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抢先下手,掌握主动
“先下手为强”,有时局势的主动与否全在于论辩开始时能否掌握主动,能不能做到先发制人。
如果辩论刚开始在心理上能比对方站在更优越的位置,自然可以影响到后来彼此的谈话。因此,能够比对方先行一步,就达到了先发制人的地步。
辩论不是简单的舌战,更不是街头泼妇骂架,而是进攻与防守综合艺术的运用。顾头不顾尾的蛮攻和忍气吞声的呆守都会造成灭顶之灾。孙子曰:“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在辩论时,为了辨明是非,最经常也是最奏效的战略就是主动出击,因为只有在进攻、进攻、再进攻中才能始终把握主动权。但不能盲目进攻,要掌握进攻技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正面进攻
与对方短兵相接,面对面地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尤其是中心论点,指出对方论点的错误和明显违背事实和常理的地方,使其主张不能成立,是辩论制胜的法宝。这就是所谓正面进攻。这是大规模的正规军决战常用的手法,最常用,也最难以掌握。1988年“亚洲地区大学生论辩赛”预赛的第一场,香港中文大学队对新加坡国立大学队,辩题是“个人功利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辩题即论点,站在反方的香港中文大学队的一名队员发言指出:
“国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造福于全人类,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这里采用的就是正面进攻,直接反驳辩题。只用两个反问句,举出两个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及全世界都知道;爱迪生的科学发明,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更是世人皆知。论者用这两个促进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实,直接证明“个人功利主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一论点的错误。这一方法的效果是全面而且有力的。
(2)侧面进攻
侧面进攻指不与对方正面交锋,或是因对方论点看似十分坚强,难以找到漏洞,而从侧面驳斥对方的论据,或提出对方论据逻辑上的毛病,加以迎头痛击,彻底打垮对方。
(3)包围进攻
包围进攻是指当对方分论点很杂时,可以分割包围对方核心论点周围的分论点及论据逐一进行驳诘,最后推翻对方的核心立论。既然对方分论点不能成立,其核心立论自然不成立。
(4)迂回进攻
迂回进攻是指不与对方近距离接触,而先远距离地进攻,如从挑剔对方的论辩态度不妥或论辩风度有失,开始诘难,进而抓住对方的论辩企图,深入进行驳诘。用这种方法,往往使对手措手不及,难以应答。
在辩论中,只有以正确的进攻方式攻击对手,在攻击过程中发现对方的破绽抢先下手,掌握辩论中的主动权,进而穷追猛打,方可一举取胜。
2.抓住要害,穷追猛打
辩论中,抓住对方要害进行攻击,可望迅速突破对方的“防线”,尽快取得论辩的胜利。
辩论,很大程度上靠即兴的临场发挥,而人的语言不可能总是组织得很严密,总有一些漏洞。只要能够抓住对方的弱点,全力击之,就能迫其就范。
如对方立论不甚周全,解释不尽合理,表达欠妥等,都可带来可乘之机。
(1)集中力量攻击对方某一薄弱环节。在辩论中,对方必有软肋。在进攻时,集中火力攻击之,打开突破口,一鼓作气,最终必定取得胜利。
(2)利用对方隐藏的弱点。这类弱点需要处处留心,随时抓住。
(3)利用对方表达上的漏洞。在辩论中抓住对方表达上的漏洞,及时指出,也会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4)利用对方逻辑上的弱点,按照对方逻辑导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这样,对方论点不攻自破。
(5)利用对方立论上的弱点。一般来说,这样的弱点不很明显,但一旦抓住,进行攻击,那么它的攻击就是致命的。如在“人性本善”辩论中,找出对方立论的疵点,“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并进行连续攻击,效果就非常明显。
打击对方的不备之处,摧毁力是很大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对方考虑再周全,也有疏漏之处,关键在于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并抓住这种疏漏进行反击。1966年,电影演员出身的里根同前任州长布朗竞选加利福尼亚州长。当时,布朗的助手苦心编了个电视节目。节目中布朗对一群小学生说:“我正在同一名演员竞选,而你们知道是谁暗杀了林肯?”这里说的是杀害前总统的演员布思,而其真意却是诽谤里根的出身。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被里根强大的竞选班子抓住了漏洞,进行了有力的反击,里根因此而获得了无数张同情票,最后以绝对优势当上了州长。布朗的失策就在于“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再说里根是演员出身跟凶犯布思有什么关系呢?在论辩的进攻中,因准备不足而出现漏洞,就等于把把柄送给了对方,对方当然会毫不留情地进行反击,所以,抓住要害常常是辩论取胜的关键。20世纪30年代中期香港茂隆皮箱厂负责人冯灿善于经营,生意相当兴隆,因而引起英国商人威尔斯的嫉妒。威尔斯蓄意敲诈,向茂隆订购了3000只皮箱,价值港币20万元。茂隆按照合同规定如期交货,威尔斯却鸡蛋里挑骨头,硬说皮箱中有木料,不能算是皮箱,要求赔偿损失。威尔斯同时向法院提出诉讼。开庭时,港英法院偏袒威尔斯,企图判冯灿诈骗罪。冯灿委托当时还不大出名的律师罗文锦出庭辩护。罗文锦分析了案情,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在法庭上,正当威尔斯信口雌黄,强词夺理的时候,罗文锦站起来,从口袋里取出一只大号金怀表,高声问法官:
“法官先生,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答:“这是英国伦敦出品的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呢?”
“有关系。”罗文锦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的人问道,“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了吧?但是请问,这块金表除表壳是镀金之外,内部的机件都是金制的么?”
旁听者同声议论:“不是”。“当然不是。”……
“那么,人们为什么叫它金表呢?”罗文锦稍作停顿,高声说:“由此可见,茂隆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而已。”
在众目睽睽之下,法官只得判威尔斯诬告罪,罚款5000元,了结此案。从此,罗文锦声名大振。显然,罗文锦由于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明确了主攻的目标,才设想了以金表来类比推理的方式。而且,他在进攻中还注意了表达的层次和气势,显得简洁有力,从而获得胜诉。
3.利用矛盾,逼敌就范
发现对方诡辩中自相矛盾,就加以揭露,用对方的一个判断去否定另一个判断,通常很容易推翻诡辩者的论点。
利用矛盾,是论辩中常用的技法。这种方法就是在论辩中,通过分析对方的论辩,抓住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加以揭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揭露对方论辩的荒谬,使其目的不能得逞。
雄辩家通常很喜欢利用矛盾术来驳斥和揭露诡辩。有一个克里特岛的人说:“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一擅长辩论的人很容易就抓住了这句话的漏洞进行反击,于是问他:“你这话是很荒谬的,因为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就不是所有克里特岛的人说的话都是谎话,因为你本身就是克里特岛人;如果你这句话不是真话,那就是你在那里扯谎,既然‘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这句话是谎话,那就得承认有的克里特岛人说的话不是谎话了。”利用矛盾术不仅可以驳倒诡辩者的诡辩,而且可以用来将诡辩者的“军”,使他们有苦难言。从前,有两兄弟,家里很穷,老大就出门找事做。结果找到了一个长工的活,期限是一年。地主同意老大所要求的工钱数目,不过要加一个条件:“我干什么你就跟着干什么。如果违背了这个条件,就要扣掉全部工钱。”
老大答应了。
到了年底,地主把老大叫去,吩咐着:“快过年了,我家需要油用,今晚你跟我一道到隔壁偷去。”老大一口回绝了,说:“这种事我不能做!”
