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9),俄罗斯伟大作家。自1852年在《现代人》杂志发表处女作《童年》以来,他创作了大量的世界一流的文学作品,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世人瞩目。晚年因痛苦的内心冲突及家庭纠纷离家出走,在冰天雪地之中,病逝(shi)于一个小火车站。
托尔斯泰是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歌颁了俄国人民的历史创造力量,对沙皇专制制度作了不妥协的全面批判和否定,创造了如安娜、列文、安德烈、玛丝洛娃等许多不朽的文学形象。
喜欢思考的孩子
在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离图拉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风景优美的贵族庄园——雅斯纳亚·波良纳。这里繁花似锦、绿树成荫(yin),一片郁郁葱葱、禁止砍伐的森林更惹人注目。在林中空地的中央,是宽敞、古老的地主宅邸(di)。1828年8月28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就出生在这里。
雅斯纳亚·波良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外祖父沃尔康斯基公爵(jue)于18世纪末建造的。他的独养女儿玛丽娅·沃尔康斯卡娅,经常在园中嬉(xi)耍、侍弄花草和培植各种果树。公爵(jue)小姐的房前是用细柳条编结的花坛,五彩缤纷的鲜花就像生长在花篮中一样。
沃尔康斯基公爵去世后,玛丽娜公爵小姐成了庞(pang)大庄园的惟一继承人。不久,她和1812年卫国战争的参加者、退休中校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伯爵(jue)结婚。婚后,托尔斯泰一家人就搬来雅斯纳亚·波良纳。
尼古拉和玛丽娘生了五个孩子,列夫是他们的第四个儿子,他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家人生活得幸福而和睦(mu)。父亲尼古拉为人善良,性情爽直,头脑机敏,有着一张和蔼(ai)可亲的面孔和略带忧郁的眼神。母亲玛丽妞温和、娴(xian)静、博学多才。她经常把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的故事译成俄语,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围着母亲坐在大树下,一边嚼(jiao)着黑面包,一边聚精会神地谛听谛听(di):仔细地听。着母亲优美、迷人的童话故事。玛丽娘喜欢亲自教育子女,她不仅重视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且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和优良品质。
不幸的是,小列夫才一岁半时,母亲就去世了。列沃奇卡没能记住母亲的音容笑貌,但从父亲和亲人们的回忆中,母亲博学、善良、慈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母亲去世后,照管和教育孩子们的责任就落到了父亲和远房姑妈达吉亚娜·叶尔戈尔斯卡娅肩上。达吉亚娜姑妈是个异常善良、温和而富有同情心的妇人。她对任何人都和蔼(ai)可亲,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她简直是个出色的教育家。她教育孩子们要善待仆人和农奴,要懂得爱的快乐。小列夫很爱姑妈达吉亚娜,也很喜欢那位能讲许多民间故事的农奴奶娘娜塔丽亚和仁慈的德国教师费多尔·伊凡诺维奇。
也许是从小就没有母亲的缘故,在托尔斯泰开始能跑能跳的时候,他便喜欢同几个哥哥到野外去游玩。
夏天,他们常乘马车去附近的格鲁特曼村。因为那里有他们最爱玩的游戏——抓鱼。每次来到那个大水塘边,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脱去衣服,或跳入水中畅(chang)游,或拿出纱网捞鱼,直玩到太阳西斜,每个人都变成泥猴一般才赶着马车回家。
冬天,他们主要的游戏项目是在庄园的院子里堆雪人,或是跑到覆(fu)盖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滑雪橇。小时候的托尔斯泰胆子大得出奇。他敢学着哥哥们的样子从高高的坡顶上快速地往下滑。有一次滑雪时,他重心没有掌握好,身体一下失去了平衡,重重地跌倒在地上。几个哥哥吓坏了,以为他摔得不轻。但是托尔斯泰一骨碌又从雪地里站了起来,让哥哥们虚惊了一场。
小时候的托尔斯泰还特别喜欢幻想。有一次,会讲故事的大哥给他讲了一个绿色魔杖的故事,说是在森林的深处埋藏着一个法力无边的绿色魔杖,上面刻有能够让人们摆脱各种灾难的“秘诀”,谁要是发现了它,只要念几遍秘诀(jue),便能够获得任何所期望的东西。这个故事使小托尔斯泰着迷不浅。他时常独自一人跑进森林深处寻找这个绿色魔杖,希望成为第一个获得这根魔杖的人。
还有一次,小托尔斯泰站在自家楼上的窗户前,望着空中自由飞翔(xiang)的鸟儿发呆。他想,鸟儿能够自由飞翔,为什么人不可以呢?只要人学着鸟儿的样子也就能飞起来了吧?想着想着,他便从楼上纵身跳了下去。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他不仅没有飞起来,反而摔得不轻,要不是家里人发现得早,恐怕还会出危险呢。
托尔斯泰也是个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每当他看到有小鸟不慎(shen)从鸟巢中掉下来摔死或摔伤,看到家里的厨师在宰(zai)杀母鸡,便会怜惜怜惜:同情爱护。不已,为那些弱小生灵的悲惨命运而伤心。
托尔斯泰不到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因此,他经常想,母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也经常向家里的大人们询(xun)问母亲生前的一些事。通过大人们的讲述,他知道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温柔的人。母亲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精通五种语言,而且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对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很随和。为此,托尔斯泰曾做过无数次怀念母亲的梦。可以说,他在一生中都对“母亲”一词怀有深深的敬意。在他看来,“母亲”这个词代表了他童年时曾尽心渴求渴求:迫切地要求或追求。而又从未获得过的那种温情、关怀和抚爱,母爱是伟大而神圣的。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我的想像中,她是个高尚纯洁、像神灵一般的人。因此在我的一生中,在和那诱惑诱惑(huo):吸引;招引。我的东西作斗争时,我总要向她的灵魂祈祷(dao),请求她给我帮助……”
可见,托尔斯泰虽然没有体验过母亲给予的真切温情、关怀和抚爱,但他却从家里大人们对母亲的评价中,在自己的头脑中,为母亲塑造了光辉而伟大的形象。
对托尔斯泰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他是一个中等身材、体格强壮、性格活泼开朗的人。他喜欢骑马、打猎,也喜欢和孩子们玩。他对家里的佣人也颇(po)宽容。家里有一个叫吉洪的佣人烟瘾(yin)特别大,有一天,这个佣人身上没烟了,又不好意思伸手向主人要,便乘主人不注意时,悄悄地从主人的大烟盒里偷拿了一把烟丝,尔后蹑(nie)手蹑脚地溜了出去。没想到,托尔斯泰的父亲在一面镜子的反射下,将吉洪的行为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他并没有责罚这个佣人,只是将这个佣人的行为当作一个笑料和家里人谈笑了一阵就过去了。这件事,为托尔斯泰树立了待人要善良、宽厚的榜样。
托尔斯泰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的培养。他特意请了家庭教师来教孩子们学文化。托尔斯泰十分喜欢读书认字,六七岁时便能写很多字了。他还做了一个记事簿(bu),每天都要把一天中最值得记录的事情写下来。9岁时,他写了一本名为《外祖父的故事》的笔记,本子上记满了外祖父身经百战的种种经历,同时还在另一个本子上写满了各种格言。
托尔斯泰对文学艺术也很爱好。他很喜欢读诗,而且对诗句的含义理解得也很到位,朗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有一次,父亲偶然听到他读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拿破仑之死》。那抑扬顿挫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的声调将诗意表达得十分感人,在此之前他从未发现儿子还有这种超人的天赋天赋(fu):自然赋予;生来就具备;天资。为此,他决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1837年的冬季,他们举家迁往莫斯科。
莫斯科的繁华,使托尔斯泰眼界大开。那一座座巍(wei)峨宏伟的建筑、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和衣着各异的行人,使他感到世界原来是如此的广大。
但是,他不喜欢城里人的匆忙与冷漠。在庄园里时,所有人都相互熟悉,相互见面总是别人先向他们恭恭敬敬地打招呼。可是,在城里没人向他们行礼致敬,人们的表还必情也颇(po)为漠然。这种情形使得托尔期泰产生许多奇思怪想:城里人对什么感兴趣呢?他们怎样生活?孩子们都玩些什么?
