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积极心态助你成为受欢迎的人
假如你是他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许多人因此自以为是地推衍出“己所欲、施于人”这种似是而非的道理,并且一直持有这种心态。事实上,己所欲的事,对方不见得会接受。不少被称为老好人的人,本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是替他人着想,不会增添他人麻烦的亲切行为,孰知骨子里,却是将自己的想法硬塞给他人。
世间有不少好人,之所以成为他人敬而远之的人物,问题就出在这里。因此,在要求别人的时候,请回头自省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好好想一想。
生活中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形: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这时,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是愚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而只有聪明、宽容、特殊的人才会这样去做。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得到了了解他人行动或人格的钥匙。而要找到这种钥匙,就必须诚实地将你自己放在他的地位上。
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忠实地使自己置身在他的处境。
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及苦恼,因为“若对原因发生兴趣,我们就不太会对结果不喜欢。”而且,除此以外,你将可大大增加你在做人处世上的技巧。
纽约州汉普斯特市的山姆·道格拉斯,过去常常说他太太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整修他们家的草地、拔除杂草、施肥和剪草上。他批评她说一个星期她这样做两次,而草地看起来并不比四年前他们搬来的时候更好看。他这种话当然使她大为不快,因此每次他这样说的时候,那天晚上的和睦气氛就给破坏无遗了。
在参加了讲习班以后,道格拉斯先生体认到他过去几年来真是太愚蠢了。他从来没有想到她整修草地的时候自有她的乐趣,以及她可能渴望别人为她的勤劳而夸赞她几句。
一天晚上吃完晚饭以后,她太太说她要去除草,并且想要他陪她一起去。他先拒绝了,但是稍后他又想了一下,跟她出去,帮她除草。她显然极为高兴,两个人一同辛勤地工作了一个小时,但是也愉快地谈了一个小时的话。
自那以后,他常常帮她整理草地花圃,并且赞扬她,说她把草地花圃整理得很好看,把院子中的泥土弄得好像水泥地一样平坦。结果是:两个人都更加快乐,因为他学会了从她的观点来看事情——就是所看的事物只是杂草也一样。
如果你试图去纠正别人,那些人就会以为你是在指责他们错了,他的某些做法不对。而所有人都有这种习惯:他们会去反对这种指责,并且设法来证明他们没错,他们是正确的。因为在为自己辩护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越发地被关注。在你试图纠正他们之前,这只是一种趋势,但现在,这已经成为他们的行事原则。在试图去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实质上已加强了那些你本不想看到的行为动机。
如果你希望你的生活中有些变化,就去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改变那些你自己的可能改变的东西吧。
一家承销澳洲产品的霍尔曼公司外销部门主管大卫·霍尔曼,有一次碰到了一个很难办的情况,他得通知供应产地一个坏消息,大豆外销价格比预期的跌了五成。
这通电话的反应正和他所预期的那样,对方吓坏了。情况严重到霍尔曼决定开车两个小时亲自到产地去跟业主当面讨论。
霍尔曼抵达农场时,场主出去查看作物了,农地潮湿泥泞,霍尔曼借了双橡胶长靴,走到田里去找到那个人。
“你还好吗?”霍尔曼以关切的口吻问道。
接着霍尔曼满怀同情仔细聆听对方付出的辛劳:今年花了多少时间在作物上,这几年的不景气,以及他对市价的不满意。
霍尔曼完全了解对方的处境,农场主日子不好过。霍尔曼表达了他个人的关切之情。却没想到——出乎霍尔曼的意料——他还没有提起收购价格,对方就说:“你看得出来你真的对我很关心,而且了解我的处境。我愿意接受你提出的价钱,只希望不久情况会好转,我们两人都会好过一点。”
因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吧!这是处理难办的情况最好的办法。
就商业界来讲,对顾客服务的重视,已是生死攸关的一件事,不能等闲视之。对某些公司来说,可能指的是令顾客更舒适的设施或提供更健康的菜单,这些都不成问题,一定能办得到。
然而,如果只是被动地等待意见箱填满了意见,或有人寄抱怨函来再做处理,显然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永远要比顾客先走一步,比顾客想得更多。精明的领导人永远要领先想到顾客下一步会需要什么——也许是几个月后、几周后,甚至几天之后。这些都必须基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了解一切,而不再是“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其实这并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做得到。它只是由一位真正的领导人不断地问自己:“顾客对我们公司的评价如何?顾客下一步还会有什么需求?”
只要用这种方式去做,随便哪一个领导人都能从中获益。
北欧航空总裁简·卡森说道:“过去一年,我们共运送过上千万的旅客,平均每位跟我们公司大约5位员工接触过。每次接触时间平均15秒。所有这些关键时刻,都决定了北欧航空公司能否成功。”
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也并非易事。比如提问题,你提出的虽然都是些简单的问题,但关键是:得由你来提出。你可以在任何场合提出,包括工作、家庭或社交场合都可以。如此一来,你就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了解一切了。
然而,不论什么是真正的答案,重点并不是要我们事事都遵循对方所要的,而是真心诚意地试图了解他人真正的需求,并尽可能地提供给对方。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只要你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你就会大功告成。”
康宁公司高级主管大卫·路德一直到收到一封愤怒的抱怨信,才使他相信他自以为是的好点子,不见得会得到顾客的认同。当时路德在英国工作,康宁公司正在做各方面的顾客调查,而这一封回函是毫不留情的。“康宁公司糟糕透了!”对方写道。
路德采取了一位优秀的领导一定会采取的行动,他找到了投诉者,并请他到办公室来谈一谈。那位写信者在仓库工作,而仓库中正堆满了康宁的货品,路德问他:“康宁公司什么地方糟糕?”
“那是因为你们贴的标签。”
路德立刻恍然大悟:“啊!我明白了,你一定是把别家跟我们搞混了。我们的标签是电脑印制的,上面显示产地、仓库暗码、公司暗码、日期,反正一切你想知道的都在上面了。”那人问道:“年轻人,你进过仓库吗?”
路德回答:“进过啊!事实上,我在仓库工作了10年呢!”
“你进过我管的仓库吗?”
路德承认他从来没有去过。
那人说:“跟我来!”
于是他们两人一起前往仓库。路德发现货物堆得比他在美国的仓库高出许多。实际上,较高的几层要比路德的脑袋高出很多。
仓管人员指着最上面的一层给他看。他说:“我们把康宁公司的货物放在那上面,我看得清标签上的字吗?”
路德只得承认:“不行,我真的看不见。”
仓管人员说:“这就对啦!看不见嘛!”
这才是他写“康宁公司差劲透了”的原因所在。
路德那天可真的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他说:“你一定要深入顾客的公司内部去了解情况。想一想一个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一下这个人要这个,一下那个人又要那个。那么,你自然就理解他为何抱怨了。”但是,如果你不去开口问,你肯定无法发现问题。
作为领导,想要与你的员工、顾客、家人或朋友建立更成功的人际关系吗?那么,请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了解一切吧!
人都有自知之明,在某些时候,表扬比批评更有效,更能让人保留面子,从而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这位总统以少言寡语出名,常被人们称作“沉默的卡尔”,但他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
柯立芝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不错,但工作中却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
这几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上很少出错了。
贝特富德是帮助老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的老同事之一。但在一次经营活动中,他由于急功近利,导致投资失败。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洛克菲勒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的失败进行了一番赞赏。他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正在路上走着时,看到了洛克菲勒先生就在我身后的不远处。但我并不想停下,也不想回头。说句实话,我实在不愿意向他描述这次我在南美投资失败的经过。可是他却叫住了我,我没办法,只好停了下来。”
“没想到,洛克菲勒先生走过来后,非常友好地在我的背上拍了一下,然后说:‘你干得好极了,我的老伙伴!哦,我刚刚听说了你在南美的事情。’我心想,他一定是在嘲讽我,接下来,他一定还会责怪我。于是,我决定还是由我自己来说为好。‘这实在是一次惨败,简直糟透了!’我沮丧地说,‘尽管我们后来尽力作了补救,可仍然只收回了60%的投资。’”
“‘就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觉得你干得真棒!’他说,神情十分真挚,‘我本来以为会血本无归的,真亏得你处置果断及时,才出乎我意料地替我们保住了这么多的投资。真的,贝特富德,你能干得这么出色,真是难能可贵啊!’”
