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
中国古代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在此,我们分析一座最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形成年代比较长,到了明清时代,这种形制无论在应用上、结构布局上或是材料选用上,都已基本定型。当然,北京四合院的种类是很多的,有小型的一进的,也有复杂的北京四合院立体图多进的。甚至还有数条中轴线并列而多进的,在范围气势和占地诸方面,如一个大型的住宅群,往往还有花园。
最典型的就是这种三进四合院。这种建筑有一条严整的南北向中轴线。宅的入口多布置在东南角上,这完全符合民俗习性,因为人们对东和南有好感,有“紫气东来”、“寿比南山”之说。进门之后,迎面是一块影壁,壁上往往饰有精致的砖雕,影壁前多置一些盆栽花卉,使空间有生气。影壁在空间上还起到轴线转折的作用。从空间艺术上说,转弯抹角是一种含蓄的手法;但在古代,主要意图是为了避邪。据说转几个弯,煞气就不能进入宅内。影壁不让人们直接看见宅内的情形,家不露财,家丑也不可外扬。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观念在住宅建筑上的充分反映。
进入宅内,是一个小而狭的院子。南侧有一排朝北的房子,叫“倒座”,这是仆人住的房间。也可供来客过夜住,其他则堆放杂物。小院的北首有一垛墙,正中(宅的中轴线上)有一扇装饰华丽的门,叫垂花门,门内一个大院,即“四合院”的主院。主院是一个植有绿化、进深较深的庭院。庭院正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正房,中轴线贯穿其中,坐北朝南,体量是整个宅院中最大的,这里住的是宅主(长辈)。其两侧还带有东西耳房和小跨院。正前方的左右是厢房,那是晚辈住的地方。厢房则开间小,进深也浅。建筑之间有廊相连,雨天不走湿路。正房之后有小院,这里是第三进,一排房子坐北朝南,叫“罩房”,一般是女佣的住房、库房、杂屋等。整座宅子外围一般都不开窗,空间作内封闭,比较幽静。
古代封建礼教在住宅建筑上也有严格要求,如妇女不能随便到外院,客人不能随便到内院,内外分明。
从艺术来说,这种四合院建筑也很重视它的装饰。可以说,中国古代木构民居是古代民间艺术最丰富的一座“活的博物馆”。宅内的门窗、梁枋、檐柱等,都有雕刻等装饰。其他如隔扇、博古架、挂落、圆光罩等,不但是一件件的装饰品,而且使空间更有艺术情趣。通过这些部件、饰物,使室内空间虚虚实实,层次丰富,变化多样。
从家族制度来说,北京四合院的形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扩张”。古时候,家族的发展不像今天这样都是独立的小家庭,而是大家族。按姓氏组成。如果家族人丁兴旺,有财有势,家宅可以向其四周无限扩展。建筑的门窗向宅内的院子方向开启,可以任意拼接,只要留出一个大门的位置,有一条通道即可。这种住宅形制,符合我国古代的家族型制及其发展。
江南水乡民居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及其民居。
江南,又称江东、江左,指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和钱塘江一带,或可简称为两江一湖地区。这里乃是鱼米之乡,气候宜人,地势旷奥,确实是一个宝地,有“画中游”之美誉。这里的人文历史也相当发达,钟灵毓秀。江南水乡民居,贵在“水”字,好多民居,临河而建,尤其是苏州、绍兴两地更为典型,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之词,正是说的这种景观。
我们取几座江南民居为例来分析。
一是苏州的东北街旧陈宅。这座建筑在苏州算是中等大小的住宅,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理想:南为大路,西有河道,东为邻舍,北是邻舍间的小路,开后门可以出入。
这座住宅的基本结构其实与北京四合院相仿(都是同一社会系统,就有同样的社会家族型制要求),中轴线布局,分进设置。这个住宅有东西两条中轴线,西轴为正轴,大门进去,一个院子,正对面是轿厅,转弯入内院为第二进,又是一个大厅,然后第三进,有东西披屋和小院,后面是最后进一,所以中轴线上有四进。东边有避弄,每进均有门可入此弄,在这里一可直通后门,二可直通边门。顺便说一下,有些人把这种避弄说成是空间艺术的原因,说是“小中见大”。其实这种避弄做法,当时有两种作用:一是防火,一旦失火,不会殃及左邻右舍;二是逢宾客在厅堂中,家中妇孺出入须避开厅堂走避弄。
这座建筑西侧临河,西南角有桥,真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是典型的水乡形态。但也有的临河民居,还有’“水后门”,即屋后临水开一个门,外面有踏级可至河,或洗衣取水,或登舟出入,则更有水乡的生活情趣了。
