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一章 演讲的要领

第一节 演讲中的两个典型心理

一场成功的演讲,其决定性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演讲者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一条。许多成功的演说家都说,演讲中的求同性和存异性是最为典型和重要的两个问题,必须要加以重视才行。

演讲中的求同性

听众最想了解什么,关心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演讲要从他们的需要,需求出发,让听众觉得你就是他们的代言人,你所讲的正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或是他们所需求的东西。这样,就能与听众心理相融。如果演讲者只着眼于自己的愿望和兴趣,不顾听众的需求和兴趣,那么,一场与听众毫无求同性可言的演讲,是听众所反感和厌恶的,是彻头彻尾失败的演讲。

演讲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听众。聪明的演讲者总是平易近人。如果你盛气凌人,处处以教训人的口吻,时时以领导者、教育者和贤明者自居,我想没有哪个听众会甘愿受你的训斥。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对听众低三下四,讲一大堆客气话,把自已说得一无事处。这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影响你在听众中的威信。我的意思是,你要让听众觉得你就是他们阵营中的一员,用你的亲切和真诚去感染他们。一句话,既流露出真情实感,又富有真知灼见,唯此方能达到预期的演讲效果。

演讲离不开“演”的成分,但主要的还是“讲”,听众主要是靠听觉从演讲中获得信息。演讲不同于阅读,看不懂可以反复地看。演讲时除了个别语句演讲者有意重复外,其他的话是一遍而过,不可能再听第二遍。因此,如果演讲的发表结构繁乱、跳跃,听众就难以弄清你讲的顺序和意思,继而产生厌烦情绪,去注意别的事情了。所以,演讲者应精心设计演讲的发表结构,使其既条理清晰,又引人入胜,你的演讲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最终赢得他们的认可。

当然,演讲除了要努力求同外,还要刻意追求演讲的求异性,这样,演讲者的个性、风格和特色才会显露出来。

演讲中的求异性

在与听众求同的同时,也要尽量选择一些典型的、生动的、鲜为人知的新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新见解。只有当听众听起来有趣,觉得你在演讲中渗透着新东西、新信息、新见解,才会由衷地信任你而投入全部的注意力。如果你的演讲总习惯于重复老材料,你就很难引起听众的兴趣,更别想博得他们的好感了。

创新是命运转变的唯一希望。要在演讲中收获“一鸣惊人”的效果,就要引用新材料,引发出独具特色的能穿透听众心灵的新见解才行。不要惧怕新的东西,它将为你的演讲带来惊喜。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演讲者都是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我们演讲时,可以慷慨激昂,也可以娓娓而谈,可以庄重沉稳,也可以幽默风趣。这完全要依自已的风格来定,只要与自身特点相和谐,就是一种美。无论是“气势磅礴”还是“吟吟如诗”,只要能打动听众,就是成功的演讲。

当然,一个人演讲风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借鉴、学习别人的风格,但又不能盲目照搬,邯郸学步,而是要用自已独特的魅力去打动听众。

每一位成功的演讲者都力求做到求同与存异的完美结合,因为他们明白,二者是对立且统一的。心里装有听众但又不失自已风格的演讲才能打动听众,才能取得演讲的成功。

第二节 在演讲中运用视觉材料

我们知道,听众主要通过演讲者的“讲”来获取信息,所以许多演讲者往往只注意如何满足听众的听觉需要,而忽视了听者的视觉需要。这样是很难有理想演讲效果的。

对听众来说,视觉材料的运用可使他们更深入理解演讲内容,并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这一点是得到心理学家证实的。我想,这也是每一位演讲者所希望的。那还等什么,不妨一试!

演讲者对视觉材料的运用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当演讲者把视觉材料摆在听众面前时,他们的注意力会立即集中在视觉材料上,并热切地希望演讲者作一番详细解说。他们对你的话也许不太注意,但对摆在面前的视觉材料保准是带有极大兴致的。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活动着的物体往往易于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关注。就像天空中掠过的飞机,总是比它在静止状态下更引人注目。

在演讲中运用视觉材料,听者的注意力就会被演讲者所吸引,这样,演讲者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都会产生应有的效应,与听众产生共鸣,引发同感。

视觉材料的运用更容易使听者相信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当法庭审理案件时,有关人员总是要出示“证据”,以使其他人信服。中国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讲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对演讲者来说,视觉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克服“怯场”的紧张心理状态。有些演讲者虽然下了很多功夫准备演讲词,可是一身临讲台,心里就发慌,原来准备好的演讲内容也被忘得一干二净。这种由恐惧而引起的“怯场”现象,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演讲者特别关注“自我形象”。要使演讲者摆脱恐惧心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在演讲中运用视觉材料,这样便会轻松许多,演讲的效果也会更好。