地主按照条件扣掉了老大的全部工钱。老大两手空空地回家去了。老二安慰老大说:“你不用难过,过了年我去给他当长工。”
过完年,老二就到地主家当长工。地主又提出相同条件,老二满口答应了,不过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我一点也不违背你的条件,你怎样做,我便怎样做,你要给我双倍工钱。”地主满口答应了。
一天,地主领着老二上街卖油,地主提着油罐在前,老二挑着油担在后。走到半路,地主摔了跤,把罐子里的油泼了。老二看见了,马上也故意摔了一跤,把油桶里的油全洒在地上。地主气得火冒三丈,骂道:“你怎么把我的油全洒了,非赔不可!”
老二心平气和地说:“你不是说你干什么我就得跟着干什么吗?我是按你的条件做的呀!”地主无话可说,只好垂头丧气地返身回家。
地主回到家,大骂老婆出气,哪知老二跟着大骂起来;地主用木棒打老婆,老二也跟着打起来。这下地主可急了,指着老二骂道:“你怎么敢打我的老婆?”
老二假装吃惊道:“难道我做得不对?你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呀,不然你扣我的工钱怎么办?”地主气呼呼地说:“你滚吧,我再也不要你当长工了!”
老二说:“不行!当初约好要干一年,不到期我是不走的!”
地主看这长工实在难对付,不得不忍痛付出双倍的工钱,让老二回家了。
老二就是运用了矛盾术,紧紧抓住“地主干什么,长工也跟着干什么”这个条件不放,把地主弄得狼狈不堪。论辩中的矛盾战术,是论辩者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真实,再根据矛盾规律的“两者不能都真,必有一假”的逻辑要求,进而说明对方论题的虚假。
矛盾战术,表现在论辩中,是抓住对方自相矛盾的地方加以暴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战胜对手。一个小男孩子去面包店买了两个便士的面包,发现面包比平时小得多,于是就对老板说:“你不觉得这个面包比平时小吗?”
“哦,不要紧,这样你拿起来就方便多了。”显然,老板在诡辩。
小男孩没有争辩,只给一个便士就离开了面包店。老板赶紧大声喝住他:“嗨,你没给足钱!”
“哦,不要紧,”男孩不慌不忙地回答,“这样,你数起来就方便多了。”一句话噎得老板说不出话来。利用矛盾“战术”,可以一下子击中对方要害,使其无可辩驳。
揭露对方矛盾,使论敌对同一事物作出前后不同的断定,再以矛盾律为武器攻击对方,往往能把对手逼入无辞可辩的境地,这是矛盾“战术”的重要特点。
矛盾战术的运用有两种类型:顺推术和模拟术。
(1)顺推术
顺推是按敌论的逻辑推论出一个荒谬的结果,回敬对方,从而使对方陷于被动地位。有一家家里有人去世,居丧期间,偶然吃了一餐红米饭。有一个管闲事的对此颇有微词:“家里死了人是不能吃红米饭的,因为红色是喜色。”这家主人反驳说:“难道吃白米饭就是家里死了人吗?”
这家主人反驳对方使用的就是顺推术,但其形式则是错误的,因为他由对方的观点推出新的观点时使用的是由肯定后果到肯定前提的错误形式。有个病人走进医院,对护士说:“请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因为我很穷。”护士问:“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吗?”病人回答说:“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护士揶揄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
病人听了护士的讽刺,十分生气,回敬道:“好,那就麻烦你安排我在一等病房吧,以后把账单寄给我姐夫就行了。”病人回敬护士,是顺着护士的话进行推论和回敬,这种推论真是妙不可言,妙就妙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没有任何招架的余地。
(2)模拟术
模拟术是模拟论敌的荒谬逻辑,反击对方的方法。在一个小镇的汽车站候车室里,有一个男青年把痰吐在洁白的墙上,车站管理员对他说:“先生,你这样做很不文明,‘不准随地吐痰’的告示你应该看到了吧?”
“看到了,我吐在墙上,不是吐在地上。”
“如果依你这种说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了,因为衣服上也不是地上。”
男青年哑口无言。车站管理员所用的方法就是模拟术,模仿对方的逻辑,予以反击。
4.借题发挥,巧妙反击
在辩论中,为了使对方屈服,可以将对方的命题、观点进行适当的展开和引申,指出其不合理和荒谬之处,从而给予有力的反击。
在辩论场上,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变化,常常令人难以捉摸。如能及时抓住其中有利于证明自己观点的某句话,某个观点,某种情况,进行巧妙反击就可轻松获胜。
(1)肯定式反诘
肯定式反诘就是不直接,而以反问的形式,先假定肯定对方的观点然后加以反诘,从而更有利地证明己方的观点。这种反击通常比直截了当地说出己方观点更有力量。某年,亚洲大学生辩论会大决赛时,辩题是“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正方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发展旅游业真是弊多于利的话,那么,为什么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旅游业呢?难道这些国家和地区那么多领导人都是愚不可及的吗?”像这样的反诘,一般很难正面去回答和辩解的。
(2)否定式反诘
否定式反诘就是用反问的形式,否定对方的观点。这样既增强了自己的语势,更使辩论语言不显得过分呆板。
在“文革”中,一些人企图诋毁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借以批判彭德怀。在一次批判会上,彭德怀义正辞严地反问道:“请问,‘九·一八’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是谁招致来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又是谁惹恼了侵略者?我再请问,日本鬼子对我国同胞惨无人道地烧杀,难道只是在百团大战以后才开始的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将对方说的“是百团大战引来了日本鬼子对我们的进攻”的观点,给予了有力否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顿时哑口无言了。
(3)强击式反诘
强击式反诘就是反问的语气坚决强硬,攻击力强,适用于敌我双方在原则性问题上不容许有丝毫的软弱与让步的情况。
有些人在辩论过程中,讲不出什么实在有说服力的道理,只是闪烁其词,进行诡辩,对此我们要善于识破,拆穿其荒谬的底牌。如何识破、拆穿?有三种方法:
(1)以铁的事实,驳倒诡辩
“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当年,周恩来总理在反驳这一谬论时,就列举了众所周知的事实:“英国的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其海外驻军多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的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言之确凿,雄辩有力,足以论证一个国家是否对外扩张和这个国家的人口多少并无必然联系。
