺发展到唐代用凸板拓印的敦煌出土的团窠对禽纹绢就是这种工艺的再现。
碱印狩猎纹印花绢(唐)碱印是用碱为拔染剂在丝罗织品上印花,它是利用碱对织物的化学作用,经染后而产生不同色彩的花纹。还有用镂空纸板印成的大簇折枝两色印花罗,是更精美的一种,这种印染品宋代叫“药斑布”。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蜡缬“烟色地狩猎纹印花绢”,其中骑士搭弓射狮,骏马奔驰,犬兔相逐,周围点缀飞鸟花卉,表现了一派生动紧张的狩猎场面,技艺精湛。
3刺绣
作为丝织品的加工,刺绣在唐代有了飞跃的发展。白居易的《秦中吟》一诗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缕刺罗襦”。苏鹗的《杜阳杂编》记载:“唐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丝绣被,上绣三千鸳鸯,并间以杂花异草,其精巧华丽无比”。唐玄宗时,为杨贵妃一人进行服饰刺绣的绣工就达700余人。
唐代的刺绣除了作为服饰用品,还用于绣作佛经或佛像。《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能于尺绢上绣洁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如毫发”。随着刺绣范围和题材的扩大,又发展了很多新针法,有直针、缠针、齐针、套针、平金等新技术,大大丰富了刺绣的表现力。
在色彩的使用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在佛像脸部,能表现颜色晕染的效果。敦煌发现的“释迦说法图”和日本的劝修寺的“释迦说法图”,都是用切针(辫绣)绣轮廓线,而以短套针绣肉体,表现晕染效果。
隋唐服装工艺
隋唐处于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反映在衣冠服饰上,十分华丽丰美。这一时期男子服饰主要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女子服饰主要有衫襦袄裙。
男服
幞头,它本是一条头巾,是由汉代的幧头、幅巾等演变而来。幞头和幅巾的区别,主要是在角上。经改制后的巾帛,四角皆成带状,裹头时两个中角朝前系住发髻,其余两个巾角在脑后系一结,多余部分自然垂下。头巾的质地一般用轻薄柔软的黑色纱、罗制成,所以后面垂着的巾角也是软的,称“软脚幞头”。以后将软脚中加铜、铁丝撑起来,就成为“硬脚幞头”。硬脚后来又做出不同形状、翘成不同的角度,而产生了“翘脚幞头”、“展脚幞头”等多种名目。
除幞头外,还有纱帽,在一般知识分子中间广泛流行。纱帽样式,全由个人所好而定,惟以新奇为尚。
隋唐时期,男子服装的主要形式,是圆领袍衫。袍服的样式,一般是小圆领、窄袖、袍长至膝下。唐代袍服的纹样,一般以暗花为多,脚上穿长靴。
女服
唐代女装主要由衫、裙和披帛三件组成。衫襦是一种短衣,衣衫的下摆裹在裙腰里面,裙长曳地,肩上再披着长围巾一样的披帛。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种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圆领、方领、斜领和鸡心领等。盛唐后,还流行一种袒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开放。
唐代前期,中原一带的妇女还喜欢穿胡服,通常是翻领窄袖上衣,条纹小口裤和透空软锦鞋(也有穿线鞋)带一顶卷沿胡帽。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样式也随之变化,比较典型的是衣衫加宽,袖子放大。到了中晚唐,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超过四尺,传世绘画作品“簪花仕女图”,所描绘的贵族妇女及南唐二陵出土的陶塑妇女,均是这种服装,是这时期的典型样式。
唐代妇女的下裳,主要是长裙,随着社会风尚的不断演变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裙子的式样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不论是质料、色彩、式样、装饰都远远超过了前代。《旧唐书·五行志》记载:“中宗女安乐公主有尚方织成毛裙,合百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朝野佥载》也称“安乐公主造百鸟毛裙,以后百官、百姓家效之,山林奇禽异兽,搜山满谷,扫地无遗,至于网罗杀获无数”。一般百姓虽穿不起这种昂贵的百鸟毛裙,则以颜色和式样取胜,这就是石榴裙的流行。从文献记载来看,应是一种鲜艳的红裙。另外从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捣练图》,周防的《簪花仕女图》一直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绘画来看,可以间接看出300年裙子的沿革和变化。
关于披帛,是用轻薄的纱、罗或绢裁成长条,一般长度在2米以上,绕缠在两臂间,走起路来,随着手臂的摆动而飘舞,非常美观。传世绘画作品“捣练图”,“宫乐图”等绘画中女子肩上均有披帛、陶俑、唐三彩、墓室壁画、石刻画反映的披帛形式,也大致如此。另外还经常在披帛上加彩画,更增加了它的装饰性。
官服
隋唐时期男子服装的主要形式,是圆领袍衫。传统的冠冕衣服,只在隆重场合,如祭祀天地宗庙时偶尔用之,其他还是以幞头袍衫为尚。
隋文帝时的服饰,据《隋书·礼仪志》记载:“百官常服,用于匹庶,皆著黄袍,去入殿省”。从唐朝开始,黄袍被当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黄袍加身”,就意味登了帝位,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才止。
唐代官员的袍衫,主要是以颜色来区别等级。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贞观四年(630),定三品以上官员紫色,五品以上绯色,六品七品服绿色,八品、九品服青色。公元674年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韭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石带。庶民铜铁带。大画家阎立本绘的“步辇图”,绘吐蕃丞相禄东赞进见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画中汉族男子(包括太宗)都著幞头袍衫,只以颜色为别,可证明上述记载的真实性。
