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9章 提交西线工程规划报告

2001年5月,水利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黄河水利建设委员会提交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报告,这在西线工程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后,水利部及时部署第一期工程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即在长江上游通天河、长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坝址海拔高程2900米至4000米,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水入黄河,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引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的重大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北各省区和黄河沿线人们热切盼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早日实施。

早在1952年,黄河治理委员会就组织从通天河调水入黄河的线路查勘。

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黄河治理委员会在中科院的配合下,在1958年至1961年间进行了西线调水查勘工作,涉及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范围约115万平方公里。

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黄河治理委员会又组织了几次西线调水查勘。

1987年国家计委决定在“七五”“八五”期间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研究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的方案,所确定的调水工程区范围较50年代,缩小到30万平方公里。

这项任务历时10年,于1996年完成。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