面对某种诡辩,只要列举出其结论相反的事实例证,其结论也就不能成立了,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2)利用推理进行反驳
有时,争论的一方理屈词穷,却用论题概念的偷换或转移让对方上当。这类耍赖狡辩在论辩中也会出现。不准转移或偷换命题,遵守同一律的逻辑方法,利用推理就能制服这种狡辩和诡计。
利用推理方法进行反驳的手段有许多。在一次联欢会上,主持人出了一道题:“2+3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5?”有人问:“是相对数是绝对数?”“是一般的数。”有人答:“两只猫加三只老鼠不等于五。”主持人说:“不行,不要名词。”这下,大家有点儿被难住了。有人答:“如果3+4不等于7,那么2+3也就不等于5。”“对了!”这就是一个假言判断的推理。既然对方提出的是个怪问题,你用直言判断,肯定解答不了,只有用假言判断,才能给自己插上智慧的翅膀。其他的逻辑方法,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就可以了。
(3)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在辩论中,以彼之道,还治彼人之身,往往能收到奇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鲍西娅化妆成律师智斗贪婪而狡猾的夏洛克,用的就是这种手法。鲍西娅依据法律判决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取一磅肉,但同时规定:不准流一滴血,不准有丝毫超过和不足,否则就判夏洛克抵命并财产归公。结果斤斤计较的夏洛克只好放弃履行契约的要求。鲍西娅以诡辩对诡辩,使其自食其果,一无所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采用喻仿式、比仿式和仿体式各种方式,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论是哪一种都要抓住诡辩推论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然后选取另一类可以与之相喻仿照的事物加以推论,得出一个能给诡辩者以某种损害的结论,从而产生反难或反责的效果。这种技巧的要点是:选择与诡辩者有利害关系的事例,采用诡辩者使用的方法解析事例,或是以意外的可感性活动使诡辩者受责犯难。
反诡辩技巧,就是给诡辩者以嘲弄,从而诱使他发问,向你设下的实际是他自己设计的圈套,使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得不放弃诡辩,采取老实的态度。因为逻辑是他的逻辑,事实是他的事实,由此推出的结论,他只有接受。
(4)引申式反诘
名言很多,很容易被诡辩者利用作为他们的招牌。当诡辩者引用名言的时候,拆穿反驳的方法大体上还是上面所谈的几种。诡辩者引用名言,往往有一种“拉大旗作虎皮”,显示自己与名人和真理站在一起的架势,容易使人“措手不及”,一时难以应对。其实,冷静一想,名言的使用场合不同,其含义也是不同的,可以用许多招数予以拆穿驳倒。
(1)例证法
名言往往是在一定情况下或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真理性是相对的。诡辩者引用名言往往脱离实际,你可以指出这一点,但某些名言的背景情况不太容易一下子说清楚,所以最好以事例来论证其引用的片面性。
如有段时间教育界强调智力开发,有人就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当然是指只重传授知识而轻视想像力培养的教育弊端而说的,并不意味着知识丰富不重要。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都是既丰富知识又发展想像力,使其相得益彰的结果。这就有大量的事例可以反驳诡辩者对名言的引用,证明这种引用是站不住脚的。
(2)辨析法
诡辩者引用名言归根到底是对名言的曲解和滥用。有时候,我们只要对名言本身的词语加以辨析,就可以看出名言不足以证明诡辩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青年小王有错不改,不听朋友劝告。朋友劝他:“小王,你不能这样下去,应当争口气,何必总让别人说呢?”他说:“我才不在乎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朋友说:“走自己的路是指走正路,走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路,而不是走弯路和邪路,如果前面是悬崖与深渊呢?也不需要别人的劝阻吗?”
(3)顺意法
迟到者不接受批评,反倒诡辩说:“我不过是睡觉睡过了头,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呀!列宁不是说过嘛,不会好好休息也就不会好好工作呀!”你可以说:“不错,列宁是说过这话,但他难道说过,为了休息好可以耽误工作时间的话吗?”如此顺意反诘,使其无法再狡辩,只好低头认错,甘心受罚。
(4)针锋相对法
这种方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一种。这就是说,当诡辩者引用名言佐证时,你也引用名言来论证反驳。有一次,几个人相聚,争辩起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问题。女同胞认为做父亲的应负主要责任,并引用古语说:“我国古代就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而不说‘母之过’,可见做父亲的应承担主要责任。”言者有点得意,男同胞一时语塞。东道主连忙反驳:“这也不尽然。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他论教育的名著《爱弥儿》中指出:‘母不母,则子不子’,这说明母亲对教育子女也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下子,女同胞也语塞了。其实,对子女教育,父母都有重要的作用和责任,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或是推卸责任的诡辩,即使引用名言,也是可以揭穿驳倒的。当然,这个事例有点半开玩笑,但它可以说明针锋相对是可以采用的反诡辩的一种方法。它不给诡辩者半点可乘之机,语言严谨。
(5)极端法
有些思想僵化的人曾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类的话来否认正当的个人利益。那你可以告诉他:“为了避免‘人满为患’,做出无私奉献,请您来个安乐死吧!行吗?”这里虽然是说笑话,却正是把问题推至极端,揭穿了诡辩者的论点是荒谬的,在极端情况下不攻自破。
5.避其锋芒,灵活应变
常言道:“君子避三端:武士之剑端,文士之笔端,辩士之舌端。”在辩论的时候,遇到于己不利的论题,如果不及时避开,一味纠缠不休,就会为“笔端”或“舌端”所害。
辩论方法不但要有攻,而且也要有防。有攻有防,攻防结合,才能克敌制胜。只攻不防,看似骁勇,实则并非善战;疏于防守,弄得遍体鳞伤,又怎能养精蓄锐,战胜论敌呢?