“他就是这么赞赏我的。这是我一生中所得到的最好的安慰——它不仅使我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而且还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当别人遭到失败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他,因为他已经在自己心里责备自己;相反,在此时给予他鼓励和赞赏,那将是对他最大的安慰。
让我们尽量转变自己的心态,试着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让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尊重他人
世界上任何一位真正伟大的人,绝不浪费时间满足于他个人的胜利。1922年,土耳其在经过几世纪的敌对之后,终于决定把希腊人逐出土耳其领土。穆斯塔法·凯墨尔,对他的士兵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式的演说,他说:“你们的目的地是地中海。”于是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终于展开了。最后土耳其获胜;而当希腊两位将领——的黎科皮斯和迪欧尼斯前往凯墨尔总部投降时,土耳其人对他们击败的敌人加以辱骂。
但凯墨尔丝毫没有显出胜利的骄气。
“请坐,两位先生,”他握住他们的手说:“你们一定走累了。”然后,在讨论了投降的细节之后,他安慰他们失败的痛苦。他以军人对军人的口气说:“战争这种东西,最佳的人有时也会打败仗。”
当一个人已经做出一定的许诺——宣布一种坚定的立场或观点后,由于自尊的缘故,便很难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观点,此时你若想说服他,就必须顾全他的面子,为对方铺台阶,如说一些有利对方的话。
“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想不到。”
“当然,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当时你并不清楚事情的经过。”
“最初,我也这样想的,但后来我了解到全部情况,我就知道自己错了。”
住在俄亥俄州的克拉伦斯·琼斯,是卡耐基训练班的讲师之一。他说,给人信任,并讲了怎样用勇气去鼓励他儿子改变一生。
“在1970年,我15岁大的儿子大卫,来到辛辛那提与我同住。他童年的境遇相当不幸。先是在1958年的时候,由于车祸,致使他的头部受伤,而且留下一道很明显的伤痕。1960年,我和太太离婚,大卫便随同母亲搬到得州的达拉斯去。从那时起,他在学校都是上的特殊班,就是为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专设的班级。由于他的头部有道明显的伤痕,学校方面便认为他脑部受到伤害而不能正常学习。他比一般正常学童落后两个年级,而且到了七年级的时候,还不懂得九九乘法表。他只能用手指算简单的加法,阅读的情况也很差。”
“他对收音机、电视机的零件和组合十分感兴趣,很想在将来当一名电器技术人员。我便趁机鼓励他在这方面发展,并且指出这方面的训练必须有某些数学上的基础。我决定帮他好好学习数学。首先我们找来四组闪视卡片(一种教学卡。教师将卡片作短暂之展示,以引起学生的迅速反应):加、减、乘、除的运算。在我们练习的时候,每答对一题,我都极力称赞他、鼓励他,尤其是那些原先做错的题目。每个晚上,我们都重复练习,直到没有做错的题目剩下为止。每次练习,我们都用马表计时,看看完成整个练习需费多少时间。我答应大卫,只要我们能在8分钟内完成练习,就可停止不用再练了。这看起来似乎很困难,因为第一次练习的时候,我们总共费时50分钟;第二天45分,然后40分、35分……每次时间减少了,我们便大大庆祝一番。一个月之后,大卫已能在5分钟之内,完美无缺地答对所有卡片上的问题。每次若进步不多,他会要求再重做一次。他已不再对数学感到害怕了,已发现学习本身是多么容易又有趣。”
“他的代数成绩也大大提高。的确,一旦你懂得乘法,代数就变得容易多了。那个学期,他的数学成绩是‘乙’。他自己也觉得十分惊讶,因为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除数学,其他学科也有很大的进步。他的阅读情形大有改进,画图也画得很好。最近,他们的自然科学老师选他参加科学展览,并要他自选题目。大卫选了一个有关杠杆原理方面的题目。这题目不但需要绘图表现杠杆的几种模式,更需应用到数学原理。结果大卫表现得很好。他在校内的展览得到第1名,更在整个辛辛那提市的科学比赛中获得第3名。”
“这便是整个事情发展的经过。一个留级了2年的小孩,被人认为‘脑部受损’,被同学戏称为‘僵尸怪物’,更有人说他的大脑在受伤时,从伤口‘漏光了’。现在,大卫发现自己真的有学习能力,而且能圆满地把事情做好。结果呢?从第八年级的最后一季到整个高中,他都一直在荣誉班级。在高中的时候,更获选参加全国性的‘荣誉协会’。我们可以这么说,一旦他发现学习是件容易的事,整个生命便因此改观了。”
斯卡拉曼丝绸公司的比特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期正逢纺织业的艰困期,公司得以渡过难关,全靠同仁团结一心。比特女士解释道:“我们公司的同仁真是了不起,他们与我们共同努力携手走过低潮。我认为我们得到这样的支持,还得归功于我们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如果我们之间没有这种密切的关系,他们为什么要回报我们公司?你知道,你必须先付出才能有回收。反正,这就是我们的哲学。”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创造亲密的合作关系呢?那就是向你的同事表示尊重与同情,并肯定他们个人的价值。在比特女士的公司里,这些尊重表现在当邀请名人来演说时,会有人请他不要用“工厂工人”的称呼,而改称“技师”;这也表现在当比特女士巡视厂房时,亲自鼓励一位害怕搭乘飞机的设计人员,使他得以安心地去度假;这还表现在总经理办公室的门是常开的,欢迎光膀子的技师们随时进来讨论厂房的问题。这更表现在努力学说西班牙话以便与工作人员沟通得更良好。
大部分成功的人都由经验中证实,要维护他人的自尊,绝非一两次的表态可以奏效,它是由许多次日常接触所形成的一种过程。
弗雷德·薛佛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寿险是个与纺织完全不同的行业,不过他知道有些原则是完全一致的。在保险业中,这些日常关切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保险业里,业务人员就等于是公司本身。业务员如果业绩不佳,不久就连公司都将无立足之地,事情就是如此直截了当。
以前薛佛曾任职于一家国际保险公司麦卡比公司。当公司迁入一座新大楼后,跟以前不同的是这大楼中还有几家其他的公司。薛佛希望在搬迁之后,原来所维持的重要的个人接触并不因迁移而遭致疏忽。所以,他到新大楼上班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安全人员台前。薛佛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有十来位安全人员,我请他们都围拢来,结果发现他们除了知道我们公司的名称之外,连我们从事保险业都并不清楚。于是我对他们说:‘各位!我们在底特律市有几位很重要的业务代表,如果你们发现来的人是业务代表,我们一定得给予最隆重的欢迎,我是说尽量让他觉得备受重视,如此便得劳驾你们亲自送他上七楼找到他所要会见的人,也请你们一定要配合帮忙。’后来我听到一些业务代表谈起他们来到这栋大楼所受到的礼遇,他们感到很高兴。”
所有的这些小动作加起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整体结果,那就是:人们会对自己觉得很满意。员工只要相信公司关心他们、并了解他们的需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就会以努力工作达成公司目标作为回应。
每一个人都有着他的自尊心的,如果你对他所说的话能够表示同意,这就是尊重他的意见,他在无形中把自己高抬了,而这抬高他的便是你,自然他对你是十分高兴的,他愿意和你做朋友的。反过来,你不能对他表示同意,这显然是你站在和他敌对的地位,你是他的敌人而不是友人,他能不和你为难吗?所以在说话的时候,这一点我们是应该要加以注意的。你想做成什么事,一定要让别人保住面子。
宽容的价值
诚实的人具有乐观、开阔的心态,日久天长会逐渐形成宽容博大的胸怀,周围充满微笑和友爱;心思纯洁的人会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周围充满宁静和平的氛围。
卡耐基年轻时,总喜欢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写了一封可笑的信给理查德·哈丁·戴维斯。他当时刚出现在美国文坛上,颇引人注意。那时,卡耐基正好帮一家杂志撰文介绍作家,便写信给戴维斯,请他谈谈他的工作方式。在这之前,卡耐基收到一个人寄来的信,信后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这话留给卡耐基极深的印象;显示此人忙碌又具重要性。于是,卡耐基在给戴维斯的信后也加了这么一个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实际上,卡耐基当时一点也不忙,只是想给戴维斯留下深刻的印象。
戴维斯根本不劳心费力地写信给卡耐基,只把卡耐基寄给他的信退回来,并在信后潦草地写了一行字:“你的礼貌真是没有礼貌。”的确,卡耐基是弄巧成拙了,受这样的指责并没有错。但是,身为一个人,卡耐基觉得很恼羞成怒,甚至10年后卡耐基获悉戴维斯过世的消息时,第一个念头仍然是:“我实在羞于承认,我受到的伤害。”
以卡耐基这样的胸怀,尚且难以抹平年轻时所曾经受过的伤害,可见尊重他人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卡耐基告诫道:“如果你我明天要造成一种历经数10年,直到死亡才能消失的反感,那只要轻轻吐出一句尖刻的评语就够了。”
反过来,如果你拥有积极的乐观、豁达心态,不轻易责备别人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哪怕事情是多么微不足道,别人也会心生感激,甚至留下终生的记忆。
佛里特银行董事长托马斯·多尔蒂说:“平常对人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希望被当作独特的个人。在我30年前加入银行界时固然是如此,但我相信即使一百年后,这一点也是不会改变的。”多尔蒂先生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不言可喻的,那就是:“因为我们都是人。”
多尔蒂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即使像问好或说声‘谢谢’这样的小事,也是表示对人尊重。我认为创造出人们愿意努力工作的环境,本来就是管理者的职责。”只有当人们感受到被人尊重,并被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对待时,这种气氛才会出现。反之,如果人人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号码,就绝对不可能会有这种气氛。
蒙迪16岁时,他的家人突然得到噩耗:蒙迪患了白血球过多症,医生预测他最多只剩下2周的生命。
他的母亲回忆道:“当时我们都在蒙迪的病房里,诊断报告一出来,我们几乎昏过去。但我们必须很小心地不让蒙迪知道实情,我们请医生不要透露,我们还跟柜台人员打了招呼。事已至此,我们只想保持现状,让蒙迪平静地度过这最后的时光。”
当天晚上,蒙迪的父母决定不顾医院的规定,就在病房内为儿子做一些他最爱吃的食物。“我们关上房门,为他准备他最心爱的食物。”他母亲回忆道,“就在这时,我们听到敲门声,医生推门走进来了。我屏住呼吸想:‘老天,他会怎么说?’这种场面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当时真是尴尬极了!”
