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起源
审计起源是审计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揭示审计起源,是完善、充实审计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有助于正确评价审计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我国审计业在世界审计史中的地位。现行关于审计起源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其研究成果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审计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
关于审计起源研究的现状
对审计起源问题的研究,普遍持有以下观点:
(一)认为审计起源于会计。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会计检查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理论依据为:1.会计是运用一定的记录方法,对所有经济业务进行反映,并且以报告的方式,达到特定的计算目的,以供分析和解释,会计记录和报告是否真实、正确,就必须由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审计的“计”,一般指的就是会计的“计”,审计就是审查会计。2.中国历史上曾将审计表述为“听其会计”,英语Audit和法语Auditon,均源于拉丁语言Audire(听),这表明古代的审计是由会计人员大声朗读会计记录,审计人员听取这些记录,进而判断这些会计记录是否正确。在14世纪,英国的审计工程是通过听取账户记录来进行的。3.从审计发展过程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查账,就是以会计资料为对象,以会计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为依据。
(二)审计起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就是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检查,是一种财政监督形式。其主要论据是: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这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所以,最高权力者为了巩固它的统治基础,都重视财政收支的检查和监督,这种检查就是国家审计。
(三)审计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从一开始就不是会计的附属品,两者是不同质的两个概念,因为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四)审计起源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的产生,并不是会计发展到哪个阶段才出现的,更不是“有了会计,就会有审计”,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当资源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内部出现分权制,形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以后,才产生了对审计的需要。
(五)审计产生的标志为“宰夫”的出现。
此观点认为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古代审计产生萌芽阶段、封建王朝审计昌盛衰落阶段、近代审计逐步演进阶段、现代审计振兴发展阶段。将我国古代审计产生萌芽阶段定为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0年的西周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宰夫”这一官职的出现(宰:官名,殷代始置,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时沿置,掌王家内外事务,有在王的左右而赞王命者),并以《周礼》载:宰夫,注:“掌治——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意为:宰夫按照朝规,考核百官府郡都鄙县各级官吏的政绩,凡奢侈浪费,支出不当以及虚立账册的,应根据治朝之法报请冢宰加以处罚;凡节省开支,财政充裕,府库盈余又善于理财的,则随时上报,予以奖励。宰夫的具体职权为: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考其治,治以不时举者,以告而诛之”“考其出入,而定刑赏。”即每逢年终、月终、旬终由宰夫命令各部门官吏,对财政收支的报告予以上报并就地考核。发现违法乱纪的,可以越级向天官乃至周王报告,请求加以处罚。以审查收支情况的优劣,作为赏罚的依据。
另有张立民教授关于审计起源于“契约”论,刘大贤教授关于审计产生于“舞弊”的存在;还有审计起源于社会经济条件决定论等,此不逐一举要。