唐代袍服的纹样,一般以暗花为多,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泥头木身官俑,穿的就是这种服装。武则天当朝,又颁赐了一种新的服装,名叫“绣袍”。所谓绣袍,就是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员袍上,绣上各种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这种以禽兽纹样分别代表文武官员品级的做法,为明清的补子打下了基础。
腰带,汉代在革带上装豪华的带钩,却没有一定的制度。唐代的革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系结,另在带身上装带昒。带昒是一种方形的饰片,依官僚品阶的不同,分别用玉、金、犀、银、铜、铁等质料制作,使腰带也成为区别官阶的一项标志。另外,隋代开始出现的“品色衣”至唐代形成制度,成为此后我国官服制度上的一大特色。
唐代家具工艺
唐代的家具,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页。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没有家具,吃饭、休息、睡觉全在地上,最早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如果席子也算作家具的话,这是人工制造的最早、最原始的家具了。从殷周到秦汉,家具的式样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由于当时工艺技术的限制,人们坐卧的主要家具,是矮的床和铺在地上的席子。当要吃饭和读书写字时,就临时放置一张案,案也可以放在床上或地上,它的形象像一个很大的托盘,有长方形和圆形的二种,长方形的案有四足,圆形案有三足,这种案都很矮,常常不超过一二十厘米。桌椅在唐代后期广泛使用,使人们改变了几千年来席地而坐的习惯,也引起了许多生活用具的变化。
唐代家具的品种,有几、案、挟轼、箱、柜、胡床、屏风、桌、椅和棋局等,全部是木质制成,有紫檀、黄杨木、沉香木、花梨木、樟木、桑木等,此外,还有竹藤等材料。
桌子出现在唐代,敦煌第85窟的唐代壁画里,可以看到一个屠夫在板桌上切肉的形象,还有一些人围着桌子欢宴的场面。桌子很大,四周可坐好几个人。到五代,我们可以从有名的绘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看到很多制作精美的桌子了。
椅子出现的历史比桌子要短。关于椅子的最早文献记载,出现在《唐语林》一书,该书卷六说:“颜鲁公(真卿)在七十五岁时,还能立两藤倚子相背,以两手握其倚处,悬足点空,不至地二三寸,数千百下”。这说明当时——唐德中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已经使用藤倚(椅)了。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资料,也说明在唐朝已使用椅子了。其中最早的图画资料见于高元硅墓壁画,壁画中有一人端坐在椅子上,椅子形象拙丰卜椅角粗大。在敦煌196窟唐代壁画中,也有椅子的形象:曲背,有扶手,椅角粗大。除了有背的椅子,在唐人的画里,还可以看到一种较矮的方凳。
屏风是室内的主要家具,常放在明显的位置上。挡风和遮障是屏风的主要功能。唐代屏风的制作极为精巧,成为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正仓院保存有我国唐代屏风多种,其中最精美最有代表性的要算高136米的“鸟毛立女屏风”,屏面绘制丰满端庄的盛妆仕女,或立或坐于树石之间,画上还用鸟毛贴饰。另外还有一些屏风,屏面是由织物制成,图案是用“夹缬”或“蜡缬”法印染的,题材多是树木花鸟和动物,如“鹿草木夹缬屏风”,“鸟木石夹缬屏风”,“橡地象羊木蜡缬屏风”等等,色彩鲜明,别具情趣。
柜子盛放衣物用,唐代仍沿袭汉代的格式,河南峡县一座东汉墓里,曾出土一件绿釉陶柜,方形柜身,四个矮足,顶上有盖可开合。唐代,这种四足矮方柜仍旧很流行,在西安出土的一件色彩鲜艳的三彩柜,和上述陶柜大体相似,不过四足高些,柜身的饰件也更漂亮些。在日本正仓院里则收藏有不少唐代木柜的实物,均是四足方柜,只是在高矮大小上有些区别,门都在前面,这样开合方便,更加实用。
第五节宋元织染工艺
宋元织染工艺
宋代织染工艺
宋代的织染工艺,在唐代生产的基础上,又有更大的发展。管理机构庞大,分工更细,有文思院、绫锦院、裁造院、文绣院等。此外洛阳、真州、定州、青州、益州、苏州、杭州、润州、湖州等地,都设置官方组织机构,民间织造也是“千室夜机鸣”的盛况。
1丝织工艺
宋代的丝织品种十分齐全,锦、绮、罗、绉、绫等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发现,并各有特色。
锦多彩丝织物,代表作品有“重莲锦”、“球路回纹双羊锦”(新疆阿拉尔出土),“茂花闪色锦”(宁夏出土),是经线分段染色起花,有立体感,色彩层次丰富。
四川蜀锦在当时也大量生产,其中有八搭晕、盘球、簇四金雕、葵花、六搭晕、翠地狮子、天下乐、云雁、青绿云雁等名目不下一二十种。
绮绮是一种地纹为斜纹的丝织物。一般为一色,宋时出现了二色绮。江苏金坛南宋墓出土有规矩形小花、菱形小花、方形小光、几何小花等图案。利用经纬组织的变化,织出的纹样有长短、虚实、大小、方圆和横竖,变化丰富。
纱纱是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织物。宋时,不仅织出了手感柔软的素纱,而且发展了花纱。
罗罗的表面有横纹,宋罗分花罗和素罗二种,宋花罗的名目繁多,有方目罗、云罗、结罗、越罗、轻罗、亮罗、瓜子罗、透额罗、孔雀罗、满园春罗、宝花罗、牡丹罗等等。福州南宋墓曾出土“缠枝牡丹山茶罗”和“牡丹黄薇罗”,花头直径达12厘米,写实而奔放,是制作十分精巧的宋罗代表作品。
绫织物表面有斜纹组织,宋绫有素绫和花绫两类。江苏金坛出土的宋绫遗物,有牡丹、山茶、桃花图案,构思巧妙。
宋代丝织品中还有绸、绢、绉诸多品种。
宋代丝织纹样较唐代织锦图案有了更大的发展与创新,优秀作品“球路灵鹫锦袍”(新疆阿拉尔出土),是北宋产品,用大圆圈作为幅面的主体骨架,圈内组成相背而立的两只灵鹫,圈与圈之间的空隙处,连缀四瓣小团花。构图严谨,织造的精细平整。
“六搭晕”、“八搭晕”锦,则是在唐代晕纟间锦的基础上,用多边几何形作图案骨架,在骨架中的主要部位填入写生风格的花卉纹,在其他次要部位辅以各式细巧的几何形小花,它是由几何图案和自然界的花卉纹样组合在一起的花纹,用同一色退晕,深浅多至四五层,使色彩产生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立体效果,称之“锦上添花”。
“落花流水锦”,是宋代的织工们从唐、宋诗词中的“落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和“花落水流红”等名句的意境中受到启发而制作成功的,这种图案在明清受到喜爱,大量仿制。