二是苏州吴县西山东蔡镇的蔡宅。这座建筑虽处于村镇地区,但由于屋主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素质;因此其布局仍是比较规整的,中轴线布局,西侧三进,东侧仅一进,自南到北为下房、书房(花厅)和厨房。中间两个院子,皆有种植,环境宜人。东西两路之间也设有避弄。西路后面两进设楼房,这是前低后高的做法,符合风水之说。
有的苏州民居,宅的规模较大,多设花园,苏州民居凡有条件即造园,这是苏州的人文特点。
三是浙江绍兴市仓桥附近的某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临河民居。主楼二层三间,前有院子(天井),后为“水后门”,有一个似廊的空间,柱间设坐凳栏杆,在此可歇坐观景。有踏级可至河边,在此淘米,洗菜、洗衣等,而一般饮用水不在此取用。绍兴人喜欢吃“天落水”,即通过水落管将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注入大缸内,作为饮用水。一般的家庭在天井里有三四日大水缸。如遇久旱未雨,则只好用井水。
这个踏级除了盥洗外,还用来买卖鱼虾、蔬菜、瓜果之类,小船一面划一面叫卖,宅中人闻声下阶购买所需之物。这种方式充满着生活情趣。还有,这里是“后门”,外出用船只,就在此落船。上岸,所以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电影《林家铺子》最后结局是林老板带着女儿从这样的水后门逃走的。这又给江南水乡民居形态增添了许多文学色彩。
四是绍兴市题扇桥附近的一座民宅。宅主是手就艺人,属平民百姓,所以房子自由布局,但从建筑造型来看,却也十分得体。高低错落,无论比例、色彩、质地等,都比较完美。这家的宅舍分前、中、后三间,前面临街,是对外营业兼工作间,中部为生活空间,后面厨房临河。宅中有二层阁楼式的卧室,布局十分紧凑。从外形来看,东侧山墙的底层砌在柱外约一尺处,这样做既可以防止木柱受潮,又可以利用它来存放工具、杂物等。二层部分在木构架之间做立砖白粉山墙,看起来亲切舒展。这使人联想起欧洲有些民居,也是木构外露(如英国的都铎式),但它们的木构形式有许多斜撑,而中国的民居木构形式都是平直构件。
五是鄞县鄞江镇光溪桥边上的临水民居,一排好几家,临河处每家都设敞窗,其外设坐凳栏杆,借河生活,亦可休息、观景。这是典型的水乡人家生活形态的映照。它周围有桥及河埠(图之右端即河埠),交通发达。这些民居往往是前店后河,市井情趣甚浓。
六是山村民居。江浙一带,有山有水,除了上面说的临水民居,也有山村民居。山村民居的特点有二:一是宅居本身,由于地形有高低变化,因此建筑物往往也跟着高低错落,做得甚有情致。二是宅居周围的环境,小路弯弯,背山面阳,层次丰富。这里的人生活在田园牧歌的情趣之中,怡然自得;鸟语花香,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这是我国古代的理想的生活境界。
浙江民居比较讲究质朴,他们多不喜欢大红大绿的建筑色调和奢华的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多用石、石灰粉刷、木料等本色。木料的外表除了用油漆外,有好多也用桐油罩一层,作为保护,看起来木纹清晰,线条明确,形态秀美。日本的一些木构做法,可能受到浙江诸地的这种民居形态的影响。
皖南民居
皖南文化以徽州为典型代表,这里自古就有很发达的文化。皖南为丘陵地带,其自然特点就是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这里的人文特点有二:一是官僚多,封建礼教比较重;二是商贾多,素有“徽骆驼”之说。这里自古为高人雅士龙游豹隐之地,艺术文化很有特色。建筑以民居村落见长,村落布局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居宅舍多为粉墙黛瓦,素朴秀雅,庭院布局更为精美。所以,皖南建筑在我国古代民居中一向负有盛名。此外,这里战争破坏较少,大的自然灾害也不多,因此尚保存有较多的明清时代的建筑,难能可贵。在此,介绍几个皖南民居、村落的构成要素。
溪水皖南建筑以溪为脉络,建筑缘溪而建,溪是生命线。这里的村舍皆与山水有机地结合,或背山临水,或枕水面山,或依山跨水,有“窗外青山槛外水,山山水水皆入宅”之美誉。例如,溪水穿村而过的有歙县的唐模、黟县的西递;溪水傍村而过的有黟县的屏山,休宁的临溪;村落附近有大溪、村落以内有小溪的有黟县的碧山、歙县的潜口等。
艺术文化皖南(以徽州为中心)自宋代以来,外出经商者甚多,致富而返,也附庸风雅,兴学建祠,繁荣当地的文化,造就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如朱熹、戴震、罗聘、胡适、黄宾虹等。同时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留下了许多的砖雕、木刻、盆景等民间艺术品;还是艺术器物的产地,徽墨、宣纸,闻名天下。至于当地人所讲究的择宅风水之类,也不失为一种文化内涵。