视觉材料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演讲者把演讲内容讲得清楚明白。当演讲的内容抽象、枯燥时便是运用的最佳时机。例如:哲学教师在讲人的意识与动物的心理之间的区别时,可以罗列许多方面的不同之处。但即使如此,滔滔不绝于耳,学生也未必能听得明明白白。如果教师在讲述时用一张图表来显示二者之间的差异,那么讲述就会变得简洁而有条理,相信学生们也会点头称赞的。

在演讲中,如果仅仅靠口头讲,会给听者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而视觉材料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演讲者借助实物的直观性能更好地表述自已的见解,这也最容易被听众所接受。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一定豁然开朗了不少吧。视觉材料在演讲者与听者进行思想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演讲中要学会适当运用视觉材料。

到此,你也许会问,既然视觉材料在演讲中如此重要,那究竟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

首先要注意视觉材料的选择。演讲者运用视觉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已阐述思想或观点,所以,要考虑所选取的视觉材料是否确实有助于你的表达,万不可盲目选择,否则还会起到反作用,影响演讲的效果。

演讲者要在演讲之前准备好视觉材料。就放置以及在什么时候展示实物要做到心里有数,同时,也要想好展示时应如何讲述,以免在演讲中出现差错。

视觉材料的展示,是为了使演讲者的观点易于被听众接受,一次到位的展示,必定会为你的演讲增添耀眼的光辉。

第三节 不要忽视眼神的作用

口才对于演讲的重要性自不用多说,而眼睛在演讲中的作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致于降低了演讲的效果。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些成功的演讲者,总能恰当而巧妙地运用自己的眼睛,表达出丰富而多变的思想情感,影响和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位听众。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人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把眼睛的活动变化做为人类情绪的表征。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眼睛是能够表达思想情感的,甚至是极其微妙而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通过眼睛把他的思想感情、学识、性格和审美观等传递给听众。而听众也总是善于通过演讲者瞬间变化的眼神,窥见他丰富的思想情感,展开广阔的联想,收获更多的教益。

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在演讲进程中,如果出现个别听众私语,或做出有碍于演讲的举动,那么,演讲者无须高喊一声“请注意听”,而只要投过一个眼光,听者就会明白演讲者的意思,然后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你的演说。

进一步讲,用眼睛说话,也是演讲者启示、引导听众最好的方式方法之一。听者可以从演讲者的眼神中,体察出演讲者内心的语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有时胜过有声语言。一个高超的演讲者,总是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睛,辅助有声语言,从而增强演讲效果。

演讲者可以通过眼睛观察到听众情绪的变化。在演讲中,演讲者要用自己敏锐而洞察秋毫的眼睛,随时捕捉听众的思想情绪、心理变化及听讲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审视,演讲者可随机应变,采取急救措施,改变自己演讲的内容和方法,把听众吸引过来。使那些不注意听讲的人能注意听讲,使那些冷淡的人热心起来。反之,不善于用眼睛观察听众的反应,或对会场的混乱视而不见,一意孤行讲下去的演讲者,是注定要失败的。

至此,也许你会说,既然眼睛的功用如此之大,那我们演讲时该如何运用它呢?

作为演讲者能认识到眼睛的妙用,这便是增强演讲效果的第一步。但要熟练运用,还需要一个磨练的过程。中国有句俗语叫“熟能生巧”,说的就是这这个意思。而有些演讲者不会或不善于运用自已的眼睛。不管演讲的内容如何转折变化,他总是用同一种眼神对听众,可如此呆滞、麻木的眼神,怎么会引起听众的注意呢?演讲者一定要明白,你的眼神应与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一致,这样,听众才会心随“神”动,从中受到深深的教益。

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演讲者的眼睛要注视台下的听众。这样,听众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专注于你的演讲。如果演讲时,你经常仰视天花板,或是俯视于地板,或是经常环顾左右,那就会引起听众的反感甚至是厌恶。当然,并不是要你呆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直视着听众,因为这会使听众感到滑稽可笑,继而不知所措。所以说,只有得体、自然、活泼的眼神,才会让听众觉得舒服。

记住,眼神在演讲中的作用妙不可言,千万不可废之不用,否则,吃亏的终归还是你自已。

第四节 当听众席上人很少时

每一位演讲者都不希望听众席上有空位,但听众是不会听从你的意愿的。当你得知听众只有十来个人时,你是不是觉得这很容易对付呢?