“灯笼锦”又名“天下乐锦”,它是以民间习俗中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灯笼作主要题材,旁边衬以折枝花、蜜蜂、石磬之类,组成了谐音如“庆丰登”的吉祥图案,寓意“五谷丰登”、“庆丰收”的美好愿望。
“樗蒲锦”,纹样单位形似枣核,是古代游戏的一种用具。
此外,由于受到工笔写生花鸟画的影响和织造技术的提高,宋锦大量出现了介于写实和图案之间的新纹样,植物纹中有牡丹、山茶、荷花、菊花、萱草、缠枝花和宝相花等,鸟兽纹有云雁、仙鹤、孔雀、龙凤等,几何纹中有球路,方胜、龟背纹、万字、如意纹等。
宋锦的纹样组织有四方连续缠枝花卉,大团花、小团花等,构图严谨,变化丰富。
宋锦的色彩多用中间偏冷色,以暗紫、浅茶、浅黄、深浅绿、蓝、绛色为主,极少使用红、绿、黄等呈色鲜明的原色,并以多层次的退晕方法来处理,文静典雅,调和沉着,和唐锦的富丽鲜明形成强烈对照。
2缂丝
又名刻丝、魁丝和克丝,我国唐代已有这种品种,宋代成为著名品种。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色彩的纬线根据图样用小梭子缀织上去,交接处承空似有雕镂的痕迹,花纹两面相同,极其精巧,但费工费时。
北宋缂丝的著名产地是河北定州,技巧和图案用色都保持隋唐以来的优秀传统,纹样结构既对称而又富有变化。优秀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缂丝“紫鸾雀谱”、“紫天鹿”和“紫汤荷花”,其中以“紫鸾雀谱”最有代表性,在深紫的地色上用深浅赭、黄、粉蓝、深浅绿缂出孔雀、仙鹤、锦鸡、鸿雁、黄鹂等七、八种口含花草的禽鸟,纹样安排的既对称又有变化,制作精巧。
南宋的缂丝产地以松江和苏州为中心,制作技艺更加精巧,名家辈出,沈子藩、朱克柔、吴煦都是缂丝名手,多制作欣赏品,以名人书画为粉本,尽量追求画家原稿笔意,能达到乱真地步。开始运用子母经的织法,作品工整秀丽,艺术造诣很高。沈子藩的名作“梅花寒鹊图”,朱克柔的“牡丹图”、“莲塘乳鸭图”,吴煦的“蟠桃图”等,均把原画的精神,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反映了宋代缂丝工艺家严谨的创造精神和精湛的技艺。
3刺绣
宋代刺绣较唐代有了长足的进步,绣院有绣工300余人,多制作人物花鸟,山水楼阁,用针纤细巧妙,称为神针。明代董其昌所著的《筠清轩秘录》中提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夺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啁唼之态”。
针法除平绣外,还出现了抢针、套针、网绣、打籽、衬金、戳纱、扎针、补绒和盘金等。传世作品有“瑶台跨鹤图”(东北博物馆藏品),针法繁多,针脚细微,人物飞禽神态生动,设色巧妙,光彩夺目,是宋代刺绣的代表作。此外,还有“海棠双鸟图”、“凤穿牡丹图”及绣字“金刚经册页”等。
宋绣出土作品在新疆、山西等宋墓中均有发现,新疆阿拉尔出土的“对鸟对鹿刺绣包首”,绣有对鸟对鹿的图案,花纹对称。山西宋墓出有纱绣莲花、纳纱花边、彩绣裙带、彩绣上衣等,制作都很精美。
4印染
宋代由于雕版印刷的发达,印染工艺得到较高的发展。唐代用镂空纸版印成的“大簇折枝两色印花罗的工艺”,到了宋代叫“药斑布”,其版模更精细,调浆技术也有改进,宋代的“药斑布”往往“青白成文”,即后来蓝印花布的前身。《嘉定县志》记载印花布“出安亭,宋嘉泰中,妇姓始为之,以灰药布染青,俟乾拭去,青白成文,有山水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象”。山西出土的南宋印花罗,小散点团花图案,粉剂印花,同上属同一技法。由于受到群众欢迎,这种印染工艺在宋代非常普遍,宋人唐仲友在江西婺州开设彩帛铺,就印制这种“药斑布”。
广西瑶族还生产一种精美的蜡染,是唐代传统的夹缬和蜡缬的综合运用。“其法以木板二片,缕成细花,用以夹布,而溶蜡罐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变成极细斑布,炳然可观”。
元代织染工艺
元代织染工艺,仍由官府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有织染局、绫锦局、中山局、真定局、弘州纳失失局、大名织染提举司等。以上是专为元代宫廷织造丝织局的机构,为诸王百官织造缎匹的有绣局、纹锦总院、涿州罗局,还有染局……以上各生产部门,主要生产织金锦等高级丝织品。
1织锦
元代的丝织品中,织金锦最为有名,称为“纳石失”或称“纳失失”。元朝的织金锦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片金法织成的,也就是在织造时,把一些切成长条的金箔夹织在丝线中。用这种方法织成的锦,金光夺目。另一类是用捻金法织成的,也就是用金箔捻成的金线和丝线交织而成,这种锦牢固耐用,但金色光泽比较暗淡。
织金锦的纹样内容很丰富,有牡丹、莲花、菊花、玫瑰、兰花、梅花,其他还有祥云、龙凤、草花等。
龙凤团花纳石失(元)蜀锦在当时仍然享有一定声誉,花色很多。其中以长安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搭晕、铁梗蓑荷等,而以“十样锦”名目最为著名。
元代织物遗存,有“织金佛衣云肩”(故宫博物院收藏),用蓝地如意连云、绿地宝相花、米地子团龙、紫地鸟纹等四种织金锦制成,纹样均采用图案化的变形手法。另外北京庆寿寺发现四片纳石失,织的是唐草图案,新疆乌鲁木齐和辽宁大城子均有出土。
2毛织
元代的毛织极为发达,这是适应蒙古民族游牧生活的一种染织品。毛织的名目不下六七十种,制作各种粗细毛物,大都有毡毯院局。有剪绒花毯,颜色有五色、七色、九色及十色不等。花纹多为山水、楼阁、花鸟、人物、动物、云纹等。
3棉织
这是元代发展的一种新兴染织工艺。元代棉花的生产,不仅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等省极为发达,关中渭河流域各省也广为种植,仅松江一地,以棉织为副业的就有一千多家。
元代著名的棉纺织工艺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织工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黄道婆出生于宋末元初,江苏松江乌泥泾人,南宋末年流落到崖州(今海南岛),向当地黎族妇女学习了一整套种棉纺织的技术。晚年回到家乡,对劳动妇女热情传授技艺,大大促进了我国棉织工艺的发展。他们织造的“乌泥泾被”用“错纱配色,综绒絮花”的方法,织出棋局、折枝花、团凤字样,坚实精美,受到劳动人民的欢迎。
4刺绣