标志物也许由于生态—人路亭文、风水的原因,这里的村庄,村口溪边多植一片树林,曰“水口”。但如今这些林木保存的已不多了,十分可惜。村落的“水口”除了树林外,还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唐模的路亭、休宁的牌坊、歙县棠樾的牌坊群、黟县碧山的塔等。
券门皖南村镇内的街道比较狭小,而街道旁往往有小溪流过,淙淙流水,清澈可鉴,给空间带来活气。有的街巷在尽端处做出券门,使整个村镇有分有合有层次,更增添了生活气息。但这些券门在当时却是为了治安之需,必要时可以关闭(有人把守)。
封闭的天井皖南民居的天井是建筑的中心,也是宅舍的有机的生长点。皖南民居平面方正、紧凑、占地小,而有效使用面积大。建筑为封闭的内向空间,一般多为二层,木构架,空斗墙。考究的人家在底层的外墙内侧做木板壁,比较坚固,可以防止窃贼夜间挖壁洞。有的宅外墙上还写有“内有木城,勿用费心”是警告语,其实不一定有木板壁。
皖南民居的平面布局,一般是大门入口,里面一个天井,然后是半开敞的堂屋,左右有厢房,堂屋后是楼梯、厨房等,也有的宅舍楼梯设在厢房与正屋之间的空间。上楼有一圈廊,楼上与楼下空间布局相同。《黟县志》记载,“屋室地不能敞,唯寝与楼耳”。这种封闭的住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有关。
这种住宅,天井小而高,有“坐井观天”之感。但多数人家的天井都布置得极为高雅,里面有石池(既可观赏,又可防火),也有盆景,这是皖南黟县西递的胡宅中的天井布置。用石凳搁置花盆,粉墙上设漏窗,构图得体。
外墙皖南民居外形虽然封闭,但所谓粉墙黛瓦,高低错落,实中有虚,秀雅精美,自成一格。
福建土楼
据说美国人造卫星遥感技术拍摄的照片,发现我国福建西部一带有许多奇特的圆形建筑物,十分巨大,疑为大型的核反应装置。后来才弄明白这是我国的一种特有的民居形式,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福建闽西地区的这些奇特的民居多为圆环形,一圈房屋有三四层高,内有环形走廊,每家占几个开间。中间是圆形的院子,院子正中还有祖堂,可见是一令聚居的家族,有共同的祖宗。这种民宅建筑,大的直径达70余米。相对于汉族地区的民宅而言,这种形式确实很奇特。它的由来,还得追溯到魏晋时代。相传当时内乱外患,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侵,所谓“五胡乱华”。西晋王朝内部又自相争斗,酿成“八王之乱”。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攻陷都城洛阳,那里的百姓无论是有钱有势的还是平民百姓,皆纷纷南逃。有的大家族则举族南迁。但在南逃的过程中,他们一直难以落脚安居,因为经常被当地土著驱赶。后来好不容易逃到福建、广东、江西交界处,总算定居下来了。然而,年复一年,死的死,走的走,也不知道这个家族原来是怎样的结构,难以论资排辈地居住,于是干脆造个圆形的大屋,大家住在里面,不分彼此。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经常要与当地土著发生矛盾,甚至斗殴,因此平时只好生活在宅内,务农时出去。土楼里储有大量的粮食、油盐、蔬菜等,几个月不外出也无妨。圆形建筑正适应了这种需要。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比较封闭的生活形态,他们的语言也自成一格。如今福建、台湾一带说的“客家话”,就是源于这种家族。据说客家话较接近古时候的语言,因为他们少与外界交往,所以相对地说更保持古时候的语言特征。
闽西南靖县坎下的怀远楼这是一座中型的圆形土楼。直径近40米,共有四层。这座楼的外环为穿斗式木结构,外围用夯土墙,上薄下厚,底层墙厚达1.3米。四层的用途是:底层为厨房、杂屋,二层作粮仓,三四层是起居及卧室。环的内侧有廊环通,设有四座楼梯(公用),分别设在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处。环内中心设圆形祖堂。祖堂内有一个半圆形的小天井。祖堂外环墙不开窗。墙外披屋,设各家的猪圈、鸡舍等杂屋。全楼仅有一个大门,位于宅南。底层不对外开窗,二层只开小小的窗洞。顶层在楼梯间位置伸出四个了望台作为防卫之用。整个土楼坚实雄伟,像一座大型的堡垒。
福建永定县的聚奎楼这是一座方形的土楼。这座建筑的平面布局;外围也是一圈住房,内环一圈走廊,四角均设有楼梯。中间是一圈杂屋,为各家的猪圈鸡舍,中心是天井。祖堂位于外环北侧,成坐北朝南之势。建筑的屋顶高低错落,正面以木板壁(上部)与土墙(下部)结合,造型上很有特色。
福建永定县的承启楼是最大的圆型客家土楼,直径达70余米,高四层,房屋共有三百余间,内外共有四环,中心环亦为祖堂。
黄河流域的窑洞民居
我国黄河流域有大片深厚的黄土层,据说最深处可以挖下去200米。经过无数年的风风雨雨,流水冲刷,形成了许多陡峭的土壁地沟。黄土节理垂直,正是挖洞居住的好去处。