对我国审计起源的探究
我国国家审计萌芽时期应定于夏禹时期,即公元前21世纪。其主要标志为会稽之“稽”的产生。
(一)会稽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审计产生。
《史记·夏本纪》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计者,会稽也。”这种传说在《管子》《墨子》《吕氏春秋》《越绝书》《淮南子》等西汉之前的数十种书中都有记载。但人们一般都将会稽理解为:1.禹与诸侯“会集、留止”的地方。取会集、留止之理由,因出于“稽”解,《六书通》中“稽”为“建首留止也”;《管子·君臣上》有“是以令出而不稽”,即有留止、延迟之意。2.理解为:诸侯“会聚稽拜禹王”的地方,取“稽拜”之意,乃古代君臣礼仪,依据《周礼·春官·宗伯》之大祝中解,稽拜乃是九拜中最为恭敬的礼节,即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节,叩头到地。3.理解为“会稽”就是会计,会稽产生就是会计产生,理由为司马迁解“会稽者,会计也。”以上观点多有欠缺之处。1、2两种理解多是描绘禹会诸侯的形式,抹杀了形式所包涵的内容,曲解了“会稽”的本质含义;4.之理解过于简单化,把“计”与“稽”一般的等同。要想知道禹会诸侯于会稽真正目的,应尊重历史,正确理解稽的含义。
经考,稽的另一层含义为:“计较”之意,《汉书·贾谊传》中有“反唇而相稽”,此稽为计较之意,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稽,计也,相与计较也。”考《商君书·禁使》载:“人主执虚以应,则物应稽验,稽验则奸得。”此处稽明确为考核、验证之意,大意为:人主若以虚假来应付,则应当考核、检验实物,通过考核、验证来发现弊端。这恰如现今的实物盘存审计方法。由此推论:“会稽”应为集中、汇总、考核验证之意。再由《吴越春秋·越王吴余外传》记载:禹“三载考功,五年定政,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遂更名茅山曰会稽山。”茅山,现在浙江绍兴附近,禹会诸侯(或巡狩)于会稽山是为了考核诸侯交纳贡赋的政绩,因禹病逝于此,后人为纪念禹在茅山为何事而逝,故将茅山改为会稽山。绝非仅限于“留止、稽拜”之意。
(二)稽的审计、考察之意在古代历史中的应用。
从稽在古代历史应用看,稽的审计、考察之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最早关于稽的使用可见传书于春秋时期的史书《尚书·虞书·尧典》和《尚书·夏书·皋陶谟》的开篇语:“曰若稽古”,意为:如果说考察远古。当时的文字是金体。而出现稽的异体(已被稽字取代的)文字原形,还是在近现代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上。如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的《颂壶》的铭文“颂拜旨首首”(附拓片复印件)。其中旨首读qi,《说文·九上》:“下首也。”经籍同“稽”,意为:颂拜手稽首。又如西周中期,《勿曰鼎》中“匡迺旨首首于勿曰”,(附拓片复印件)。匡季于是向勿曰叩首。古有旨首与稽通用,而旨首首是古人头至手,手至地的一种叩拜礼仪,描述的是礼仪的形式,无质的内容,由拆字可知,旨:帝王的诏谕;首,为头;合起来其意为:在帝王的诏谕面前要旨首首相拜,即应施以叩头的礼节。而稽字拆解为:禾、尤、旨。禾,西周《勿曰鼎》铭文“昔食堇岁匡血乑氏十臣廿夫寇勿曰禾十姊”中禾,解为:黍,谷的别称,上句的大意为:先前饥荒的岁月(或年份),匡氏的众及其臣二十人劫掳了勿曰十姊禾;尤:突出,归咎;把三字合解为:突出帝王诏谕关于黍子的收成或交纳贡赋情况,古文《尚书·夏书·禹贡》有关于禹划九州定贡赋的记载,其九州名山标志中就有会稽山,其稽为稽验帝王诏谕关于黍子的贡赋情况。其后旨首首之“旨首”被稽验之“稽”取代。自此考察、验证之“会稽”之“稽”成了审计的雏形。据史料载,禹是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和治水英雄,尧戊寅二十八载(约公元前2200多年)六月六日出世于石纽(今四川北川县禹里),长于西羌,其父鲧是夏后氏部落酋长,被帝尧封为崇伯,立为诸侯,命其治水。禹20岁时“爵封为司空”管理水土和营造工程。前期,其父鲧受命治水失败,被贬“殛羽山”。舜(父系民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命禹续鲧之业治水,有文证:“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时四渎(河、济、江、淮。)水患,以黄河为最。禹率益、稷用疏导河流的方法自结石(今甘肃临夏西北部),凿龙门,开梁山,辟伊阙,疏九河,疏川导滞,使黄河、济水畅通入海。后禹南巡水情,再着手排淮泗,禹行至涂山{原字为:余山山,现被淮河一分为二,即东山(涂山)、西山(荆山)今蚌埠市西,怀远县境内。}当时涂山氏国为母系部落,禹尊涂山氏女为首领。禹为有利于联合治水,遂与“涂山氏合昏(婚)于台桑之野。”禹在治水期间,多次会诸侯于涂山氏国。其会诸侯处,后人称之为“禹墟”,又名禹会村,现今在怀远境内距涂山南不到十华里的淮河东畔有禹会村沿袭至今。禹娶于涂山氏,发迹也在涂山氏。禹常会诸侯于涂山,为纪念禹的治水伟大功绩,汉代就在涂山顶建造了禹王宫,几经沧桑,几经修缮,至今禹王宫尚存。禹称帝数年,巡狩江南,集劳成疾,病逝于茅山。后人为纪念之,又禹在茅山因会诸侯稽验考功而逝,故改茅山为会稽山。禹会诸侯的真正意义在于“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即考核、稽验诸侯治水功绩或交纳的贡赋情况。按此推论,禹会诸侯于梁山、涂山、茅山,确切的目的是为了治水,收纳朝贡,稽验诸侯的功绩,这当是我国政府审计的萌芽,即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最初是由审查国家财政税收(贡赋)和稽验诸侯的功绩开始的。审计的主要内容为治水、诸侯交纳的贡赋,审计的方法为帝王定期(按季节有《舜典》为证)巡狩,与诸侯定期会聚或诸侯定期朝拜,接受稽验、考功。