然而,没等托尔泰进一步熟悉莫斯科,他便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其实都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天生的权贵。不久,他便同几个哥哥一道溶入到这种繁华与广大之中了。
就在托尔期泰开始熟悉莫斯科的城市生活时,一个巨大的不幸落在了他们的头上。他们亲爱的父亲在去外省办理事务的途中,突然得急病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使托尔期泰和几个兄妹一下成了孤儿。这给托尔斯泰年幼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他很长时间都生活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时常幻想着父亲有一天能再次回到他们的身边……同时,他也感到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过去从未留心过的事务他开始留意了,许多过去从未想过的事他也开始思考了。悲哀化作了一种力量,化作了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他决心先从完成好学业开始,将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为了减少家庭经济负担,他们的监护人——亚历山德拉·伊里尼奇娜姑妈将托尔期泰的两个哥哥留在莫斯科继续上学,将年少的几个孩子带回原来的庄园。
托尔期泰再次回到庄园后,开始以新的视角来观察这个家,特别是他能够以平等的身份来看待家里的农奴(nu),对农奴和他们孩子的艰难生活给予(yu)了无限的同情。
托尔期泰12岁那年,他们的监护人亚历山德拉·伊里尼奇娜去世了。父亲的二姐佩拉格娅·伊里尼奇娜成了他们兄妹的新监护人。佩拉格娅·伊里尼奇娜的丈夫住在喀(ka)山,于是他们又一起搬到了喀山居住。
喀山是一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中的喀山大学在当地很有名气。不仅附近的学子想到这里深造,就是远在他省的学子也希望能到这里读书。
托尔斯泰也想进入这所大学读书。但是他的年龄太小,仅有13岁,还不够进入大学读书的年龄。姑妈便安排他先在家接受老师的指导,准备报考这所大学。
那时,托尔斯泰一心想成为一个外交家,所以对学习外语下的功夫最大。托尔斯泰对语言的领悟(wu)与记忆能力很强,先后学习了英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拉丁文和土耳其鞑靼鞑靼(dada):古时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明代指东蒙古人,住在今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东部。文,此外,还学习了数学、文学、历史、地理和逻辑学等课程。
1844年5月,也就是托尔斯泰16岁时,他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他大多数科目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是拉丁文、历史与地理的成绩没有达到基本的分数线。
对于一时的挫折挫折(cuo):失败;失利。托尔斯泰没有气馁(nei)。他回到家后,再度闭门苦读,终于通过了补考,成为喀山大学的一名大学生。
在喀山大学,托尔斯泰进入了东方语言学系读书。凡是在这个系学习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到政府的外交部门任职,所以,托尔斯泰当外交家的愿望可以说将能如愿以偿(chang)。
托尔斯泰是个喜欢独立思考的少年,进入大学没多久,他便发现读大学并非自己所想像的那么理想。大学里脱离实际的课程令他非常失望。他觉得与其让大好的光阴白白跑掉,还不如自己认认真真地读几本有意义的书更好。但是,这在大学里是不容易做到的。繁重而又枯燥(zao)的学业压得学生们每天都得埋头钻在书本里。老师更是严格限制学生们看一些社会上出版的所谓闲书。这使得托尔斯泰感到上大学像受刑一样难受,一边是充满哲理与情趣的文学名著,另一边是枯燥无味而又繁(fan)重的学业……看来两者只能选定其一。
何去何从?托尔斯泰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学业而自由地读书,就等于放弃了优裕(yu)、显赫(he)的外交官的仕(shi)途;而放弃了自由读书去专攻学业,则又会失去早一天饱览人类文化精髓的时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自由读书的道路,为此他决定退学。
尽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托尔斯泰的退学感到惋(wan)惜,但是,他们都认为托尔斯泰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学生,放弃了大学的读书生活,一定是要进一个更为宽广的大学进行深造,所以,在为他送行时,都祝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回到家中,托尔斯泰把自己关在一间书房里,每天专心致志地读着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nie)金》、席勒的《强盗》、果戈里的《死魂灵》、屠(tu)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在阅读中,托尔斯泰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名家的思想世界与客观世界。从中,他似乎寻找到了许多人生真谛。
在众多的文学名著中,他比较喜欢读卢梭(suo)的作品,觉得卢梭作品中谈的人和事就像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一样,甚至觉得卢梭的作品就像是专门为他写的。因此,他越读越爱读,一口气把卢梭的20卷作品一卷不漏(lou)地全部读完了。为了表达对卢梭的崇(chong)拜之情,他摘下了宗教信徒们常戴的十字架,而随身佩戴了一个印有卢梭头像的纪念章。
大量的阅读,开阔了托尔斯泰的视野,也使他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动摇。当时托尔斯泰一家人全都是东正教徒。从童年起,家里的长者便开始向他灌输灌输:输送(思想、知识等)宗教教义。家里按照教规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宗教仪式。但是,托尔斯泰自从阅读了大量书籍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在回忆录中说:“从15岁起,我开始读哲学著作……我已自觉地背弃了教义。我从16岁起停止了祷(dao)告,根据自己的意愿不再去教堂,不再斋(zhai)戒(jie)。我不相信童年时灌输给我的东西了。我惟一的真正的信仰,在那个时候就是对善的信仰。”
由于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托尔斯泰对周围的一些人和事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他不再仅把农民当成是一般人,而是当成“我们的哺(bu)育者和我们的教师”。
不久,托尔斯泰家对父母的遗产进行了一次分配,托尔斯泰将大部财产都分给了兄妹,自己仅保留了少部分土地及祖辈们留下来的庄园。这样,他就成为了这个庄园的主人,并拥有众多的农奴。
对于家里的农奴,托尔斯泰充满了宽容与爱意,从不对他们随意支使,也十分同情他们悲苦的生活。尽管他对管理庄园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他还是踌躇满志踌躇满志(chouchu):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农民们摆脱贫困,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为此,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庄园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些改革。同时,他还希望解决农民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改正他们由于愚昧(mei)和迷信而产生的缺点,使他们热爱善……”
有一年,莫斯科地区遭受了自然灾害。地里的收成很不好。他不但没有加重农奴们的劳役,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开仓对他们进行赈(zhen)济。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的一部分森林也交给农民自己支配。对特别贫困的农户,他还直接用现金去接济。
过去,庄园里一直沿袭(xi)着体罚农奴的制度,托尔斯泰对此很反感。他成为庄园的主人后,将这一制度取消了。
然而,令托尔斯泰不能理解的是,农民们对他并不信任,有的把他当作一个怪人,有的认为他是想通过搞一些新花样为自己攫取攫取:掠夺。更大的利益。
此外,附近一些地区的地主对托尔斯泰的改革措施也十分不满。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托尔斯泰,使他心里加上了一层重重的压力。
托尔斯泰对地主们的反对并不在意,因为,这是他意料中的事,但农民们的态度却使他有些伤感。他觉得自己美好的愿望受到了打击,受到了曲解。
尽管托尔期泰一些天真、善良的改革计划几乎都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是,他对俄罗斯农民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思想也更成熟了。他感到,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仅靠一个人的力量不行,仅靠几项对农民的优惠(hui)措施也是不行的。要想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必须要从改变人们落后的观念、落后的思想做起。那么,采用什么方法与途径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他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最后,他选择了写作的方式,希望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来影响与感化人们崇(chong)尚真善美,丢弃假恶丑。
然而,他也意识到,仅靠自己在庄园里的生活经验及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还不足以写出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东西。于是,他决定离开庄园,前往外地去见世面。
战场、异国与家乡
尼古拉大哥在高加索服兵役。托尔斯泰在大哥的建议下,于1851年5月到了高加索。从此,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开始了他一生难忘的戎(rong)马生涯。
高加索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许多山峰海拔在5000米以上。在高加索群山环抱的山村里,住着强悍(han)的本地山民,他们不甘于沙皇的统治。沙皇的军队驻扎在此,就是为了对付他们,以防骚(sao)乱的发生。
1851年的6月,托尔斯泰平生第一次参加了战斗。他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表现得十分勇敢。为此,总司令接见了他。
“你好啊!我们年轻的鹰,不愧(kui)是军人的后代,你是什么军衔?怎么,才是个志愿兵士?”
