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三、高情商者的突出表现

情商出众必然是心理素质出众、情绪控制出众。人生的失意,很多来自于情绪的失控,心理的失衡。所以高情商者几乎都拥有着成功的人生。其突出的表现便是他们有着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承受挫折、协调情绪的超凡能力。

1.自我激励,自我期待

所谓自我激励即为服从某一目标而自我调动,指挥个人情绪的能力。而自我期待则为对某一目标的心理预期。

为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励、自我把握、发挥创造性,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标,这一能力绝对必要。一个人在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有情绪的自我控制——延迟暂时的满足、压抑冲动;能够自我激励、积极热情地投入,才能保证取得杰出的成就。一般而言,具备这种自我激励能力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有效率,更富有成效。

自我激励是无形的财富,看不见的法宝。自我激励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的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人的有目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就会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目标。因此,自我激励在个人走向成功中起着引擎的作用。

一般地说,成绩与能力(智力)成正比,即能力强的人绩效也高。但也往往有相反的情况,即能力差的人可以通过强烈的动机激发去弥补能力的不足,还可以靠自己强烈的进取心、过人的动机内驱力去取得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特殊成绩。相反,一个能力很强的人,由于缺乏自我激励,缺少实干的愿望,也将一事无成。

自我激励能力强的人,经过运用自我暗示和自治式的刺激,即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知觉、思维、想像、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刺激的过程。这种自我刺激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通知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影响并支配人的行为,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看不见的法宝。

2.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觉知、调控、管理他人情绪的技巧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可强化一个人的受社会欢迎程度、领导与管理权威、人际互助的效能等。擅长处理人际交往者,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事事顺利。

美国心理学家奥列弗·温德尔·荷尔姆斯运用情商概念,对美国历史上历届总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是个具有二流智力、一流情商的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一个卓越的领导人;而尼克松总统具有一流的智慧,二流的情商水平,结果黯然下台。事实证明,人们普遍喜欢高情商,高情商者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美国“领导者中心研究所”在对美国和欧洲的大企业总裁调查后,列出管理者的“九大致命缺点”,其中大多数都与个人情绪素养、人际交往能力有关。

高人际技能的人,可以使人在交往中,把握、激励、驱动对方培育亲密的关系,劝说影响对方而又让对方怡然自得,能有效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赢得社会竞争的优势。否则,将会导致社会生活中处处碰壁,人际关系时时坍塌。哪怕是智商超常、绝顶聪明的人,若缺乏人际技能,也将在人际关系中栽跟头,被看做傲慢无礼、令人生厌、麻木不仁的人。

人的自我情感的表达是一项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认可的、适时适度地表达某些感情有一套规则,被称之为“表情规则”。不同文化背景,其“表情规则”有很大的差异,表情规则有若干基本类型:

①“缩减”型

尽量抑制表情的表现,将自己的情绪表现降到最低限度,俗称“扑克牌”的面具脸,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与烦恼。

②“夸张”型

故意将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夸大。比如,小妹妹被哥哥欺负,故意夸张地扭着头、歪着脸、皱起眉、撅着嘴跑到妈妈面前去诉苦告状即是最佳例证。

③“替代”型

即一种与内心不一致的、虚假的表情。例如,觉得当面拒绝别人不礼貌,于是假作应允。

人们怎样娴熟地运用这些技能,运用得适时、适度、适当,正是情感智商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人们在很小时就已经开始学习表情规则,明确地言传身教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例如,孩子过生日,爷爷用心良苦地买了一件礼物,可孩子却一点也不喜欢,为了不使爷爷扫兴失望,我们得教孩子面带微笑地向爷爷表示感谢。

情绪表情对接受者会即刻产生影响作用。“如果真实感情可能伤害你所喜欢、所爱的人,那就掩藏起来,代之以虽然虚假但却不那么有害的”。热情话语甜在心里,冷漠的用语伤心伤情。因此,这种表情规则已不仅仅是我们社会礼仪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支配着我们怎样对他人产生情绪影响,长于运用这些规则,可产生积极效果,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成功。