避开论敌锋芒的要则,就是要善于及时避开论敌“笔端”、“舌端”的锐利锋芒,必要时不惜“丢卒保车”,甚至,“丢车保帅”,寻觅新的战机,化险为夷,东山再起,变被动为主动。
律师在为一个实施正当防卫的被告辩护的时候,如果一味与控方律师争辩原告的伤是重是轻,后果是严重还是轻微,只能是被动受责。只要及时撇开这一话题,转入被告为何要实施正当防卫,以及他若不防卫又会招致何种后果这一关键论题,并予以充分的论证和有力的辩护,就能取得辩论的主动权,维护被告的合法利益。
灵活应变的范围很广,在辩论中常常会发生预料不到的问题,由于双方都不肯让步,使辩论陷入僵局。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一是把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往后放,待其他问题双方统一后,再来讨论。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确保辩论的顺利进行。二是先易后难,经过几个回合的洽谈,对剩下的问题,双方都能抱着通情达理的态度,尽快使问题达成协议,以避免在少数问题上耗费精力,过分纠缠。
具体怎样避其锋芒,灵活应变,有以下几法:
(1)借尸还魂
辩论之中常常有不必正面反驳,或是不便于进行正面反驳的情景发生,这时要善于“借尸还魂”,抓住对方的话头巧妙地暴露对方的错误,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次,俄罗斯著名马戏丑角演员杜罗夫在演后休息时,一个傲慢的观众走到他跟前,讥讽地问道:
“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吧?”
“还好。”
“作为马戏班中的丑角,是不是只要生来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就会受到观众的欢迎呢?”
“确实如此。”杜罗夫悠闲地回答,“如果我能生一张像先生您那样的脸蛋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这位不识趣的挑衅者读懂了杜罗夫的意思:如果我仅仅是由于生有一张愚蠢而且丑怪的脸才受到观众欢迎的话,那么你的加倍愚蠢和丑怪的脸,肯定就可以拿双倍工资了。
(2)釜底抽薪
某地学生以《武将也需要文才》一题开展辩论。反方认为武将不要文也可以,理由是:武将能指挥打仗,学文是避长扬短。
对此,正方反驳:“在知识的海洋里,每一门学科、每一种知识技能不是孤立的。武才和文才也是这样。武才靠文才来总结、交流、提高,文才靠武才来鉴别真伪。一位高级指挥员曾列举了武将学文的种种益处:一是可以把练兵或打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便于学术交流和供后人学习借鉴;二是迫使自己不断进取,防止经验主义;三是培养深入、严谨、细致的作风,避免粗枝大叶;四是在学文过程中加强思想修养,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五是丰富业余生活,使文武互补,工作有紧有松。”这里采用的就是釜底抽薪法。这样反驳,武将能指挥打仗就可以了,学文是扬短避长这一论据就被驳倒了,武将不需要文才的论题自然无法成立了。
(3)自我解嘲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会见以傲慢著称的麦克阿瑟将军。会见中,麦克阿瑟拿出烟斗,装上烟丝,把烟斗叼在嘴里,取出火柴。当他准备划燃火柴时,才停下来,对杜鲁门说:“抽烟,你不会介意吧?”显然,这不是真心征求意见,在他已经做好抽烟准备的情况下,如果说介意,就有点不近人情,足见其粗鲁和霸道。这种缺少礼貌的傲慢言行使杜鲁门有些难堪。然而,他看了麦克阿瑟一眼,自嘲道:“抽吧。将军,别人喷到我脸上的烟雾,要比喷在任何一个美国人脸上的烟雾都多。”由此可见,当令人难堪的事情已经发生,运用自嘲,能使你的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并且,还能体现出自己的大度胸怀。
置身于难堪境地时,如果过分掩饰自己的失态,反而会弄巧成拙,使自己越发尴尬。而以漫不经心,自我解嘲的口吻说几句取悦于人的话,却可以活跃气氛,消除尴尬。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辩论平添风采。如果用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积极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心、自爱。这种自嘲不过是采取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涉谈话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它从另一个角度,把不利化为有利,摆脱了自己的心理负担。
6.沉着冷静,后发制人
在双方辩论中,往往会有一方,以咄咄逼人的谈话作为决定性手段,一旦抓住对方漏洞,即紧追不放。面对这类辩论对手,若想应对得体,就必须沉着冷静,后发制人。
咄咄逼人的谈话,一般是有备而来,或是对自己的条件估计得比较充分,有信心战胜你。谈锋一般是指向一个地方,对你的要害部位实行“重点攻击”,会令人开始就处于被动位置。
对付的办法有多种,根据情况的不同你可以加以选择,但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后发制人。这是使自己能站稳脚跟的最有效办法。特别是中国人,更善此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以静制动”、“反守为攻”的论述很多。每个人也许都有这个经验:先把拳头缩回来,到一定程度,看准了对方,再猛烈地打过去,往往会打得更准,打得更狠。
后发制人一般在两种情况下施行反攻,最为有效。
第一,当对方到了已经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咄咄逼人者,其开始锋芒毕露,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他的破绽。但是,你应该抱着这么一种观念,他总有不攻自破的地方,总是有软弱的地方,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等待时机,一旦其锋芒收敛,想作喘息、补充的时候,这时候你就可以反攻了。
第二,当对方已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这时就是对方已经把要进攻的全部进攻完毕,把要打击你的部位打击完毕,而后发现,他连你的“伤口”部位还没找到,其锋芒所指,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小错误,或者其打击的部位亦不全面,从本质上动摇不了你,这就是所谓的“山穷水尽”。
后发制人在具体运用时有如下技巧:
(1)装作退却,设计陷阱
假如对方的问话是你所必须回答的、不能推辞的,而又要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你可以装作在第一方面退却。对方乘机逼过来,你把他带得远了,让他完全进入了圈套,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他反击。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突然对周总理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有没有妓女?”这是个严肃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甚至还可以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回答当然应该是“没有,绝对没有。”周总理却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圈套,微笑着对那位记者说:“有”,全场马上发生一些骚动,许多记者把脖子仰起,期待下面更具体的答案,周总理话头一转,说:“在中国的台湾省”。回答得非常巧妙,一箭双雕!