“将军阁(ge)下,我还没有正式入伍呢。”托尔斯泰有点难为情地回答。
“伯爵(jue),你的父亲曾参加过1812年的莫斯科保卫战,你的外祖父曾经是陆军元帅,你作为世袭(xi)军人的后代,有着远大前程。你正式入伍吧!”总司令说。
“是!将军阁下,遵从您的命令,我愿为沙皇陛(bi)下效劳。”
托尔斯泰正式参军,成了四等炮兵下士。
没有战斗的时候,托尔斯泰常常躺在营帐外面,嘴里嚼着甜丝丝的草根,仰望着浩瀚(han)浩瀚(han):形容广大。无垠的天空,眺望巍峨的崇山峻岭,聆(ling)听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多么美啊!托尔斯泰一直想把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写下来,告诉别人,也让大家分享他的这份感受。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冲击着他。
他常常回忆起雅斯纳雅·波良纳的童年生活,想起故乡的树林、果园、白色的楼房、温暖的客厅,想起家人团聚(ju)时共叙天伦之乐的美好情景。他决定写一部以《童年》为题的小说。
他小时候记的日记一直带在身边,这对托尔斯泰写作《童年》帮助很大。他以亲身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塑(su)造了小主人公尼古林卡的形象,描写了他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写完后,他将手稿誉(teng)抄了三遍。他没有用自己的全名,而是署(shu)了姓名的前两个字母:列·尼。他将手稿寄到了彼得堡的《现代人》杂志编辑部,他同时还给杂志的主编,俄国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怀着焦急的心情等着您的评判,这一评判也许将鼓励我继续做我心爱的工作,也许将使我把已经写好的东西付之一炬。”
一个月以后,托尔斯泰收到涅克拉索夫的回信。信中告诉他《童年》已被编辑部采用,并说:“我不知道您的续篇的情况,所以不敢武断,但我觉得作者是有才气的……请将续篇寄来。您的小说和才华都使我很感兴趣。”
又过了一个月,托尔斯泰收到涅克拉索夫的第二封信:“尊稿即将刊登在《现代人》第9期上。我仔细读了校样,觉得这部小说要比我第一次读时好得多。我可以肯定作者是有才华的。我认为对您这样一个初学写作者来说,深信这一点,目前比什么都重要。”
这两封信使托尔斯泰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更坚定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决心。
《童年》一发表,当时的作家都对它大加赞赏。著名作家居格涅夫写信给涅克拉索夫说,这是一个大有希望的天才,如果写作能引起他的兴趣的话。他向他表示祝贺、敬意和欢迎。另一位俄国著名作家陀(tuo)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西伯利亚流放,他写信给一位朋友,请这位朋友打听一下,这位神秘的有才华的列·尼是谁。反应最热烈的,要算是作家巴纳耶夫了,他是《现代人》的编辑,他在自己的熟人中间到处奔走,朗读《童年》的片断。有一次,屠格涅夫和他的几位作家朋友在涅瓦大街上散步,远远看见对面走来了巴纳耶夫。屠格涅夫赶紧对朋友说:“巴纳耶夫来了,让我们躲开他吧!”
一位不知情的作家奇怪地问:“为什么?你们吵架了吗?”
“没有。不过我得避开他,因为他一看见我就准会向我朗诵起《童年》的片断。”
那几位朋友顿时哈哈大笑。
托尔斯泰初试笔锋,就获巨大成功。于是,他一鼓作气完成了童年的续篇《少年》和《青年》,这是充满激情的三部曲。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个地主的早晨》、《袭击》等作品。
在高加索的一次冒险行动中,托尔斯泰差点成了当地山民的俘虏。那是1853年6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炎热,托尔斯泰和一个好朋友沙多,加上另外四个护送的士兵,护送一队载重马车去往另一个要塞。车队在山路上跋涉,走得非常缓慢,托尔斯泰无法忍受这种单调烦闷的行程,就对沙多说:
“沙多兄弟,咱们走得太慢了。我们俩骑快些,赶到车队前面去,怎么样?”
于是沙多和托尔斯泰违反了行军纪律,越过车队到了前面的山坡上。他们让另外的士兵在山谷中前行,自己走上山坡,观察周围的动静。就在刚刚走上山顶的时刻,他们就看见了三十来骑人马向他们驶来,他们正是当地的鞑靼山民!托尔斯泰赶紧向山谷下的伙伴报警,并和沙多拼命沿着山脊向后狂奔。当时沙多骑的是一匹托尔斯泰平常骑的跑不快的马,而托尔斯泰却骑着沙多的壮马,一会儿,沙多落后了,鞑靼人包抄上来,眼看就要开枪射中沙多,托尔斯泰不能舍下沙多,他想返身保护危急之中的朋友。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驻军中的哥萨克骑兵出现了。是要塞的哨兵报的警。他们脱险了。原来鞑靼人只想活捉沙多,因而没有向他射击。
托尔斯泰后来将这次经历略作改动,写成了短篇小说《高加索的俘虏》。
19世纪中叶,沙俄帝国不断向外扩张,1854年土耳其对沙俄宣战。已是炮兵准尉的托尔斯泰被调往塞瓦斯托波尔前线作战。
塞瓦斯托波尔是俄国黑海沿岸的一座港口城市。这里风景优美,有辽阔的天然海港,但那时已被弥漫的硝烟和战火包围。俄国军队士气高昂。海军上将亲临前线视察,他慷慨激昂地向官兵发问:
“弟兄们,决战的时刻到了,你们敢死吗?”
“我们敢!乌拉!(俄语,万岁的意思)”士兵们齐声呐喊。
为俄罗斯而战的狭隘的爱国主义使托尔斯泰热血沸腾。他在战斗中表现得沉着、勇敢。战斗间歇,他趴在掩护的地方写作。士兵们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慨、临终前的痛苦呻吟,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他写成了三篇有关塞瓦斯托波尔战斗的特写。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与塞瓦斯托波尔的戎马生涯,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巨作《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对自己的切身经历作了动人心魄的再度创造。
1855年1月,经历4年多战火考验的托尔斯泰来到了彼得堡。那时,他已是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了。这位年轻的伯爵和作家,经历过保卫战战火的洗礼,身上带着黑海的海风和高加索积雪的味道,出现在上流社会和彼得堡文学圈的交际场,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1857年1月,列夫·托尔斯泰决定到国外去旅行。
他先乘驿站马车到华沙,再从那里乘火车经柏林去巴黎。巴黎,是令列夫·托尔斯泰充满幻想的城市。到巴黎的第一天,他就到了大歌剧院,在这儿度过了传统的狂欢节,观看了莫里哀和博马舍的喜剧。他还到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去听演讲,参观了著名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如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拉雷兹墓地、卢浮宫等。
在巴黎一个半月,对他触动最深的,是他亲眼看到街头公开用断头机对罪犯执行死刑的场面。当天夜晚他彻夜未眠。从这时起,他不再认为法兰西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创越性,他由喜欢转而憎恶巴黎。他给朋友写信说:“从今天起,不仅我永远不再去看行刑,而且我永远不在任何地方的任何政府中工作了”。次日,他就离开巴黎到了瑞士的日内瓦。
在日内瓦,列夫·托尔斯泰专程参观了卢梭写长篇小说《新爱洛依丝》的地方——克拉兰镇。这是个风景如画的小城。眼望着碧绿如镜的湖面,欣赏着起伏如练的青山,置身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列夫·托尔斯泰幸福极了,他觉得优美艳丽的大自然的美景通过他的双目注入他心灵深处,自己也成了这无限美景的一部分。
列夫·托尔斯泰来到了瑞士小城琉森,这儿因风景优美而成了外国间老旅游云集的地方。列夫·托尔斯泰住在漂亮的、面临日内瓦湖的瑞士旅馆里。
一天黄昏,他散步归来。突然,在六弦琴伴奏下异常美妙的歌声吸引住了他,那诗意的音响和甜美的歌声激起他愉快、神奇和美的感情。他寻着歌声,看到人丛中一个身穿破旧黑衣、身材矮小的流浪歌手在边弹边唱。大约有上百个衣着华丽的游客(主要是英国人)簇拥在歌手周围,谛听着歌手的歌唱,这是个标准的男中音。瘦小的人儿唱了约半个小时,便摘下帽子伸向听众,但文雅的听众们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谁也没往帽子里扔一个铜板。于是,歌手又重唱一曲,但仍然没有人给他一个小钱。矮小的歌手似乎变得更小了,他伤心地叹口气,走出人群。
被这些所谓文明人的无礼弄得怒不可遏的列夫·托尔斯泰快步追上了歌手。他热情地邀请歌手和他一起去喝酒、吃饭。面对着衣着讲究但态度真诚的“老爷”,歌手一时不知所措。他谢过后,提出在一家小咖啡厅就餐,列夫·托尔斯泰却带他进了高级的瑞士饭店。侍者把他们引进了普通餐厅。
列夫·托尔斯泰问歌手想喝点什么,歌手点了一般的葡萄酒,列夫·托尔斯泰说:
“不,要高级威士忌。”
侍者们对列夫·托尔斯泰毕恭毕敬,却围着歌手嘻嘻哈哈,讥笑、嘲讽不止。列夫·托尔斯泰气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他厉声对侍者们说:
“你们因为他穿得寒酸,因为他是卖唱的,因为他穷,就对他如此无礼!可他的品质比你们高一千倍。因为他不侮辱人,而你们却在侮辱他!”