(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审计产生的条件。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看,禹晚期具备了审计产生的条件,禹所处的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今人划分)奴隶社会的开始,属承上启下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部落发展已趋于国家形态,部落冲突中被捕获的俘虏,已不被处死,而成了奴隶,人们获取的物质财富有了剩余,已产生了剥削,形成了财富积累,也便产生了对战争、治水、农业、工业的管理与考评。据史料载,禹作为部落联盟长的时候,是我国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来临了;禹家很富有,禹的父亲鲧为保护自己的财产,修筑了土城,这表明私有制已经产生,生产有了剩余,财富有了积累。约公元前2200年,禹被舜帝确定为继承人,“即位居冀”,随之迁都安邑,禹执政后,作大夏乐昭明成功,建旃施以等级,以五音听治,备谏鼓于朝,划九州定贡赋,颁夏时以利农耕(足见当时的农业发展),铸(足见当时的工业冶炼技术发展)九鼎象物使民知神奸,作禹刑(足见当时的司法发展)惩处乱政之徒。禹会诸侯于涂山、茅山,“执玉帛者万国”。礼乐治邦,诚如舜帝临政时的“天下咸服”之景象,柳宗元在《涂山铭》中称禹“自涂山而会诸侯大政立焉。”其稽验、考功无不渗于政要。
(四)从数的产生看,稽具备了量化比较。
我国的文字书写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结绳记事——陶器绘事(据《考工记》载唐虞时期崇尚陶器,现代出土的陶器文物也可佐证)——刻契记事(甲骨文可佐证)——软笔记录阶段——自来水笔使用阶段——打字机使用阶段,目前已发现并破译的古代文字,多是契刻记载的内容,作为审计活动产生的稽,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量化比较;而量化的比较又是以数的产生为基础的,而数的产生又是以十为进位制的,这大概与人的生理特征:十个手指头,十个脚指头紧密相关,并因此而产生数(汉代曾经用五进位制,现代计算机原理是根据二进位研制成的)。稽犹计也,言以十而成计,在我国已经发现的殷商文字(公元前19世纪)的甲骨文中,已有了关于“一、二、三……十”的完整刻记。如《殷墟文字丙编》第147片甲骨文所刻的古代占卜之事,在龟甲兽骨上钻成孔,用微火烧烤钻孔处,使之出现裂纹,然后根据裂纹的走向形状,判断所占卜事项的吉凶。今人也有“未卜先知”之说;卜,乃推测预兆之意,相当于现代人的预测,所不同的是古代“占卜”带有迷信色彩,缺乏科学依据(根据《尚书·洪范》载,古代卜筮稽疑,亦有少数服从多数之民主预测观念);现代预测与古代占卜根本不同在于:现代预测是建立在定性定量基础上的循规律、判明未来趋势的科学方法(附:甲骨文临摹件)。
全辞的大意为:壬子日占卜,贞人争问:我(商王)要兴建城邑,天地没有什么不便吧,会允诺吗?时在三月。癸丑占卜,贞人争问:我(商王)住在这个城邑,傧祭大甲,天地允诺吗?时在三月,癸丑日占卜,贞人争问:天地不允诺吗?
卜辞兆序中关于数量的刻记清楚,即有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十进位记号“一、二、三”。同时,甲骨文中已经有了百、千、的刻记,这说明殷商时期的数学及以数为计算基础的计已经很健全了,这使得计或者稽有了可比较的先决条件。数的产生使稽与计有了互相联系的基础,为监管者定量管理与审查提供了必须的条件。
(五)会计中的“会”字产生使稽有了客体对象。
会字的原形为“会”,郑玄注《仪礼·士丧礼》说:“会,盖也”。金文为上面是个盖子形状,下部是个底儿,中间像装着什么东西。若拆字看上部由“人一”组成,下部“曾”组成,《说文解字》解“人一”,三合,会意字,三画聚会在一起,为集之意,小篆中的“集”字的异体字就是这个形状;而“曾”,古字与增加之“增”通用,《说文·会部》:“会……曾,盖也。”段玉裁注:“曾者,增之假借字。”《孟子·告子下》有曾与增通用,如“曾益其所不能”。由此理解,把物资聚集在一块(即容器里)便是会,会是一个象形带会意字。而会字的整形出现及其表意的应用,并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也非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更早出现的是在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中。1975年2月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铜器——匜(ying yi古代舀水的器具)中有:“牧牛就立了誓言,将此案件结果告知官吏、勿曰,亻月去登入计簿(即:‘会’),牧牛在判决和誓词定下来后,被罚了金三百爰”的记载。