(2)抓住一点,伺机反攻
这是在你几乎无计可施的时候,对方话锋之强烈,火药味儿之浓,使你无法反击,他提出的重大问题,你却无法一一回答,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迅速找到他的谈话内容中的一个小漏洞,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无所谓,可以把这一点无限扩大,使其不能再充分展开其他方面的进攻。你就在这一点上,来回与他周旋,并迅速地想出应付其他问题的办法。
(3)胡搅蛮缠
胡搅蛮缠是当你理亏时,被对方逼到了死角,而又实在不想丢面子,就可以乱缠一番,把没有理的说成有理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说成是很有联系的事物,把不可能解决的、不好解决的问题与你的问题扯在一起,以应付对方的连串进攻。
胡搅蛮缠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正当的,但却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当对方欺人太甚、丝毫不留情面的时候。另外,用胡搅蛮缠的方法,可以先拖住对方,以便有时间考虑真正应付的办法。
(4)把球踢给对方
这是谈话中要运用的一个很普遍、很实用的技巧。当对方的问题很难回答、问的角度很刁,你回答肯定、否定都可能出差错时,那就不要回答,把问题再还给对方,从哪个地方踢来的球,再踢回到哪儿,将对方一军。比如,有一个国王故意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聪明,不知是真是假?如果你能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我就认为你聪明。”阿凡提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骑的毛驴有多少根毛,我就告诉你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5)打擦边球
打擦边球的技巧就是给予对方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好像打乒乓球时打出的擦边球,似乎球出台了,又略微擦了一点边,叫你无可奈何,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对付对方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就还一个擦边球式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又确实与此有关,使对方不能对你进行无理的指责。
7.引“蛇”出洞,诱其上钩
辩论并不是直来直去,有时也要用一些迂回曲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可以使用引蛇出洞的方法,通过诱导对方,制造一些矛盾,使对方提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
在辩论中,或与陌生人交谈时,人总是不自觉地保持一种戒备状态。而如何解除这种戒备,关系到辩论或与人交往能否成功。我国有句古语,叫做“引蛇出洞”,说的就是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攻心术,这里“引”是手段,“出”是目的,对方将自己防范得紧紧的,你又怎能引诱出来呢?只有麻痹对方,松懈其意志,敞开其心胸,这才谈得上引“蛇”出“洞”,实现其目的。这是引“蛇”出“洞”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当“蛇”出洞后,其戒备基本消除,我们就可以手到擒来了。鬼谷子据说是先秦时纵横学派的一大宗师,同时,也是兵家神秘的一代祖爷。相传他在青溪山上向庞涓、孙膑传授谋略与兵法的时候,一天,他有心想测试一下两位弟子这一阵子学得如何,便坐在一个山洞里向两人问道:“你们谁有本事骗我走出洞外?”庞涓便抢一步连哄带吓,甚至扬言要放火烧洞,不论他如何威吓,鬼谷子却安然不动,因为他知道庞涓是要把他弄出洞去,所以防范得很紧。孙膑却反其道而行之,承认自己愚笨,说无论如何是无法将老师骗出洞外的,不过,他接着说:“如果老师是在洞外,我倒有办法骗老师走进洞来。”鬼谷子听后当然不信,便信步朝洞外走去,谁知他的脚刚一踏出洞外,孙膑便在背后高兴地拍掌叫道:“老师,我这不是把您请出洞外了吗?”孙膑哪里愚笨,他是布下圈套让老师钻——鬼谷子果然上当受骗。为什么呢?因为孙膑先是说自己愚笨,哪里骗得过老师?这就使鬼谷子放松了警惕,疏于防范。这一典故虽似笑料,但却是引蛇出洞这一策略的最好例证。
许多人时常保持一分警戒之心,可是一旦放弃警戒,就几乎丧失了抵抗力。如果你被对方侵入了警戒防线,警戒心反而在无意识之中减弱了,一些狡猾的诈骗犯通常就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弱点,施放狡猾的攻心烟雾,使一些善良的人们不知不觉地屡屡上当。有则外国小故事说:有个叫米勒的人听到一个鞋匠夸口说,谁也骗不了他。于是,米勒想试一试他的深浅。
这天,米勒在街上碰到了这个鞋匠,便拉住他说:“你在这里站着等我一会,我马上就来,让你看看我是怎么骗你的。”说完,米勒便走了。
鞋匠真的以为米勒会转回来骗他,心想,我还倒要看看你有什么骗人的高招。结果他在街上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看见米勒转来。正当他等得实在不耐烦时,他的一个朋友走了过来。“鞋匠,你在这傻站着干什么?”
鞋匠便把遇到米勒的事告诉了这位朋友,他的朋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你真傻,上了人家的圈套还不知道,米勒把你骗了,他根本就不会回来了。”这则小故事,与孙膑诱鬼谷子出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用后一目的作为诱饵,布下迷障,使对方心安理得地上当受骗。
伊索寓言里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北风与太阳争辩谁比谁更厉害,互相僵持不下,突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个穿着外套的行人。
“我看是否这样?”太阳说,“谁先让这个行人脱掉外套,谁就得胜。”
“我完全同意。”北风说,“但是要让我先来。”
“那是自然。”于是,太阳就隐藏到云的后面去,北风立刻呼呼吹起了冷风,它吹得越厉害,行人反倒把外套裹得越紧了,北风无计可施,只好歇手了,且退一旁看太阳如何使招了。这回轮到太阳露脸了。只见它使尽了气力,拼命地把阳光射向那个行人,行人酷热难当,就把外套松开了,不一会儿,他浑身大汗,干脆把外套全部脱掉,躲避到一片树阴下,躺着休息去了,就这样,太阳得胜了。欲使行人脱下外套,只有让外套失去御寒的作用才行,太阳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人的心理障碍通常是有准备的,遇到相关情景即表现出来,这种心中的准备为“心理组织”。通常,“不”的心理组织不可能突然变为“是”的心理组织,必须巧妙地朝“是”的方向诱导,才会逐渐造成“是”的答案。而这个过程是多变的,难以定型的,需要辩手随机应变。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的说服的人,经常都处于“不”的心理组织状态之中,所以自然而然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本题,绝不可能打破他“不”的心理组织。所以首先应该尽量让他轻松化,并提出不勉强的问题,使对方反射地答出“是”的答案。然后,循序渐进,加以引导,引向最终你所期望的答案。
请看如下回答:“兔子跑得比乌龟快吧?”
“兔子也会打瞌睡吧?”
“这时乌龟就能超过兔子吧!”
“是。”
“结果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我们可以说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吧!”