说毕,他站起身领着歌手进入了饭店的高级餐厅,并故意坐在一对英国夫妇身旁,硬是把这对英国夫妇从座位上挤走了。
临别时,歌手双手紧紧握住列夫·托尔斯泰的右手,用泪汪汪的眼睛深情地、敬重地注视着列夫·托尔斯泰说:
“先生,您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懂得艺术,最尊重艺术家的人。谢谢您的盛情和丰富的晚餐!”
根据这段经历,列夫·托尔斯泰在1857年6月27日至29日,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写出了短篇小说《琉(liu)森》,它刊登在同年9月号的《现代人》杂志上。据达吉亚娜姑妈说,他在给人们朗读这篇作品时,激愤得浑身发抖。
1857年7月底,列夫·托尔斯泰从国外返回彼得堡,一星期后就回到了家乡。
托尔斯泰厌恶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但是,贫困落后的俄罗斯大地仍在农奴制的束缚(fu)下呻吟呻吟:指病人因痉而发出声音。托尔斯泰一想到自己不能解放农奴,不能为他们做点真正的好事,就感到如坐针毡如坐针毡(zhan):形容心神不宁。这次回来,他决定在故乡干出点什么来。
这天早晨,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客厅召来了6个身强力壮的农奴,对他们说:
“你们都很年轻,有手艺。我还你们人身自由,你们自己出去吧,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我一个钱也不要你们的。”
可回答他的竟然是一片沉默,既没有感激也没有欢呼。农奴们一个个离开了。托尔斯泰觉得心里好受些了,他毕竟做了一件好事。
可没过几天,那个红脸膛(tang)的花匠(jiang)伊凡内奇竟又出现在托尔斯泰的家里。他摘下帽子,对托尔斯泰怯(qie)生生地说:
“老爷,我感谢您对我的好心肠。可是,我又能上哪儿去呢?我连自己的茅草房也没有,也没有田种。老爷,求求您,还是让我伺(si)候您吧!”
托尔斯泰感到十分茫然无措。可怜的俄罗斯农民哪!你们既如此善良,又如此愚昧(mei)。因此,他想到农民不仅需要人身自由,更需要知识,需要教育。
托尔斯泰决定立即着手在家乡兴办学校。他让管家挨家挨户去通知办学的事情,并张贴了告示:
伯爵(jue)要在雅斯纳雅·波良纳办学校,农奴的孩子都可上学。学校不收学费,课本将由学校发。
农奴们又议论纷纷了。
“真是稀奇!哪有上学不用交学费还发书呢?该不会是骗局吧?”
“恐怕是伯爵老爷的花招,他让孩子们上学,把孩子们训练好了去给沙皇打仗,去吃土耳其人的子弹。”
不过,多数农奴倒是认为,这是白捡的便宜事。老爷是让孩子们念书,又不是服苦役。让孩子读点书,长点见识,将来说不准也能干大事,兴许还能当上老爷呢!
于是,很多孩子都来报名了。
清晨,椴木林里的黄鹂(li)叫得好欢,路上的野菊湿漉漉(lu)的,露珠打湿了孩子们的小布鞋,他们在上学的路上一蹦一跳地说笑着。
“喂,你看,冬尼娅的衬衫真白,就是太大了。”
“这是大姐的,妈妈说上学得穿干净点。”冬尼娅羞涩(se)地说。
阿辽沙今天穿上了哥哥新做的树皮鞋,走路时把脚抬得蛮高。卡兵卡平时乱草似的黄头发今天梳得特别整齐,还闪着亮光,原来他抹了牛油在头发上。孩子们一个个打扮得整整齐齐,好像过圣诞节似的。
孩子们来到新建的学校。这地方多么干净!多么美!农奴的孩子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屋,窗户这么宽敞明亮。旁边还有树林和花园。
楼上的台阶上走下来一个人,身材魁梧魁梧(kuiwu):(身体)强壮高大。卷曲的棕色头发,裤腿塞在锃(zeng)亮的皮靴(xue)里。他笑着对孩子们说:
“孩子们,你们好!”
孩子们想起父母的叮嘱,想这位就是老师,伯爵(jue)大人,于是说:
“祝您健康,大人!”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学生,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你们不要叫我大人了!”伯爵说道。
孩子们觉得这位老师亲切和蔼,就没有什么恐惧心理了。托尔斯泰给孩子们讲课了。他教孩子们认字、写字、画画、唱歌……还给他们讲历史故事,讲1812年卫国战争,讲拿破仑逃走时俄国农民怎样诱骗法国军队落入陷阱,又怎样活捉他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他们非常喜爱老师,喜爱这个学校。
托尔斯泰的学校吸引了很多孩子,学生由22人增加到70人。他请莫斯科的大学生来任教,还创办了教育刊物,名叫《雅斯纳雅·波良纳》,在俄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办学效果越来越好,他在许多村子还办了分校。他埋头于教育事业,探索着俄国教育改革的道路。在这期间,他去考察了西欧的教育状况。
一天,德国魏玛的一所中学里,上课铃声刚过,校长带着一位陌生的穿燕尾服的人走进了四年级的教室。这节是德语课,老师认真地讲解着课文,同学们专注地听着。最后是做课堂作业。课堂秩(zhi)序井然,教学程序无懈(xie)可击。下课以后,老师收齐了作业本,正要走出教室,那个陌生人走上来恳(ken)切地请求说:
“先生,能把这些作业本借我看一看吗?”
“当然可以,不过我要很快发给学生。”教师为难地说。
“没关系,我马上给他们一人买一本新的。”
教师诧异地打量着眼前这位衣着端庄的年轻人。校长过来介绍说:
“这是从俄国来的托尔斯泰伯爵,他来考察我国中学的教育情况。”
托尔斯泰就这样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考察着,他很想为俄国落后的教育现状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1863年6月,托尔斯泰的学校却因一件意外的事,遭到警方的大搜查。这事使托尔斯泰深受刺激。
在托尔斯泰从莫斯科请来当老师的大学生中,其中有一位被怀疑是地下的革命党人。得到线索,沙皇的警察像猎犬一样跟踪而来。
这天,塔季扬娜姑妈正在屋子里做衣服。突然,院子里冲进了几辆三驾马车,并从车上跳下十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还有县警察局长、宪(xian)兵上校……
年迈的姑妈和仆人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呆了。宪兵们也不盘问,就迅速地搜查起了庄园里所有的房间。这时,机灵的女仆阿克西妮亚忽然想起,托尔斯泰的床头柜里还放着进步作家赫(he)尔岑(cen)的著作,就赶紧假装倒水跑进卧室,把书塞在围裙里出去了。
警察翻箱倒柜,把托尔斯泰的私人日记全部翻了一遍。又撬(qiao)开马厩(jiu)的地板,找地下室,看是否藏着革命传单。结果,他们一无所获一无所获:什么都没有得到。
此时,托尔斯泰正在草原上疗养身体。7月份他回家得知事情的原委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他赶到警察局,愤怒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地斥责局长:
“先生!您侵犯了我的人权,侮(wu)辱了我的全家。算您走运,当时没让我在家碰上您,否则我会杀了您!”
