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大多数青春期少年的“第二个家”,他们的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性格的养成也很大程度上受于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
佛经云:“有漏皆苦”。这里的“漏”,就是指“烦恼”。烦恼与痛苦是孪生姐妹,无法分离。烦恼使年轻的心灵饱受煎熬,严重的致摧毁肉体,造成心理疾病,甚至是将人推向自杀。其实灾难、困苦不可怕,可怕的是青少年们因此而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从而走上堕落。
学校是青少年快乐的天堂,同时也是烦恼的集结地,剖析他们的烦恼,从中就可以找到“不自信”的病发痕迹,从而找到病原体,逐而根除。
老师不喜欢我
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在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不喜欢上学的理由居然是“老师不喜欢我”,实属让人感到很诧异,老师应该是学生心目中最亲近的人才对。
老师不给“我”发“糖”
冰冰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平时在学校里总是沉默寡言,她虽然很努力,但每次的成绩都是中游。一到周末,老师都会把几个学生叫出去谈话,或是差生,或是优生,但就是轮不到自己。
冰冰总是在想,自己就那么令老师讨厌吗?在一次元旦晚会上,老师再一次忽视了角落里的冰冰。因为老师在给班级同学发糖时,刚好在冰冰那里糖没有了,结果,老师也没有重新拿糖给冰冰。
冰冰在那一刻愣住了,老师没有给自己发糖,别的同学都有,就只有自己没有。从此,冰冰也开始讨厌老师,处处与老师作对。冰冰总是对其他同学说,那个发糖的老师一点都不好,有时还称自己很恨那个老师。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冰冰的心情。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就如同自己的一片天,如果能够得到这片天的庇护,对其来说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老师并不是真正的神圣的一片天,老师也是有思想的人,因此,或是误会,或就是真实存在的,一些学习等各方面都不太优秀的学生的怨师情绪都特别大。
的确,老师可能对学生们的管教态度,有严缓之分、亲疏之别,也可能根本不予以管教,但是,即使真有如此情形,极可能为偶发事件,或是学生多心所致,也可说是老师因孩子们的性格不同所施行的不同教育方法。总之,学生要学会辨正地看待老师,不要自作主张找一些老师不喜欢自己的理由,然后自影自怜。
学生讨厌老师的几种类型
老师不喜欢“我”的结果就是“我”也不喜欢老师,在学校里以与老师处处作对为乐。通常情况下,学生最讨厌以下几种类型的老师:
第一种,嫌贫爱富型。一些家境贫苦的学生最易有这种想法,平时看到老师总是对那些有钱有权的学生格外上心时,就会对老师产生厌恶之情。
第二种,偏好整差型。一些学习较差又性格内向的学生最易产生这种厌师情绪,他们以们就是因为他们学习差,所以才得不到老师的尊重。所以有一日当差生和好学生吵架时,差生就会特别在意老师的言行。
第三种,靓丑有别型。一些长相普通的学生最易给老师划上这一型。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相普通的学生把老师不喜欢自己的理由通通都归结到了长相上。
总之,这几种类型的学生都是自卑心极重的学生,他们总是很在意老师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如果老师无意间对自己笑一下,就会想入非非,认为老师在偏爱自己;如果老师无意间忽略自己一次,就会自己找一些老师不喜欢自己的理由。自信心十足的学生根本不会去注意老师的态度,只要可以教授自己知识就行了。
自信对青少年来说很重要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本来可能有十分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此以往,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学生必须尊敬老师,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有了尊敬,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也是人,难免有缺点、有错误,如果因为教师工作中有缺点、有错误就不尊敬,那是不对的。
同学总是瞧不起自己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有很多青少年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因为他们过于自卑,总是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瞧不起自己,从而过度地影响到自己的交际。
青少年时代,本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一些青少年却染上了交往困难的“怪病”:不能顺利地与同学正常交往,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由此引起的“继发性”心理问题也不少:孤独感、空虚、心情压抑、失落感、同学感情淡漠,甚至自杀等。心理学家归其原因就在于交往中的不自信。他们常常将自己限制在旧有的交往范围内,不敢涉足新的交际圈,总认为别人会瞧不起自己,也没有信心去与陌生人交往。在交往中过于自卑的情况,多发生在女生身上,女生在交往中不如男生积极主动。
朋友,请抬起你的头
小溪是一名17岁的高二学生,她是一个很在乎别人想法的人,性格内向,平时不善言谈,朋友也不多,所以遇到事情,她通常都是一个人解决。
小溪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老师说,这样的成绩是最危险的成绩,如果努力些,将来就能考上大学;但是如果维持原有水平,就很可能在高考中落榜。为此小溪也很苦恼,看看现在也和她一个班的几个初中同学,他们的成绩以前都不如小溪,现在却都比小溪好,这让小溪更加难受。
小溪不明白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也不想去问周围的人。因为在这所重点中学里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地学习,她感觉不到真正的友谊,甚至有很多时候,小溪都觉得大家都看不起她。大家总是在背地里嘲笑她的脑子越来越笨,是一个愚钝的人。
有时候在校园里,偶尔碰到以前初中的同学冲她笑,她都觉得他们的笑暗藏深意。怀疑他们是在笑自己的衣服穿得很古板,笑自己愚钝的表情。更为可怕的是,小溪的脑袋长得又大又圆,这往往会被认为是聪明的象征,可是小溪却感到自己笨极了。
慢慢的,小溪不再信任身边任何一个人,有苦也自己一个人吞。小溪发现自己再也抬不起自己的头了。
案例中的小溪就是因为过于自卑而导致了交往障碍,总觉得有人在背地里嘲笑自己。其实,一个敢说敢做,有活力有自信的人从来都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言论,因为自己给了自己足够的自信。