“是。”一般来说女性不易抵抗这种说服术,所以想说服不易打开心胸的女性或态度不开朗的女性,用这种方法可收到相当效果,在频频答“是”的情况下,对方“不”的心理组织自然会向“是”的方向倾倒,而产生“是”的态度。这时候就可利用这个机会将话导入正题,对方一定会很乐意地答出“是”的答案来。这实际上是一种阶梯层次法,每次让对方上一小级台阶,花费不大的气力,当上了几个台阶之后,你会发现对方已经接近你的目的了。
具体说来,运用这一技巧有两方面的内容:
(1)诱“敌”深入
在对方攻击自己准备得最充分、最有说服力的论点时,暂时避而不答,含而不露,造成本方防守空虚,理屈词穷的假象,引诱对方放心大胆地继续前来进攻;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抛出最有力的论据,使对方措手不及,击破对方的攻势。这种战术还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明明占优势的论点也不敢贸然出击。比如南京大学队与台湾大学队的辩论决赛中,台大队指责南大队举出历史的经验说明人类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只能借助于神话的想像,大谈什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南大队开始避而不答,呈退缩之状,台大队因而越发来劲,两次三番地从历史的角度加强攻势,此时观众开始为南大队担心,而南大队却不失时机地抛出了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战争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产物这一论断,以及澳洲土著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根本没有发生过战争,爱斯基摩人那儿从来就不知战争为何物等例证,予以坚决回击,收到了效果。台大队后来就不敢再从历史的角度来出击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诱得十分深入,积重难返。
(2)故设圈套
好的防守者不是当敌人进攻时才披挂上马,匆匆应战,也不会去修筑一条大而无用的马其诺防线。他们像精明的猎人,寻踪访迹,在猎物的必经之途上巧妙地掘下一个陷阱;他们是智谋过人的统帅,不屑于疲于奔命地寻找战机,而是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敌人作战。比如南京大学队站在反方立场上论辩“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一题时,有意把韩国和中国香港摆在一起。先抛出韩国奉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问这符合儒家思想的哪一条,哪一款?正方信心十足地答曰:“这体现了儒家重视国家、官府主导作用的思想”;反方马上甩出中国香港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问正方对此又作何解释?问得正方张口结舌。这一战术运用成功,可以达到辩论的最高境界——对手哑口无言。对手此时已完全落入己方圈套,即使勉强作困兽斗,也是大势已去了。
8.热情奔放,风采照人
(1)我就是我,个性独特
独特的个性是演讲中除内容之外最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卡耐基技术研究所对一百位著名的商界人士进行智力测验。这次测验的内容和战时陆军所用的相似。测验的结果,使得该研究所郑重宣布:事业成功的各种因素中,个性的重要性远胜过优秀的智力。
这是一项意义极为重大的宣布:对商人而言,极为重要;对教育家而言,极为重要;对专业人员而言,十分重要;对演说者而言,更是十分重要。
名演说家艾伯特·胡巴德曾经说过:“在演说中,赢取听众信任的,是演说的态度,而不是讲稿和辞句。”应该是态度加上观念。但个性是一种模糊而且捉摸不住的东西,就像紫罗兰的香气一般,即使最能干的分析家也无法把握。它是一个人的全部组合:肉体上、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遗传、嗜好、倾向、气质、思想、精力、经验、训练,以及全部的生活情况。这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般复杂,几乎也同样的只有很少数人能够了解。
个性因素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而且极难更改或改进。但我们可以把它加大到某种程度,使它变得更有力量,更有吸引力。不论如何,我们都可以努力对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这项奇异的事物作最大的利用。这个目标,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2)讲究演讲姿态,尊重你自己的欲望和表达的需要你要想学会有用的姿势,只能自己去揣摩,从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的思想,从你自己对这方面的兴趣中去培养。惟一有价值的手势就是你天生的就会的那一种。一盎司的本能比一吨的规则更有价值。
手势和晚宴服这种可以随意穿上或脱下的东西完全不同。它只是内在情况的一种外在表现,如同亲吻、腹痛、大笑及晕船一般。
一个人的手势,就如同他的牙刷,应该是专属于他个人使用的东西,而且,就像人人各不相同,只要他们顺其自然,应该每个人的都各自不同。模仿是笨拙的表现。
你们可以想象,个子修长、动作笨拙、思想缓慢的林肯,和说话很快、个性急躁而且温文儒雅的道格拉斯使用完全相同的手势,那真是荒谬无比。
所以我无法替你举出任何姿势的法则,因为一切决定于演说者的气质,决定于他准备的情形,他的热诚,他的个性,演说者的主题,听众,以及会场的情况。
如果一个人如此专心于思考他的要说的内容,并如此急于把他的意见表达出来,以至于他忘掉了自己的存在、谈话及举止皆出于自然,那么他的手势及表达方式将不会受人批评。
(3)注意演讲态度,良好的态度是推动演讲的助燃剂演说的重要部分,不只是字句的运用而已,还包括发表演说时的态度。“你说的是什么,绝不比你怎么说重要。”
好的演讲态度,可以使简单的事情发挥很长远的影响力。我注意到,在大专院校的辩论比赛中,获胜的并不是那些演讲题材最好的人,而是演讲态度最好的人,因为他可以使他的演讲题材发挥最佳效果。
现代听众,不管是三五人的商业聚会,或上千人齐聚一堂,都希望演说者能像私底下聊天时那般直截了当地说出他要表达的内容,而其演说态度,也要像他正和听众中的某一个人私下交谈时那般亲切。
你不妨假想自听众里挑出一个人——也许是坐在后座里的人,也许是最不专心的人——就和这个人闲话起来,想象他问了你一个问题,你现在在回答他,而且你是惟一能回答他的人。他若是站起来同你说话,而你也回他的话,这个过程必然能立即使你的演讲更如平时的交谈,更为自然,更为直接。
你也许进展得很顺利,到最后,你实际地提出问题,并回答他们。例如,你的谈话当中,你也许会说:“你们各位是不是有此疑问:我这么说,是不是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我现在说明如下……”然后,你接下去回答你自己提出来的这个想象中的问题。这样作会显得十分自然,将可打破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单调局面,将会使你的演说显得直接,愉快而且更像与朋友闲话家常。
(4)散发热情,热情是讲演者必备条件
人们总喜欢聚集在精力旺盛的演说者身旁,就如同野雁总喜欢聚在秋天的麦田里。
但,几乎所有讲演者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能否提起听众的兴趣。只有一个方法保证会教他们感兴趣: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狂热,就不怕无法掌握人们的兴趣了。
林肯在华府福特戏院的总统包厢遇刺,距今已有百年。但他的一生,他的言辞,真诚深挚,却万古常在。若就法律知识而言,多少与他同时的人远远超过他;他缺乏一分优雅、顺畅和精致。然而,也在盖次堡·古柏联盟,与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台阶上发表的热情洋溢的演说,我们历史上却无人能够超越。
我们去看话剧、电影的原因之一,即是想要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我们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露,因此去看话剧,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是故,当众说话时,你便会依着自己倾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而表现出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自己真诚的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闸门。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如此,他们的注意力便在你的掌握之下。
演说者以感情和感染性的热情来陈说自己的意念时,听众很少会升起相反的意念。我说“感染性的”,因为热情就像那样。它会将一切否定的相反意念摒弃于一边。你的目标如在说服,请记住动之以感情较诸发之以思想成果更大。要激起情感,自己必先热情火烈。不管一个人能够编造多精微的词句,不管他能搜集多少例证,不管他的声音多谐和,手势多优雅,倘使他不能真诚讲述,这些都只是空洞耀眼的装饰罢了。要使听众印象深刻,先得自己强化自己的形象。你的精神经由你的双眼而闪亮发光,经由你的声音而四向辐射,并经由你的态度而自我抒陈,它便自会与听众产生沟通。
每次讲演时,特别在自认目的是要说服时,你的所行所为总是决定着听众的态度。你如果冷淡,他们亦然。“当听众们昏昏睡去时,”亨利·毕德·华却这么写:“只有一件事可做:给招待员一把尖棒让他去狠刺讲道者。”
所以,仅运用理智,不能在讲演中把自己的个性投射于别人身上,必须展露出你对于自己所讲的有多深挚的信念和热情。
(5)采取低姿态
观众喜欢谦逊的言行,厌恶自大的卖弄者。
讲演者自认在智能或社会地位上高高在上,听众一听便知。讲演者欲得听众的爱戴最佳的方法之一,便是采取低姿态。亚德莱·E·史蒂文生在密西根州立大学毕业典礼讲演开始时就采取低姿势。他说:“在这些场合里我总有力拙之感,使我想起一次人家问撒母尔·巴特勒如何善用生命时他的回答。我想他的回答是:‘我连如何善用以下的十五分钟都不知道呢。’我现在对于以下的二十分钟便有相同的感觉。”激起听众敌意的方法,是把你放在他们之上。当你讲演时,就如同展示在橱窗里,个性中的每一面都一览无遗,稍有自夸的显示便会功败垂成。而就另一方面言之,谦虚可以激发信心与善意。你可以谦虚,却不必显出患得患失、动辄得咎的模样。只要显出自己是要尽力讲好,何妨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9.小心顶替,层层推理
在些辩论者,往往胡乱捏造个歪理面不改色地跟你抬死杠。
譬如,他可以这样说:“豆腐全是四角形。四角形的东西属于箱子之类,所以,豆腐跟箱子绝似。”
跟他旗鼓相当的人,也可以面不改色地搬出下面的歪理来对抗:“豆腐的颜色是白的,雪的颜色也是白的,所以,豆腐跟雪绝似。”
这两种三段的论法,所言都有道理,因此双方坚持不让,就这样对峙不已。这就造成无休无止,胜负难定的局面。这时候;你该如何展开辩论,一举致胜?