窑洞民居沿黄河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黄土上挖窑洞,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窑洞上的较厚的黄土层,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一般的窑洞宽约3米,深约5米,有的大型窑洞深达20米。这种窑洞分前后室,前室用来作堂屋、厨房,后室为卧室。为了增加使用空间,有的窑洞在壁上再挖龛,设炕床。如果土质较好,还可以把洞扩大,成为与窑身垂直的支洞。有的一家住二三个窑洞,算是大户了。
有的窑洞土壁很高,则在窑洞之上再挖窑洞,为二层楼的窑洞,称“天窑”。天窑与地面之间用坡道或砖梯相连,也可以在室内挖洞上下直通。
窑洞式民居虽然建筑形式与其他民居有很大的不同,但从住宅的空间组合来看,仍不失传统民居格局。好多窑洞都用下沉式院子,三面或四面挖洞,其空间关系很像四合院住宅。
有些地方,窑洞式住宅和房屋式住宅混合,形成一个大院,楼梯布置在院子的西北角。从院子来说,仍保持传统四合院(应是三合院,其中东侧的房子已没有了)的形式。宅的大门仍置于院子的东南角上。如此看来,无论民居形式、材料等怎么变化,其本质却没有变,还是内院式的,这是出于家族形式和社会形态的原因。
四川民居
四川,旧称“巴蜀”。巴即巴山,重庆一带;蜀即成都一带。自从原西康省撤消后,其东部归入四川,曰“川西”,这里多为藏民,所以他们的民居与川中、川东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只说巴蜀地区的民居。
巴山巫峡,地势险峻,重庆一带,也多高低起伏,所以重庆市很少看到自行车。这一带的住宅,也顺地势而高低错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吊脚楼”。
下页图是重庆市下伍街的一座民居,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在坡地上建屋,其进深不能做大,所以用悬挑的办法使楼上的建筑进深加大。楼层挑出,既扩大了居室面积,又给楼下的出入口起到了雨棚的作用,造型也更为生动。这种建筑在重庆附近的长江和嘉陵江沿岸很多。部分民居,由于地势陡峭,吊脚楼的撑柱做得很重庆下伍街民居长,有的竟超过两层。还有的顺着陡坡层层造房子,一级级地向上出挑。住在顶层眺望长江景色,能产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绪。
四川蜀地(成都一带)是盆地,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民居形式也与长江中下游一带无多大差异。不过四川人的住宅,往往喜欢以天井的数量来计算规模,某家有几个天井,就能知道他家的大小了。
四川自然风景优美,其中的峨眉山、青城山风景更为动人。峨眉山一带的民居,借自然风景之光,别有情趣。著名建筑家徐尚志先生对这里的民居形态甚感兴趣,他用“飘逸”二字评论峨眉山民居,颇为精到。峨眉山脚下有些民居建有“冲楼”。这是建在宅舍高处的小书阁,结构简约,屋面四展,柱瘦壁薄,窗棂空透,凭窗远眺,心旷神怡,真可谓:“深者见物物亦深,浅者见物物亦浅。”
四川民居总是与高高低低的地形联系起来的。地形或平或陡,民居也随之分出不同的形式。大体来说,有六种做法:
一曰“台”。用于坡度比较陡的地方,像开凿梯田一样,把坡面一层层地削平,逐层升高,形成一个个宽广的平台,并建屋,一台一进,多进住宅就用多个这样的台。由此,建筑物便按等高线方向布置,一般选择面阳的山坡。大体川东、川南诸地,这种形式较多。
二曰“挑”。用于地形偏窄的地方,在楼层做挑楼或挑廊,以扩大室内空间。一般说城镇的住宅用这种形式的较多,特别是沿街的民宅。
三曰“拖”。用于山坡比较平坦的地方,将建筑物按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顺坡分级建造。这种做法一般用于民宅的厢房,屋顶呈阶梯状,也较好看。
四曰“坡”。其实它与“拖”差不多,房屋也按垂直于等高线方向顺坡建造,坡度比“拖”更平,仅将室内地面分出若干不同的高度,屋面保持连续的整体。
五曰“梭”。这是将房屋的屋顶向后拉长,形成前高后低的披屋。多用于厢房,可以一间梭下,也可以全部梭下。当厢房平行于等高线时,梭厢地面低于厢房地面,则可以梭下很远。这部分往往只用作堆放杂物、畜养牲口。
六曰“吊”。即上面所说的“吊脚楼”。
云南民居
云南一地,除了汉族,少数民族聚居,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德昂族、佤族等,称得上是民族大家庭了。在此,我们择选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来分析。
白族民居其实云南这么多少数民族,也许要数白族最为汉化了。从他们的住宅形式上来看,就能了解到这种现象。白族民居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两句话:“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一句说的是三合院加一块照壁,组成一个完整的宅舍;后一句说的是四合院式的建筑,共有大小五个天井。这两种类型的民居,其大门基本上都设在宅的东南角上,一看就知道是模仿了北京四合院住宅。