也许你不会相信,同七个人交谈比对七百个人演讲更难。所以,你千万要当心啊!当你的听众很少时,你更应严格要求自已,绝不能有任何的失误。

即使只有几位听众,形式也要正规。无论从会场的布置,还是演讲的先后程序,都要按预定的设计严格照办,莫以人少而不为。有的演讲者碰到这样的情形,先是灰心,然后是应付演讲。可以想象,以应付的心态对待听众,恐怕连这几个人也不会为你喝彩,因为他们受到了你的漠视。所以,即使台下只有一名听众,你也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得他的满意,同时,这也是对自已人格的庇护。记住,演讲时,听众就是你的上帝!

有经验的演讲者都知道,听众越多,演讲秩序越好。当你走进来时,他们会鼓掌欢迎;当你走上讲台时,他们会自动安静下来。自始至终,他们或专心地听,或开怀地笑,或报以热烈的掌声。到了最后,当你提出问题时,站起来回答的那个人会提高嗓门,他知道只有这样,场内的每个人才能听到。

听众越少反而越难以维持秩序。作为演讲者,要准备随时解答听众提出来的问题。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是你根本无法预测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听众也很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在演讲开始之前就把你的要求告诉他们。

这时,你要机警起来,听众提出来的问题多数是受你的引导。有些听众提出的问题是你准备在最后解答的,这时候就应机动灵活,马上作出回答。如果你表现得有条不紊,就会给听众留下很好的印象,如果手忙脚乱,口吃难言,那你的演讲就肯定得不到听众的认可。

在回答听众的问题时,对主要问题的答案要明确,当然,对边缘问题的答案也要有所准备。不管怎样,只要有了充分的准备和灵活的头脑,即使遇到没有准备的问题,也一定能从容应对。

一场成功的演讲,听众的多少不是最主要的,关键看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如果让你面对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发表演讲,你一定不会犹豫了吧。只要你准备有加,从容应对,就一定能征服听众。

第五节 讲究风度美

演讲是一种艺术,要靠自身的魅力使听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而魅力又来源于风度,所以演讲者一定要讲究风度美。

俄国一位美学家说过:“人的外表优美和纯洁,应是他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所以,演讲者的风度也应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

我们知道演讲是“演”与“讲”同时进行的活动。“讲”作用于人的听觉,启迪人们的心灵;“演”作用于人的视觉,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也就是说,演讲者要用风度美去打动听众,震撼听众。一次成功的演讲,只有必须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情操、文化修养和性格各不相同,因而演讲者的风度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一个不讲究风度的演讲者,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风度美呢?

在实践中刻苦磨炼

演讲者的风度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家庭、社会以及个人经历和修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熏陶,经过自己长期不懈的奋斗追求,自觉磨练而成的。林肯便是个很好的例证。每逢地方法庭审会,林肯都会走上15英里路程去听律师们的辩论。后来,当他和另外一些人一块外出在地里干活时,他就把锄头和草叉子往地上一放,爬到篱笆上,坐在那里对着众人高声复述听到的律师演讲。林肯还常常把《奎恩幽默故事》带到田间,闲暇的时候,他就跨到木栏杆上,大声地念上一、两段笑话给大家听。老林肯还因此大发雷庭,狠狠给了林肯两个耳光,可林肯并没有因此放弃演讲和说笑话,反而变得更努力了,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所谓风度,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操、修养及其性格在外表上的体现,是一个人的举止谈吐、表情的综合反映。对演讲者来说,如果仅仅是一个空壳,没有内在气质的话,风度便失去了根基,演讲也就很难吸引听众了。演讲者要想讲究风度美,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充实内在气质,力求做到“内秀外美”。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是个早产儿,小时体质很弱,毛发稀疏,智力低下。1895年他入伍随军进驻印度,一再受到别人的嘲笑,他感到很羞耻,于是决心“从今后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从此,他把精力自觉用在学习上,并针对自己说话困难的缺陷,苦练演说,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改变了低能结巴的状态,一跃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能言善辩的政治家,成为保守党的著名领袖,英国的得力维护者。1940年,希特勒发动“攻英战役”,他临危不惧,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证和口齿伶俐的辩才,清除举国上下的恐惧感,显示出杰出政治家的风度,给英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想,邱吉尔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修养,怎能打动听众,震撼人民,说服国民呢?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演讲者只有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思维敏捷,才能树立起风度美的形象。那些不肯学习、夸夸其谈、矫柔造做的人,不但不会给人以美感,反而玷污了演讲这门艺术。

加强对演讲者的训练

我们反复演讲讲者的内在修养,它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有的演讲者的风度之所以不美,就是因为他的根底不扎实,缺乏锻炼而致。

你想用你的风度美打动听众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从现在开始丰富自身的内在素养吧!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