文中既出现了“会”字形状,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早会字形状;又有与审计事项相近的审讯事项记录,属稽核事项,其中审讯方法:询问法、调查取证法和“兹五夫”人证法;审讯事项为:诬告;被审人认可:“女(即汝,同你)亦即从词从誓”;审讯结果处罚:鞭打五百下(刑法),罚女“三百爰”。既有行政处罚,又有经济处罚;审讯记录档案“于会”。同时做成了“宗旅之蚕”既是见证,又可以作为事后验证。“于会”的目的正如《周礼》中所记载的那样,各级官吏在年终,需将包括诉讼案件在内的“会要”逐级呈报(又叫“致事”),接受上级官员的审查监督。会的诞生使审计有了具体监督对象。
(六)现代人对稽的沿用。
从现代人对稽的沿用看,仍保留原始审计诞生的痕迹。(关于“稽”字在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应用,详见拙作《关于“会稽者,会计也。”考证》此略。)如我国现代的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仍设有稽核机构,并配有专门稽核人员。税务机关设有稽查分局专门机构。稽核即稽查核对之意,是典型的内部审计机构,从事该项业务人员须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有稽查舞弊行为的方法、经验,为内部监督,去伪存真,防微杜渐,为管理者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行的稽察特派员制度属我国国家最高阶层形式的国家内部审计制度,其质的方面与现行的审计制度有着共同点,只是维护的主体利益更为明确,机构人员拥有的职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以及操作上具有独立性,更为超脱。以上“稽核”“稽查”“稽察”等都是稽的沿用,是审计的代名词。
综上所述,会稽之“稽”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审计萌芽的诞生,从决定审计要素和审计活动特征而言,审计起源于夏禹时期的经济责任评价,主要活动事项为:对诸侯的治水以及政绩考功和交纳贡赋的稽验。并非是西周时期有了“宰夫”这一官名后,才有了审计。
我国审计名称的历史演变
作为综合经济监督活动的审计,其由来怎样?职业人常常说不清,行外人更是道不明;其实,审计名称的产生,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她经历了一系列名称演变后,才成为其自身,一个“审计”名称产生的过程就是一部审计简史,多样的审计名称构成复杂的审计历史。以下,笔者不揣陋见,就审计监督活动在不同历史的不同名称的历史表现,浅论审计名称的由来与演变,考其要点,成此文;也是对持不同见解的人提出一管之见,权作抛砖引玉。
审计的前身是个多名称,同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可以用不同的汉语词组或单词来表示,这犹如一个人可以有姓、名、字、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乳名、学名,在不同的场面有别署、绰号、笔名一样;为什么这么复杂,这要怪只能怪我们的汉语、字、词表意太博大精深,色彩太丰富,还有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审计的认识不同所致。是以考稽审计之名称,是将审计产生定义在审计监督活动产生为前提?而避开审计之名称的文字的显现的多样性、审计主体职能的专一性、审计具体对象的会计行为的单一性等因素,试图在监督属性中剥离并展现出我国古代审计文明。以下就审计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汉字或词表示浅析如下。
用“考”字表示审计
(一)对考字的理解。
“考”字甲骨文状与老字同字,形状为癝,它是个象形字,即像老人长发曲背扶着拐杖之形状,它除了表示老、长寿、父亲之外,还表示考核(审计的别意)。如《中山王畺鼎》:“俞(言俞)癝(德),眚(省)其行,亡不癝(顺)道,考宅(度)隹(唯)型。”中的考,即为此意。与考组词还可以表示:考察、考查、稽考、钩考、勾考、校考等。《虞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即舜帝每三年考察一次属下的政绩,考察三次以后,就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使各项事业兴盛起来。同时又分别对三苗之族进行了处理。这与现阶段的三年一个周期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较为相似。
(二)经籍中关于考字的应用。
《吴越春秋·越王吴余外传》中载,禹“三载考功,五年定政,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遂改名茅山曰会稽山。”此“考”为考核诸侯的功绩,这里考功是目的,会稽是手段,即用集中、汇总稽查的方法,达到考功的目的。