元代刺绣的针法较多,主要有辫针、平针、打子、抢针、鳞针、网针、切针。元代刺绣的代表作品有“刺绣夹衫”(内蒙集宁出土),在两肩及前胸部位均用刺绣装饰,绣有多种纹样。动物纹中有仙鹤、凤凰、野兔、角鹿、彩蝶、双鲤、乌龟、鹭鸶等,植物纹样有荷花、牡丹、粉莲、幽兰、灵芝、百合、牵牛、竹叶、水草、芦苇等。更有趣的是表现人物故事:一女人盘坐在莲池旁的柳树下,凝视莲池中的鸳鸯戏水,一女子骑驴扬鞭驱行在树林间,还有一男子戴幞头,坐于枫树下,这是一幅表现人们游春的“湖舟图”。在一件绣花夹衫上,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达到惊人的程度,是元代刺绣的精品。此外,元代的刺绣在山东李裕庵墓出土裙带上绣出梅花,花瓣是采用加贴绸料而加以缀绣,很有立体感。
宋元服装工艺
宋代服装
宋代衣冠服饰总的说来比较拘谨和保守,式样变化不多,色彩也不如以前那样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之感。
1男服
幞头:在宋代,是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至帝王,下至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也和唐代有明显的不同,已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纯粹成了一种帽子。这时的幞头,内衬木骨,外罩漆纱。幞头的式样是不同身份的重要标志。皇帝和官僚所戴的展脚幞头,两脚向两侧平直伸长,长如直尺。
这时的幞头在色彩上已不仅限于唐代的黑色纱罗制成,而是可以用些色彩鲜艳的纱罗,有的还以金色丝绒,在幞头上盘制成各种花纹,名叫“生色销金花样幞头”。身份低的公差和仆服则多戴毛脚幞头。而一般文人,则带方顶重檐的桶形帽子,名曰“东坡巾”。而到南宋,戴巾的风气更加普遍,冠帽制渐衰。
除祭祀朝会之外,宋代男子的服装,仍以袍衫为主,百官公服也是如此,唯以袍衫的颜色分别等级。宋初,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米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
袍衫的样式,一般用圆领大袖,下施横裥,腰间束以革带。穿朝服,项间必套一个上圆下方,形似缨络锁片的装饰,被称为“方心曲领”,一直沿用到明代。在腰间佩上一个鱼袋,约一种10厘米长的鱼形饰物,作为彼此联络的凭证。
士人服装,除圆领外,大多用高领,流行穿紫衫。而百姓的服装,为了便于行走劳动,大都在下摆处开衩,有的还将一边的衣角提起,塞于腰带之间。当时北宋首都汴梁,店堂林立,铺席遍布,到处是酒楼、茶坊、商店和集市,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即可看到各行各业的人物,他们有官吏、绅士、商贩、医生、车夫、纤夫、船工、僧人、道士等,身穿各种不同的服装,为研究北宋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衣冠服饰提供了珍贵资料。
2女服
宋代妇女的上衣,多是“背子”,即小袖对襟,盖在下裙之外,颜色一般都比较清淡,经常采用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色。
妇女下裳多穿裙。上层妇女,更有用郁金草染在裙上,使之阵阵飘香。裙子的颜色往往比上衣要鲜艳,有青、绿、蓝、白、杏黄等。裙幅多在六幅以上,中间施裥,是后世百裥裙的前身。裙身修长,腰间束以绸带。除裙子,妇女也可直接穿裤到外边。
在发式上,梳高髻,戴花冠。花冠的材料,有罗绢通草,也有金、玉、玳瑁的,制成桃花、杏花、荷、菊、梅等多种,有时装这些花合在一起,戴在一个冠上,名叫“一年景”。宋代妇女着靴不多见,因缠足风盛行,故多穿锦缎制成的绣花鞋。
辽、金服装
1辽代服饰
辽代巾帽制度,与历代有所不同。除皇帝和具有一定地位的官员可以戴冠外,其他人一律不准私戴,巾裹制度也是如此,中小官员及平民百姓只能披头露顶。发的。额间以巾带扎裹,较多的是结一块帕巾。另有一种圆顶小帽。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一样,上下同制。一般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形钮襟,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襟。颜色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朴素。贵族的比较精致,上绣龙凤花卉和禽鸟等纹,是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腿上穿长统皮靴。
2金代服饰
金代服饰,基本上保持了女真族的形制。金代盛行火葬,遗存实物不多。参考文献资料的记载,金、辽服饰有相似之处,但发式大不相同,男女皆以辫发为尚,男辫发垂肩,女辫发盘髻。
金代地处北方,天气寒冷,故服装多用皮制,以挡风雪的侵袭。
男子常服,一般是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着马皮靴。服装颜色多用环境色,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便于靠近被猎取的对象。冬天多用白色,春天则在衣服上绣上各种动物、植物纹样,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妇女服饰,一般年轻妇女穿紫色、黑色和绀色的袍衫,直领,左衽。下穿黑色檐裙,绣上整枝花纹。腰用红黄色带系扎,垂于足下。老年妇女则用皂纱笼住发髻,并散饰玉钿,名叫“逍遥巾”。
男子发式,按契丹族习俗,多作髡发。髡发样式,从传世的“卓歇图”、“契丹人狩猎图”、“胡笳十八拍图”等作品中可以看到,一般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及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各种形式,然后下垂至肩。
妇女发式比较简单,一般作高髻、双髻或螺髻。
元代服装
元代,蒙古族统一了中国。蒙古族男子多把顶发在额下垂一小绺,如桃形,其余分编两辫,绕成两个大环垂于耳后。元代男子的巾帽,多带幞头,大致与宋代相同。百姓则喜扎巾。而蒙古族男子则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二种,顶中装饰珠宝。
贵族妇女戴“姑姑冠”,冠用绒棉做成,上缀珠宝,高约33厘米。
元代男子服装,以长袍为主,仍采用唐宋式样,较辽服大。官服用龙蟒缎衣,以龙爪分等级。
元代妇女服饰,也以袍服为主,上下一致,南北相同。左衽为多,袖口较紧窄。袍服里面一律穿套裤,两只裤腿单独分开,上端各钉一条带子,穿时系在腰上。山东邹县李裕庵墓出土的服饰中就有这种实物。
宋代家具工艺