白族文化很讲究色彩,他们的服饰,总是色彩鲜艳而又和谐,常用蓝、白、红、黑诸色组合,而且组合得和谐得体。这种色组在建筑上也反映出来,白墙、黑瓦、红柱、蓝边,构成鲜艳而又十分和谐的建筑色调。白族居住在云南大理一带,这里风景极佳,有洱海、点苍山。“洱海四景”为:“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即“风花雪月”是也。那碧蓝的洱海,远处是终年白雪皑皑的点苍山,近处鲜花盛开,红艳遍地。这几种色彩成了他们喜爱的色彩组合,所以在穿的、住的形态上,便潜移默化地追求着。
白族民居的照壁很有讲究。他们喜欢在正房的对面设一围墙,做成照壁,照壁分独脚照壁和三叠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璧,壁面等高,不分段,屋顶为庑殿式,这种照壁须有一定官品的人家才能用。三叠水照壁直分三段,中间较高,两边较低而且较狭。
彝族民居彝族位于云南的昆明、楚雄一带。他们的典型住宅形式是土掌房,这种建筑,屋顶用木楞(放得比较密),上铺柴草,再在上面抹泥巴。屋顶近乎平顶。下部的墙壁用木构,其外再用砖墙,泥灰粉刷。内部空间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大门进去,两侧有厢房,其东一般为厨房,西为杂屋,中阅是过厅,其上有采光孔。后部为正屋,一般三开间,中间是堂屋,两边卧室,还有楼层,楼上多放粮食或其他宜干燥之物,在楼上可以外出至前部一层楼的屋顶,这里是用来晒物的。彝族民居中比嫩考究的也是瓦房,但其形式与土掌房差不多。
傣族居民云南一地,民居形式中要算傣族民居最有特色了。傣族聚居在云南的西南部,其中以西双版纳地区最为集中。这一带气候炎热而潮湿(属亚热带气候),仅有两季:雨季和旱季。雨季大约出现在每年的5到10月,这段时间几乎天天下雨,因此他们的房子既要防雨又要防潮。
傣族民居由于其自然条件如此,所以一般都做尖尖的屋顶,而且把房子架高成楼(防潮湿),多数的傣族民居在楼上多做有外廊或平台。这种建筑一般是用竹子做的,所以就称傣族竹楼,学名称“干阑式”。据考古学家研究,浙江诸地发掘出来的史前时代的建筑(遗址、遗物),也是这种形式。本书第一章已说到这种建筑形式。
景颇族民居景颇族多集中在云南西部瑞丽一带,这种住宅采用架高的形式,但屋顶的做法与傣族竹楼不同,多用草顶。这些地区虽然也是一年两季(雨季和旱季),但由于这里地处高原(平均海拔1500至2000米),所以气候没有西双版纳一带来得炎热。有时天很冷,建筑物需要保温。当然,由于这里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都比较落后,所以建筑物都比较简陋,就地取材,多少年来也没有很大的进步,尚接近于史前形态。
佤族民居佤族分布在云南的西南边境怒江、澜沧江一带,这里属横断山脉,交通十分不便,高山密林,与外界联系很少,仍过着靠山吃山的原始农业型的社会生活。这里的住宅,更有史前之味。从总的来看,其形式也是竹楼式的,但材料更原始,室内多数只是一个大空间,称“大房子”,屋顶上有一个男子雕像和燕子的雕像。男子雕像是他们的祖神,燕子是他们崇拜的鸟,有吉祥之意。
云南一地诸民族的民居,称得上是民居的“大观园”。如今有些地方以这种民居建成一处旅游参观场所,游人如织。
藏族民居
藏族分布在西藏及青海、甘肃一带,他们的住宅别具一格。西藏乃是“世界屋脊”,高原气候,因此其建筑就是要适应这种气候,创造出适合人居的空间。大多数的传统藏族民居,其形式多像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藏族的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主要房间朝南或东南,平面近乎正方形,外墙做得很厚实。这里雨水相当少,因此屋顶多为平顶。住宅内的房间用途,以四层楼的住宅为能其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为厨房、储藏室,三层为卧室,四层设经堂(藏人信佛教,神位的上面是不能住人或放别的东西的,所以须设在房子的顶层)。屋内有小天井贯通楼层,可用来采光、通风。底层一般不设窗,只开一些通气孔,二层的窗一般也比较小,三层以上的窗子略大。这种做法令人联想起拉萨的布达拉宫的形象。原来这种上大下小的开窗形式是藏族建筑的一种特有形式。藏民家中的厕所都是“旱厕”,一般集中布置在院落一角朝向较差处,有的与建筑齐平,有的凸出在外,也有的另做一个小建筑,用天桥与住房相连,如图7—27所示。这种厕所不需要用水(这里的水很少),所以叫旱厕。大小便直通下面,粪便积起来作为肥料,臭气也熏不到宅中。这是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等相符合的做法。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的特色,来自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这里的民居有几个特点:其一是用很厚的土墙,砖(或土)拱顶。墙上的门窗用细密的花格子装饰。其二是室内一般用地炕、灶台,土墙上设有拱形的壁龛,用壁毯、地毯作室内装饰,其内容多为葡萄之类,形象晶莹欲滴,可以乱真。其三是宅旁多设晾葡萄干的凉棚,用砖砌出漏空花纹(晾葡萄须干燥,有好的通风条件,但又不能直接让阳光照到)。其四,由于这里的气候温差甚大,阳光下有时十分炎热,因此多设院子,用大树或凉棚来遮荫,在此可以乘凉。