你可以在这两种三段论法上,再配以另一种三段的论法,将对方的理由推翻。
下面就是一个例子:“你说,豆腐很像箱子;你又说,豆腐很像雪。这么说,箱子和雪必须像才对,事实上,箱了和雪一点也不像。箱子是四角形。雪是白色的东西,所以,豆腐的颜色虽然很像雪,但是,论形状它却很像箱子。”采取这样的方法,这个问题的正确结论才会产生出来。你必须熟悉辩论的技巧,使其运用极广。宏效可期的归纳法,大加利用。使出归纳法,该如何推展您的论点?下面就是一个例子:豆腐是好吃的东西。
豆腐是四角形的东西。
豆腐是白色的东西。
豆腐是冷的东西。
豆腐是柔软的东西。
所以,豆腐一定是把豆做成洋粉或琼胶类那样的东西。
这是把多种事实总括一处的手法,所以,对结论的确立来说,精确度相当的高。演绎法则是反其道而行的手法。如果遇到上面那种内容,该如何运用演绎法?下面是一个例子:豆腐是把豆做成洋粉或琼胶那样的东西。
所以,豆腐必然是四角形的东西。
也必然是白色的东西。
也必然是冷的东西。
也必然是柔软的东西。
也必然是好吃的东西。前面提到的归纳法的例子,只是提示了它一种型,事实上,它可以运用到更高层次的内容。
下面就是一个例子:声音是怎么来的?
它是空气的波动造成的。
光是怎么来的?
它是粒子的波动造成的。
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一切物质,振动时,都有各种不同的波动。
演绎法跟归纳法相反,是从它的结论追溯而上,藉此证明想证明的事。
万物振动时发出各种波动。
所以,空气振动就发出声音。
粒子振动就发出光来。道理的种类,开头到末尾,由最好到最坏,真个三六九等,不一而足。
道理有所谓人人皆知,似是而非的谬论,也有乍听昏然不辨的歪理。
但是,智力高强的人,对任何歪理、谬论都能洞若观火,所以,有人说,从能不能看出道理之内涵,可以测出一个人的智力,这倒不是无道理的话。
可要知道,低级货也好,高级货也好,都夹杂了相当多的冒牌货,如是具备一眼看穿的眼力,不具备对任何谬论、异论,及时驳倒的辩论力,您将不察内情,被蒙混而不知。
最容易被蒙骗的是“论点的顶换”这一招。
请细读下面的一段话,好好思考论点是怎样给换了?
豆腐绝不是由腐败的豆造成的。
豆腐是把豆放进石臼里,磨出来的。
纳豆是发酵、腐败的豆造出来的。
所以,“纳豆”就是豆腐。
这一类的诡论,到处可见,我可要请问各位,是不是看穿了这一段话里的诡辩手法?
论辩的目的是使自己主张获得通过,也就是说,辩而必胜。要百辩百胜,就得先精通关于辩论的各种知识。除了那些知识之外,还得精于各种说服的技巧。
论辩而胜,有时候并不一定使对方心服口服,这就有可能埋下日后各种祸根,这种一时的胜利,并不是真正的胜利。
所以,论辩时必须精于“深层说服术”,务必把对方说得打心底服了您,这才是论辩制胜的最高境界。
10.破除戒忌,巧服对方
双方论辩,当然免不了各种戒忌,但对方的戒忌太大就造成论辩上莫大的阻碍,不把它除去你就很难打人对方的心。所以,要说服对方,除其戒忌,应列为第一个要务。
(1)如何看出对方对你怀有莫大的戒忌
下面是深层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判断要诀:
(1)见面打招呼的时候,语气不含任何感情。
(2)当你要确认对方的意思,他却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用词亦暧昧不清,令你觉得逮不住他的真意。
(3)当话题进入核心,他说话的速度,突然变得比前缓慢了许多。
(4)只知跟你打对槌,绝少发问。
(5)对无关紧要的事,反而不断质问。
(6)毫无松弛、宽舒的意向,一直保持正经的姿态。
(7)谈论中,不时把视线移开,而且上下移动。
(8)措词突然变得很客气,表示起了戒意。
(9)坐得很远,表示心理上有随时开溜的准备。这种人坐在椅子或沙发上,总是坐得浅,无意中表露了自己的戒心。
(10)双方个性大异时也容易发生戒意。
积极地表示你很“关心他”。
(2)一发现对方有戒意,得马上发动消除戒意的行动戒意一除,才有进入问题核心的可能,做到这个地步,说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当然,你不能开门见山的说:“唉呀,老兄,你何必那么戒意毕露呢?”
这是下下之策,万万不能使用。
积极地向对方表示,“我很关心你”,至为重要。论辩时的说服术,就要讲究这一点。
为了表示你“很关心他”,你必须先倾耳谛听对方的话——做个“倾听能手”,藉此造成亲近感。
11.知识使辩论更有力量
论辩的基础,非知识莫属。没有知识撑腰,任你净讲道理,对方才不那么轻易地对您信而无疑。知识和“逻辑”相辅相成,彼此的重要性不分轩轾。问题就在,知识的脑筋跟逻辑的脑筋,截然大异,这一点务必认识清楚。到底大异在哪里?