“真没想到,医生看了看,不仅没有发脾气,反而很开心地说:‘啊哈!我最喜欢吃这种意大利通心粉了!有我的份吗?’他坐下来享用我们端给他的食物,气氛非常融洽,我们完全没有‘他是医生,我是病人’的感觉。”
可不是每个医生都会这样做的。好打官腔的医生多着呢!他满可以说:“干什么,干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医院的规矩?”或是“你们怎么可以在病房里煮东西吃呢,啊?这不符合医院饮食的规定嘛!”
但是这位医生却能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尊严,没有拉下脸来教训人。他十分随和地坐下来,丝毫也不愿破坏病房里温馨的气氛。这体现了他本人的素质,同时也体现出他所具有的心态。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不过分责备别人并尊重他人是至关重要的。
以后,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至死难忘的怨恨,只要利用你的消极心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
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东西。因此,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那些难以预料的事情。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的。”
鲍勃·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根据《飞行作业》杂志的描述,胡佛在三百尺高的地方时,有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但飞机却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紧急降落之后,第一个工作是检查飞机用油。不出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式飞机的用油。
回到机场,胡佛求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为自己犯下的错误痛苦不堪,一见到胡佛,眼泪便沿着面颊流下。他不但毁了一架昂贵的飞机,甚至差点造成三人死亡。在别人的想像中,这位自负、严格的飞行员,一定会对不慎的修护工作大发雷霆,痛责一番。但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住工人的肩膀说:“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我要你明天帮我修护我的F—51飞机。”
当人缺乏宽容精神的时候,必须要加以改正,开始在自己的肌体里注入宽容的细胞,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换个角度言,宽容比尖刻更能赢得人心。
“假如你握紧双拳找上我,我想我也会不甘示弱。”伍德罗·威尔逊说道,“但是,假如你对我说:‘让我们坐下来讨论讨论,如果我们意见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那么,我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也许只在部分观点上不同,但大部分还是一致的。只要彼此有耐心,开诚布公,还是可以达到步调一致。”威尔逊的这番说法显然还不及小洛克菲勒的做法。
远在1915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2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样的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发表谈话。那次的谈话可称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赏。演说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附近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多么出色的一番演讲,这可能是化敌为友的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你想结果如何?只会招惹更多的怨愤的暴行。
“假如人心不平,对你印象恶劣,你就是用尽所有基督理论也很难使他们信服于你。想想那些好责备的双亲、专横跋扈的上司、唠叨不休的妻子。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一点:人的思想不易改变。你不能强迫他们同意于你,但你完全有可能引导他们,只要你温和友善。”
以上是林肯在100多年前所说的话,他还说道:“这是一句古老而颠扑不灭的处世真理:‘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的胆汁能招引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赢得人。首先要让他人相信你是最真诚的朋友。那样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有一条坦然大道,通往他的理性。”
宽容不仅是事业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积极心态的重要表现之一,不仅如此,我们应该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宽容可爱的。无论是在我们的居住地,还是在工作场所。假如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对这一点产生了疑虑,那么,我们就看看梅·卡利太太所写的信吧!“在我12岁的时候,我那位农夫父亲,借了1800块钱给邻居,以解决他农场的危机。好几年过去了,那笔债却一直没有收回来。据说,那位邻居的经济情况已大为改善,应该有能力偿还才是。那位邻居是个酒鬼,时常认为:假如把我父亲杀掉,就不用偿还那笔债务了。有天晚上,父亲开车到镇上去,那位邻居便在路中拦截,并狠狠向我父亲的车子撞过去,父亲因而被撞断了3根肋骨,手和手臂也伤得很严重。那位邻居肤发无损,立刻开了车子逃开,留下我父亲满身鲜血地倒在马路当中。”
“幸好有位朋友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赶去把父亲送到镇上,准备找医师急救。正当我父亲痛苦地坐在路边等候医师的时候,那位喝醉酒的邻居又随后赶了来。他走到父亲身旁,用马靴狠狠地踢他的下颚,结果不但把下颚刮了一道很深的伤口,还弄破了什么特别的生理腺,后来使体内的其他腺体也遭受感染。”
“没多久,医师和警察都赶来了。但我父亲拒绝指控那位邻居,只说那位邻居是喝醉酒,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假如把那人逮捕,不但于事无益,反而会使那位邻居的家人再度陷入苦境。”
“父亲被送到镇上的一家病院,在那里待了将近一年半,最后还是不治身亡。临终之前,他把5个孩子叫到身旁,一个个听他讲最后的几句话。”
“轮到我的时候,他握住我的手说道:‘答应我,不要对那位邻居的孩子不好,或对他们讲不礼貌的话。那些孩子就像你一样,以后都会长大成人,都会变成社会上的好公民。而且,假如你心中有恨,日子就过得不快乐了。’”
“对一个小孩来说,那不是容易遵守的诺言。但在过了30年之后,我现在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不但遵守了诺言,而且那些邻居的孩子都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这位有如神祇的父亲,其内心一定蕴涵极深的宽容和理解。他的邻居不但拿走了他的金钱,并且取走了他的生命,但他还是无怨无悔。尤其他又一再嘱咐自己的家人,不可在他死后对邻人有什么不友善的行为。这样的人,你能对他不产生敬意吗?
住在加州葛伦岱尔市的威勒·克洛斯礼医师,也告诉我一个十分有趣,又极富启发性的故事。事情发生在他上医学院三年级的时候。那是个星期六的早上,学校的校长打算发表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演讲。年轻的克洛斯礼不想听那严肃无聊的长篇大论,只想逃课和一位漂亮的金发护士到郊外野餐。正当克洛斯礼准备朗诵一首诗歌给护士听的时候,忽听得笃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地传过来。克洛斯礼医师很生动地把当时的情景描述出来:
“我一抬头,看见院长就站在我面前。他正和女儿到乡间来采集药草。我丝毫不敢动弹,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吓得愣住了。院长蹙着眉头看看我,然后一语不发地走开。我整个人似乎瘫痪了一般,已经没有兴致再继续为护士朗诵诗歌了。我只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学校开除。”“我回到学校的兄弟会里,把当天的经过告诉那些弟兄们。大家都认为事态严重,大概不会有什么好收场。一位弟兄还拍拍我的肩膀说道:‘也许,你命中注定不能当医师。’其他人则纷纷打听我是不是要把书本卖掉,价钱多少等等。那个周末,我真是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到了星期一早上,我决定去找院长谈谈。我向他说:‘院长,我是为上星期六的事来向您道歉,希望您原谅我的无礼。我没有起立,没有向您打招呼,我那时脑子是一片空白。’”院长听了似乎觉得有趣,便说:“‘威勒,我在年轻时也做过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放在心上。但,最重要的是,你那天和女孩玩得高兴吗?’”
“至此,我整个人才完全放松下来。我知道院长也是人,了解年轻人怎么过日子、怎么工作和游玩。也许,这就是他会担任院长的缘故吧!”
不错,那正是院长之所以为院长的缘故。而且,那也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会用成熟的态度去找到幸福和成功的理由。在人生的道路上,运用积极的心态,学会了宽容,你也就分辨了白昼与夜晚的不同。
释放你的魅力
也许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但是至少可以让大多数人都信赖你。一个人要想赢得大家的信任,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努力才能做到。
如何获得别人的信用呢?西点军校为我们提供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第一,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善于自我克制,做事必须恳切认真,建立起良好的名誉,建立积极自信的心态;应该随时设法纠正自己的缺点;行动要踏实可靠,做到言出必有信,与人交易时必须诚实无欺——这是获得人信任的最重要条件。建立积极自信的态度不只是能帮助你更有成就,还会使别人更乐于亲近你。我们都会留心到别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一般来说,那些有积极的人生观的人常常更能吸引我们。人人都希望他周围的朋友或同事是乐天派,性格开朗,有一种“天塌下来当被盖”的气概,而不是整日长吁短叹,自怨自艾。因此就难怪经常抱怨的人通常交不到什么朋友。积极的心态,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一个真正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一定会对世界充满热情,对别人也充满爱心,什么也难不倒他,谁也打不败他。这样的人会对他人造成十分积极的影响,他会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大家吸引到自己身边来。当集体的工作遇到困难时,所有人都会想到他,要靠他来给大家鼓劲加油。这样的人不是领导者,谁还会是领导者呢?