这里的人基本上都信伊斯兰教,所以他们的文化也多与伊斯兰文化相近,建筑文化也同样有这种特征,如屋顶用拱顶,墙上有拱形门窗,窗格和廊子等处用细密图案进行装饰等。这种建筑文化形态,与北京四合院或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文化形态就很不一样了。
蒙古包
内蒙古一带的许多牧民,因为放牧的关系,经常搬迁。什么地方草多,就搬到什么地方居住、放牧。有的整村整乡地迁徙,所以连学校也时迁时搬。这里的自然环境别有情态,绿茵草原,一望无际,“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环境条件决定了他们的住宅也别具一格。
毡包房,也称蒙古包,古人称“穹庐”,是一种圆形的房屋。相传这种建筑形式由来已久,《汉书》中说:“匈奴父子同穹庐卧。”《后汉书》中也说:“随水草放牧,居住无常,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毡包的形状,好似想象中的天穹宇宙,平面、屋顶都为圆形。具体的做法是先在地面上划一个圈(直径约4到6米),然后在圆周上立四尺左右高的柱子,使之纵横相连,变成一个网状的围护体骨架,并可收拢,拆装很方便。骨架的外面则包羊毛毡,再用骆驼皮条系住,以抗风寒。上面覆盖一个伞形的屋顶,也是装配式的,可以收起来。在包的顶端一般做成正圆的天孔,即天窗,能采光、开闭,也可以作为换气孔、排烟口。
右图是蒙古包的典型形式。左图是毡包。右图是用砖砌成的建筑,虽然固定了,但建筑形式仍是仿毡包的。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所以都要设暖炕,边上有炉灶、烟囱。
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人文条件的不同,我国古代的民居的形式也各不相同。这其中可以总结出几个要点:一是以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展,越到边远的地方越与中心地带的建筑形式有差别,这说明中国的文化是内向型的,有一个发达的统一的中心;二是以人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各地的民居形式都按各地的自然特征确定其形式,与西方相比,则其宗教成分较少;三是这种形式比较固定,成百上千年没有什么显著变化,形成固定的建筑文化。这说明中国封建文化具有强烈的传统性,不易被新的系统取代,所以现代住宅的形式与这些传统民居的形式类似。
皇家园林
在我国的诸皇家园林中,也许要算颐和园最为典型和完整。它至今仍保持着原貌,更为难能可贵。
颐和园一处,其实在历史上早已是个名胜之地。金代时为皇帝的行宫。到了明代,建有皇家园林,叫“好山园”,其中的山叫瓮山,湖叫西湖(在北京之西)。清康熙时,亦为皇帝的行宫。直到乾隆年间,皇帝要为他母亲做六十大寿,于是便在此大兴土木,在瓮山上建造高达九层的大报恩延寿寺,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又整治并扩大西湖,并改名为昆明湖。整座园林之名,则改为“清漪园”。有人说,它有点像杭州的西湖,而乾隆皇帝则说“略师其意”。其实,乾隆酷爱杭州的西湖,颐和园仿之也在所难免。最典型的是那“西堤六桥”(杭州西湖的苏堤六桥是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映波桥;颐和园的西堤六桥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所不同的是颐和园为皇家园林,桥也具有皇家气。如其中的玉带桥,一看便知是皇家园林之物,若将它置于杭州西湖,显然格格不入。
到了1860年,园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此园,并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规模甚大,面积达290公顷,其中四分之三是水面,陆地中包括平地和山峦。主峰万寿山高60余米。整个园可分为四个景区:朝廷宫室,包括东宫门、仁寿殿和一些居住、供应建筑等;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南湖和西湖;万寿山后山和后湖。朝廷宫室景区在颐和园东部,以建筑物为主。主要有仁寿殿,为主殿,是皇帝处理政事、召见群臣之处。乐寿堂是皇帝居住地。德和楼是大戏台,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在此看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小建筑,各自成院落。