宋代的家具种类增多,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曲足盆架、镜台等。
在家具的造型和结构方面,这时期出现一些突出的变化,主要是梁柱式的框架结构,此外,大量应用了装饰性的线脚,丰富了家具的造型。现藏南京博物馆的“木桌”,是北宋崇宁三年(1104)制作的,高86厘米,河北巨鹿北宋城址发现。木桌的四足使用圆材,很像建筑物的立柱,并向外作出侧脚,两足之间安支横木,在桌面和桌腿相结处安装木牙子,以加强承托力,造型古拙而稳重。
宋代的椅子逐渐进步,使用日益普遍。河北巨鹿遗址出土的木制椅子,高113米,椅宽059米,椅上有墨书铭记,注明北宋崇明三年。木椅的四足均用圆木,并向外略侧,足与足间用类似阑额的撑木相连。有向内微弧的高靠背,没有扶手。四川泸州宋墓出土的椅子,靠背呈圆形,并且已出现扶手。贵州遵义出土的宋代椅子,背上横木两端雕成鸟头形。
宋代家具宋代的四足方柜的考古资料丰富多彩,在河南禹县、洛县、郑州等地的宋墓里,都有四足的矮方柜,往往是放在衣架下面,这种矮方柜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随着起坐方式的改变,家具的尺度都相应地增高了;家具在室内的布置也有了一定的格局,大体上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方式。一般厅堂在屏风前面正中置椅,两侧又各有四椅相对,或仅在屏风前置二圆凳,供宾主对坐。
第七节明清织染工艺
明清染织工艺
明代的染织工艺,有很大发展。丝织又进入一个盛期,棉织跃居首位。明初推广种植桑棉,很快扭转了元代毁农从牧的破坏。国家进行管理,工部有“文思院”、“织染所”;内府监有“内织染局”。南京有“南局”,分工细达二三十种。浙江有10个织染所。苏、闽、赣、蜀、豫、鲁等省都有官营作坊。各省有“织染局”。由工部“广盈库”贮存伫、丝、纱、罗、绫、锦、绸、缎等。户部“承运库”贮缎匹等,“甲字库”贮布匹、颜料。因此丝织品有“库锦”、“库缎”之名。
民间生产广泛,苏州“郡城之东皆习织业”。杭州“桑麻遍野,茧丝、锦、贮之所出,四方皆成取给焉。”盛泽“络绎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偏僻小县铅山,出售各地织染品达30多种。
清代承明代发展,北京“织染局”管理“缎纱、杂彩、绣、绘之事”。江南等地设“织造局”,优秀工人征人官营工场、南京织机达30000架,苏、杭都有1000架织机大工场。随之丝行、桃花行、机店、梭店等行业产生。印染,上海等地著名,刺绣有“四大名绣”等形成地区性特色,地毯时兴。
明代丝织工艺
明代继汉、唐、宋之后成为第四个盛期。有四大产区。江浙为全国生产中心,苏州万历间已“家杼轴而户纂组”,织造花罗、素罗、缎、绸数十种。杭州成为各地“大贾不远千里而求罗、绮、缯、帛者必走浙东”的基地。嘉兴“蚕桑组绣之技衣食海内。”蜀地居全国第二,“蜀锦工甲天下,特设织锦坊供御用。”保宁“有丝绫文锦之饶”。山西“潞绸”,“明季长冶、高平、潞卫三处共有绸机13000余张”,“潞城机杼斗巧,织作纯丽衣天下。”匀实著称。闽粤有福建“改机”、弘治间有林洪者工杼轴,谓吴中多重锦,闽织不逮,遂改缎机为四层,故名“改机”。织丝绸两面皆花有名。漳州“天鹅绒”出色。广东“广纱甲于天下”。形成地区性而专业化生产。
1“明锦”花色
有三大类。
“妆花”是多彩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
“库缎”缎地起本色花,经纬变化构成两种。“亮花”织纹浮于缎面,“暗花”织纹内在闪烁。
“织金缎”缎地以金线或银线织出花纹。质地厚且花头大,色丽花鲜灿若云霞,又多云纹称“云锦”,是明锦典型,南京名品。各地仿妆花法织纱、罗、绸、缎等。苏州织锦质地薄花纹仿宋,称“宋锦”。花头大小分为“小锦”、“大锦”。“潞绸”有暗花、两色花、闪色花三种。“改机”地薄两面花,多中、小型花朵,是新品种。
2明锦纹样
明锦纹样丰富多彩。内容有四类:
云龙凤鹤类比重大、变化多。云纹有“四合云”如意形组合,“七巧云”、“鱼形云”又称“鱼妆”、“海水江涯云”兼水波变化,“树形云”、“花形云”等。龙纹由牛头猫耳、虾目、狮鼻、驴口、蛇身、鹰爪、鱼尾等构成。有“云龙”、“行龙”、“团龙”、“正龙”、“坐龙”、升龙”、“降龙”等。凤纹有“云凤”、“翔凤”、“丹凤朝阳”、“凤穿花枝”等。鹤纹有“云鹤”、“团鹤”、“松鹤延年”等。
花鸟草介类受绘画影响。有“岁寒三友”松竹梅,梅兰竹菊“四君子”,“富贵万年”芙蓉、桂花万年青,“盛世三多”佛手、仙桃、石榴,“宜男多子”萱草、石榴,“喜上眉梢”喜鹊登梅、“青鸾献寿”鸾凤衔桃,“灵知增禄”鹿衔灵芝。“福从天来”蝙蝠祥云,“连年有余”莲花金鱼。“金玉满堂”金鱼海棠等。
吉祥博古类以器物喻意,有“平升三级”瓶插三戟。“八宝”是:宝珠、方胜、玉磬、犀角、金钱、菱镜、书本、艾叶。“八仙”是:扇、剑、葫芦拐杖、道情筒拂尘、花篮、云板、笛、荷花。“八吉”是:舍利壶、法轮、宝伞、莲花、金鱼法螺、天盘长(百结)。与儒、道、释三教有关。
几何文字纹类发展传统,有万字格、锁子、回纹、龟背、盘绦、如意、樗蒲、八达晕等。字有福、寿、禄、禧、万、吉、双喜,“五蝠捧寿”五幅寿字团花,“吉祥如意”篆书吉语等。图案组织有四类:“团花”,有团龙、图鹤、云纹、牡丹、灯笼、鱼纹、樗蒲等,图案规范化。“折枝”有鸳鸯戏水、瑞鹊衔花、干枝梅、秋葵等。取绘画形式。“缠枝”,最为流行,连续波伏骨架间列花朵卷叶,早期花叶相称协调,晚期叶小花大显枝茎,承传统发展。几何形,规则而程式化。“大藏经装裱纹锦”(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工艺美院收藏),永乐至正统年间织品,花色近千种。其中“牡丹花锦”,红地、黑灰、红、水红、黄、米黄、白色织纹。大花朵换色织造,宝相花型,富丽大方,是早期代表。“皇家库锦”(北京定陵出土),大量衣物中“拓黄沙织金彩妆缠枝莲托八吉祥锦”,一匹宽66厘米、长133米,“应天府江宁县织匠赵绪,染匠倪全、隆庆陆年十月”(匹头记),足见后期水平。
3丝织品种
品种极为丰富,嘉靖间抄严嵩家获有锦、缎、罗、纱、绸、绢、绒、绫、改机、琐幅等。仅缎就有妆花、藕丝等144种名目。
清代丝织工艺
清代江、浙、蜀、粤、湘、赣等省出现大纺织场。南京、苏州、杭州仍是生产中心。官营设“织造局”,分“上用”、“官用”两种。有两千张机为皇家织造,有成匹锦缎和衣料及用品。
1江宁织造局
曹玺(曹雪芹的祖父)是康熙时江宁织造局“内务府官”。特织御用“云锦”,织锦花色有三大类。
妆花最华美。一般6至9多到18色。用“过管法”织中配色。一排花朵色彩各异。承明代风格程式化,富于装饰性。一幅只一纹或龙或凤或一枝花的,气势宏大,称“彻幅”。织成不同色段的,彩色晕变,称“芙蓉花”。缎地起彩花,同一花同一色的,和谐秀丽,称“统幅”。全幅金线织地多彩织花的,富丽辉煌。称“金宝地”。
库锦全用金线织出,花多地少花朵小的,称“库金”。花纹用金银色织出的,称“二色金”。花朵用少量彩色绒线的,称“彩花”。
库缎缎地本色花、多团花纹,经纬交织有闪色效果,分“暗花”和“亮花”等种。