另外,情绪协调是人际关系融洽的基础。

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理是:情绪的互相感染。人们在交往中,彼此传输和捕捉相互的情绪信息,心照不宣,汇聚成心灵世界的地下潜流。实际上,每次交往,人们都发出情绪信息以感染、影响对方。社交技能越娴熟高妙,对情感信息传送的控制也就越随机应变。实质上,社交礼仪的温良恭俭不过是一种手段,是确保不让骚动、不良情绪泄漏,以免打破交往关系的和谐。情感智商就包含这种机变自如。人们常将“人缘好”、“有魅力”等词汇用于我们喜欢与之交往的人,就是由于他们的情绪技能使我们感到舒适、愉快、自在。因此,那种善于替别人排忧解难的人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价值,他们是群体的灵魂。

人们在交往时,情绪传递的方向总是从表达能力较强的一方指向相对较被动的一方。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感情的感染,因此,他们极易被打动和动容。

总之,情绪协调是人际关系融洽的基础,人们如何把握这一情绪协调是人际关系效能的决定性因素。人际关系的好坏与情感协调能力直接相关。善于顺应他人情绪或使他人情绪顺应你的步调,必然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的领导者或富于感染力的表演家都具有这一特征,能以这样的方式调动成千上万的人与己同痴同醉。

3.自控、自适,承受挫折

管理自我,调控自我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这种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是自我安慰,有效地摆脱焦虑、沮丧、激怒、烦恼等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侵袭的能力。如果这一能力低下就会使人总是陷于痛苦情绪的漩涡之中;反之,这一能力高者就可以使人从人生的逆境、挫折和失败中迅速跳出,从而走向胜利的彼岸。

生活中,人人都会有挫折。“没有崎岖和坎坷就不叫攀登,没有烦恼和痛苦便不叫生活”。人人都难免遇到六失:失学、失业、失败、失意、失足、失恋。但“挫折和失败是兴奋剂,激人进取;挫折和失败是镇静剂,使人冷静”。

你也许有最高目标、最高理想,但记住,除非你去做,并百折不挠,否则什么也不会实现。

看看下面的记录:

亨利·福特,在成功之前因失败而破产过5次。

丘吉尔直到62岁才成为英国首相,那时他已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了。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在他成为“年长公民”后完成的。

理查·巴哈的1万字故事书《天地一沙鸥》,曾先后被18位出版家否决,最后才由麦克米兰出版公司于1970年印行。到了1975年,仅在美国便卖出700万册。

在成功生活的公式中,百折不挠的坚毅是无可取代的。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失败的人都是有特殊天分的。也有许多人拥有许多大好的机会,只因为太快放弃而未能成功。天才视困难为机会,对他们而言,每次挫折和失败都是一个机会。爱德蒙·柏克(18世纪英国政治家及作家)说过:“生活的战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像攻占山头一样,如果不费吹灰之力便赢得它,就像打了一场没有光荣的仗。没有困难,就没有成功;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就。困难也许会吓阻懦弱的人,但对有决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它是一种受欢迎的刺激。所有的生活经验都证明那些阻挡人类进步的障碍,都会被坚定的言行、诚实、积极、坚韧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敢克服。”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自柏拉图起,管理自我的自制力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为人们所赞颂。所谓自制力即人体抗衡由命运之神的打击所引起的情绪风暴,而自己免于沦为“激情奴隶”的能力。“自制”(管理自我)的意思就是控制过激情绪。其核心是保持情感的平衡,而不是压制情感,因为每种情感都有其作用和意义。起伏波动的情绪使人生绚丽多彩,但需要保持平衡,即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保持在适当的比例,这决定着个人的生活愉快与否。有人曾对人的心情状况做过研究,研究人员让被研究者都带上提示器,不时提醒他们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情绪,研究发现,人们要获得情感满足并不需要避免所有的不愉快情绪,只是不应让过激情绪控制并取代所有的愉快情绪。有些非常快活的人也有火冒三丈或十分抑郁的时候,但他们同时还保持着平衡,因而感到愉快和幸福。

人的情绪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人们每时每刻总是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之中。当然,人们在今天清晨与明天清晨的心情可能截然不同,但人们数周或数月的情绪,大致反映了他们总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就大多数人来讲,极强烈的情绪相对较少,一般处于一种中间状况,在情绪的水平线上上下略有波动。

人们时刻都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永远记住: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只有靠自己去克服。遇到不愉快就生气,行为就容易失控。富兰克林曾说过:“任何人生气都是有理由的,但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而使自己心情愉快的基本心理技巧就是自我安慰。一些精神分析大师都把自我安慰看做是最重要的心理技巧。正所谓:“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未经天魔非铁汉,不遭人疾是庸才”。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