如何拥有交友的自信
1.主动接触身边的同学
平时不喜欢接触同学的人,周围的同学已经习惯了不与他接触,很少有人能主动接触这些人,因此要想建立其良好的友谊,就要有意识地主动接触身边的同学,特别接近那些你认为忠诚、朴实,且不捣闲话的同学,并经常交往与他们玩耍,进而尝试从各个方面进行交流和交往。因为,忠诚、朴实且不捣闲话的同学,一般情况下包容性比较强,容易相处,他们也不会歧视你。通过玩耍你既可以与同学发展关系,也可以交到好朋友,先建立一个小的人际关系范围。另外,主动找一些同学或朋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进行交谈,逐渐发展到交谈其他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不仅会发现自己很健谈,而且也很受别人欢迎。当你有了一定的人际圈子之后,再尝试与更多的人交往,这样交往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大家了解了你,也就会喜欢你。
2.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参加集体活动不仅仅是热爱集体的表现,也是获得别人认可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建立友谊的重要方式。主动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你更多地了解他人和他人更多地了解你,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不仅会促进人际和谐,而且也会逐步提高你的自信心,建立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参加集体活动,要主动热心,用自己热诚打动周围的同学。
3.亮出你的优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由于平时与同学交往过少,同学们对自己的这一点了解的并不是多,这是勇敢地亮出己的特长或优点并勇敢地拿出来与他人在相对有利于人文环境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你在欣赏自我的同时,充分发挥其长处,以博得他人对你崇拜,得到他人的认可。
没有自信的青少年不仅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还自己瞧不起自己。学校交往只是交际的一小方面,青少年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交往自信,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社会中,有和谐的人际交往。
受厌学情绪困扰的我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
——苏格拉底(古希腊)
厌学是青少年在学习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从心理学上来看,厌学是指青少年消极地对待学习的不良反应,它主要表现为青少年不了解知识的重要性,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一般患有厌学症的青少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青少年的厌学和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从青少年的表现来看,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绩,严重的则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都是自卑惹的祸
小琳因为在初中时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所以原学校拒绝收她在本校就读高中,后来经过父母委托关系,转进了别的学校读高中。但在入学考试时她的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因此,她整天愁眉苦脸,思想负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班主任曾多次找她谈话,才了解到小琳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差,而且在以前的学校“名声”又不好,总担心在班上的其他同学看不起,还担心将来别人都考上如愿的大学而自己却考不上。为此,她整天抬不起头,上课也不专心听讲,发言也不积极,和同学相处也很被动,所有同学们都很疏远她并认为她不善于交往。小琳整天沉默寡言,甚至有辍学的想法,她经常跟父母说“不想上学了!”“读书没意思!”这一点非常令家长大伤脑筋。
小琳就是一个典型自卑者,由于他的自卑使她背负了相当重的精神负担,从而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了厌学的情绪。
产生厌学的心理的原因
厌学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外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会引起青少年消极心理。厌学症是青少年在学习上受到内外的不良反应而造成的,其中这一现象的青少年的厌学率最高。厌学心理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不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厌学心理
有的青少年性格要强,过分的追求高分数,于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希望自己能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老师和父母。可事与愿违,由于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结果还是事倍功半。由于考试遭受屡次失败,产生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耿耿于怀,因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2.过大的学习压力造成的厌学心理
小聪是某重点中学的优等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努力进入了一个重点高中,但是在第一次摸底考试中却只占了一个中下等的位置。这次考试对小聪打击很大,他觉得重点高中高手如林,自己不如别人,感到压力很大。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一次不如一次,于是慢慢产生了厌学情绪。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高的期望。因此,使青少年承受过大的学习压力,加上时间的紧迫,减少了青少年的自由控制的时间,导致青少年不会与别人沟通,把遇到的各方面困难都压抑在自己心里,时间长了形成性格内向,注意力有偏差而导致厌学情绪。
3.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造成厌学情绪