威尔迪还说:“对于人生中许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力影响,我们固然不可能事先左右它们,但即便是面对最令人沮丧的状况,我们也仍旧拥有极大的决定权。如果实在没办法,就对那局势一笑置之吧!有些时候除了摊开双手,一笑置之以外,实在无能为力了。但重要的是,我们是笑着的。”
这种心态非常必要。说到底,外在环境并不能决定我们幸不幸福。决定我们是否幸福的,是我们对外在环境的反应,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我们的品格。这是我们可以调整、影响、改变的。试图改变那些其实不可改变的事实,只能使人过着失望痛苦的日子。只有在我们真正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我们才会有时间、精力与创意去解决可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小说家亨利·詹姆说:“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环境的第一步。”
一个人如何建立起积极的心态,以便在各种各样的人生境遇中始终保持主动?威尔迪说:“眼光看远一点,当事情不顺时,放轻松,慢慢来。想想发生了什么事,想想你的反应是否恰当。告诉你自己要冷静,退后几步,看看下场戏怎么演。”另外,要得到快乐请记住这条规则:“算算你的得意事——而不要理会你的烦恼”。成千上万的事都可能激怒你,令你烦恼或忧虑,但是,千万别让它们得逞,不要被琐碎的小事打倒。
圣地亚哥《商业日报》发行人泰德·欧文,就像大多数南加州人一样,每天都得在交通上耗费很多时间。他说:“当你在高速公路上被人家超车时,你其实只有两种选择:你可以咒骂那个驾驶人并给他个不雅的手势;你也可以耸耸肩,对自己说:‘用得着这么快吗?他这样开车,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把车撞烂了。’”两种方式都不会帮助你更快地抵达办公室。但对这种小事一笑置之却能使你的心境更开朗、更豁达。说不定,你还因此多活了几年。
第二,一个想要获得他人信任的青年人,必须老老实实做出业绩来让人看,证明他的确是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的人。一个才能平平的人把多年的储蓄都拿来投资到事业上,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他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因为在这样一个企业和职业都专业化的时代,一个无所专长、又样样都懂一点的人物,与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的人相比,总是竞争力不够。所以,如果一个人身上有一笔最可靠的资本——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将受人格外的重视。
如果你想做个能得到他人信任的人,要让别人认为你头脑镇定,判断准确,那么你一定要努力用积极的心态做到事事处理得当,冷静对待。很多人做事时,尤其是做琐屑的小事时,往往敷衍了事。本来应该做得好些,他们却随随便便,这样无异于减少他们镇静的可能性。还有很多人有了困难,往往不加以周密的判断,却总是贪图方便草率了事,使困难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如果你能常常用积极心态迫使自己去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且竭尽全力去做,不受制于自己那贪图安逸的惰性,那么你的品格与判断力,必定会大大地增进,而你自然也会为人们所承认,被人们称为“头脑清晰、判断准确”的人。
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成为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就必须改掉推脱责任的坏习惯。犯了错误有什么理由要解释时,你自己首先要反省,我的理由是不是客观事实,真实可信?是不是只是想用来掩饰自己的错误?然后回头看看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确实有错误的地方,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诚恳地承认错误,并且要改正自己的行为,用积极心态寻求补救的办法。
这种对自己的严格检查,可能刚开始时有些困难,但是你要相信,只有具有积极心态且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
第三,一个青年商人要想成大事者,更需要一种最可贵的资本——良好的习惯。有良好的习惯的商人远比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容易成大事。世界上本来已有不少人快跨入成大事者的门槛,但是因为消极思想产生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使得人家始终不敢对他抱以信任,他的事业因此而受阻于中途,无法再向前发展。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大都自己是不太清楚的,但那些与他发生交往、产生业务往来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因为他们大多是很看重这些问题的。
谁都明白处世之难,谁都渴望处世圆满,我们常常会因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而苦恼和惆怅。对一个经营者来说,处理企业的资金和财物以及处理成功与致富的关系相比较,处理人际关系更为困难。这是一个横亘在经营者面前的难以轻松逾越但又必须逾越的关卡。
要建立一个好人缘,织起一张人际关系网,你只有积极心态是不够的,必须将它付诸行动。
各个行业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必须利用与他们接触的机会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你的前途至关重要。你应该积极地一步一步地去做,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在各个场合,你有许多接触他人的机会。如果你想接近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人际关系网中的一员,你必须付出努力。假如你到一个新的环境,如机关、企业、学校等,在彼此都不认识的时候,你要主动“出击”,用积极心态以真诚友好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
如果你想多结交一些朋友,你就需要发挥积极心态的优势,主动地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得到他们这些方面的信息,你要注意与其相处时积累一些有关的情况,你可以通过他的朋友了解他的为人处世,你也可以通过他的一些个人材料了解他。
如果你真这样做了,那么,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会做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要想实现对话的目的,开启了对方的心扉,只能说成功了一半,我们还必须进一步看透对方的心理,弄清楚对方究竟对什么感兴趣,这样才能使对方对你感兴趣,否则将无法有效地吸引对方,更无法达到社交的目的。
曾统治过大英帝国的狄斯累里首相说道:“同人们谈谈他们自己,他们会愿意听上好几个钟头。”是的,无数的例子都证明了狄斯累里的观点是独到睿知的。
唐纳德·麦克马亨是纽约一家园艺设计与保养公司的管理人。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我替一位著名的鉴赏家做庭园设计,这位屋主走出来作了一些交代,告诉我他想在哪里种一片石南和杜鹃花。”
“我说道:‘先生,我知道你有个癖好,就是养了许多漂亮的好狗。听说每年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展览里,你都拿到好几个蓝带奖。’”
“这一小小的称赞所引起的效果却不小。”
“鉴赏家回答我:‘是的,我从养狗中得到了很多乐趣。你想不想看看它们?’”
“他花了差不多60分钟的时间,带我参观各类的狗和所得的奖品,甚至向我说明血统如何影响狗的外貌和智慧。”
“后来,他转身问我:‘你有没有小孩?’”
“‘有的。’我回答:‘我有个儿子。’”
“‘啊,他想不想要只小狗呢?’”他问道。
“‘当然哪,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那么,我要送一只给他。’”鉴赏家宣称。
“他告诉我怎么养小狗,讲了一半却又停下来。‘你大概不容易记下来。我写一份说明给你。’于是他走进屋里,打了一份血统谱和饲养说明书给我。他不但送我一只价值好几百美元的小狗,还在百忙中挤给我75分钟的时间。这完全是因为我衷心地赞美他的癖好和成就的缘故。”
没错,正是由于对别人的事情同样强烈地感兴趣,才使我们赢得了很多朋友,才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融洽、和睦。
《来自史洛夏普的少年》一书作者休士曼,可说是英国极杰出的知识分子。他身具诗人、评论家、演讲家和教师等身份,有一次,他在演讲中提道:“我认为人类史上最有深度的一句话是:‘那些想挽救生命的人,往往会失去生命;而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对我来说,其实是挽救了生命。”
休士曼讲的是有关艺术、美学的精神,强调创作性艺术家应当看重创作本身,而不是创作所可能得到的报偿。上面的一席话,不但对艺术的理论属实,对事业、对赢取友谊、对人类各方面的种种努力,亦均属实。我们须把首要的事放在前头,如:要想赢得爱情,先要值得被爱;要想赢得友谊,先要表示友善;要想赢得别人对我们感兴趣,就得先要对他们发生兴趣——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一劳永逸。
当然,为了要得到友谊和情爱,我们必须先具备积极心态,认清“施比受更有福”,然后把这种认知用实际行为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只是把金矿藏在内心,黄金必须使用才能显示其价值。《正如》圣经所说的:“由所结的果子,便可认出他们来。”
第四章:消极的思想
消极心态的负影响
如果你身处逆境之中;并不停地抱怨命运,认为生活亏欠了你,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那么,你已陷入了消极情绪的泥潭。
消极情绪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却是不健康的,它是人自尊和自爱、自励、自信的对立面。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振作,是人冲出逆境的绊脚石,甚至可以说,它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侵蚀你的勇气、力量和时间。任其发展下去,将使人失去一切。
1.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满恶意、伤害。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嫉妒情绪,那么他就从此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他不能在阳光下光明磊落地说和做;而是面对别人的成功或优势咬牙切齿,恨得心痛。嫉妒的人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因为他把时间、经历和生命不是放在人生的积极进取上,而是日复一日的蹉跎之中。嫉妒同时也会使人变得消沉,或是充满仇恨;如果一个人心中变得消沉或是充满仇恨,那么他距离成功也就越来越遥远。
2.愤怒
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许多场合,因为不可抑制的愤怒,使他失去解决问题和冲突和良好机会。而且,一时冲动的愤怒,可能意味着事过之后付出高昂代价的弥补;在实际生活中,愤怒导致的损失往往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你可能从此失去一个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户;你可能从此在领导眼里的形象受到损害,别人也从此开始对你的合作产生疑虑。
愤怒时最坏的后果是,人在愤怒的情绪支配下,往往不顾及别人的尊严,并且严重地伤害了别人的面子。损害他人的物质利益也许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而损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却无异于自绝后路,自挖陷阱。如果你心中的梦想是渴求成功,那么,愤怒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敌人,应该彻底把它从你的生活中赶走。
3.恐惧
过分的担忧可能导致产生恐惧,而恐惧则使人学会回避,躲藏;而不是迎接挑战,不畏困难。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情绪,可能来自于缺乏自信或自卑。
一次失败的经历或尴尬的遭遇都可能使人变得恐惧。比如,经历过一次在公众面前语无伦次的演讲,可能是他从此恐惧演讲。
这无疑使他在生活中凭空少了许多机会,本来可以通过一番演说和游说来获得成功机会将从手指缝里溜走。恐惧的泛化还能导致焦虑,焦虑的情绪甚至比恐惧还要糟糕。
有些人把焦虑情绪形容为“热锅上的蚂蚁”,这个比喻相当准确,也相当形象。产生恐惧情绪而不想方设法加以控制和克服,这样的潜台词相当于默认自己是个怯懦的失败者;成功的路途上小小的失败就令他望而却步,驻足不前,那么,成功后可能面临的更大的挑战他又如何能应付呢?