《周礼·天官·冢宰》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说明西周时期的司会工作,不仅把经济事项汇总计算登于簿籍,而且要审核检查“日成”“月要”“岁会”,从而得到防弊纠错,这里考成了内部审计代名称尤为突出。
《周礼·天官·冢宰》司书;“凡上之用财,必考于司会。”司书在西周的官职中是专门从事财政支出记账的官员,由此可见,凡是王和冢宰及其下属官员所用的财物(支出项目),都必须经过司会登记核算,并接受审计监督。
《周礼·天官·冢宰》宰夫:“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这里说明西周时期的宰夫的职能为:掌管官府法度,用来稽考各官府、各都鄙县官吏的政绩,审查他们的财务收支情况。
《周礼·地官·司徒》县师:“三年大比,则以考群吏,而以诏废置。”即县师具有审计其属下官吏的职责,并将审计的结果,报告国王,作为决定群吏废置的依据。
《周礼·春官·宗伯》内史:“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即内史依照国法及国家法令的副本,考核官吏的政绩,采用逆算法审查相关会计。
考,在字的用意上有了审计内涵,因为它是定义在以经验为前提(如表示:老)对被审计对象实施定性考核的审计活动。字形上与中国文字象形、会意表述审计还有一定的差距,故它终未成为现今的审计,只能说在现今的审计集合区内有了相互交叉、包容的因素。
用“稽”字表示审计
(一)对稽宇的理解。
“稽”字甲骨文状:读ji又读qi;表示叩拜礼仪时读qi,常与稽首、稽颡配词,原字形为右边一个“旨”字左边一个“首”字,两字组合而成即“旨首”,后被稽字取代。稽的本意为:尤其突出帝王诏谕的关于黍子的收成情况,或稽验诸侯交纳黍子(贡赋)情况。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总结夏禹对社会贡献时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文中,既道出了禹对社会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国家财政税收制度(这在《尚书·禹贡》中能得到证明),又道出了当时管理、监督国家财政税收的具体措施——会计和会稽活动,禹因此而逝于浙江绍兴附近的茅山,后人为纪念禹因何而逝,遂改茅山为会稽山。何谓会稽?即集中、汇总对诸侯交纳的贡赋审查、验证的意思,与现代的实地盘存审计法相同;由于当时的验证的内容需要计量,表现为对集中、汇总计算的贡赋进行复核性计算,所以司马迁解释为:“会稽者,会计也。”又因为会计是从属于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活动,会稽是从属于监督过程中的监督活动,这也是“会稽”与“会计”根本不同所在。
(二)经籍中关于稽宇的应用。
不仅夏禹时期的审计监督活动谓之稽,到了西周,其各官职规定中,多赋予官员以稽为核心的内部审计职能。《周礼·天官·冢宰》:宫正“掌……稽其功绪,纠其德行,几(通稽)其出入,”即宫正负有审查宫内人员的功绩。内宰:“岁终,则会内人之稍食,稽其功事。”即内宰到了年末,要用会计核算方法核算宫内人稍食情况,还要审察宫内人一年的功绩。《周礼·地官·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这里小司徒要依据建邦之教法来审计国中及郊区、都鄙的夫家民数,还要均分土地,通过审计使人民都知道土地分配数字。除以上外,《周礼·地官·司徒》中还规定:乡师有“以时稽其夫家众寡;”县师有:“掌……六畜、车辇之稽”;遂人有:“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简其兵器,教之稼穑;”遂大夫有:“以岁时稽其夫家之众寡……以教稼穑,以稽功事。”县正有:“既役,则稽功会事而诛赏”。长有:“趋其耕耨,稽其女功。”《周礼·夏官·司马》中大司马之职:“掌……简稽乡民,以用邦国;”司士有:“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看来,西周除建立独立的外部冢宰审计制度,更多的还是集管理和监督于一体的行政官吏审计职能,稽的本质为内部审计职能。
秦汉以后的各朝代都有以“稽”“稽考”“稽核”“稽察”“稽查”“勾稽”等代表审计。
(三)现代人对稽字的应用。
到了现代,稽仍然被当作内部审计代名词沿用。如国务院实行的稽察特派员制度,其主要职能是审计监督;金融机构实行的总稽核制度;税务、交通等部门的内部建有稽查组织。就连我国的台湾地区的现阶段内部审计团体,其名曰:“内部稽核协会”,这些都说明“稽”是现代审计的代名词。
用“计”字表示审计
(一)对计字的理解。
言字的甲骨文为:即状,上面是箫笛类乐器,中间是个嘴巴,下面是个口字,最初表示人用口吹乐器能发出声音,后来言以能十即为计,数数而己。《周礼》中有会计名称出现,什么是会计?简而言之,会计就是集中、汇总计算的意思,自《史记·夏本纪》中有“会稽者,会计也”的解释句出现以后,一些训诂学家,竟将计与稽(郑玄就将计解释为稽)一般的等同,前面已经说过稽是为监督而开展的活动,计却是属于管理范畴,两者执行的主体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有道是,会计表现为对数的集中、汇总计算,会稽则表现为对数的集中、汇总复核性计算;这犹如数数,第一次计算的是会计,第二次重数计算是会稽,这就表现为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数数问题,表现为会计与会稽的相同点,也正因为如此,在以后的审计代名称发展过程中才出现了以计取代稽,同样也造成了会计就是会稽的误解,即会计就是审计,在我国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相当长的时期,人们用计既代表会计又表示审计。