这场无理的搜查,使托尔斯泰深受刺激。他第一次领教了沙皇政府的残酷(ku)无情。从此,他更加同情那些深受欺压的悲苦无靠的农民了。
1862年,34岁的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应该把婚姻和家庭问题提上日程。近一个时期以来,他和莫斯科的宫廷御(yu)医别尔斯一家关系十分密切。别尔斯家中的年轻人非常多,三个女儿和五个儿子,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列夫·托尔斯泰特别钟情于他们家的二女儿索菲亚。八月初,索菲亚的母亲柳鲍(bao)芙带着孩子们去伊维茨庄园看望自己的父亲,途经雅斯纳亚·波良纳,顺路去看望自己童年时代的朋友列夫·托尔斯泰。柳鲍芙有心促成列夫和大女儿莉莎的婚事。列夫·托尔斯泰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亲自给他们家的二姑娘索菲亚铺好被褥(ru)。第二天,他们又一起到郊外去野餐(can)。几天后,列夫·托尔斯泰又跟随他们一家人到了伊维茨。
在一个温馨(xin)、迷人的夜晚,列夫·托尔斯泰向索菲亚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用粉笔在桌面上写了一句话的每个词的词首字母,索菲亚迅速念道:
“您的青春和幸福的渴望使我非常强烈地联想起自己的衰老和对幸福的无缘。”
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欣赏索菲亚的聪明和反应之敏捷。接着,他又写了一句话的每个词的词首字母,索菲亚又念道:
“在你们家里存在着一种关于我和你姐姐莉莎的错误观念,您和您的妹妹塔涅奇卡要为我辩护。”
由于圆满解答了这高深之至的测验,也由于她感觉到了他对她的爱,索菲亚兴奋和喜悦得两颊(jia)通红。
列夫·托尔斯泰越来越倾心于索菲亚,他喜欢她的质朴、开朗和睿(rui)智。
三个星期后,列夫·托尔斯泰交给索菲亚一封信,信的结尾说:“作为一个诚实的人,请您告诉我:您是否愿意做我的妻子?只要是出自您的内心,您可以大胆回答,假如您心里还有阴影,最好说不行。”
索菲亚激动地看完了信,就奔向自己的父母。
列夫·托尔斯泰在她们母亲的房间等待答复。
索菲亚刚一跨进门,列夫·托尔斯泰就赶忙问道:
“事情怎么样?”
“当然,同意。”索菲亚幸福地答道。
一个星期之后,他们举行了婚礼。婚礼刚刚结束,列夫·托尔斯泰就和新婚的妻子乘坐一辆六套马车前往雅斯纳亚·波良纳。这是一个清爽宜人的秋日黄昏,天还下着蒙蒙细雨。第二天他们到了雅斯纳亚·波良纳。达吉亚娜姑妈戴着包发帽,披着披肩,亲热地迎接索菲亚。按照古老的习惯,她拿着圣象为她祝福,列夫的哥哥谢尔盖也遵(zun)循着古老的习惯,把面包和盐献给她,而且,把所有的经济账簿、钥匙全部交给了年轻的女主人。
婚后的生活很幸福,列夫·托尔斯泰曾写信给好友费特说,“亲爱的费特,我结婚两个星期了,真幸福,我变成了一个新人,一个崭(zhan)新的人。”
后来,无数的事实证明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索菲亚不仅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还是列夫·托尔斯泰文学上的得力助手。索菲娅对丈夫的文学天才显示了极其感人的献身精神。她有非凡的精力,抄写了丈夫堆积堆积:(事物)成堆地聚集。如山的手稿。她还有一种惊人的技巧,能识辨他的常常一塌糊涂一塌糊涂:乱到不可收拾;糟到不可收拾。的字体。在妻子的支持和倾尽全力的协助下,列夫·托尔斯泰终于选定了自己所走的文学创作的道路。
真正的崇(chong)高“发疯了”
作家日复一日地、不知疲倦地在孤寂的小屋里写作。在楼上,作家的妻子索菲亚每天深夜坐在小桌旁,抄写和辨认丈夫的手稿,不以为苦,反认为乐。她深情地说: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的《战争与和平》和其他一些作品的抄写工作,使我得到巨大的美的享受。我不是畏难地等待着夜晚的来临,相反,我是怀着喜悦的心清等待着抄写工作,它使我了解作品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又使我获得精神享受。活跃的思想,细腻(ni)的笔法,他创作中的出人意料的匠心和难以揣(chuai)测的形形色色的艺术手法,都使我不胜赞佩。”
长篇史诗性小说《战争与和平》从1863年写起,直到1869年完成。它以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以别竺(zhu)豪夫、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和库拉金四大家族为主线,通过战争与和平生活交错描写的手法,刻画了559个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了1805——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为了缓解六七年的紧张劳动,家人和朋友都劝列夫·托尔斯泰好好休息一下,有人劝他去疗养,有人劝他去国外旅游,也有人建议他外出打猎等等。但是,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孜孜孜孜:勤勉。不倦的人,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最勤奋的劳动者,他决定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会希腊语。于是他又满腔热情地、全神贯注地把精力集中在这一新的课题上。他从图拉请了一位希腊语教师,夜以继日地学起希腊语来。诗人费特听到这个消息,不相信列夫·托尔斯泰一定能做到,他写信给列夫·托尔斯泰说,要是托尔斯泰短期内有资格领一张希腊文的毕业文凭,他就把自己的皮肤揭(jie)下来做文凭的羊皮纸。
列夫·托尔斯泰回信说:“一星期之前我收到了你的信,因为我从早到晚都在读希腊文,来不及写信。不过,看来你的皮肤已经危险了。我完全生活在雅典,晚上做梦也在说希腊语。”
三个月后,列夫·托尔斯泰的希腊文便到了能不用字典阅读任何文章的程度。他能读希罗多德、柏拉图、荷马、伊索的著作。他说“上帝给了我这股傻劲儿,多么使我高兴。”他认为在一切人类的文字中,希腊文具有“真的美”,“简单的美”。他还生动地比喻说,读荷马或伊索的“译本像开水或蒸馏水,而原作却像溪(xi)流里的新鲜的泉水,那阳光照亮的闪耀的光彩使你喜爱,仅仅那泉水的点滴,就使它更清晰、更新鲜……可以夸耀(yao),没有希腊文的知识就没有教育。”
他的毅力和刻苦结出了丰满的硕(shuo)果。有一次他到莫斯科去拜仿一位著名的教授、希腊语和希腊文学专家列昂捷夫。他们讨论了希腊文学。列昂捷夫不相信他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会这种文字,就提议他们看着书一同阅读。结果,有三段的意思两个人解释不同,共同磋(cuo)商后,教授承认托尔斯泰的讲法是正确的。教授十分惊异托尔斯泰的希腊文在三个月内就学得如此精湛(zhan)。
托尔斯泰的语言才能实在是惊人的,他热爱各种语言,终身都在顽强地去尽量掌握各种语言。他精通法语、英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斯拉夫语。他能阅读乌克兰文、波兰文、捷克文、保加利亚文、塞尔维亚文和意大利文的书籍。他研究过荷兰语、鞑鞓语、古犹太语等等。他之所以这样渊博和精深,除了天才之外,他的坚韧(ren)不拔的毅力和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也是重要的条件。他常说:“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我每一次用笔醮(jiao)墨水,都要在墨水瓶里留下一点血肉。”他认为“人是不可理解的创造物”,追求是无止境的,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信仰,没有追求的生活,无非是动物的生活。
1871年6月初,列夫·托尔斯泰夫人生了第五个孩子,现在他们是三男二女。他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当大儿子谢辽沙患(huan)病的时候,他通宵达旦地守候在儿子的小床边。他还经常到婴儿室和孩子们玩耍,当小塔尼亚一边摇着小脑袋扑向爸爸,一边含糊不清地喊着说:“爸贝(爸爸),你号(你好)”的时候,托尔斯泰会情不自禁地把小女儿抱起来举得高高的。
从外地回来给孩子们分发礼物,是托尔斯泰的一大乐趣。他经常把所带的礼物塞在身体的各个地方:有的塞在衣袖里,有的放在衣衫高高的领子里,有的揣在怀里,有的掖(ye)在腰间。他慢腾腾地、像变戏法一样从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取出一个瓷(ci)娃娃、一辆稻草编结的小马车、一个能蹦老高的小皮球等等。每拿出一样东西都会引来一阵惊叹、一阵骚(sao)动和一片笑声,全家人都沉浸在极度的快乐之中。
托尔斯泰夫人喜欢自己喂奶,这在贵族妇女中是很少见的。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夫人特别尊重丈夫的意见。她亲自教孩子们学俄语和音乐,个个都教到10岁,她还亲自缝制他们头10年的衣服。此外,根据卢梭(suo)《爱弥(mi)儿》的主张,让孩子们享受极大的自由,不准用体罚和暴力对待孩子,给孩子以适当的宠爱与和善,以取得孩子的信任。托尔斯泰嘱咐家中所有的成年人,要注意言传身教,因为孩子们善于模仿。除了上课时间,孩子们并不和成人隔离。晚8点孩子们上床入睡之后,托尔斯泰常常说:“现在我们更自由了。”