4.抑郁
成功路途中最可怕的敌人是抑郁。如果说别的消极情绪是成功路上的障碍,使成功之路变得漫长和艰险;那么,抑郁根本就是成功路上的南辕北辙。克服别的情绪问题可能只是个修养和技巧的问题,克服抑郁却相当于一项庞大的工程,它需要彻底改变你的生性:从认知、态度到性格、观念。
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如果患上抑郁,那么既有的成功也会离他而去。因为成功带给他的不是喜悦,不能使他兴奋起来;他沉浸在自己的琐碎体验里不能自拔。抑郁者仿佛是一个随时驮着壳的蜗牛,只是束缚他的茧壳是无形的;抑郁者宛若是置身于一个孤独的城堡,他出不来,别人也进不去。著名文学家,也是抑郁者的卡夫卡曾这样形容他抑郁的体验:“在我的周围围着两圈士兵,手执长矛。里面的一圈士兵向着我,矛尖指着我;外面的一圈士兵向着外面,矛尖指着外面。他们这样密不透风地围着我,使我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5.紧张
适度的紧张使我们能集中精力,不致分神。但紧张过度却使我们长期的准备工作付诸东流。本来设想和规划得很好的语言和手势,一紧张便会忘得一干二净。过分的紧张使人变得幼稚可笑:脸色发白,或涨得通红;双手和嘴唇颤抖不已;冒着冷汗;心跳剧烈,甚至使人感到心悸;呼吸急促;语言支离破碎。这样的情形使我们宛若一个撒谎的幼童。紧张可能仅仅是因为缺乏经验,准备不足。
一个成功者,他也许一直都有些紧张的情绪;但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控制紧张。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林肯,当众演讲时始终有些紧张,可是他知道如何控制和巧妙地掩饰过去,不让台下的听众看出来。
6.狂躁
狂躁容易给人以一种假象,仿佛他很精力充沛、说话和做事都那么有感染力,显得咄咄逼人。初次接触狂躁者时,许多人都会产生错误的感觉,以为他是多么的具有活力和使人感动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了解的加深,你将看到狂躁其实不过一张白纸。他的谈话没有深度,他行事缺乏条理和计划性;他说过的话转眼就会忘记,交给他的任务也不会受到认真对待。狂躁的情绪容易使人陶醉,因为狂躁者的自我感觉好极了;他会显得雄心勃勃,似乎要追随后羿去把最后一颗太阳也射下来。可是,世界上没有狂躁者也能取得成功的例子,因为狂躁和抑郁其实是两个极端的情绪:狂躁是极度兴奋,而抑郁是极度的抑制。在精神病分类里,有一种精神疾患就叫做狂躁——抑郁症。
7.猜疑
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它可以使触手可及的成功机会毁于一旦。莎士比亚在他那出著名的悲剧《奥塞罗》里面十分生动和深刻地刻画了猜疑对成功的腐蚀。爱情因为猜疑而变得隔阂,合作因猜疑而不欢而散,事业因猜疑而分崩离析。猜疑的原因是缺乏沟通。
许多猜疑最终都证明是误会,如果相互之间的沟通顺畅,那么猜疑的霉菌就无处生长。对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追求者来说,猜疑将是一个随时可能吞没你整个宏伟事业的陷阱。因为你的猜疑可能随时被别人利用,而蒙在鼓里的你还浑然不觉。其实,只要你细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猜疑是多么的没有道理和破绽百出。
猜疑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为什么会猜疑?因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这种担心显然是由于对自己控制局面能力信心不足造成的。
每当你遭受挫折时便放弃,不再努力了,那么你就绝不会胜利。失败者总是说:“你要是尝试失败的话,就退却、停止、放弃、逃跑吧!你不过是无名小辈。”
消极的心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愤世嫉俗,认为人性丑恶,时常与人为忤,因此缺乏人和;
(2)没有目标,缺乏动力,生活浑浑噩噩,有如大海漂舟;
(3)缺乏恒心,不晓自律,懒散不振,时时替自己制造借口来逃避责任;
(4)心存侥幸,幻想发财,不愿付出,只求不劳而获;
(5)固执己见,不能容人,没有信誉,社会关系不佳;
(6)自卑懦弱,自我退缩,不敢相信自己的潜能,不肯相信自己的智慧;
(7)或挥霍无度、或吝啬贪婪,对金钱没有中肯的看法;
(8)自大虚荣,清高傲慢,喜欢操纵别人,嗜好权力游戏,不能与人分享;
(9)虚伪奸诈,不守信用,以欺骗他人为能事,以蒙蔽别人为爱好。
千万别小看这区区9种消极心态,它会限制你的潜能,将你的生活、事业搅得一塌糊涂。不但如此,消极心态会使人看不到将来的希望,进而激发不出动力,甚至会摧毁人们的信心,使希望泯灭。消极心态就像一剂慢性毒药,吃了这副药的人会慢慢地变得意志消沉,失去任何动力,而成功就会离运用消极心态的人越来越远。
一匹赛马的故事就印证了这一点。约翰·格里尔是一匹著名的良种赛马。它曾经取得过许多次赛马比赛的好成绩。它被认为是1902年7月的比赛中的种子选手,事实上,它的确是很有希望获胜的,它被精心地照料、训练、并被广告宣传为唯一能获得一个机会,击败在任何时候都占优势的赛马“战斗者”。
1902年7月在阿奎德市举行的德维尔奖品赛中,这两匹马终于相遇了。那天是一个极为庄严隆重的日子,万众瞩目着起跑点。当这匹马沿着跑道并列跑过时,人们都清楚“格里尔”是在同“战斗者”作殊死的搏斗。跑了1/4的路程,它们不分高低,跑了一半的路程,跑了3/4的路程,它们仍然不分高低。在仅剩1/8的路程的地方,它们似乎还是齐头并进。然而就在这时,“格里尔”使劲向前窜去,跑到了前面。这时是“战斗者”骑手的危急关头,他在赛马生涯中第一次用皮鞭持续地抽打坐骑。“战斗者”的反应是这位骑手似乎在放火烧它的尾巴。它就猛冲到前面,同“格里尔”拉开距离,相比之下“格里尔”好像静静地站在那儿一样。比赛结束时,“战斗者”比“格里尔”领先了7个身长。
“格里尔”原是一匹精神昂扬的马,是一匹很有潜能的马。但是这次经历却把它打败了。从此它消极、悲观、一蹶不振。后来它在一切比赛中都只是应付一下,终于没再获胜。
人虽然不是赛马,但是有格里尔精神的人却大有人在,他们也像格里尔一样,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是当他们一遇到挫折,他们便悲观、失望,看不到希望的灯火,从此一败涂地。
持有NMA的人,对将来总是感到失望,在他们的眼中,玻璃杯永远不是半满的,而是半空的,而由此,潜能则永远也发挥不出来。
消极心态者不但想到外部世界最坏的一面,而且想到自己最坏的一面,他们不敢企求,所以往往收获更少,遇到一个新观念,他们的反应往往是:
“这是行不通的,从前没有这么干过。没有这主意不也过得很好吗?这风险冒不得,现在这条件还不成熟,这并非我们的责任。”
所罗门国王据说是历史上最明智的统治者。在《圣经》箴篇23章第7节中,所罗门说:“他的心怎样思量,他的为人就是怎样。”
换言之,人们相信会有什么结果,就可能有什么结果。人不可能取得他自己并不追求的成就。人不相信他能达到的成就,他便不会去争取。当一个具有消极心态的人对自己不抱很大期望时,他就会给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嘭”的一声封了顶。他成了自己的潜能的最大敌人。
要想办法遏制这股暗流,就不要让你的错误心态使你成为一个失败者。
卡耐基说得好,潜能发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心态积极,则就能随意进入生龙活虎的进取状态,乐观应付、充满把握,全身焕发活力、心智敏锐,从而你就会心想事成。当然,如果你心态颓废、消极,则会终身见不到潜能大师,从而与成功无缘。
一个人如果满足于他已有的,绝不会有什么需求,而伟大人物和庸人最大的区别即在此。庸人有了不满,只知道呆坐呻吟,埋怨自己的境遇不佳;伟人则努力改造环境。
吉恩快40岁了,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会计工作,一个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早点结婚。他渴望爱情、友谊、甜蜜的家庭、可爱的孩子以及种种相关的事。他有几次差点就要结婚了,有一次只差一天就结婚了。但是每一次临近婚期时,都因不满他的女朋友而作罢。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两年前吉恩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庄大方,聪明漂亮又体贴。但是,吉恩还要证实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个晚上当他们谈到婚姻大事时,新娘突然说了几句坦白的话,吉恩听了有点懊恼。
为了确定他是否已经找到理想的对象,吉恩绞尽脑汁写了一份长达4页的婚约,要女友签字同意以后才结婚。这份文件又整齐、又漂亮,看起来冠冕堂皇,内容包括他所能想像到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其中有一部分是宗教方面的,里面提到上哪一个教堂、上教堂的次数、每一次奉献金的多少;另一部分与孩子有关,提到他们——共要生几个孩子、在什么时候生。
他把他们未来的朋友、他太太的职业、将来住哪里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厌其烦地事先计划好了。在文件结尾又花了半页的篇幅详列女方必须戒除或必须养成的一些习惯,例如抽烟、喝酒、化妆、娱乐等等。准新娘看完这份婚约,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普通的婚约上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条,对任何人都适用,当然对我也适用。我们从此一刀两断!”