2江苏织造局
织机800张,工人多至2330人。主要织宫廷服用、赏赐品。有袍、褂、披肩、领、袖、驾衣、伞盖、飘带、佛幔、经盖、被、褥、补子、战甲等,纹样有龙凤、翎毛、花卉、人物、云纹等。依特定要求织成衣料和用品。一组图案织在一件衣料上,分前襟、后襟、袖片等。有彩缎和漳绒,方便裁制和直接成衣。桌围、椅靠、仪仗品等织适合图案。
3织花纹样
依身份职业区别。
贡货花样有江山万代、太平富贵、万寿无疆、四季丰登子孙龙、大云龙、朝水龙,如意连云,双凤朝阳、八仙祝寿、寿山福海等。
时新花样有团鹤、福寿三多、五子夺魁、欢天喜地、富贵白头、大菊花、大山水、大河图、大八宝、大八吉、花卉草虫、羽毛鳞介等。
官服花样有喜庆大来,挂印封侯,雨顺风调、万民安乐、百代流芳、喜相逢、仙鹤蟠桃等。
吏服花样有窝兰、三友会,秀丽美、万里云、金鱼节等。
商服纹样有四季纯红,利有余庆,顺风得云,五福寿、百子图等。
农服花样有子孙福寿,六合同春、瓜瓞绵绵、水八仙等。
僧道服饰有陀罗经、福寿、舍利子、八吉祥、串枝莲、九子莲花、喀那路带等。100多种(《蚕桑萃编》)。封建色彩浓厚,也透露着人生祝福和生活愿望,形成时代特色。康熙年间“八达晕”一类最有名。雍正年间改造织机,多层经纬织法,花色丰富华丽。乾隆时吸收法国“巴洛克”、“罗克克”式样,繁缛堆砌,名品有“仿古八达晕纹锦”、“缠枝宝相花纹锦”、“凤穿牡丹织金锦”,“红地龙凤锦”等。还有“红地龙凤锦”等(传世实物)可为代表。
4丝织品种
锦有云锦、蜀锦、回回锦等,缎有罗纹缎、金丝缎、大云缎、阴阳缎、鸳鸯缎、闪缎等。绸有宁绸、官绸、纺绸、川大绸、鲁山绸、曲绸、汴绸等。绉有线绉、平绉、湖绉等。罗有金罗、银罗、青罗等。纱有库纱、官纱、实地纱、芝麻纱、亮纱等。绢有大绢、小绢、生绢、熟绢等,名目上百种。
缂丝工艺
缂丝有新的发展。明代“御用监”设“缂丝作”,南京、北京、苏州为主,姑苏齐门著名。宣德间有“双子母经纬法”、“交叉并进缂法”,技术进步。作衣服、幛幔、桌围、椅帔、坐垫或配件及装裱书画,还有缂织名人字画,仙佛神像等。“水阁鸣琴图”、“乞巧图”、“赵昌花鸟卷”(故宫藏品),卷长333厘米,宽76厘米。接近写实而色彩含蓄。清代与宋明不同,乾隆间风行采用广幅手织机。依照书画天地于幅面由上而下织成。“三星图”、“花卉御屏”、“乾隆御笔六十品”等(故宫藏品),可为代表。
棉、麻、毛织工艺
1棉织
明代普及,江南著名,松江的上海、华亭、青蒲等县为中心。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说。布类有10多种:标布俗名“大布”。扣布窄幅密织称“小布”、“中机”。稀布阔幅稀疏,有“东稀”、“西稀”、“龙稀”。番布色有赭黄、大红、真紫、纹有龙凤、麒麟、斗牛等。丁娘子布,松江东门外双庙桥丁氏弹棉飞花,织布精细柔软,又称“飞花布”。龙墩布、松江西郊名品。衲布纹色如纳。云布丝经棉纬混纺又称“丝布”。锦布上海色织“若古锦”。斜纹布蓝白纱织成。紫花布紫色棉花织成。贵州青特洞等地有棉织“诸葛锦”,白经蓝纬随机排织自成纹样。由诸葛亮传锦技演变而来。
2麻织
明代江苏太仓、福建泉州、广东新会著名,有麻布、苎布、蕉布等。贵州、古司州等地有“绒锦”,麻经丝纬混纺织成五色绒著称。
3毛织
“羊绒”、“驼羯”,陕西织造,万历年间增至15万匹。
明代“地毯”,白地蓝花黑边毛散而短。清代“地毯”,咸丰间西藏喇嘛胡其昌携二徒在京报国寺织制地毯,织法不同寺门分东西出入,京毯为东门法,津毯为西门法。北京地毯多为传统图案,花卉、八宝、八仙等类。格式以中央大团花,四角衬托角花,多层次边缘。制法为栽绒编织片剪凹凸等,适用铺地、挂壁、卧垫、鞍垫等多种。新疆地毯,多为几何骨架,规格严谨,色调艳丽。西藏氆氇浓重,有地方特色。另外,涿州丝毯别具风格。
印染工艺
1明代印染工艺
明代设“颜料局”、“织染所”,有专职染匠。万历间阮弼在芜湖开染局。“五方购者益集,其所转毂遍于吴、越、荆、梁、豫、燕、齐、鲁之间。则又分局而贾要津。”染业波及全国。染坊各有专职,蓝坊染天青、淡青、月白。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杂色坊染黄、绿、黑、紫、古铜、水墨、血牙、驼绒、虾青、佛面金等。出现地方名品,江苏京口染红,福州、泉州、赣州染蓝。“福州而南蓝甲天下”称“福建青”。
2清代印染工艺
清代印染发达。颜色有二三十种。选染料且重水色。湖州染式“染时采春水方生,水清而色泽”。湖色甲全国。锦江染式“于锦江河濯锦,而暴之于地上”。蜀锦以色牢著称,形成地方特色。江宁天青、元青。镇江朱红、酱紫,苏州天蓝、宝蓝、二蓝、葱蓝等。杭州湖色、淡青、玉色、雪青、大绿等。成都浅红、大红、谷黄、鹅黄、古铜等。或鲜丽或典雅均成名品。染工江浙最好,“深而明,泽而美,是在觅江浙之工而教之,各得其法”。小作坊能染上百种颜色。
3印染方法多种
药斑布又称“浇花布”,有“刮印花”、“刷印花”两种。以灰粉渗矾作花样,随意加染颜色,晒干后刮去灰粉,则白色花纹灿然出现”,木板刻花“蒙干布上,用各种染色搓抹处理后,华彩如绘”。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湖北天门、湖南常德有名。“彩印花布”套版刷花,三颜五色多至七彩,河北高阳、河南等地有特色。“蓝印花布”图案别致,花草,鸟蝶,鹊梅,狮球,凤穿牡丹,鸳鸯荷花,五点梅、四季花,格四季,落地梅,满天星,什锦,一、二、三、球等,多用点线组成,民间风味浓厚。
明代刺绣工艺
明代“顾绣”著名嘉靖间进士顾名世居上海露香园。一门善绣称“露香绣”,子媳中缪氏所绣字画气韵生动。韩希孟谙通六法技艺精巧,绣古今名画,称“画绣”、“韩媛绣”,字画结合刺绣特色富有装饰效果。曾孙女顾蓝玉以刺绣为生。顾绣花卉、翎毛、山水、人物等“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为欣赏品名重一时,出售店铺标榜为“顾绣庄”,影响颇大。另外服饰绣品流行广泛。
清代刺绣工艺
清代刺绣有两大类;欣赏品有“镜片”、“壁饰”等类。日用品是主流,有衣、裙、鞋、帽、被、褥、枕、帐、家具罩垫、佩饰小品等。纹样有花卉、鸟兽、山水、人物、吉祥图案。写生手法为主,龙凤、麟狮、鹤雀、百兽、百鸟三友、四君子、五蝠、八宝、八仙、八吉、福禄寿喜等。组织构成有团花、绣球、开光画面、“满地娇”、“万花锦”等。中期流行锦纹,多几何形“万字流水”、“连钱”、“锁子”、“冰梅”等。工艺新技有纳纱、堆绫、钉线、打籽、穿珠等,色彩鲜丽复杂,图案纤细繁缛,层次丰富多变化。乾隆间用色调和,“金线绣”华丽典雅,后期“水墨绣”、“三蓝绣”素雅别致,发展成地方风格体系。
苏绣以苏州为中心,“苏绣之巧,写生如画”。劈丝刺绣针细如发,针脚细密色调典雅。“留水路”分面退晕,生动而有装饰性。针法有43种,平针为主。套针分“单套”、“双套”表现深浅浓淡。抱针分“正抱”、“反抱”,内向、外向花朵规整有变化。拖针顺物象体态序列自然。打子圈点花芯,拉梭子“辫绣”。编绣适编织纹理。松子针以绣毛斑。刻鳞绣鳞片。绣面平服,轮廓整齐,针线纤细,针迹紧密,疏密匀致,丝理圆顺,色调调和,色泽明丽为特色。绣有服饰,椅帔、坐垫、幛幔等种。