写完《战争与和平》和学会希腊文之后,托尔斯泰到萨马拉草原进行短期疗养。恢复健康后,他一面对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宅邸(di)进行扩建、修缮(shan),一面以极大的热情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1871~1872年,他对教育工作的兴趣超过了对文学创作的兴趣。他认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当时俄国用来教育儿童的书籍全都枯燥无味,晦(hui涩费解。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和自信编写他的《启蒙课本》。他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在给亚·安·托尔斯泰姬的信中说:“我对这个课本抱着这样一些自豪的理想:将来会有整整两代的俄国孩子,不管是皇室的孩子还是农民的孩子,大家都只用这个课本来念书,并且从它里面取得对文学的最初印象,而我在编写了这个课本以后,也可以问心无愧问心无愧:反过来问自己,而不感到后悔。地死去了。”
为了把《启蒙课本》编得更好、更有趣、更科学、更有教育性,他研究了自然科学,而且对天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通宵观察恒星和行星的运转规律。夫人索菲亚曾在日记中写道:“列夫彻夜观察星宿,直到天明。”
为了编写《启蒙课本》,托尔斯泰搜集了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算术、语法等方面的资料,学习了古希腊、阿拉伯和印度文学,翻译和重写的故事、短文、小说、寓言约七百篇。他力求把它写得优美、简洁、质朴、清晰(xi)易懂。他认为这项工作是神圣的,编好课本,就是为自己树立了纪念碑。
列夫·托尔斯泰编写《启蒙课本》的消息一传开,杂志社就纷纷来索稿,两篇较长的故事《高加索的俘虏(lu)》和《天网恢恢》分别刊登在二月号和三月号的某一月刊上。整套课本包括373种作品于1872年11月问世,开始销售缓慢,甚至遭到某些评论家攻击,但托尔斯泰并不灰心,他反复进行修改。1875年包括256种作品的《新启蒙课本》一出版,就获得极大成功,反复印行30多版。其中《自愿胜于强迫》以及成套的短篇故事《布文卡和米尔顿》等作品,也以其优美、简洁、故事性强而受到普遍欢迎。
为了了解孩子们能不能很好理解和接受他的课本,他于1872年新年之后,在自己新建的大房子里专门开办了学校,大约有30到35个孩子来入学,托尔斯泰的孩子们也在这学校上课。托尔斯泰亲自给孩子们上课,他还吸引妻子索菲亚和妻子的舅舅科斯佳给孩子们上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托尔斯泰还计划设立一所“树皮靴大学”(因为农民穿的都是树皮做的靴子),这就是说,他想建一所训练农民师资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既可以成为教师,又不脱离农业生产。不过,托尔斯泰这美好的愿望并未能实现。但是,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办学的高尚动机,就是要把教育交还给人民,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惟一重要的事业。”
虽然热衷于教育事业和编写《启蒙课本》,但作为一名作家,这一切都不能取代他的创作活动。1873年他开始了他第二部伟大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其实,早在1870年他就开始构思,同年2月24日他对妻子说,他要写一部当代生活小说,一个上流社会失足妇女的故事。但促成托尔斯泰开始动笔却是由一偶然事件引起的。
1872年1月4日晚7时,托尔斯泰散步来到莫斯科——库尔斯克铁路克拉破仓县雅克基车站。他看到一群人嘈(cao)杂地围在铁道附近,便走过去问一位围观者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对方告诉他是一位年轻的妇女卧(wo)轨自杀了。
列夫·托尔斯泰身不由已地拨开人群,亲眼看到了死者那被轧成两段的身体以及血肉模糊的惨象。据知情者说,这个女人名叫安娜·斯捷潘诺夫娜·彼罗戈娃,是托尔斯泰邻近庄园的一位地主皮别可夫的同居者,因为皮别可夫感情转移,看中了他的女家庭教师,彼罗戈娃就愤(fen)而自杀了。
这一惊心动魄的事件极大地震动了列夫·托尔斯泰,他决定让他小说的女主人公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还采用了彼罗戈娃的名字——安娜。但小说女主人公的原型绝不是彼罗戈娃,她仅仅是向作家提供了人物的结局。
女主人公的外貌原型是普希金的长女玛丽亚·亚历山大罗芙娜·普希金娜(1832~1919)。普希金娜长得很美,作者在一次舞会上见过她,从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娜·卡列尼娜》的写作持续了四年之久,于1877年春结束。评论界认为,在艺术成就方面,《安娜·卡列尼娜》高于《战争与和平》,因为作者更熟悉当代的生活。
60年代的《战争与和平》和70年代的《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伟大巨著确立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第一流作家的地位。可是他从不满足,他认为“生活不是享受,而是一桩十分辛苦的工作”,人活着就要不断奋斗,坚定不移地向新的目标前进。
在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托尔斯泰的家庭已经是一个大家庭,家中有了六个孩子。托尔斯泰常常和孩子们进行远足、爬山、赛跑、游泳,带领他们做体操。晚上,则给孩子们念书和讲故事。他很少给孩子们买玩具,但孩子们都感觉到父亲的爱。母亲索菲亚终日不停地工作着,除了给托尔斯泰抄写稿子,还要教育孩子,做针线,手上还总是抱着一个孩子。
可生活绝不是一帆风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的,悲哀也时时袭(xi)击这个欢乐的家庭。1873年儿子被佳夭折;1874年夏,全家人热爱的姑母达吉亚娜与世长辞;1877年,曾给托尔斯泰很大支持和鼓励的伟大诗人涅克拉索夫又在彼得堡逝世。这接连的打击,使托尔斯泰痛苦不堪。不过,他明白:死,是生物不可避免的终结。他冷静地面对现实说:“尽管有死这个事实,但还是应该不能不活,不能不爱。”
如何才能更好地、更有意义地生活下去呢?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经历了痛苦的精神危机。在1881年初写的《忏悔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录》中,他谈到了自己精神上的激变。
就是说,托尔斯泰要开始一种新生活:向人民靠近,和他们一起过朴素的劳动生活。他好像突然睁开了眼,再也不愿过舒适、安逸(yi)的生活了。
1881年秋,为了孩子们的升学问题,他们全家迁往莫斯科。在莫斯科的第一个冬天,他就碰到了为期三天的人口调查。他选择了莫斯科的一个最贫困的地区——希特罗地居民区进行调查。他看到饥饿、肮脏、衣衫褴(lan)褛(lou)的贫民在严寒中颤抖,其中还有一些老太婆和憔淬的年轻女人与骨瘦如柴的少年。他们都是为了活命,出来找工作挣钱糊口的。作家虽把自己身上带的钱分给了他们,但这只是杯水车薪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无济于事。
从贫民区回来,托尔斯泰热泪盈眶(kuang)地喊道:“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不能!”
他在人口调查之后写的一篇文章中说。
“如果莫斯科有成十、成百、成千、成万的人忍饥挨冻,并且因此而死亡,那么,罪过不在他们身上。如果要追查罪人,那就是那些深居在高楼大厦里、出入乘坐华丽马车的人。”
他把自己也放在“罪人”之列。他还说:“过去,奢(she)侈(chi)生活中所有乐事都使我感到欢悦,现在却使我感到痛苦。”他尖锐地指出:“人民之所以挨饿,就是由于我们吃得太饱了。”他呼吁那些骑在别人头上的人要自动爬下来,不要等待别人把他们摔下来跌得粉碎。
他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了素食者,戒了烟,生活上不用仆人侍候,清早起来收拾屋子、挑水、劈(pi)柴,还学习做鞋。
他购买了做鞋用的工具和皮革,同自己的老师——鞋匠都坐在小矮凳上,两只膝盖紧紧地夹住一只底朝上的靴子,吃力地往新鞋掌上钉木鞋钉。他学得很快,每一次成功都使他兴高采烈。
著名诗人费特还真向这位“鞋匠”订制了一双皮鞋。托尔斯泰亲自把做好的皮鞋送给费特,还收了6个卢布的鞋费。费特为此特开了一个“证明”,“证明皮鞋完全合格,从收到之日起开始穿用”。
有一天,托尔斯泰的侄女婿奥勃连斯基来拜访他。托尔斯泰自夸说:
“您瞧,鞋钉得多好!”他把活儿拿给客人看。
“这有什么难的!”奥勃连斯基半开玩笑地回答。
“那么您试试。”托尔斯泰不服气地说。
“试试就试试。”奥勃连斯基也不服软。
“不过,有个条件,”托尔斯泰兴奋地接着说:“您每钉进一个钉子,我给您1个卢布,如果您钉坏一个钉子,您付10个戈比赔给鞋匠,好不好?”