青少年本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造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于是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消极的情绪不管做什么事都敷衍了事,做作业时甚至出现抄袭现象;由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导致产生叛逆心理和对抗情绪,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心理。
4.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小华的父母都是高中学校的老师,从小就对她严格管教,对于学习成绩要求很高。进入重点中学后,更是以全国知足大学为高考的目标。小时候的她迫于父母压力,学习一直较好。但进入青春期后,逐渐有自己的思想,她对父母的要求开始越来越反感,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为了跟父母“作对”,她慢慢开始讨厌学习,上课走神、功课抄袭,导致成绩一降再降,其父母束手无策。每位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过分地要求孩子要注重学习。如果成绩考不好,不分青红皂白,不是打孩子就是骂孩子,这种不良的行为不但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还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了。
如何培养学习自信
古人云:人不自信,何以信之?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谁还能够相信他。因此,有厌学情绪的青少年的当务之急是要培养自信,学习自信。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两种重建学习自信的学习方法:
1.睡眠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把录有白天所讲课业内容的MP3或磁带,在睡觉之前播放,使一个人在睡眠中也能够继续读书。这种研究和实验在苏联很盛行。这种方法跟催眠的原理相同,本来,一个人在熟睡之前,或尚未完全清醒之前,能产生一种很特殊的催眠状态,那么,我们可以将录好音的课业内容,趁自己在无意识的催眠状态下,罐进脑海里。在催眠地状态下,时间久了就会有显著的效果,使青少年能够轻松地应对学习压力从而找回自信。
2.装模作样学习法
这里的装模作样就是要你假装喜欢学习,你不一定对所有课业都感兴趣,当你对一门功课还未找到兴趣时,不妨硬着头皮装模作样把书本随时带在身边,有兴趣时赶紧看一看、读一读,不仅装给别人看,也装给自己看。因为人的潜意识不能分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长期装模作样就会弄假成真,重新找到学习的自信和乐趣。而且,别人也一定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在学习,装出一副认真学习的样子,至少他们不会批评你,也许还会表扬你、鼓励你,让你真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假作真时假亦真,不妨就试着假装去学习吧。
有厌学情绪的青少年们不要再自暴自弃了,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把知识学好,相信自己一定会把这门功课学好。你在学每一课程之前,要不停地对自己说:“我能学得很好。”在你对这门课程入门之后,你更要不停地想自己学得非常好,比任何人学得都好。
嫉妒让我抬不起头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黑格尔
嫉妒是因恐惧或担心他人超越自己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在他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出现的不悦、烦恼、自惭、痛苦、怨恨等情绪;是试图削弱或排挤对方的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消极个性品质。它俗称“红眼病”,是一种最常见的不良心理。私心杂念是它的起点,而私欲则是它的目的。
嫉妒是青少年的通病,一方面因你们的心理发育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因社会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置身于一种充满竞争的学校或社会环境中,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由此而导致的优越地位成为了你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可以激发起一个人的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可能使入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由于看到别人的优势,自己无法超越或根本不愿改变现状,于是便会对对方生产不满、忿恨,甚至加以损害的心理。
你在用什么心情过日子
美希家里面很不富裕,但是她很想穿漂亮衣服,背漂亮的包,梳理漂亮发型……可这一切对别的同学来说轻而易举的事,但对美希来说却都是很难实现的梦。
美希的生活很无耐,每天总是穿同一件衣服,有时候她会觉得自己很可怜,有时候她会很羡慕别人,但更多的时候是嫉妒别人。她痛恨上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什么优点都没有赐给自己,相反自己却拥有着别人唯恐不及的贫穷与平凡。
有时候,美希也会自问自己每天都在怀着什么心情过日了,可怜——羡慕——嫉妒。对美希来说,学校生活就像是个避风港,她不知道将来走入社会的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应付一起。
案例中的美希因为觉得自己可怜而产生了嫉妒之心,可是事实上,真的像美希所认为的那样自己一点优点都没有吗?看来美希是极度地不自信。嫉妒对一个人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它就像是一条毒不断地侵蚀着青少年幼小的心灵。
嫉妒心理会有哪些危害
嫉妒是扭曲的心理现象,只能玷污你的心灵;嫉妒是用冰凌磨制的冷箭,不敢在阳光下发射;嫉妒是由阴谋绑成的棍棒,只能打别人的影子。它是一种与人有害、于己无益的情绪。被嫉妒心理占据的人,常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毛病。嫉妒者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更不能以平常心态接受事实,承认别人的成绩,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无形之中,为自己的正常发展制造心理绊脚石,影响成功的脚步;为正常的人际关系制造障碍,让彼此间产生隔阂。
