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卷 榜样故事 第5章 焦裕禄全面了解兰考灾情

焦裕禄在报告中写道: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1962年12月,焦裕禄接到组织上的命令,担任兰考县委书记。这一年,焦裕禄40岁。

地委组织部的同志在和焦裕禄谈话时,很坦率地告诉焦裕禄:“兰考是个最困难的县,你在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

组织上要焦裕禄回去安置好家再去兰考报到,而焦裕禄却说:“兰考正在严重困难的时候,那里的群众正盼望党组织派来的人组织他们向困难作斗争。”

兰考,位于豫东沙区,是黄河故道上的老灾县。全县土地,不是沙荒,就是碱地和洼坡,好地很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解放后虽然得到一些改造,但还没有得到根治。特别是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更给兰考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1962年,春天的风沙打毁20万亩麦子,秋天又淹坏30多万亩庄稼,还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生产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水平。

正是在这灾情最重、困难最大的时候,党把兰考的重担,交给了焦裕禄。

开往兰考的火车在飞速前进。

随着列车向东疾驰,车窗外那绿油油的麦田,一片片崭新的房舍和那密密麻麻的枣树林,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迎面而来的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遍地除了沙丘、洼坡以外,就是白花花的盐碱地。

焦裕禄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焦裕禄走下火车,走出火车站。

他凝视着面前的兰考大地,眉头越皱越紧。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严重的受灾场景: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焦裕禄的长女焦守凤后来在谈到兰考当时的情景时说:

一下车全都是白茫茫的,就是那盐碱,没有长树;这里确实是自然环境很差的,都是盐碱地,又连续几年下大雨,淹的淹了,都不长庄稼……

焦裕禄来到兰考的第一天,就遇上一场名不虚传的大风沙,刮得天地一片昏黄。

此时,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焦裕禄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相信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闯出一条路来。

多年来,焦裕禄一直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哪儿有硬仗,哪儿就有他的身影。

焦裕禄的爱人徐俊雅在一篇回忆焦裕禄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我同焦裕禄同志生活在一起已有10多年,他好像永远不知道啥叫“难”……

晚上,焦裕禄参加县委会议以后,回到办公室。他双眉紧皱,陷入沉思。

室外,大风依旧在凶猛地呼啸着,沙土从窗户缝钻进来,把桌子满满地盖了一层。

焦裕禄擦去桌上的沙土,想到这场风沙给兰考县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心情沉重地在室内踱起步来。

这时候,外面响起敲门声。

焦裕禄打开门,只见办公室的一位同志,拿着一叠文件走进来,一股夹着风沙的狂风也趁机钻进屋来。

这个同志不好意思地对焦裕禄笑了一下,汇报说:“焦书记,这是下面要粮要款的报告……”

焦裕禄接过文件,问:“这些都是请示要粮要款的吗?”

“是的。秋收不久,缺粮的就这么多,我看这里面有问题……”

这个同志说到这里,焦裕禄笑了笑,说:“有问题及时反应,这样做很好。不过要澄清情况。你告诉办公室主任,明天咱就跟组织一些同志下去,摸一摸情况。”

第二天,这个新来的县委书记就下乡去了。

焦裕禄来到灾情最重的城关公社老韩陵大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这个大队连续7季受灾,生产、生活都很困难。

焦裕禄来到村民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认真了解情况,仔细观察灾情。

村民们看到焦裕禄这样认真负责,都深受感动,他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这位新来的县委书记。

有位老农说:“老焦,眼下咱这个队是有很多困难啊!这里连年遭灾,桐树破坏了,花生绝了种,牲口也少了。老韩陵要想翻身,还得首先稳住大家的心。”

焦裕禄听后很受启发,他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有些农民说:“这里有句俗话:‘要想富,栽桐树;挖穷根,种花生。’我们一边种粮食,一边栽桐树,种花生,老韩陵的面貌完全可以改变。”

焦裕禄听到这些话,十分兴奋,他高兴地说:“你们说的对啊!我看只要这样做,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是完全可能的。”

城关公社的黄楼生产队,也是一个老灾队,有些农民觉得住在这个穷地方没有指望,想弃家外出,到外地去逃荒。

焦裕禄在走访这个生产队时,特意召集村民们开会,他和村民们热情地交谈,鼓励村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听了焦裕禄的话,村民们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有个农民激动地对焦裕禄说:“别看咱这地方不是土岗就是洼坑,不是沙窝就是盐碱,只要人民齐,下劲干,一样能变成好地方。”

焦裕禄说:“你说得很对!我也是这样想的。你们看,要是治好盐碱和沙荒,再搞些水利,这不就变过来了吗?”

说到这里,焦裕禄笑了笑,他亲切地环视一下周围的村民,才接着说:“我说得容易,做起来自然不会那么简单。可是,只要干,终究是可以干好的。”

焦裕禄不但从思想上启发和激励黄楼村的干部和群众,还和他们一起研究许多战胜灾荒的办法。群众们都深受鼓舞,他们都兴奋地说:“老焦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干部,跟着老焦干,有奔头!”

就这样,焦裕禄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

见到沙丘,焦裕禄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见到涝洼窝,焦裕禄说:“这里可以栽苇、养鱼。”

见到碱地,焦裕禄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焦裕禄来到城关公社时,这里正在召开公社干部会。

焦裕禄刚坐下,几个干部就说:“老焦,俺们这里是个老灾区,今年先旱后淹,粮食和经济作物都减产了,国家要不给救济,咱们就只好看着社员去逃荒了。”

焦裕禄看了他们一眼,说:“除了国家救济,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吗?”

焦裕禄说完这句话,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全体干部。

面对焦裕禄充满期待的目光,公社的干部们都低下头去,一言不发。

焦裕禄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能光依赖国家,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能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束手无策;应该在困难中看到有利条件。我们在困难中要看到光明,要有勇气。我们要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闯出一条生产自救、改变灾区面貌的道路来。”

一连几天,焦裕禄顶着狂风飞沙,冒着风雪严寒,把灾情最重的公社都走访一遍。

在黄沙滚滚的黄河故道,在一脚一个坑窝的大沙丘,在农民们破旧的房屋里,在生产队的牲口棚里,在田头地边,都留下焦裕禄的足迹。

焦裕禄回到县委,他对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许多人都高兴地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不久,焦裕禄把妻子和6个孩子也接了过来。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