知识是靠记忆储存于脑里,当有其必要,它就靠联想这个车辆,把知识从脑里搬运出来。
逻辑是井然有序的道理,它可以从这些搬运出来的知识,再创更新的知识,然后,又储存在脑里。
换句话说,记忆只是把知识“藏在仓库里”,逻辑却可以在脑中把知识再创作。知识以逻辑的再创作后,可以更深刻地烙印脑中。
一般人认为,只要把书看得多,那些知识就属于自己,从上面的说明,当知这是错误的(并不是真正地属于自己)。
人,唯有靠推理、判断,才能把知识完全消化,才能完全把它据为己物。不少人在书架上排满(装饰)了琳琅满目的书,说什么“书香满屋”,认为自己是跟别人迥然有异的知识分子而沾沾自得。我们不禁要发问:他们是不是真的把那些书的内容,据为己有?真的在自己心灵中,造成添血加肉的作用?
养成经常推理、分析这种习惯的人,就大不相同。就算书房中只有一本书,只要那本书的内容,胜过万卷书,它就可以成为知识的基石,从中再创新知识,使它真正地属于己有。
这一类型的人,即使屋中没有充分的书,由于再创了知识,仅仅那一本书的内容,脑筋就够充实了。我的本行是“大脑机能学”,这个学问把大脑只知记忆的机能叫做“事实的机能”,从知识中再创知识的作用叫做“推理的机能”。
头脑次于人类的猿猴,具有“事实的机能”,但是,丝毫没有“推理的机能”。
也就是说,逻辑能力是上天只赐给人类的恩典。凭此恩典,人类的社会,在各方面比猿猴的社会优越、卓然,其中的差别,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临危不乱,或临事而机灵应变,最能发挥作用的,还是非思考力、推理能力莫属。
假设,终夜不睡,倾力看书,穷其一生究竟能看多少本书?
当然,您若这么做,可以吸收到数倍于别人的知识,可要知道,如果那些知识不经消化就装进脑袋,想必看后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
要真是这样,看一百本、一千本书又有何用?
就算那些知识全部给吸收,消化了,世上的知识,浩瀚如海,你消化的知识,又能占它们之中的多少?几万分之一吗?
该知之事何其多,穷我一生能知之事又何其少,人,为这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能不叹一声“生也有涯,知也无涯”者几希。
环绕在我们四周的,是穷其终生也无法尽悉的未知的事物,之多,之奥,几乎是无限的。
由于这个缘故,重要的是:
“与其知道得多,不如明辩该知道的是些什么。”
这个世界,多的是无用的知识、有害的知识、欺世盗名的知识、卑污苟贱的知识。
对知识精于整理,善于整理,就等于把容量有限的容器——头脑,利用到极限。
众多学者终其一生专攻一种学问,废寝忘食的发掘知识的新领域。
为了某种小小的发现,他们往往要牺牲其他庞大的知识。
由于付出这种牺牲,有些学者就给封为博士,这不是表示他们成为学识博深的知识分子,而是表示他们成为“知识的开拓者。”
“作为一个人,该先知道的知识是什么?”
然后,逮住那些原理,从中了解更多的事实。唯有如此,才能发生“知一就知十”的作用。这个方法,可使我们在别人看完一本书的时候,发挥出等于看完十本书的效果。不,“知一就知十”的意义,若扩而大之,就产生了跟“知十就知百”、“知百就知千”、“知千就知万”同样的结果。
这种头脑的作用,就有可能使人类有限的知识,扩大到无穷无际。
换句话说,之所以成为比别人拥有几千倍、几万倍的知识完全是靠这种“知一就知十”的作用而来。头脑必须具备比较分析、推理、判断的机能。人类之所以号称万物之灵,原因就在这里。
具有比较分析及推理判断的机能人,才有号称万物之灵的资格。但是,很多人光是学习的事也懒得记牢,实在离谱太甚。
生活过于忙碌是一大原因。可要知道,这种惰性一日不除,人类只有日渐开倒车,有朝一日,就会退化得像猿猴。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们是“会思考的族类”。除非这种懒得思考的积久之疾,一朝弃除,人类的特质和价值就荡然消失。
另外,我们也必须对现代社会的特质有所警惕,那就是:贫富的差距(也就是经济上质量、等级的差别)日渐拉远到天文数字的同时,头脑的差距(知识上质量、等级的差别),也以进化学的规模,日渐拉远。
在学校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当然有其必要,但是,说穿了,那一类的知识,只要翻阅每天的报纸也可以具备在身。比这更重要的,应该是学校不会教的,最基础的逻辑性的知识。
作为一个人,想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存下去,万不可失去这种逻辑性的能力。
一个人,一旦丧失了这种能力,在任何聚会、任何讨论、议论、论辩的场合,提出任何主张,将缺乏一语万钧的说服力。而目的难遂之时,看你如何卓然有成?
要清楚地说,光是拥有静如死水的知识,并不值得骄傲,遑论拿它傲视众生。
一般认为,有知识的人当然比没有知识的人值得自豪。但是,若只是拥有静如死水的知识,那又跟没有知识的人,有何差别?孟子“梁惠王上篇”说: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而已,是亦走也。”
这种“以五十步笑百步”的现象,很可以拿来形容前面所说的“有知识并不比没知识有何差别”的事实。
所谓知识,只要你有那种求知的意愿,查查字典,看看书,立刻就手到擒来,这种人人做得到的事,有何稀奇?人,足以自豪的应该是“抢先晓得别人不晓得的事”。
这就跟登山家不惜赌注生死,决意攀登人迹不至的山峰那种心理绝似。
登山家只有攀登谁都没攀登过的山,才能获得实质的名誉。
一般人常对爬山者何以不顾生死、艰难,不断向千仞绝壁挑战的事,感到不可思议。如果问他们为什么干出这种看似毫无益处的行为,他们的回答一定是:“因为那里有一座山,所以,非征服它不可。”
同理,科学家也会说:“埋头研究看似一无益处的事,是因为对它感到疑问,所以,非把它究明不可。”
由于有了疑问,所以,向它挑战,真理终被发现。
反过来说,若有某种“假设”,经实验而被证实(即使只是证实了那么一次),那条“假设”就被公认为一种真理。因为,但凭日常生活的经验无法证实的“物理学上的法则”,只要有一次实验宣告成功,就给当做证实了真理的“正当理由”。
所谓真理,由于具有不偏不倚的性质,一次实验若告成功就等于连做几次,结果亦雷同。
要是不出现同一结果,它就不再是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