(二)经籍中关于计宇的应用。
《周礼·天官·冢宰》大(太)宰之职中规定:“以八法治官府……八日官计,以弊邦治。”这里的官计之计,是为了治邦防弊的属于审计监督范畴,即对官吏进行审计。“三岁,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即每三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全面审计,从而考察群吏治理政务的业绩,并根据审计结果决定诛赏。审计的具体方法是“听出入以要会。……月终,则以官府之叙群吏之要。赞冢宰受岁会。岁终,则令群吏致事。”当时司会中的“日成”“月要”“岁会”除内部审计中“以参互考”外,还要接受小宰的“听出入以要会”的外部审计监督,真可谓监督体制完备,有人把西周时期的审计具体形式认定为“听计”,不是没有道理的。《韩非子·外储说右》:“田婴令官押券斗石参升之计,王自听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承接了西周时期的审计制度,文中的计属于会计之计,即当时的田婴命令属下官吏要押券(会计凭证),带着“斗石参升”的计簿,由王亲自听计。计虽属会计,但它是通过报送会计凭证、簿计及实物形式,由王听取汇报完成审计的,审计的具体方法为:除对账、证和实物的验证外,还要有由王听取会计汇报。
(三)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关于计字的应用。
审计由属吏按规定向上报送会计资料及实物,这在以后的春秋战国各国及秦汉时期便形成了制度,这种制度叫做上计制度。“上计”顾名思义,一方面可以理解呈报会计账证、报告之意;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由属下核算的会计资料及实物即下计,再呈上来由受计(审计)人员重新复核验证,以确保其呈报的会计资料真实、评价业绩的准确。《韩非子·外储说左》载:“西门豹为邺令……居期年上计。”这不仅说明魏国实行了上计受计制度,且要按期进行上计。《吕氏春秋·知度》:“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即战国时期的赵国实行了上计制度;由秦简中的《律》(秦兼并六国前的战国时期就有)知,战国时期的秦国也实行了上计制度。秦时审计的主要特点为:实施上计,法律健全;包括记账规则、会计年度、结算规则、上计时间、内容、审计惩处依据、专门核算往来账的计所等一应俱全,如:《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规定:“计校相缪(同谬)也,自二百廿钱以下,谇官啬夫;过二百廿钱以到二千二百钱,赀一盾,过二千二百钱以上,赀一甲。人户、马牛一,赀一盾;自二以上,赀一甲。”即审计出会计错误金额在220钱以下的,对责任人训斥;错误在220钱至2200钱之间,罚一盾;超过2200钱的罚一甲。人户错误一户或一人,马牛错误在一头的,罚一盾,错误在两个以亡的罚一甲。另审计出仓库保管人员保管的粮食有差错时,也制定了严格处罚制度,并实行连坐处罚,即一事有误,关联多人受处。在其他方面也都有相应的规定。汉朝实行的上计制度,比起秦朝的审计内容来更为广泛,除了实行郡县的年度财政财务上计受计(审计)以外,还对当时的人力资源实施“与计偕”方式的报送上计制度,即除了报送的郡县计簿、上贡的实物外,还将“茂才、孝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的人力资源,一并随上计吏呈报,接受公卿大夫的是否有真才实学的当面验证,被确定为人才的,拜为郎中,伴随皇帝左右,待有吏员缺位时,再作重用。西汉时朝廷重视上计,有时皇帝亲自参加受计活动。继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春汉时期的审计名称均为“计”或“受计”。
用“比”字表示审计
(一)对比字的理解。
比:比较、较量。比的甲骨文状为:表示两个人站在一起比高低,在西周时期比表示村民行政单位,即五家为比,其行政官吏为比长,相当与现在的村民小组组长,是西周地方官吏中的最小官吏。比,后来引申为考校、审计。比字取代考、稽、计或与之共用,最大的优点在于:“比”字造型的本身特点,两个人(或延伸为两种事物)站立在一起,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参照物,相互之间有了比较标准,有比较才能评价、鉴别出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优劣。
《周礼》中关于西周王朝的管理与监督活动中常用“大比”活动来表示审计。何谓大比?即西周时期通常将要比的内容、数量多、周期长的活动,定位大比;郑玄在注解《周礼·地官·司徒》中“及三年大比”时说:“大比,谓使天下更简阅民数及其财物也。”当时的审计内容为:“民数”“财物”。大比的周期为三年,每三年开展一次全面大规模的审计。如《周礼,地官·司徒》中的乡师:“以国比之法,以时稽其夫家众寡”“若国大比,则考教察辞,稽其器展事,以诏诛赏。”这里把比当作国家审计制度,把稽当作具体审计方法。州长有:“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县师有:“三年大比,则以考群吏,而以诏废置。”均人(均衡税赋的官员)有:“三年大比,则大均。”乡大夫有:“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即乡大夫负责当时的人力资源审计,通过大比发现人才、推荐人才、使用人才。