粤绣以广州为中心,“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善用马尾缀绣外廓,每图必绣“间道风”飞白花纹,“自然工整”。针法另加“肉入针”、“金夹绣”等,针脚参差,金线勾廓,风格独具。多用百鸟、鸡禽题材。花纹繁缛,色彩浓艳,对比强烈,明快热烈为特色。“孔雀毛绩为线缕,以绣谱子及云章袖口,金翠夺目”为特殊品种。潮州“潮绣”,喜用金线、花朵或鸟兽局部衬绣棉线,或垫棉花形成“高绣”,金碧凸起有浅浮雕层次效果。
蜀绣以成都为中心,用“散线”、“红线”绣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合车拧到家”。中心起针向四周展开;长短针从外向里添针、减针、为车拧绣法,工整厚绣设色明快,富有民间特色,多绣被面、枕套、桌围、椅垫等,除本省外,行销陕、甘西北地区。
湘绣以长沙为中心,光绪年间,安徽人胡莲仙,居吴县学苏绣,随夫迁长沙,在司门口开设“吴彩霞绣坊”与长沙魏氏切磋技艺,以狮、虎猛兽为主,多染色衬地,在上面施绣,用拖针刻化形象,还有双印、四印、填粉以及齐、柔、参、毛、横、直、斜、叠、砌等多种针法。增强层次感,手法独特。“法在改蓝本染色丝”、“绣像今复见之湘工,且流播海外。”真实感强,自成风格特色。
京绣明清两代以皇室绣作为中心,制作御用绣品,传至民间广为效法,多为佩饰小品,精巧富丽,有戳纱、贴绫、挑花、堆绒等绣法俱全,绣品有荷包、香囊、扇套、镜盒、笔插、钱袋、壶套等饰品,又有妇襦鞋、帽、领袖服饰等,并上市出售,具北方特色。
另外还有山东“鲁绣”,河南“汴绣”,浙江“瓯绣”等。各有地方风格。
还出现了刺绣专著,道光年间丁佩著(绣谱);有择地、选样、取材、辨色、程工、论品等论述,提出了“齐、光、直、匀、薄、顺、密”等绣艺特色;以及“神、妙、巧、能”四品审美原则。清末吴县苏绣名家沈寿口授录成《雪宦绣谱》,分述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道等,为后世取法。
清代刺绣繁荣,苏、粤、蜀、湘并称“四大名绣”。京、鲁、汴、瓯合谓“四小名绣”,有名品,有专家,有专著,是织绣工艺高峰期的标志。
明清服装工艺
明代服装
明代服装采取周、汉、唐、宋服式,重新定制。洪武三年规范至廿六年(1393)定型,依社会地位和职业分为不同类型。
1男装
继承传统略有发展,官民各有规定。
民服巾帽以两种为主,成年人以束发为标志,用“网巾”,由黑色细绳或马尾、棕丝编成。还有“六合一统帽”,由6片瓜瓣形布、帛、并接缝制。顶缀一珠,是“洪武新制”。服装有“盘领衣”,为高圆领,窄长袖过手20厘米,袖口宽17厘米,缺胯大襟,襟长离地17厘米。用蓝、赭、皂、白、杂色的绸、绢、纱、素、布制作。如“白布缺胯长衫”(江苏淮安出土),从腰下开启分为两片。还有“罩甲”,即背心。是春秋外套,冬则絮棉。另外,衫、襦、裙、裤等,袭宋式。
儒士服装用“四方平定巾”,是黑色纱。罗制成的四角方巾,为幞头上加块褶片。原“纯阳巾”,洪武改名。还有“儒巾”,前高后低上扁下圆式样方正。如儒巾(扬州出土),为绀色软巾后垂长带。贡举人监用“遮阳巾”,圆顶宽沿俗称“大帽”。衣服“昑衫”,为盘领,右衽、宽袖、长过手,襟长“去地一寸”。“生员昑衫用玉色绢、布为之,宽袖皂缘”。监生服“青色昑衫”。弘治九年(1496)文人套服,四合云纹绸长衫,为盘领长袖,下摆左右各打6褶,右腋下四组系带。“白布连衣长裙”,衣襟下起碎褶,白布短衫,白布褶裙,腰下左右各14道宽褶。还有素绸棉袄、素绸棉裤、白布衬裤以及白布长袜、素绸一梁鞋(江苏淮安出土),另有嘉靖秀才服:昑衫,圆领大袖,襟长及足有黑色缘边,及高筒毡靴(扬州出土)。饰物有玉带扣,为圆形,镂雕凤纹,衬木片半圆插扣。另有玉带钩,为如意形立体雕花。
乡绅服装宽袍大袖,衣宽132厘米,袖宽66厘米,襟长过膝或及足,高筒袜、浅面鞋。以戴“高士巾”、穿“直缀”为雅。“道袍又曰直缀”,“腰中间断一道横线谓程子衣”,是士大夫便服,还乡官绅所好。
差役服装圆顶巾,“皂衣”,黑色窄袖短衣,长仅到膝。又定为“皂盘领衫,平顶巾,白褡缚带锡牌。”巾为平顶而前高后低,左方垂黑线流苏或插鸟羽装饰。俗称“皂隶巾”。
官服文武官吏“礼服”,为“梁冠”红罗“衣裳”,“公服”为“展脚幞头”、“长袍”、“革带”及黑色“皮靴”。其“长袍”为盘领右衽、大袖口宽100厘米;文官袖长过手复回至肘,襟长离地3厘米。武官袖长过手23厘米。襟长离地17厘米。服色规定一至四品绯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绿色。并新兴“补子”,洪武廿五年规定官袍前后各缀块方形彩绣,纹样以文“禽”、武“兽”,装饰为“补服”,一品用大独科花锦袍,补子文绣“仙鹤”,武绣“狮子”。二品用小独科花锦袍,补子绣“锦鸡”、“狮子”。三品用散答花锦袍,补绣“孔雀”、“虎豹”。四品小杂花锦袍补绣“云雁”、“虎豹”。五品小杂花锦袍补绣“白鹇”、“熊昐”。六品补绣“鹭鸶”、“彪”。七品补绣“曶枅”、“彪”。八品补绣“黄鹂”、“犀牛”。九品补绣“鹌鹑”、“海马”。例如一品文官补服(传世实物)。七品文官补子(松江出土),八品文官补子(上海出土)。豫园第一代潘允征服用,金绣双鹂、云、花、水纹。
明代官服上的如意云纹皇帝服装洪武元年选定“礼服”,承传统样式。“常服”用“乌纱折上巾”及“龙袍”,袍为黄色绫罗制作,盘领窄袖,襟肩绣团龙纹,袖绣翟纹,裾左右绣12章纹。例如“乌纱折上巾”(邹县出土),圆领高领后有双角向上竖起。另有“金冠”(北京定陵出土),是万历皇帝的折上巾,用金丝编制,顶饰二龙戏珠,极精美。龙袍有织金兼绣长衣、洒线绣朝服,“便服”,有缠枝宝相花纹锦袍(传世实物);白色领,赭色地五彩织金宝相花纹锦制成。一度为皇家专用。
2女装
承袭宋代式样,“长袄”、“长裙”为新的时尚,流行间色浅淡为常。
士庶女服头扎“遮眉勒”,是由红、蓝色罗;帛制作的围额巾,后变窄而绣小花,或装饰金银珠翠。“时装”,兴窄袖“衫”、“襦”、“褙子”、“长裙”。“团衫”为主,为盘领窄袖全缘边,明初流行窄瘦“长衫”,弘治时兴小巧“短衫”,仅掩裙腰,由纱、罗、绢、缎、织金、绣彩等制作。分外俏丽。正德衣衫渐大,嘉靖衫长至膝。“袄”,多是圆领窄袖,右衽或对襟,全缘边。“长袄”到膝。“褙子”,为直领窄袖对襟至膝,全缘边。洪武定为未婚女子用服。另有“罩甲”,大领无袖,直襟到腰下,纹饰折枝花或团花,为春秋外套,民女常服。“长裙”,明初瘦俏褶少。正德渐肥褶多,嘉靖裙短褶少。鞋履,由于缠足风盛,尖足绣鞋流行,尖足布鞋(上海宝山出土),尖端上翘接合缝处。后跟有提系。
贵族女装用“高冠”,满饰金银珠翠,后妃命妇有“凤冠、霞帔”。万历时,“九龙四凤冠”、“翊龙双冠”、“九晕四凤冠”、“鸾凤冠”(北京定陵出土),龙凤,珠翠装饰。金银丝编框,表里敷上纱、罗。六扇云形“博鬓”分垂左右。金丝编的龙、凤、晕、鸟缀于顶上;侧插金钗、钗头凤衔珠串,珠花垂肩。一般多用簪、钗等首饰。玉步摇(传世实物)玉簪外端高挑珠串。