当吉恩先生收到被退回的婚约时,还委屈地说:“你看,我只是写一份同意书而已,又有什么错?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行事啊!’”
吉恩真是大错特错。他可能过分紧张、过度谨慎,但不论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过分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订的每一种标准都偏高了。吉恩先生处理问题的做法,跟他对工作、积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相像。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身处逆境中的人,他们当中有的人会为了想脱离逆境而奋斗,有的人却会为了无法克服逆境而堕落下去。当然,能成功的一定是前者,埋怨沮丧毁灭自己的则是后者。
然而,我们也无法否认,埋怨沮丧的人往往是非常清醒的人。他们有很明确的期望,期望别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应该如何做人等等。他们也有很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他们知道“本来应该怎样做才是理想的方式”。
然而现实给予沮丧的人最沉重的一击是:现实往往不是按照哪一个人的期望去发展的。当事情完全悖逆他们的期望的时候,他们会因为“生活欺骗了他们”而万分沮丧。当他们明知“应该怎样做”但却完全不能够“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又会产生很深重的愧疚感,这种愧疚使他们完全被剥夺了享受快乐和适当的受宽恕的权利。
他们因此而自怨自艾甚至自我憎恶。沮丧这时候牢牢地抓住了他们。他们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完全混淆了“行为”和“行为的主体”,他们会认为“我”即是“行为”,“行为”即是“我”。“我”做出了这样糟糕而不可原谅的“行为”,那“我”就是这样糟糕而不可宽恕的人。
秉持这种消极心态的人,处世为人必难以成功。因为自己沮丧的反应,会影响他脆弱的心,以致陷入恶性漩涡,不能自拔。
人的思维具有极高的进行速度,一些想法会很快引发另一些想法。当我们的思维恶性下滑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消极情绪。
例如,让我们观察一下,当朋友或恋人没打电话来时,你的思维是如何一步一步滑向消极的。你的思维过程如下:
他没有打电话。
这是因为他有更好或更有趣的事情要做。
如果他在乎我,他早就打电话过来了。
因此,他并不真的在乎我。
我似乎永远无法找到在乎我的人。
我是怎么了?
或许我非常没有吸引力,令人厌烦。
我永远不可能与人建立一种天长地久的亲密关系。
我将永远被抛弃。
生命完全是空虚无意义的。
这种思维进程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几乎无法意识到。我们不仅因他人未打电话而失望、气愤,我们还会感到绝望。因为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个令人讨厌的人,没有人关心我,我将遭到所有人的抛弃。当我们陷入消极的时候,常会出现上述快速的思维程式。我们的观念会将我们带入更坏的可能中。而这一切发生的又是如此迅速——有时甚至在几秒之中。
思维的恶性发展,是消极的体现,而且它往往导致恶性循环。例如,身处绝望时,你会想放弃,不想做任何事。而一旦你没有完成任何突破,就会认为自己无用,而这种自身无价值感会使我们更加绝望。
绝望——我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我没用——没有任何突破……
一旦思维陷入这种恶性循环,才是我们自身的可怕绝境,所以一定要设法摆脱。
假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了信心,而认为机会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他,那么,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让他奋勉发达呢?当他有了失败的思想时,他就无法坚决地努力把自己从不好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他不以为自己能够排除包围在四周的障碍。他找不到恢复自信与自尊的立足点。所以,他仍旧想到贫困,也只能固守贫困,然后再很不平地说:他为什么如此不幸?多少人在自己设置的衰弱中,苟延残喘,勉强地过着疲乏的日子,他们心中有着病态的思想,以致远望不能升入健康的氛围里。根深蒂固的病态意识,确实会造成他们体格上的不健全。譬如说,你自觉已遗传有若干可怕的疾病因子,好比毒瘤之类,你的医师告诉你,在四十岁以后这病症若无法消失,就可能会表现出来了。于是,你便一直期待着,等候这疾病的症候;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平常的疼痛,竟致成为可怕的毒瘤。
一个年轻女子长得很文雅,却常常患伤风,早在她孩童时期,就有人告诉过她,必须特别留心,因为她可能从她母亲那里遗传了溃疡病,她的母亲就是死于溃疡病。因此,这溃疡病的暗影和它对人体组织可怕的毁灭性,深刻烙印在这女子的生命中,也阻碍了她健康快乐地成长。它毁灭食欲,扰乱消化,切断食物的吸收,直到她日渐消瘦。同时,这样还不足以使受苦的她胆怯与丧气似的,她周围的人还告诉她,她是如何地面容枯萎,一天比一天难看。他们常常说:“现在你得要注意了,你知道你母亲正是从伤风开始的,她就是因为吹了大风才弄出病来的”。人们用鱼肝油和大量的补药塞满她。
然而,这种种的补偿对她毫无帮助,因为人们已剥夺了她心理上原有的抗拒力;上帝本来将自保的力量给予每一个人的,现在却只剩一种可怜的代替品。
人们已扰乱了那女孩美丽而自然的感觉,她原来知道人类是为了上帝的力量所保护着,是照着上帝的形象而塑造出来的,所以上帝所护卫的,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拒绝它的真实性的,无数美丽的生命都因为这种不断的畏惧与压抑的势力而窒息死亡。
看到大部分的人类每每为丑陋的形象缠绕,老是拖着这种沉重可怕的担子,做着即将死亡的期待,为一些残忍的命运所屈服、摧残,为某些恐怖的疾病袭击,以为必是我们的祖宗曾犯了罪的结果,就好像因为一个孩子父亲犯了伤害或抢劫的罪,就要送这孩子进牢狱或断头台上去,这是多么可怜啊。
消极心态给成功带上枷锁
1998年4月7日《美国今日》报道说,有52%的人说,他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来不及表示他们对工作满意。准确一点说,在感觉到工作负担的人里面,有65%的人是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满意的。
而只有45%的人很少或几乎没有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很多人都想做最少的活,拿最多的报酬。后者是不容置疑,但是调查显示没有足够事情做的员工中几乎有一半不满意他们的工作。这些不满意包括认为他们的时间、天赋和能力都没有被适当运用。
很少有事情能够满意到你能对自己说:“今天很好,我上了班并多做了一些。我对此感觉很好,对自己感觉也很好。”一个总是忙于工作的富有成效的雇员对工作很可能是十分满意的,不太可能到别的地方求职。那就是因为这点很重要:当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应该被有利地使用,富有成效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懒散不能给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般来讲,刚开始工作的头3年,是属于过度反应的阶段。任何对他们的要求都会产生激烈的情绪反应。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在衡量工作技能与个性时,他们很容易把任何升迁速度的减慢或挫折都归罪于个性上的缺失,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
这个时候,可想而知,他们会玩个性游戏以加快爬升的速度。一种方式失败了,就再换另一种试试。尖酸刻薄的人或许会说这些人以欺骗手段求晋升,因为他们相关的工作技能实在不怎样,根本没法出头。然而,这种说法是忽略了这个年纪的人在长期升迁的压力下,个性原本就不稳定。
玩个性游戏的人实际上缺乏的是一种敬业精神。
不论最后发达与否,多数人在22岁~24岁的3年间都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时期。这是一段试验各种面貌、魅力、智慧、身份及自信的时期,也是一个渴望成功的时期。如果最后的赢家和输家做法都一样的话,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他们不同的命运呢?通常25岁~29岁的5年间是决定晋升上限的关键期。在这段期间内,那些未来的赢家逐渐稳定下来,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件(或是几件)合适的戏服。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他们才有机会在其他方面求发展,而不是永无止境地在改正尝试期所犯的错误。这时候,他们已不再集中精力去选择通往高位的正确个性,反而投入更多精神培养他们一旦坐上高位时所需要的工作技能。
也许有些读者觉得我们过分强调这两种人的个性差异,因为智慧和体能是人的左手,个性是人的右手,应该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协助人们达到目标。话虽不错,但实际上它们却时常起冲突。因这两种因素将人们带入两条完全分歧的事业前途。