(二)经籍中关于比字的应用。
在以后的朝代中,比作为审计的代名称仍被沿用。如:《管子·乘马篇》:“春曰书比,夏曰月程,秋曰大稽,与民数得亡。”把“民数得亡”规定在春天计人簿籍,夏天汇总计算,秋天实施大稽。《管子·度地篇》:“常以秋、岁末之时,曰其民,案家比地,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即在秋天(当时的秋后定为会计年度)时,用“案比”的方法审查民数和地数,并以什伍为单位编组,区别人口数量以及男女大小。这种案比审计制度在以后的秦汉时期仍被承接,李贤注引《东观汉记》曰:“方今八月案比之时,谓案验户口次比之也。”之所以秦汉对人口、土地的基层审计极为重视,是因为当时的国家财政税收和劳役分配,主要依据土地的数量、人口数量及年龄大小为标志来征收、均衡的。案比是秦汉时期最基本的审计监督。
比的应用到了魏晋时期,成为封建王朝加强经济监督,巩固中央集权的专门机构——比部,专司稽核簿籍的部门。唐朝比部的审计职能最为专一。之后,比部成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金元后废置,明清时演变为刑部司法官员的一般称呼,其意推至为法官,失去了专司稽核簿籍的审计职能,并逐步消亡。
用“勾”字表示审计
(一)对勾字的理解。
勾,本为句,是弯曲的意思。《淮南子·本经训》:“句爪,居(锯)牙戴角,出句之兽,于是鸷矣。”勾的本意为鸟兽类的爪,后引申为以勾为曲、以曲为规(规矩之意),之所以用勾来表示具体审计,一是源于郑玄解释《周礼》中的审计制度时,以钩考代审计;后钩考演变为勾考,而将勾考简称之,也便有了“勾”。再者把审计的重点放在事物发展过程的转折点上或者物质的转移的环节上,正是在财物的征收、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的连接处,最易存在弊端或者隐匿。勾考,以规审察,也是审计主体所应遵循的。曹魏时期承西周、秦汉之大比、案比、比的监督体制,设立了比部,置有比部郎中官职“掌内外诸司公廨及公私债负徒役工程,脏物账及勾用度物。”魏初,比部职能为“掌勾检等事”,这里比上升为机构名称,勾被明确为具体的审计名称。
(二)经籍中关于勾字的应用。
《旧唐书·职官志》:比部郎中、员外郎“掌勾诸司百僚科、公廨、脏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数物,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凡仓库出纳、营造、佣市、丁匠功程、勋赏赐与,军资器仗、和籴屯收,亦勾覆之。”这说明唐代的审计是通过勾来实现的。宋承唐制,《宋史·职官志》载比部郎中、员外郎”掌勾复中外账籍。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从所隶监司检察以上比部。至则审核其多寡登耗之数,有陷失,则理纳。勾考百司经费,有隐匿,则会问同否而理其侵负。”到了宋神宗时,实施了元丰改制,设立了三部勾院、都磨勘司、都凭由司、都理欠司、催驱司、专勾司、提举账司,《宋史·职官志》载:“三部勾院掌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账籍,以察其差殊而关防之。”都磨勘司“掌复勾三部账籍,以验出人之数。”很显然,这里的勾字由具体的审计方法名称上升为组织机构名称,无疑是审计的名称随决策者对审计不同历史时期认识的改变而改变。宋时期,同时在太府寺下设置左藏东西库、粮料院、审计司。其中审计司专管勾稽太府寺所辖财物的出纳给受之数,审计司的出现,标志着以“审计”命名的审计机构产生,是未来审计将取代勾字的前兆。
用“审”字表示审计与审计名称的确立
(一)对审字的理解。
审,繁体字为審,篆字形状为:;上面是个宝盖表示住房的房屋;中间是个辨字的古体,象兽爪分别之形,即古人是通过兽爪遗留下来的足迹,来辨别是何种动物;下面是个田字;其本意是农户田里种的庄稼被践踏了,可以通过兽爪留下来的足迹辨认,进而确定是何种动物所为。后来其本意消失,被用作详知,明悉之意。《淮南子·说山训》:“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明确为依法审度。秦始皇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为自己树碑立传时,刻有碑文“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纲常。”这些审都是定义在定性基础上的明晰、详知。
(二)经籍中关于审字的应用。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理财家叫管子(今安徽颍上人)他主张对国家的财政收支活动要进行监督,提出了“明法审数”的理财思想,数是计的基础、前提,做到以法定量而明晰审数,与现代审计极为相似。其实,管子在《官山海》关于以盐铁为标准征收国家税收的预审、预算会计,是财经管理中的千古佳话。《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成于战国时的秦国,简文中有“计用律不审而赢不备,以效赢不备之律赀之,而勿令偿”的规定,即会计人员在按律受理财务时,不加审查而使财物账实不符的,按效律中的关于账实不符的规定处罚,但不再责令其赔偿。“计用律不审”当是我国迄今发现审计用语间隔使用的最早词语。