奥勃连斯基答应条件后,就拿起鞋子、钉子和锤(chui)子。他一连钉断了八个鞋钉。他不敢再试了,温厚地笑了起来,围观的人也笑了。在人们的笑声中,他掏出80戈比付给了鞋匠。
托尔斯泰还亲自从事田间劳动,兴致兴致:兴趣,即是喜好的情绪。勃勃地耕地、耙地。当时名画家列宾正在雅斯纳亚·波良纳作客。他回忆托尔斯泰犁地的情景时说:
“他毫不停息地干了6个小时,用木犁在黑土地上犁出犁沟,一会儿上坡,一会儿又沿着斜坡缓缓地下到田沟里。他有条不紊有条不紊(wen):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地来回走动,他的那件麻布衫的胸前、肩膀和后背都被汗水浸透了,脸上的汗水则带着黑泥浆顺着眼窝往下淌。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农民从这里走过,都摘下帽子向伯爵(jue)鞠躬鞠躬(jugong):弯身行礼。”
深受感动的列宾画了一幅托尔斯泰耕地的素描,后来又根据素描画了一幅画《托尔斯泰在耕地》。这幅画被珍贵地保留了下来,流传很广。
在日积月累的辛勤劳动中,托尔斯泰和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农民相处得越来越亲密。
1884年夏,雅斯纳亚·波良纳发生了火灾。火势蔓(man)延了20户人家。托尔斯泰从一开始就参加救火,一直坚持到凌晨四时才把火熄灭。对无家可归的农民,托尔斯泰无偿提供了大量木料。他还亲自为寡(gua)妇阿尼西亚家修房、割(ge)草。有一天他为她家运草时被大车碰坏了腿,伤口溃(kui)烂化脓(nong)、发高烧,有十多天不能起床,三个月后才恢复健康。
由于思想感情的变化,托尔斯泰本人和家庭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和妻子谈话常引起“厌恶和不愉快”,和儿子谈话后“十分痛心”。家里人不理解他,他开始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
托尔斯泰离自己的阶级越远,他周围的人就越觉得他行为古怪。在雅斯纳亚·波良纳和莫斯科,人们都在议论托尔斯泰的变化。陀(tuo)思妥耶夫斯基写信给妻子说:
“托尔斯泰快要疯了,可能已经完全疯了!”
其实,托尔斯泰并没有疯。不仅没疯,他觉得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他只是厌恶了本阶级的生活,和贵族地主阶级决裂而站在广大守法制的农民的立场上来了。
1887年6月的一天,托尔斯泰的友人、彼得堡区法院著名的检查官和律师阿·费·柯尼到雅斯纳亚·波良纳来作客。他向托尔斯泰讲述法院里审理的一个诉讼诉讼:检察机关、法院以及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解决案件时所进行的活动。俗称打官司。案件。被告人罗莎莉·奥尼是个妓女,她被诬告偷了“客人”的一百卢布。当时有一个有钱的贵族在审判时担任陪审员,他认出罗莎莉原来就是几年前被他占有后遗弃了的姑娘。这个贵族受到了良心的谴(qian)责,想营救她并和她结婚,但罗莎莉在狱中染病死去了。托尔斯泰凝神地谛(di)听着,受到了震(zhen)动。这件诉讼案就成了新的长篇小说《复活》最初的一颗种子。
这部作品到1899年才最后完成,从构思到成书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创作多次中断,进展十分缓慢。从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创作态度的严肃和审(shen)慎。为《复活》,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花费了多年的心血,从情节的安排到主人公的一切遭遇都经过严格的过滤(lǜ)和筛(shai)选。作品的开端部分就前后改动了20次。
《复活》不同于《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在这两部作品里,作者力图塑造出贵族阶级中的正面形象,而在《复活》中,他们统统成了被讽刺、被谴(qian)责谴责(ze):责备;严正申斥。的对象。作品揭示出: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普通平民和老爷们之间的阶级鸿(hong)沟无法填平。
1899年《复活》发表在《田地》杂志上,这是他世界观激变后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部用全部心血写出来的书震撼了俄罗斯所有进步人士。著名评论家斯塔索夫发出了惊叹,他说:“整个19世纪还不曾有过像这样的作品。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部是生活本身”,他称《复活》是“一部铁面无情的书!”
1896年7月的一天,托尔斯泰收到美国芝加哥赫(he)尔救济院的简·亚当斯女士的来信。她表示想来雅斯纳亚·波良纳看望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立即回信,欢迎她的来访。
简·亚当斯出身于一个民主的美国人家庭,她的父亲是美国废奴主义领袖林肯的朋友。简从小受到了民主思想的教育,对贫民充满同情。她曾患病卧床不起达5年之久,病愈后她决定不再结婚,要献身给慈善事业。她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居住在芝加哥的贫民区,以自己微薄的收入为贫民谋福利。她早就十分崇拜托尔斯泰,她喜欢他的著作、学说以及他的为人。
托尔斯泰热情欢迎简·亚当斯女士的到来。已68岁高龄他骑马去车站迎接简,使简深受感动。
在雅斯纳亚·波良纳,宾主间的交谈是热烈而愉快的。当简·亚当斯谈到芝加哥贫民生活的困苦情况时,托尔斯泰轻轻地牵了牵她那时髦(mao)衣服的薄绸衣襟(jin),微笑着问道: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亚当斯女士也笑了,她说:
“和我一起工作的朋友们,总喜欢我穿得好一点。”
“你不应该穿得和周围的人不一样!”托尔斯泰善意地坚持道。
“我们周围有很多民族的移民,有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等,我不能穿他们所有民族的服装。”简·亚当斯基笑着申辩着。
“正因为这样,你就更应该选择他们当中谁都能穿的、更便宜、更简便的衣服,而不应该因为你的服装而脱离你愿意为之服务的人。”托尔斯泰热情地开导着。
“不过,穿得好一些也是工作的需要,这样容易在有钱人当中走动。您一定知道,干我们这一行是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简终于找到了她认为较适当的理由。
托尔斯泰微笑着点点头,他不打算再争论下去了。在又谈了一些其他问题之后,托尔斯泰友好地请客人去沐(mu)浴、休息。
简·亚当斯在雅斯纳亚·波良纳逗留了两三天。她和托尔斯泰之间相处得十分愉快,两个人就不少问题都交换了各自的看法。最后,就像她来时亲自去接她一样,托尔斯泰又一直把她送上了火车。
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一位穿着华丽的胖太太可能是从托尔斯泰的服饰上竟把他当成是做工的农民了。她交给托尔斯泰一张便条,要他去送给她正在小吃部里吃饭的丈夫。托尔斯泰欣然地替她办了这件事,作为报酬(chou),他也收下了她交给他的15戈比。可正在这时,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向托尔斯泰深深地鞠(ju)躬问好:
“您好!伯爵”
这位太太不由得瞪大了惊讶的眼睛:
“伯爵?他是伯爵?”
中年人平静地答道:
“是的,他正是列夫·托尔斯泰伯爵。”
她慌忙地从车厢里走出来,一再谦卑地道歉说:“想不到您就是大名鼎鼎(ding)的托尔斯泰伯爵,我真是有眼无珠,您可一定得原谅我。”接着,她十分尴尬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地请求托尔斯泰交还刚才她给的那15戈比。
托尔斯泰笑笑说:
“不,不,这钱我得留着,它可是我靠劳动挣来的呀!”