比方说,一个学工程的年轻人泰勒,如果他以加强工作技能为第一优先的话,他极有可能走上生产与管理的路子;但倘若以他对个性魅力的迷信,就会不知不觉地走上另一条通往销售及促销的路上。如果他不清楚自己在公司内玩的是什么牌,那倒并不重要,因为他只要打任何一张牌,别人都得有反应。而他不想等别人经过仔细评估后,才来赞美他的工作,他希望由于他的个性能够马上引起别人的注意,他想尽快得到升迁。这种想尽快得到升迁的心理,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但是那些学理科或学工程出身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希望以专业的知识为发展的工具而不是以个性。他们最常以一句话来说明自己的态度:“我的工作绩效是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你不妨以客观的立场来评定我的工作绩效吧!我相信你会感到高兴,说不定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泰勒所强调的“因为我本身的缘故而喜欢我”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泰勒的脑子里已经没有“工作”的概念,所能找到的只是他们自己及幻想中的观众。
假使泰勒当时了解自己发展的方向,或许会试着去减慢或中止他的脚步,无论如何,他必须为了他的事业前途而有所妥协。毕竟,他是工程师出身,也仍相信科学方法的正确性,那就是——只有最后的结果才算数。而且他心里多少也明白,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喜爱,但在工作上仍得拿出一些具体的成果来让别人评价。然而,个人的偏好以及急功近利的希求已将泰勒加速推上另一条路:他口口声声说要当经理,事实上,他倒很有可能变成一位熟练的业务人员或促销人员。如果这时泰勒能洞察到底关键是什么,情形也许就会不同。当人们自以为他们是采取一种以成果或以工作为导向的方式求发展,而实际上所采取的却是一种完全相反的个性导向的方法时,在他们的事业生涯中,就免不了会遭遇到一些危机。事实上,许多小挫折也是由于他们对这观念的认识不清。在泰勒34岁那年,长久以来所面临的危机终于爆发了。
由于泰勒的协助,公司一共做成了6笔的生意。因为生意这么好做,公司知名度也提高不少,高阶层人士也就乐得反复运用这种策略。然而,在这方面搞了4年之后,泰勒开始觉得吃不消了。在他过32岁生日几天之后,我们问他还想要做些什么工作,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我想再回到管理岗位上!”
有能力帮助他的当然是他的朋友班杰明。尽管过去4年来两人接触的机会不多,但班杰明仍然和往常一样喜欢他、赏识他。当泰勒请求他协助时,他说:“我一定要看到你重回到正途上。”班杰明仍然觉得泰勒是一位充满前途的年轻人,他说:“在公司里,我实在帮不上你什么大忙,公司的规模太大了,相对的,升迁速度也就比较慢。不过我知道一家规模较小的消费产品公司正在征求一位总裁。”泰勒当时高兴得要跳起来欢呼,他迫切想要得到那份工作。泰勒的风度以及说服魅力,是使他坐上这职位的一大本钱。当时,他说:“面谈时我表现得实在很好,只可惜我不能以面谈为生。”主持面谈的两位先生都很喜欢他,但却都有点保留。其中有一位告诉班杰明说,泰勒没有什么管理经验,而且拿不出实际的绩录来。班杰明试图安抚他们,他不断描述从前听泰勒所说的话,告诉他们:“他能替你们创造出奇迹来!”这句话出自班杰明之口,实在不是他的一贯作风,也实在是很高的赞誉。次日,泰勒就被录用了。在以后的2年间,泰勒的生活充满了刺激与无休止的工作。上任3星期后他表示:“我得激发公司每一位同仁的士气!”他拓展产品线,增雇业务员,也把广告及公关的预算增加10倍,并且打算进行一连串的新投资。他不断地用一句话来说明他的策略:“我们要成长。”回想起来,他在公司灌注的哲学其实是:“我们必须拿得出一点东西来——不管是产品或是服务,尽力去讨好每一个可能的顾客。”在泰勒所定的大方针引导下,以后26个月中,公司几乎在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上都下了一番工夫。此举使公司的财务与生产部门同仁深感不安。第二年,泰勒气愤地说:“这些人都是傻瓜,他们的眼光都只停留在手中的铅笔上,根本谈不上什么远见。”
在当年年底,由于经济萧条,公司的资金很快就用光了,泰勒进退两难地说:“这些投资很快就会回收的,你们等着瞧吧!”他甚至又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股权收购交易,笑着说:“我以此为荣,没有我,我们永远没法办到,这次投资可算成功了。”但是用来进行收购的资金只会使原来的负债压力更加沉重。在下一次董事定期会议时,原来和谐的气氛就被一种憎恨的情绪所取代了——泰勒被炒了鱿鱼,公司也被迫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你根本不是一个管理者,你是一个破坏者!”在众人面前董事长向他咆哮道。泰勒崩溃了,他说:“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我是你们唯一的希望呀!”泰勒的说服魅力显然地在经营赤字中消失了。“他们只是不停地嘲笑我。”他告诉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次会议距今已经10年了,但泰勒仍然无法从自尊受创的痛苦中恢复过来。更糟的是,他对这惨剧的认识又不正确,因此至今错误愈滚愈大,如同当时他愤怒地说:“那是我最后一次替没钱又想作大生意的公司办事了。”
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桑代克博士在主持一些有关疲劳的实验时,用那些年轻人经常保持感兴趣的方法,使他们维持清醒差不多达一星期之久。在经过很多次的调查之后,桑代克博士表示“工作能量减低的唯一真正原因就是烦闷”。
如果你是一个从事脑力工作的人,使你疲劳的原因很少是由于你的工作过量,而是由于你的工作量不足。比方说,记不记得上礼拜那天,你不断地被别人打扰,一封信也没回,跟人家约好的事情也没有做,这里那里都是问题,那一天所有的事情都不对劲,一件事情也没有做成,可是回到家里的时候却已经筋疲力尽——而且头痛欲裂。
第二天,办公室里的一切事情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你所完成的工作是头一天的40倍,可是你回到家里的时候,却精神奕奕。你一定有过这种经验,我也有过。
我们在这一点上可以学到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等消极心态产生的。
甩掉消极的包袱
历史的列车从不因弱者的呼叫而停留。如果你还想有所作为的话,那么你就必须扔掉消极情绪的抹泪布。
当年,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被当权者驱逐出境,同时又为病魔缠身的时候,他流落到英吉利海峡的泽西岛上,每天都久久地坐在俯瞰海港的一张长椅上,凝视落日,陷入冥思苦想之中。然后,他总是缓缓地却不乏坚定地站起来,在地上捡起一堆石头,一块块地掷向大海。掷完了,就带着满足的心情和变得开朗的神情离去。
他天天如此,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天,一个大胆的孩子走上前来问他:“为什么你要跑来这里,向海里扔这么多的石头?”雨果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严肃地说:“孩子,我扔到海里的不是石头,我扔掉的是‘消极’。”他终于没有让那无益的消极情绪夺去自己的斗志,而是战胜之。他因而也战胜了逆境,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仔细想想,我们今日的处境难道比雨果还糟吗?如果我们总觉得周围一片黑暗,那是不是因为我们背向太阳,自己挡住了光线的结果呢?不妨转过身来,面向光明,然后,像扔掉石头那样,扔掉那消极的抹泪布!这样,你就能睁开昔日泪水模糊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去适应它;你就能腾出手来披荆斩棘,开拓前行的道路。
多年前,某一位小杂货店的主人陷入了一种困境。因为他辛辛苦苦得来的一些生意上的客户都将纷纷离他而去了。他的一个竞争对手,进了一大批糖,他的卖价比这家小杂货店的进价还要低。他的客户们自然都到他对手那里去买糖了,而且自然而然地,别的东西也就顺便在那里买了。
可以预料,他的小店会一天天地冷落下去,他的客户都会跑到他的竞争者那里去。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因为买东西时避高就低是人之常情。不过他知道一定要想点办法才行。失望之下,他跑到一个朋友那里去讨计策。这位朋友是安吉拉信托储蓄银行的总经理斯腾,他正是因为有使消极情绪变成前进动力的杰出才能才成就了他当时的地位。
斯腾说:“我告诉你该如何做,你仍旧回到你店里去,像以前一样照常做生意——不过最先不要说到糖上面来。等别人把所要的东西都买好了,准备要走的时候,你就说:‘某某太太,我想现在正是做果酱的好时候,你一定要买些糖吧?勃兰克的店里最近进了一大批糖,价格非常便宜——比我买进来的价钱还低呢。如果你要糖的话,我可以代你去买一些来。’”过了三四天,这位商人带着笑脸来找到斯腾说:“佛兰克,你的计策真好:我差不多把他们的糖都卖完了!他们没有夺走我哪怕是一个客户,因为我替这些客户们省了不少麻烦,他们不必亲自进城去买糖了。这些客户们还因此而感谢我呢。”
事业的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很寻常的事情。只有那些真正有作为的人,才能将“消极”二字改成“动力”,从而利用它使自己得到好处。
在该循环中你有许多可以突破的环节,应该用你的积极表现鼓励自己,欣赏自己的努力,而不在乎结果。你应一再告诫自己:尽管现在我没有突破,但这并不等于我是个没有用的人,只是我的付出还不够,因此我需要更积极地努力。玛莉的故事无疑证明了这点。
玛莉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她就是因为改变消极状态而产生了奇迹。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不太会写字。但是她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就是如何运用信仰的力量来克服一切的。
玛莉生下来便是一个瘸子,胯骨错位。医生说她这辈子将无法走路。在以后的日子里,玛莉觉得失去了生活的动力,成天处在消极的泥潭中,无所事事。但是,随着她慢慢长大,她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当她看见别人能走路时,便在心里告诉自己,她也要走路。那年她已6岁,她竟然扶着两把椅子站了起来。当她一开步走,便倒了下去。她告诉自己,绝不可以放弃。她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到她能真正站起来好几秒钟。她无法形容内心的狂喜,不断地尖叫要她妈妈来看,她站起来了!她能走路了!