“审”字的使用,当与计字连用时,而始完成命名;它将定义在审查的客体对象为会计基础上的,这种审计并用,标志着我国以“审计”为正名的近现代审计产生。《宋史·职官志》载:元丰改制后,在太府寺下设置左藏东西库、粮料院、审计司等职能部门,其中审计司专门负责审查财物粮谷入出账籍和会计凭证。到了南宋时期为避高宗赵构之“构”名讳,遂改原专司中央和军队财务稽核的“诸司诸军专勾司”为审计院,审计院的职能为:诸军审计司“掌骑兵、徒兵给受之数”;诸司审计司“掌自宫禁朝廷下至斗食佐吏、凡赋禄者,以法式审其名数而稽其辞受。唯郊赐给已,乃审禄有疑予则诏以法。凡四方之计籍,上于大农”这就决定了宋代的全国审计‘领导机构地位低,那时的审计院充其量只能是中央大农和军队的内部审计机构。
至元明清时期,审计的职能多由监察御史兼之,史称“科道”审计,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政府调整中央体制时曾设想再设审计院,使审计职能从都察院中剥离,属六院二府一监之列。至此,审计名称一直被沿用。
在审计名称的演变过程中,还衍生出以上代名称的合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两个字间隔使用,字意相同,字面不同,以示文采变化、生动,如:“若国大比,则考教察辞,稽器展事,”其中:比、考、稽间隔用;“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艺”,比、考间隔用;“春曰书比,夏曰月程,秋曰大稽”,比、稽间隔使用;“以式法审其名数而稽其辞受”,审、稽间隔使用;“比部掌勾检等事”,比、勾间隔使用;间用的规律多是前面表示制度、活动或机构,后面表示制度执行、活动开展、机构职能的具体方法。另一种是两字无间隔使用,如:“三部勾院掌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账籍”,唐御史“勾稽省署”,勾稽并用;“元丰勾考隐漏官钱,督及一分赏三厘”“勾考百司经费”,勾考并用;另有稽考、稽察、稽查、稽核等并用。审计的代名称还有辨、逆、察、覆、勘、磨等,此不再赘述。
(三)审计名称演变规律。
比较以上审计名称演变与发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审计名称演变规律为:随着人们对审计的重点内容、关键点及汉字形象、表意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如:审计先是由定性认识的“考”,表现为经验性定性审查,发展为有专门用途的既定性又定量的“稽”;而后为以计量审查账簿的“计”;其重点落脚在定量上;发展为比时,对审计的认识定义在审计的标准上,即通过对审计对象与标准比较,进而达到评价、比较、鉴别的目的;审计命名到了钩(或者勾)时,人们认识审计重点为以规审计,注重不同关节的衔接上,如:账与账、账与实物、账与经济行为的事实,或引申为依法规审计(详见本书《钩与勾的考证》);到了“审”字时,其认识仍停留在对事物的定性判断上;只有到了“审计”才被重新定义在既考虑了定性因素,又考虑了定量因素,又兼顾了以账簿计量、记录为基本客体对象的命名。《辞海》中对“审计”一词作了如下描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师受当事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所进行的查账工作。有为查明企业的财务和获利情况而进行的,也有为其他目的,如查核舞弊等而进行的(作者注:将审计理解为社会审计会计师的职能和业务项目)”,又解:“旧中国和某些国家中,专设的审计部门对各级机关的财政收支所进行的事前和事后审查(作者注:此定义为国家审计机关)。”这是对我国审计发展的误解,审计名称的产生是由活动形式命名,然后发展到具体活动方法,当具体的方法上升为审计机构时,又有人们对审计认识的改变孕育出新的审计代名词,就这样审计活动、机构、方法名称不断交替演变,才出现审计名称由考一稽一计一比一勾一审,及考察、考核、稽考、稽验、稽察、稽查、受计、钩考、勾考、审计等,各种审计代名称在不同朝代互相交织,这就是我国审计命名自舜、禹以来的整个演变过程。
(四)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审计代名称表。
附: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审计代名称及其定义特征:
审计代名称历史时期定义特征考
考察、考查、考核、稽考、勾考、勾考等舜、禹至夏周时期有经验的老人对被审计对象实施定性审查稽
会稽、稽验、稽考、稽察、稽查、勾稽等夏禹至现代(不含春秦汉时期)用集中、汇总、复核的方法或实地验证法对被审计对象实施
既定性又定量审计计
大计、上计、计校、受计、计审西周至秦汉时期用计算方法对会计及其账簿实施定量监督比
大比、案比、考比、勾比、比稽等西周至隋唐宋(明朝时有短暂时设置比部)选择一定的参照物作为标准被审计对象实施审计监督勾
钩、钩考、勾考、勾稽、勾比、拘(勾)校、勾检、勾覆等唐代至现代依规审计,对被审计对象的财物转移、账与账、账与实的衔接处实施重点监督审
审核、审查、审察、审覆、审验、审计等春秋战国时期至现代(中间有短断层)对被审计对象依据账簿,既实施定性审查又实施定量监督覆、勘、磨
校勘、勘检、勘磨等宋、元、明时期以翻转、翻覆、用力、磨合、为稽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