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21日,以对外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和以美助理贸易代表梅西为首的美国代表团,在北京就中美贸易问题举行会谈。
这场谈判是由于中美之间产生贸易逆差,美国又把中国按他们的“三〇一条款”列入“重点国家”而引发的。虽然双方已经签署了《关于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但中美在贸易上分歧还很大,需要继续磋商。
当时,佟志广一身兼三职,即中美知识产权代表团团长、中美市场准入代表团团长及“复关”谈判代表团团长兼首席谈判代表。如此重的担子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到1992年10月初,佟志广率领中国贸易代表团赴美国进行最后一轮谈判,如果谈不成,中美之间在1月初避免不了的贸易大战,就会再次威胁到中国经济。对于佟志广来说,这是他谈判历史上最长的一次。
当时,在国际上有一件对中国有利的事。美国正在进行大选。在任总统布什和民主党的候选人克林顿在10月11号上午要进行一场电视辩论。而中美贸易谈判的成功对于参与辩论的布什总统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绩,这对现任总统布什是有好处的。
佟志广到美国以后,第一天白宫就给他打电话,要求接见中国的首席谈判代表,以前到美国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去白宫后,佟志广发现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他到美国白宫,接待他的房间是非常豪华的房间,是美国国务卿接待各个国家元首的房间。
一见面,美国副国务卿就满面笑容地说:“我希望这次美中双方能谈出个结果来。美中两国之间贸易发展是件好事,今后应该有更大的发展。中美完全有条件也应该谈出个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一番开场白后,他话锋一转,很艺术地谈起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于次日要和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展开一场电视辩论的事情。
佟志广立即明白,在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在任总统很需要中美市场准入谈判成功,作为体现政绩的一张牌。
接下来去白宫会见国家安全特别助理伯杰斯时,佟志广的心情就比较轻松了。伯杰斯开门见山地表示:
后天上午11时,我们的布什总统要和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进行一场电视辩论。作为我们总统对外政策的业绩,我们很需要中美双方这次达成协议,希望中方能配合。
听到这与美国国务院如出一辙的调子后,佟志广内心十分兴奋,但回答却是不卑不亢:
我很欣赏你这种坦率,但是这次能否谈出一个对双方来说权利和义务都均衡的谅解备忘录来,不完全在我们。一些和贸易无关的事情,比如人权问题,没有理由牵涉进贸易谈判中来。如果美国能够理解,我想我们是有可能达成协议的。
事先了解到对方的心态后,第二天谈判时佟志广自然就有底了。
在谈判期间,佟志广与代表团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奋战,一起研究、请示、拟定次日谈判中的各种对策,几乎每天都工作至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