可惜,她一走动,便又跌了下来。她无法忘记当时她的父母有多喜悦。当她再尝试时,母亲递给她一把扫帚。她抓着另一头,叫她一步一步朝前走。她的鼓励加上她自身的毅力,她居然能走医生所谓的“鸭子步”了!自此,她生活非常快乐。
她成年后,一场意外让她的左膝盖受伤。送进医院后,照了X光。然后医生来到她身旁,问她说,你以前是怎么走路的?他们认为,这是奇迹,因为她的臀部没有关节,也没有大腿窝,怎么能站得起来?过去的事又回到眼前,她活了许多年,竟然到现在才发现自己臀部没有关节和大腿窝!
医生们担心,她左膝盖再次受伤,加上年事已高,大概无法再走路了。但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她竟又站起来了!她现在还在工作,替一位上班的寡妇照顾4个小孩。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吧”!这就是由消极变主动的含义,这意味着,一直坚持下去,变消极为主动,直到问题解决为止,生命定会走向辉煌。
然而,许多人长年累月地生活在消极的阴影中,这实在是对自己犯罪,并且也对和自己往来的人犯罪。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无益的。与消极为邻的每一个人,都不免为消极的氛围所侵害和笼罩。或许,以往的某些欢乐与美好已永世不可再有,但,我们何不让自己生活在曾经享有的快乐回忆里,却因为自己得不到那些快乐,而使自己和周围的人同遭不幸呢?有一位从瑞士旅行回来的人,因为不能时常流连在那些美丽的山谷,享受不到他平生所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而显得无精打采,人们对他将有什么感想呢?关于这一点,夫勒慈倒有个建议不妨提倡,就是离别——诸如死时的永诀,可以这样去诱导他:“亲爱的,去吧!到那更完美的境界去。据自然界的进化律说,那境界是每一个变化的结果;不久,我也会追随你的。快乐时时伴着你我,你待我的种种都留在我的心里,永远不朽地存在着。”
你若常常情绪不宁,心神颓丧;你若习惯遇事懊恼、抱怨,如此再念念不忘,你就永远得不到片刻的安宁和自由。像这样无法忘怀,无异增长了它们的气势,使这种迹象常常发生。凡是尝到苦头的人,应该多想想开心的往事,曾在艺术领域或大自然里所见的美丽事物,阅读一些使人振奋向上的书籍;如此,你的所有的郁闷都会烟消云散,顿时开朗。阳光替代阴暗,喜乐替代忧愁。威格斯夫人说:“要想获得快乐的办法就是,当你觉得不开心时,你就开口大笑;当你头痛得要命时,你就想想别人还有更多困扰。当乌云密布不见阳光时,你就始终相信:太阳依然在发着光芒。”
一个聪明、快乐的女子曾告诉过我,她本是很容易灰心消极、神情沮丧的;但只要她一感觉到有这样的袭击到来时,她就强迫自己唱一首意气风发的歌,或弹一首轻快流畅的曲子。只要新思想比老思想更为有力,相反的情绪所产生的威力是足以排除一切的。
拉特福德曾说:“治疗怠惰的唯一法则就是工作;治疗信仰的唯一法则就是舍弃猜疑听从基督的吩咐;治疗怯懦的唯一法则就是打击未来之前,不顾一切投入到某项冒险的工作中去。”同样,治疗人们的心情不佳,就用所有好的情绪去健全他的心灵,当然这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
一位著名作家说:“种种的困难麻烦最害怕的就是:我们不去理睬它们还嘲弄它们。当我们想摆脱它们,并有了其他更大兴趣而遗忘它们,或者,在我们心里对它们的地位不以为然时,它们就会迅速地抱头鼠窜而去,不再出现。”
须知,在我们能控制消极情绪之前,总无法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只要是受到情绪支配,就不算是一个自由人。唯有能不顾心智上的敌力而自力振奋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人。
消极不能完成任何事情;消极没有生命,它只有破坏、衰败和死亡。
有一个小药店的店主,寻找了许多年,一直想找一个能干一番大事业的机会。他恨自己的小药店,每天早晨他一起来,就希望自己今天能够得到一个好机会。然而,好长时间过去了,机会并没有出现。他郁闷极了,动不动就跑到花园里去散心,而任凭他的药店独自飘摇。在生活中,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不免多少有点像这个店主。我们看见别人的成功便无形中会生起嫉妒,并且在这种嫉妒之余,常常还会妄自菲薄,总以为别人的工作才是最好的,而自己呢?自己总是看不到什么希望。我们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之于运气好,于是,我们也梦想着那好运能早一天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来。
后来,这个药店的店主战胜了自己这种消极的态度,而他接下来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榜样。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无论什么人,不管他们的地位是高还是低,自己都主动地去和他们接触。
有一天,他这样问自己:“我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希望、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寄托在那些自己一无所知的行业上呢?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现在相对熟悉的医药行业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呢?”
于是,他下定决心摆脱自己以前的那种怨天尤人的心态,就从自己的药店做起。他把自己的这一事业当作一种极为有兴趣的游戏,以此来促进他生意的发展。他让自己用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告诉别人,他是如何尽量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他对药店这一行业有多么大的兴趣。
“如果附近的顾客打电话来要买东西,我就会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向店里的伙计示意,并大声地回答说:‘好的,赫士博克夫人,2条肥皂、1瓶3两的樟脑油、半磅巧克力。还要别的吗?赫士博克夫人,今天天气很好,不是吗?还有……’我尽量想些别的话题,以便能和她继续谈下去。”
“在我和赫士博克夫人通电话的同时,我指挥着伙计们,让他们把顾客所需要的东西以尽快的速度找出来。而这时负责送货的人,脸上带着笑容,正忙着穿外衣。在赫士博克夫人说完她所要的东西之后不到1分钟,送货的人已带着她所需要的东西上路了。而我则仍旧和她在电话中闲谈着,直到等她说:‘呵,瓦格林先生,请先等一等,我家的门铃响了。’”
“于是我笑了笑,手里仍拿着话筒。不一会儿,她在电话中说:‘喂,瓦格林先生,刚才敲门的就是你们的店员给我送东西来了!我真不知道你怎么会这么快,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我打电话给你还不过30秒呢!我今天晚上一定要把这事告诉赫士博克先生。’”
“因为我这里有优质的服务,过了不久,几条街以外的居民,也都舍近求远地跑到了我们店里来买东西了。以至于后来城里好多别的药店老板都跑到我这儿来取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我的生意会做得这样好。”
这便是查尔斯·瓦格林成功的方法,也正是这一方法,使得他的小药店生意兴隆,其分店几乎在全国遍地开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占领了美国医药业的零售市场。在当时的美国医药业中,他的公司拥有的分店数量及其规模占全国第二。并且他的事业正在继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他的医药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有一个小小的秘诀,那就是:如果你能抛弃一切消极地思想,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机会不久便会站在你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