服装,有“霞帔”、“长衫”、“褙子”,以及“长袄”、“短襦”、“长裙”等。“霞帔”,为“恩赐贵妇专用”。由深青色缎上绣云霞禽纹,一、二品绣翟纹,三、四品绣孔雀,五品绣鸳鸯,六、七品绣练雀。还有“云肩”,金绣纹饰的披肩。衣“长衫”,礼服用真红纱、缎制作,合领大袖对襟到膝,正德时渐大并绣金彩“补子”,有锦鸡、孔雀、鸳鸯、喜鹊等禽纹显示品级,俗称“大袍”。如大袍(常州出土),对襟大袖、领、袖、裾有宽缘边,“褙子”,多深青色,礼服大袖,纹绣亦按品级。便服则为窄袖。另有“长袄”至膝下,或拈金绣纹,全缘边。短襦(江苏出土),素黄暗纹绸料。小身大袖,“长裙”,应“行不露足”之俗,裙长及地。用纱、罗绢、缎制作。绣缠枝花纹装饰流行,有素黄暗纹绸裙(镇江博物馆藏),中部横向花饰,下缘花边。又有凤尾裙(传世实物),素腰缀系带,裙垂如意绦镶贴装饰,间缀飘带,下垂彩色流苏。
中国古典服装,发展到明代达到顶点,于世界服装史上高峰突起,独标风格特色。
清代服装
清兵入关强制推行满族服装。顺治九年(1652)颁布《服色肩舆永例》规章庞杂繁缛。以满族仪俗为主,保留汉族某些特点,废止了两千年来的冕冠衣裳制度。
1男装
“旗人”新制,有“礼帽”俗称“大帽子”。冬用“暖帽”,为圆型围宽沿,由黑色皮毛或呢、缎、布制作,康熙时江宁出“剪绒暖帽”。夏用“凉帽”、为圆锥型。以竹篾和麦秸编制,外裹白色或湖色、黄色绫罗,都缀朱纬覆顶,装顶珠花翎。“顶珠”分为九品“顶戴”。还有“便帽”,俗称“小帽子”,即“六合帽”。黑面红星,用纱或缎制作。额缘缀方玉“帽准”。顶缀红线编的“结子”,满汉通用。民间还有“毡帽”、“拉脱帽”、“皮困秋”以及“斗笠”“草帽”等。
服装有“礼服”,以袍褂为主。“长袍”有多种。“珍珠袍套属官曹,开禊衣裳势最豪。”皇族的四开衩,官民两开衩,名称“箭衣”。装马蹄袖口,称“箭袖”,平时翻起,放下行礼。民服无开衩齐袖的叫“一裹圆”。作礼服另装袖叫“龙吞口”。典型如皇帝朝服(故宫藏品),为黄色箭衣,胸、背、肩、袖、衽内,各绣一正龙纹,腰帷绣五个行龙纹。襞积前后各绣九个团龙纹,下裳绣二正龙纹四行龙纹,“十二章”列衣裳左右,领披绣二正龙纹。“吉服”以明黄箭衣为主。如龙袍绣金龙,前后各三条,双肩与襟内各一条,正背看见五条,数合“九五之尊”,下摆对称的斜向排列蓝间白色曲线,称“水脚”。上有浪花、山石宝物、名“海水江涯”。有“一统山河”延绵无尽之意,承明式而发展。另有“蟒袍”,为“官服”,又称花衣。一至三品为五爪九蟒;四至六品为四爪八蟒;七至九品五蟒。例如绣蟒朝服、紫蟒长袍,紫红缎圆领,大襟四开衩,绣九条黄蟒,蓝白色云纹与团花万字,彩色“海水江涯”,黑缎金弦箭袖,领袖滚蓝绦绣行蟒,片金缘边细毛出锋。还有“缺襟袍”,是将右襟裁下一块,用纽扣绾住,以便骑马行路、或谓“行装”。另有“褂子”,为袍外短衣,为圆领齐袖对襟开衩长衫。“公服”,有“补褂”,缀有“补子”。有亲王补子(传世实物),圆形青缎地,绣金团龙红火焰,金寿字白五幅蓝云朵白水纹。有一品文官丰吁,方形青缎地。绣有“白鹤”,丹顶黑尾,红日三蝠蓝云,绿水白浪浅蓝山石,四边水红花朵,四角回文格。另有“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曶枅”、“鹌鹑”、“练雀”。有一品武官补子,方形青缎地、绣金“麒麟”、绿鬃尾,红日蓝云黄白水浪,蝠纹寿字边。另有“狮子”、“豹子”、“虎”、“熊”、“彪”、“犀牛”、“海马”。各有九品,构成多种方形综合纹样。有“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便于骑马,又称“马褂”、“无贵贱皆服之”、“黄马褂”最贵重,唯“特赐服用”。又有“马甲”,也称“坎肩”,有对襟、大襟缺襟等式样,勇士穿的有多纽扣,四周镶边,正胸上横排十三粒扣称“一字襟”,后成半礼服。
服饰有“披挂制度”,规定五品以上佩戴“朝珠”,大串挂项垂胸,附小串左二右一名“纪念”。单串“背云”垂后。民俗好腰挂饰品,有琐子荷包,以椭圆开光绣云龙山水,绿花边,缀挂带垂流苏。褡裢,方袋。折扇套。缂丝眼镜盒。
2女装
清代首饰流行。清初,满女常以金镂花、银珐琅花饰髻上;汉女则装珠点翠或用纸胎纱表大花朵。中叶,仿效宫装。后期,少女簪钗栉环;中年用缎绣吉纹的“勒子”,髻上罩麻制绸裱周饰金银的“纂”;老年用硬纸绸裱的“冠子”或黑纱“网子”。贵妇旗装,“有钿子之制”。常服钿子,则珠翠满饰与半饰”。后有“大拉翅”、“高如牌楼”的固定装饰,套在头上加插花。如“命妇凤冠”(镇江博物馆藏),红缎帽满缀金饰。顶有牌坊、天官、围龙绕凤,凤御珠串。
旗装以衫袍为主。“衣衫”窄长,外如“坎肩”,长至腰际或与衫齐。或罩“马褂”,冬用“长袍”,内著“袄”、“裤”,皇后朝服(故宫藏品),冠、袍、褂、裙、朝珠配套。“常服”,有凤袍,为鲜蓝缎面、彩绣八凤、红绿浓重对比,穿插牡丹花朵彩色退晕微妙,还有“蓝缎菊花百蝶袍”。另有“霞帔”(传世实物),形制增阔,有领对襟两侧系带。青缎面、围领为如意云,中缀孔雀补子,左右绣云鸟下绣对龙及五彩“海水江涯”,滚花边,燕尾摆缘蓝边,缀黄网黄色流苏。还有“马甲”为袍外坎肩,形式多样。外出有“披风”,为短领大袖对襟,长及膝,早期施五彩夹金绣纹,后有平金团花,波浪水脚,以至点缀珠宝装饰。
汉女服装衫裙为主,到乾隆年间“衫袄”,宽大长及膝下。圆领或交领,大襟宽袖,腰系巾子。内著“长裙”、“凤尾裙”流行,到嘉庆年间“衣衫”趋向窄小,外罩“比甲”,不断出现新式样。裙亡装满各种飘带,裙下缀多颗小铃,行动作响。有“百裥裙”,幅下绣满水纹,折闪飘浮。“鱼鳞裙”,打满细裥丝线交联如鳞,令人发出感叹;“凤尾如何久不闻,皮棉单夹弗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著鱼鳞百褶裙”。
汉族贵族服装随时而异,道光年间的粉红花宁绸水蓝边夹袄,红绸蓝缎金边凤尾裙,红花纱天蓝绣花百褶裙,(曲阜孔府藏品)。青年女服艳而不俗。有低领阔边长袄,为小立领右大襟齐袖口,玫瑰红暗花绸面,领围黑色如意方形及蓝缎花边,秀丽大方。石榴红凤尾裙,蓝腰红缎面,蓝白花金绣纹边,缀九条两组绣花飘带。鱼鳞百褶裙,左右镶绦为花边。裙面细褶鱼鳞内隐闪暗花,长裤有金银绣蓝缎长裤。清中叶以后风行“斗篷”,用绸缎加彩绣,冬衬皮毛,俗称“一口钟”,如红缎盘金龙斗篷。红缎垂云披肩,方形垂四云头,白如意云加花绣,红底窄露,绣花蓝宽边。缀红网银片垂绿流苏。
服饰“花边”流行,清初边窄色素,中叶广泛而变化日甚。咸丰年间达极盛,后加阔增多三镶三滚到十八镶十八滚,襟摆处宝珠盘花,又挖空剪镂各式纹样等。有满花、块玉、白旗边、牡丹带、盘金绣等多种,对服装加固增美,款式变化作用很大。
鞋履“旗女”天足,鞋装高木底,前圆后方为“马蹄底”,侧面为内弧线,又称“花盆底”。绸缎面绣花纹,有的镶珠宝。汉女缠足影响旗女,“弓鞋”尖头,也装木底,行辄作响。
饰物后妃命妇挂朝珠,朝服三串,吉服一串。簪钗、环坠、钊镯、戒指、指甲套等俱全,衣襟上挂“耳挖”、“牙剔”、“小镊子”等多种小型饰物,还有“荷包”、“香囊”之类。
总之,古典服装明代达到顶点。清代变格出新样式。明式定为戏装,成为舞台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