德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格赫德曾说过:大多数容易嫉妒的人都会胃口差,食无味,情绪低,气不顺,百病丛生,工作效率低下。原因就是嫉妒别人的人心胸狭隘,私心严重。嫉妒强烈消耗人身心能量,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种身心疾病,损害身心健康。巴尔扎克说:“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这就是说,嫉妒者的痛苦通常来自于他人的成功和幸福,人家越是成功、越是幸福,他就越是痛苦、越是难受。周瑜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可谓盖世英才,但是就因为诸葛亮胜了他两回,便妒火中烧,气极身亡。
既然嫉妒对我们来说有这么多的危害,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设法消除,使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你一定要知道。
克服嫉妒心理的方法
正确认识法
嫉妒心通常是由于某些误解所引起的,有些人看到人家取得了成就,便会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的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所以说,荣誉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也是大家的,人们所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到自己的利益。
攻击嫉妒法
一旦发现自己起了嫉妒之心,就要立即将它打消掉,以免其作祟。这种方法,需要靠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以期取得成功,并不亚于竞争对手。培根曾说过:“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想开些”消除法
“想开些”说白了就是凡事乐观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所谓“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即是此理。知道这些道理的人并不少,但是真正做到“想开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可以改变个人的观点的。假如你正处在愤怒、兴奋或消极的情态下,也能较平静、客观地面对现实,那便能达到克服嫉妒的目标。
自我驱除法
其实,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如果受这种心理的支配,待人处事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在出现嫉妒的苗头时,便实行自我约束,摆正自身位置,努力驱除妒忌心态,可能就会变得“心底无私天地宽”了。
青少年要知道,无论生活将机遇和幸运赐予谁,都有它赐予的理由。如果总认为别人得到的多,自己得到的少,一味地羡慕与嫉妒,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毁了自己的一份平和的心境。其实,学会接受他人的成功与幸运,并不意味着认同自己的平庸与拙劣,而恰恰证明你的成熟与坚韧。只有成熟而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懂得如何去摆弄得与失的砝码,才懂得生活的艺术原来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
幼小读书要琢磨,休怪老师批评多,生铁百炼才成钢,宝剑再快也要磨。
——佚名
青少年在学校中难免要受到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当一个人受到老师的批评后,都会在心里留下一丝丝的涟漪,有时久久都不会散去。当一个人得到老师的表扬后,心理上的甜蜜是无以言表的。这就是批评与表扬对一个人产生的效应,当批评多于表扬时,青少年幼小的心灵上就会无法产生,从而产生种种情绪,最大的表现就是自卑。
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与其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研究发现,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当老师对一个的批评多于表扬时,就会使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障碍。
自卑心理。这是由于青少年的自尊心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得到尊重并多次受挫伤后产生一种带消极反抗性质的情感,是自尊心的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据有关的心理研究,即使是学习再差的学生也有自强、自重的愿望,迸发上进,成为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他们受到的批评总是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破罐破摔,形成一种“定势”——“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由此可见,自卑心理的形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有原因的。
研究发现,表扬能起到推动学习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要表扬多于批评。赏识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推崇表扬的教育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当学生成绩较差或犯了错误时,做教师的绝不能动辄批评甚至挖苦。在指出学生缺点不足的同时,应多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为何不懂老师的“良心用苦”
俊立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每天都在刻苦地学习,他的班主任刘老师是一个50岁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刘老师非常喜欢俊立,对于俊立的成长、进步非常关心。但是每次待俊立考到好成绩后,虽然刘老师心里很高兴,但表面上却表现得不以为然,他把俊立会骄傲自满,尾巴翘到天上去。
这一切让俊立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有时候自己明明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但就是换不来老师一言半语的表扬。俊立总是自己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难道自己真的就那么差劲吗?