他郑重地把钱揣(chuai)进怀里,悠然地走出了车站。
1901年春,托尔斯泰患了疟(yao)疾,接着,他的心脏也出了毛病——心绞痛和心律不齐。7月3日,他几乎不能说话。在医生的精心护理下,一周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高尔基等33人向托尔斯泰发来了祝贺信。罗马尼亚的伊丽莎白女王也写信慰(wei)问托尔斯泰,对他的天才和品德表示“深深的敬仰”。
7月底,托尔斯泰的病情又一次反复,医生建议托尔斯泰去气候暖和的地方疗养一段时间。于是,在8月末的一个寒冷黑暗的夜晚,托尔斯泰裹着一件皮大衣,由妻子、两个女儿和几个朋友陪同离开图拉前往克里米亚。
途经哈尔科夫车站,一大群人围着要见他,医生只让几个大学生进车厢来和他说话。此外,只让托尔斯泰在窗口露了露面,以满足群众想见到他的愿望。
9月7日火车到达塞瓦斯托波尔时,英雄的塞瓦斯托波尔的人民,为自己城市的保卫者、举世闻名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举行了盛大的游行仪式。
离开塞瓦斯托波尔,托尔斯泰一行由公路驱车去雅尔塔。他们在第一个驿(yi)站换马时,托尔斯泰独自向前漫步,遇到一个像小店员样的年轻人,他向年轻人打听河岸下面一个地方的名称。这青年见眼前的老人穿着粗劣(lie),回话十分傲慢无礼。
正在这时,衣着讲究的伯爵夫人走过来,殷勤地扶着托尔斯泰进了马车。
“这个老头儿是谁?”年轻人惊奇地询问马车夫。
“托尔斯泰伯爵。”车夫回答。
“什么?托尔斯泰伯爵,那位伟大作家!我的天呀,我的天呀!我愚蠢(chun)得瞎了眼。”青年绝望地喊叫着,把帽子扔进路边的尘土里。
“我宁愿把我的一切都扔掉,只要能去看看他,可是,我是怎么和他说话的呀!”’他捶打着自己的额头,眼里涌出了泪花,一直目送着马车远去,才怅(chang)然离开。
1902年1月,托尔斯泰又因心绞痛而病得很厉害。他以为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好活了。他一生看到了太多的苦难,他希望能够帮助祖国,帮助人民,于是挣扎着给沙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独裁是一种过时的政府形式,”“高压统治的办法可以压迫人民,但不能治理人民。”他要求沙皇“废除土地私有制”,给人民以“言论自由、教育自由、信仰自由、迁徙自由”。”他认为沙皇和他的政府过去所做的一切是无可救药地错了,他渴望纠(jiu)正严重的罪恶。
托尔斯泰的信没有任何结果,相反,他的病却越来越重,并引发了肺炎,体温升高至40℃,长时间谵(zhan)语,情况十分危急。契(qi)诃夫写信给妻子说:“托尔斯泰情况很坏……可能在你收到这封信时就会听到他的死讯。我很悲伤。”高尔基也给朋友写信说:“可能在你收到这封信时,托尔斯泰已经不在人世了。在俄国,死去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伟人还是第一次。”托尔斯泰的家人也在极度悲痛中讨论他的后事。
与此同时,沙皇政府当局也在积极布置,他们慌忙通电各地:一旦托尔斯泰逝世,严禁群众示威、开追悼(dao)会、挂死者像等等。更为无耻的是,宗教院头子波别多诺斯采夫密令托尔斯泰所在地的教会,只要托尔斯泰一咽气,神父就要立即进入内室,再出来时,应该宣布托尔斯泰已经进行了临终忏悔忏悔:向神佛表示悔过,请求宽怒。已经回到了正教教会的怀抱,并且领了圣餐。这个消息要立即用电报发往全世界。教会竟然准备采取无耻的欺骗手段来愚(yu)弄世人,美化自己,诋(di)毁托尔期泰。
但是,托尔斯泰顽强的生命力又一次战胜了死神。为此,高尔基说:“天才战胜死亡”。
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这是一场无益的、灾难性的、耻(chi)辱的战争。当国外一家报社问托尔斯泰是支持俄国还是支持日本时,他回答“我既不支持俄国,也不支持日本,而是支持两个国家的劳动人民,他们受到政府的欺骗,违背自己的利益、良心和宗教,被迫去打仗。”
有一次,托尔斯泰在路上遇到一群领着孩子的乡下女人,去领丈夫的抚恤(xu)金,作家走上前去,躬(gong)身问她们:
“你们生活得怎样,抚恤金够过吗?”
她们望着眼前慈祥的老人,脸上露出了苦笑,其中一个胆大的妇女回答说:
“生活怎么能好呢?孩子们需要的是爸爸,爸爸在的时候,他们有说有笑,现在变成了小可怜,离不开妈妈一步。”
“是啊!孩子们需要的是父爱,是金钱买不到的父爱。”作家难过地低下了头。
回到家中,托尔斯泰和人们说起这次和失去丈夫的农妇相遇的始末,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
1908年的旧历8月28日是托尔斯泰的80寿辰,人们早就在议论这一天如何为他祝寿。托尔斯泰反对举行任何仪式,为了免于因他而使更多的人受到连累,他甚至渴望被关进监狱。他在一封信中说:
“实在没有什么像把我关进监狱——关进一个真正的、好的、又臭又冷又挨饿的监狱——更使我满意”了,因为这才“能把我从即将到来的80大庆这个威胁(xie)着我的重担下完全解脱出来。”
一天,托尔斯泰收到了基辅大学一位学生的来信,他在信中要托尔斯泰离开故乡:
“把生命献给人和人类吧,完成您在世上最后要完成的事业,使您在人类的心灵中永生!”
他又写道:
“放弃伯爵的爵位,把财产分给您的亲属和穷人,然后自己分文不留,像一个行乞(qi)者那样去周游一个又一个城市……”
这封信触动了托尔斯泰。他给大学生立即回信说:
“您建议我做的正是我的夙愿夙愿:一向怀着的愿望。然而我至今尚未做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决不是我吝(lin)惜自己),主要的是这样做的目的决不应是为了影响别人。这不应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准则。只有不是为了预定的外在目的,而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内在需要,精神上再停在原来的状态已不可能时,才必须也应该这样做。这就像在呼吸困难时,不能不咳嗽一下一样。我离这样的状态已经不远了,而且一天比一天临近。”
1910年10月28日凌晨,年逾(yu)82岁的托尔斯泰带着知心好友、私人医生杜尚·彼得罗维奇·马科维茨基离家出走。这绝非老托尔斯泰的一时感情冲动,而是他经长期酝酿酝酿:造酒的发醇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做出的最后抉择。
他们在火车站上了车。一路上托尔斯泰都很沉默。
三等车厢里挤满了人。医生担心托尔斯泰的身体,托尔斯泰却说,“多好啊,多自由啊!”他与车上的人兴致勃勃地交谈起来,关于土地,关于教育。有人认出了这就是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于是人们纷纷向他涌(yong)来。人们听着他的讲话,却不知面前这位老人,生命正走向终点。
托尔斯泰到达了以前朝圣过的奥普京修道院,还见到了他的出家在此的一个妹妹。他妹妹听说他要在这里住下,激动极了。
但第二天,托尔斯泰离开了修道院。
在路上,托尔斯泰突然发起烧来,浑身发冷,打寒战。医生和萨沙决定不再往前走了。火车到达阿斯塔波沃小站,他们就下了车。没有旅馆,他们暂时住到了站长家里。
一到站长家里,托尔斯泰就昏迷过去了。
托尔斯泰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时醒时睡。在清醒时,他向女儿口授了关于上帝的思想以及给儿子们的信,要他们安慰母亲,并说对她怀有真诚的怜悯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和爱。
11月2日,托尔斯泰体温又上升了,并且开始剧烈咳嗽,医生诊断是肺炎。病情开始一天天恶化,托尔斯泰常常昏迷不醒,当他清醒时,他知道自己要死了。
1910年11月7日凌晨,托尔斯泰停止了呼吸。屋子里一片沉寂(ji)。医生过去,替他闭上了双眼。
托尔斯泰的逝世引起了世界性的反响,全世界的电报线路和海底电缆(lan),都在忙着拍发关于这位伟大人物逝世的电报,成千上万关于他的专栏在排版、付印和发行。所有的重要报纸都加了黑框,剧院停止营业,全国的学校都在可能的范围内为他举行示威游行和纪念活动。国家杜马工人代表团也拍来电报。
托尔斯泰逝世的当天,火车载着他的遗体,缓慢地从阿斯达普沃朝他家乡雅斯纳亚·波良纳行驶。沿途每一个车站都挤满了人群,向他表示最后的敬意。
11月9日,是托尔斯泰安葬(zang)的日子。托尔斯泰的儿子们和农民们抬着他的灵柩(jiu),送葬行列将近1英里长。走在最前列的是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农民,他们举着白色亚麻布的横幅,上面写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您的好处将永远铭(ming)记在我们成为孤儿的农民心里。”大学生们组成的唱诗班,唱着“永恒的纪念”的赞美诗给他送葬。
遵照作家生前的遗嘱,他的遗体安葬在雅斯纳亚·波良纳一个郁郁葱葱的森林中的峡谷旁。这是他童年时代和自己的哥哥们做游戏时寻找“绿木棍”的地方,据说那“绿木棍”上写着“使全人类免遭(zao)一切不幸,永不争吵,永不生气,幸福无疆的主要秘密。”这是托尔斯泰一生都在揭示和探索的秘密。托尔斯泰深信人类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以毕生的精力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