第二个景区是万寿山前山,以万寿山上的最高建筑佛香阁为主,也是全园的主景。以这个建筑为中心,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南起湖边的“云辉玉宇”牌楼,向北是金碧辉煌的排云门和排云殿,这是一组建筑。还有玉华、紫霄、云锦、芳辉四殿列于左右。这里本是大报恩延寿寺旧址,后来则成为慈禧太后接受百官朝贺之所。再上面建有一高台,壮丽无比,台上即佛香阁,供释迦牟尼佛像在其中。阁呈八角形平面,共四层,顶为攒尖顶,在此向南极目,一派气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在佛香阁之北,是一个藏式的寺院“智慧海”,然后便属后山景区了。在万寿山前山,还有一些建筑和景区值得一提。一是长廊,廊枋檐柱全是彩画,全长达728米,堪称世界第一。其次则是排云殿西侧建在半山腰上的“画中游”,在此眺望景物,宛若在图画中。其他如听鹂馆、寄澜堂等,不再细说。而其中的石舫(清宴舫),则是中西结合的形式,有人认为这个建筑有损于颐和园的整体风格,看它的那些罗马式的拱廊,确实与这里的整体建筑形式不同。
第三个景区是后山、后湖,包括苏州街、谐趣园。在万寿山后湖的对面,有一块狭长的地形,造了许多店铺屋宇,茶楼、酒馆、古玩店、书斋,凡江南文雅的市井街巷内容,几乎一应俱全,让皇帝在此过一把“江南”瘾。
在后湖景区,谐趣园称得上是颐和园中的“珍珠”。此园的构思确实与无锡寄畅园相似。谐趣园在整个颐和园的东北角,原名“惠山园”。此园从性质上说是皇帝的游乐场所,可和群臣玩射覆、投壶等游戏。园内有荷池,环池建有知春亭、知鱼桥、知春堂、兰亭、涵远堂、澄爽斋等,构园紧凑,疏密有致,虚实得体,确实有江南园林之艺术情趣。
最后是湖区。这里由大小三个湖(昆明湖、南湖、西湖)组成,除了西堤六桥,还有十七孔桥、铜牛、八角亭、龙王庙等处。总的来看,湖区景疏朗,则全园之景亦可谓疏密俱全,既有皇家之气,也有自然风韵。
承德的避暑山庄乃是清代帝王的行宫,即“热河行宫”,位于承德市北,这里山峦苍翠,峰石怪异,又有水面,武烈河萦流其东,滦河横贯于南,山水交相辉映,早就是一处名胜。18世纪初,康熙皇帝来此亲自定点规划、布置,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始建,历经五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初具规模。后来在乾隆时代又加以改建和扩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最终完成。
避暑山庄占地564公顷(比颐和园几乎大一倍)。庄园建成后,康熙、乾隆诸帝,每年夏天来此避暑,有时竟达半年之久,以致朝廷政务、接待宾客等也搬在这里。其实此地已近边关,临近北疆,有些军政之事,上下容易接应。这也正是康熙皇帝之良苦用心,一面避暑游赏,同时也带有军政的目的。
避暑山庄总体布局十分清晰而妥帖。整座园林分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及山区四部分。
宫殿区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殿宇廊轩,富丽壮观。山庄周围筑有虎皮石雉堞宫围墙,总长达10公里。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乾隆皇帝亲笔题匾。入丽正门,里面就是一组宫殿。宫殿前有广场,为康熙、乾隆检阅满清王室武艺的地方。广场后为宫门,上有“避暑山庄”匾,为康熙亲笔所书。入宫门是山庄的正殿楠木殿,又称“澹泊敬诚殿”。此殿面阔七间,单檐歇山顶,下有高大的石砌台基,整个大殿全部用楠木建成,以四十二根楠木为支柱。殿顶用灰色筒瓦,比较朴实。地面用磨光花斑石,天花板为捕木雕刻。整座建筑庄重肃穆,朴实无华。
楠木殿后面是“四知书屋”,再往后经王室宗庙“昭房”,便到达“烟波致赏”,是皇帝的寝宫。建筑面阔七间,中间设宝座,东为佛堂,西即为皇帝的寝宫。建筑的东西两边均设小院,为后妃住地,慈禧曾住在西边的小院内。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并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一年之后,他便在此宫下世了。
避暑山庄最美的是湖区。湖区先是“万壑松风殿”,殿前有庭院,遍植苍松翠柏,使景观显得密叶层层,深幽无比。康熙皇帝就在此批阅奏章。这里有山有水,景物丰富,风格统一,似江南园林,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欢。再往前便是“芝径云堤”一景,仿效了杭州西湖中苏堤的风格。堤端分三路,分别通向湖中三岛:一为“月色江声”,二为“采莲渡”,三为“如意洲”。