青少年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心灵的承受的能力让老师也无法预料,一次,二次,三次……渐渐地,俊立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如人家了,内心深处滋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卑感,并发展到以后连交际都有困难了。
读过这个案例总会让人感到一丝丝遗憾,学生为何不懂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真的太差还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出了差错。
如何正视老师的批评
青少年时代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生疏的东西,把生疏的东西最终变成娴熟的东西,进而达到为我所用,包括生疏的知识和不懂的做人道理。既然是面对着“生疏”,因此,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出了错误自然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批评并非贬义词,批评的目的,其本质上是促进青少年进步,避免今后遭受更大的损失。所以,青少年要做到善待批评。对于批评,一个明智的青少年会把它当做前进路上的“垫脚石”,一个愚蠢的青少年会把它当做前进路上的“拦路虎”。青少年要学会辨正地看待批评。
金无足尺,人无完人,因此,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犯错误的根源及危害性,尤其是不会找到改正的方法。一个明智的学生决不会犯第二个同样的错误。唯有糊涂的学生犯了错误怕别人批评或指出缺点,其最终结果害的仍将是自己本身。
当一个人遭到老师的批评后,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这是在帮我还是在害我。他们为什么要批评我?我守纪了吗……经过一番反省,一般都会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性。当学生挨批评时,不要去看批评者的脸色,更不要把批评者当作“对头”。一般来讲,批评者的脸色都虽然比较严肃的,但出发点是好的;既然严肃,脸色肯定不会好看,但要明白这比较严肃的面孔中蕴藏着深深的爱,这爱是至高无尚的。俗话说得好: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问坏得快。
人常说,师如父母。可见老师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既然如此,学生在学校里犯了错误后,就自然会像在家里一样受到家长的指责,老师就是学校里的家长,因为批评的最大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青少年避免再犯,以求进步。老师对学生的批评,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尽管偶尔因方式可能不太恰当,但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善意的。因此,青少年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这一点不容怀疑。
当然,老师也是人,有时候也会犯错误,如果老师确实误会了你,你也可以在私地下单独与老师交流,表明自己的立场。老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没有一个老师会故意和学生作对。当你们的行为有所偏差时,他们只为尽力提醒你让你少走一些人生的弯路,这就是批评的最大目的。
批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批评的不理解。老师之所以会批评一个学生也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任。青少年正是学习做人的时候,自己也完全与老师调换一下立场,想想自己如果是老师,自己会怎么做。真正的批评并不会打消一个人的自信心,相反会让他更有自信。
异性交往受打击
爱情是两个人的世界,而友谊却是广泛的。友谊之花可以向一切至诚者奉献;爱情的明珠则不可分为两半,她要求忠贞专一。愿友谊之花永远开放在你心中。
——《玫瑰色的梦》
异性交往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有的青少年在面对异性的时候总是很害羞,但是十六七的少年少女在心里面都会存着对异性的向往。然而,异性交往不等同于同性交往,如果异性交往失败对一个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随之而来的不自信就是最大的打击。
一个人——两个人——一个人
两个月前我们还天天粘在一起,而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感觉心里面空空的,做什么都特没劲。她真的已经离我而去了吗?
我是一名职三的男生,我的女朋友是我在职二下半学期时同学介绍的。我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上她了,她说我也是他喜欢的类型,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每次看到她开心的笑容,我也会觉得特别幸福。
可是自从升了职三,我发现她变了,她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在老地方等我了。每次我去找她,她都呆呆地想她的问题,好像我不在她身边一样。后来,她向我提出了分手。她说,她在一个月前在街上偶遇到了她在初中时暗恋的男生,原来那个男生当时也在暗恋她,只不过当时快毕业了,也就没有说明白。现在两个人都知道了,决定在一起了。
我是名副其实失恋了,她再也不会来找我了。自从跟她分手后,我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感到快乐了,我不想上课,不想学习。然而,我快要毕业了,我的工作也令我发愁。我真得好烦!
案例中的“我”就是受到了异性交往的打击,变得不爱学习,感受不到快乐。就拿失恋来说吧,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与烦恼,大多数失恋人都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少男少女不能及时排除这种强烈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交往失败后最常见的一种心态就是觉得很羞愧,陷入自卑与迷惘,“从此无心受良宵,任他明月下西楼”,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从此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一样。
另外,表白失败、单恋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等都会遭到异性交往失败的打击。青少年要明白,异性交往间同同性交往是一样的,都是自由的,这与自身无关,因此没有必要从此看轻自己。
青少年如何把握异性交往
青少年现在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间,尽管心中会有对异性的渴望,但最好要学会转化异性情感。
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很大变化,情窦初开的男女之间由相互疏远,转化为有了一种情感的吸引,进而有彼此接近的需要,这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异性思慕”或“爱慕”。事实上,异性思慕是类似于中职生这样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其心理发展正常的一种表现。
异性爱慕心理作为一种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产物,对异性有好感的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应该说这种感情是你未来发展健康的爱情、婚姻,组建和睦家庭的心理基础。因为这种感情可以让你学会如何去关注他人、体验别人的需要和情感。所以,当这种感情空降到你身上时,不要感觉羞耻,也不要感到惊慌,因为它是如此自然,不带一点杂质。
然而,这种情感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问题,这是由于少男少女们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存能力等还有待发展所致。比如,有些学生将这种初期的异性思慕与吸引误以为是爱情,过早陷入情网不能自拔。更有些老师和家长错误地将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认为是“早恋”。其实这种情感是复杂的,它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爱情也不能说成是友情,它是一种易变的成分复杂的心理感受,谁也不知道它将滑向何方,因此你会为它而苦恼。所以,在感受这种情感所带来的美好的同时,也要理性认识它的问题,不要被一时的快乐蒙住眼睛。
受完美的爱情小说和偶像剧的影响,大部分同学都希望这种感情像能够在自己的幻想中如实地发展,但现实就是现实,它只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变化而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所以,在感受这种感情的美丽之后,所要面对的就是更多的失望与焦虑,最后越来越不知所措。
其实,这种感情就如同是一潭平静的湖水,不可以乱投石子搅浑它。有些东西是不能跨越的,如果盲目跨越,只能使自己陷于污泥之中不能自拔。因此,要放下与异性交往中的太多幻想,让交往自然进行,不要盲目发展这种感情,不要认为这感情会顺利地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当然也不必刻意逃避它。总而言之,一切不合乎自然发展的做法,都会让人陷入一种不真实的烦恼中,要丢开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好眼前该做的事,就能开始正确处理这种感情了。
当青少年面对“爱情”的来临时,应多从自身的发展任务出发,采取一种顺应的态度,既承认这种感情的客观性又防止它的扩散与变质,在顺应中学会应付、控制这种情感的发生与发展,将它留在心中的一个安全位置,这样既不会破坏它的美丽也不会妨害自身的发展。相信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心智的不断成熟,这种感情就再也不会成为左右着你的烦恼了!