湖区的水心榭一景十分精彩,湖上架桥,桥上建有三座亭子式的建筑。桥下碧波,粼光闪闪。若逢夏日,在此赏景,可谓沁人心脾。“月色江声”这一小岛上绿树如长廊,还有“静寄山房”、“莹心堂”等,建筑小巧,空间多变,掩映在丛林之中,有江南园林之意象。如在月夜,山色空蒙,风声水声,声声清雅,柔和无比。
湖区中的烟雨楼更值得一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浙江嘉兴的南湖,上烟雨楼,见其景致极佳,就命人在避暑山庄仿建此楼。这座建筑为两层,下有石砌基础。楼的西侧有假山、翼亭。若逢夏日多雨,倚栏远眺,见远处丛林山峦,犹若烟霭,若隐若现。烟雨楼东边又有一岛,上有如塔似阁的三层建筑“上帝阁”,相传也是乾隆皇帝慕江南景物仿江苏镇江的金山寺而建,所以这一建筑又叫“金山亭”。人置亭中,见四野如画,美不胜收。
整个避暑山庄,可以说是由康熙皇帝一手策划、建设的,他还为这里的景题名,共题三十六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
松鹤清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问想,天字咸畅,
暖流喧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滴石,澄波叠翠,
石矶观雨,镜水云岭,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后来乾隆皇帝又在此基础上续题三十六景,但为了对祖父的崇敬,便改四字一景为三字一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宅,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
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
沧浪屿,一片云,茹香,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
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
知鱼矶,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如今,避暑山庄基本上还以原来的形态存在着,这是值得欣幸的。
在诸多的皇家园林中,人们也许知道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中南海、御花园等,而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却少有人关注。乾隆花园位于北京故宫的外东路宁寿宫这组建筑的西北隅,是一座小巧而精致的皇家花园,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92),至乾隆四十一年(1796)建成,本名“宁寿宫西路花园”。由于这座花园是为乾隆皇帝六十大寿而建,并给他归政养尊之用,所以后人都称之为“乾隆花园”。
乾隆花园的总平面是南北向狭长形,正门在南面,叫“衍祺门”,门内是一道用湖石堆起来的山屏。屏后正前方是一座古朴典雅的轩厅,檐前有一株古楸树,每当春末夏初,花开满树,繁花似锦,故轩名“古华轩”。相传建园时古华轩原计划建在这株树的位置上,乾隆皇帝认为这一株古树迁不得,于是就把建筑物移后,大树保留了下来。轩前的西边有一亭,即禊赏亭。亭对面是湖石假山,山上有承露台,在林木掩映下,显现出精巧的雕栏。山下有洞,转弯抹角,在洞顶石孔中镶嵌着一个双层花瓦的漏窗。阳光透过此窗,照入洞中,光形变幻,犹如许多金鱼在游动。出洞便是一个别致的小斋,即“抑斋”,这是乾隆皇帝静坐养性之地。斋西游廊转折,围成一个小院,院中堆石筑亭,即“撷芳”。
古华轩北,有一道清水墙,中设一殿,卷棚式垂花门楼,显得文雅秀美。入门是一座三合院建筑,民居形式,显得淡雅朴实。北首正房,即“遂初堂”,东西两边为厢房。院中置秀石,植树数株,疏朗中显出文秀之美。
遂初堂后又是假山,山上有方亭,即“耸秀亭”。亭中观景,四周楼台亭阁历历在目。远处则是故宫,金碧辉煌的屋顶,间以葱郁的林木,似有飘然若仙的境界。山之北为“萃赏楼”,用廊与“延趣楼”相接,东南则是“三友轩”,取意松、竹、梅“岁寒三友”,表示性格高洁。
在这一组建筑的北面,又是假山。山正中一亭,形式特别,似五瓣梅花,即“碧螺亭”。亭顶覆盖着蓝色琉璃瓦,镶有紫色琉璃剪边,中央饰以白色梅花形宝顶,色彩绚丽,有皇家气。亭南有石桥,飞架于山上,与萃赏楼相接。山之北是“符望阁”,为园中最大之建筑,雕梁画栋,华美而庄重。
园中最后的建筑是“倦勤斋”,位于符望阁之北。在倦勤斋与符望阁所构成的院子之西,有一片弧形的墙。正中一个八角洞门,门内皆种竹,有一小巧玲珑的建筑掩映于竹丛,这就是“竹香馆”,形式秀巧,别具一格。
乾隆皇帝建造此园,刻意追求江南园林之神韵。从空间布局来说,似有此意,但建筑华丽,却又脱离不了宫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