心理专家认为,学生时代的男生女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如果能够正确把握好异性交往,就不会遭受到异性交往失败的打击。总之,每个人都会遭遇“少年维特”式的烦恼,它会让你兴奋、躁动、欢喜、悲伤,会让你前一秒在云端,下一秒就堕入深渊……
出过“大糗”
一个生平不干傻事的人,并不像他自信的那么聪明。
——法国名言
人生何处不尴尬,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过丑,如当众摔跤、叫错人名、没拉拉链,同样是尴尬,有些糗事让我们一笑而过,有些丑事却可能让我们担负长久的心灵阴影。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了为何会出丑。
出丑心理学
心理学家解释,人之所以会出丑,是因为社会角色错位的缘故。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前者如打嗝摔跤之类,后者则是人在社会舞台中依据情境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由于疏忽大意、错误判断情境等原因,人的角色偶尔会产生错位,可能扮演了与当时情境不相匹配的社会角色,或者在该表现社会属性的场合出现了自然属性,这都容易出现喜剧效果。其实,偶尔出丑也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形。
在某著名高中里有一个学习优秀的物理天才生,他就常常会摔跤,原因是,他每次都会在情急之下用自己的左脚去踩自己的右脚,然后摔个人仰马翻。他在学校里充当着高材生角色的同时又像婴儿一样自己被自己绊倒,自然令人喷饭。
当然,同样是当众出丑,因为出丑程度不同,出丑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不同,对人的影响也不同。比如说,一个看起来傻头傻脑的人在公众场合跌倒虽然让人尴尬,但不至于影响自尊心,因为这种事对社会角色的损害比较小;而作为一个物理天才生,做事冷静、学习优秀,在公共场合像个婴儿一样自己将自己绊倒,自然会在出过丑后恼羞成怒了,因为这也许损害了个体一直以来苦心营造的公众形象。从另一方面讲,同样的出丑经历,对于不同的人,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一笑而过就完了,但有的人却会因此心有余悸、战战兢兢,甚至导致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出丑经历所影响的社会角色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又比如说,忘记拉链这件事,对一个凡事都不计较的男生来说可能并无大碍,但对于一个将自己淑女形象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女生而言,却是一个天大的打击,肯定会羞愧好长一段时间。
然而,出丑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敢于出丑的人一定是个勇敢的人。心理学家又指出,一个怕出丑的人是不自信的人,是怕失败的人。
怕出丑就是怕失败
对于已经出了丑的人来说,当时的难堪程度与别人感觉的可笑程度同样厉害,就像一个人一丝不挂地处在亿万聚光灯的焦点下,逃不掉又死不了。其实,当众出丑之所以让人焦虑,正是因为角色错位导致了角色的失败,这可能让他(她)在社会舞台上失去自己的位置,比如这位物理高才生,将很难再在别人眼中建立办事冷静自如的形象。
但是出丑是下意识的,是不自觉的,在生活中只有那些喜剧演员愿意通过出丑来提升自我价值,搏得大家欢心一笑,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但对于常人来说,唯恐躲出丑不及。不要怕出丑,已经出了丑就算再后悔自责也改变不了现实。
如何化解出丑难堪
对于同样的出丑经历,不一样的人却有不一样的反应,有的人一笑而过就完了,但敏感性高、对社会角色期望值大的人却会因此心有余悸,甚至导致事件不停回放、回避类似情境等心理问题。所以,在这里教大家几招化解出丑难堪的方法,以保全自信心。
1.从容冷静,装作没事一样。当尴尬突然出现的时候,瞬间的脸红虽然在所难免,但绝对不能心里慌乱。一者心慌无补于事,又容易让别人觉得懦弱;二者心慌的时候更容易出错,那么又可能出现更多的更大的糗事。你可以从容冷静,装作没发生任何事一样,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是相互影响的,你的镇定往往也给人一种印象,让观察到你的丑事的人也觉得此事并不严重,不值得关注,这样,便可以将丑事的影响缩减;而如果慌乱则更会引发别人的注意。
2.离开是非之地。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出丑的原因是由于角色混乱,安静地逃离现场就等于离开了不恰当的社会舞台。既然台上主角已经不存在了,观众们看着也就没有意思了。比如,你不小心在厕所里放屁了,为了避免尴尬,你可以尽快走出厕所,当你离开厕所自然也不会有人再把你当笑料了,因为大家彼此都不认识。
3.拉近角色距离。一直以来扮演冷静高才生的人,突然跌了一跤,影响了自己的形象。这里的角色错位实质上包含两个角色,一个是冷静自如的社会角色,另外一个属于遭受意外的自然人角色。这时候,把这两个角色拉近,便可以在内心深处化解出丑的尴尬了。比如自我提醒一下,“什么人都跌跤,但我起来后还要研究一下为何为摔跤”,这里其实就暗示大家什么人会都会跌倒的,每个人都是自然人。然后别人也就不会再呆在原地看笑话了。
4.幽自己一默。弗洛伊德说:“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适应的人。”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也是解决出丑尴尬的好办法。当你不小心跌了一跤后,你可以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然后幽默一下:“马有失足,人有失蹄,我只不过是失了一下蹄而已。”这样大家就会把注意从你摔跤上转移到你的幽默上。
其实,出丑并非都是坏事。心理学研究发现,比起无可挑剔的人来说,有些小缺点的人更显得真诚、可信。青少年不可因为一件丑事而耿耿于怀,从而影响自己在人前的自信心。要做一个敢于出丑的人。
下篇对症下药,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