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前517?~前471?),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
思想成就与历史影响
老子作为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之一。
《道德经》集中体现了他的主要思想“道”的本来含义大致有三种:1语言。2规范,秩序,道路。3运动,动力。但是老子把它从其本原意义中抽象出来,赋予它一个本体论的意义。在他那里,“道”已成为万物之根,万家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老子的“道”相当于柏拉图提示的“逻各斯”和黑格尔的“绝对理性”。这种深刻的认识,无疑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天道观划清了界限,表明了中国古代人的抽象思维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德者,得也”。德就是得到道。在人世、社会和政治中如何才能得到道呢?对此,老子提出了“绝圣弃智”的口号,并循着忠慈义仁德道的回归路线,希望回到小国寡民之时。他认为“小国寡民”是最自然的,也应该是人最理想的生存环境。小国寡民就是老子道在社会中的再现,具体说来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乃至老死不相往来。”
宝贵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即是说任可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对立和转化,并且,他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同时,他还看到了事物这种正反之间的转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思想的历史影响老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国末年的韩非,利用并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汉初的黄老之学,也是利用老子的“道”缔结了自己的体系。宋儒朱熹说:张子房深于老子之学,扬子之作《太玄》,亦自老庄中来。程大昌著《易老通言》,以为老子之书,言微趣深,助发道秘,尤为精要,苟能博取,当有大补。
值得指出的是,老子对近代思想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魏源在《论老子》中指出:“《老子》,求世书也。”严复也曾强调,“《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
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老子也是个颇有影响的文化伟人,备受西方人的推崇,仅《老子》的英译本就达到了四十多种,除了《圣经》,没有任何一部书会受到西方人如此的青睐和重视!
生活故事
春秋末叶的某一年深秋季节的某一天,在周朝通往秦国要塞的函谷关,关尹端坐在城楼之上神色凝重,目视远方。这时,一位老者骑着一头青牛向他徐徐走来。秋风萧萧,落叶乱飞中,老者越走越近。他随风飘来荡去的皓发白须以及他那落寞的神色,让关尹看得发呆。直得楼下的士兵拦住老者,关尹这才猛醒过来,赶忙下楼。“我终于盼到你了!”关尹说着话,快步迎向老者。
到了关尹住处,老者闭目养神,对关尹的滔滔言辞充耳不闻。于是,关尹不禁有些无奈。两人在静默中将近坐了一个时辰,老者终于开口了:“关尹,你请我写书,真是难为我了。因为恒常的东西一说出来就不再恒常了。”关尹一听,似乎又急了,忙说道:“如果不写出来,你的智慧和思想将就远湮没了。”老子听到这话也颇感困惑,于是只好无奈地说:“好吧,将我的所思所想写出来,总比带到黄土好些吧。”关尹一听,大喜过望,忙让下人准备刀、竹。
这个在函谷关写书的老者,就是老子;他写下的东西也就是《老子》即《道德经》。
老子少而好学,博闻强记,还在年轻时就成了周朝的史官,专掌书籍、文献档案等。
他身为道家创始人,提倡清心寡欲,自然无为,似乎没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但其实不然,伟人也是肉胎凡身,老子也曾有过婚娶和情感纠葛。相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邻村的一位姑娘蹇氏,后来二人之间就产生了爱情。但事实上他与蹇氏早就由父辈指腹为婚,只是后来双方家长都病故了,此事就不了了之。此后,蹇氏的叔叔就把她许给了村里的大户百里家的一个白痴儿子,但蹇氏早已爱上了老子,于是她坚决拒婚,以死抵抗。后来,她与老子终于喜结连理,非常恩爱。一年后,他们的儿子李宗出生了。但没过多久,百里家派人把蹇氏抢了过去,蹇氏拼死以抗,半路上投井而死。
老子悲痛欲绝,心如死灰,站在家乡的山冈上,凝望着蹇氏自杀的方向,暗自立誓,以后埋头作学,不再婚娶,也算给亡妻一个安慰。
可能在老子或孔子的生平中,最耀眼、也最为后人传为佳话的事,便是这两位思想巨人之间的际遇和交往了。公元前501年,孔子登门拜访,问礼于老子。
两人寒暄了几句,孔子便问道:“请问先生对礼有何看法?”
老子缓缓地说:“你所说的礼啊,早已成为旧时的空言了。况且讲礼的君子若遇明主,便可享受富贵;如不逢时,那就会如飞蓬一样,身不由己,流离失所!”然后,他又眼视着窗外的远山,悠悠地说道:“我听说,高明的商人,深藏宝货而不外露;德高望重者,形如愚夫。去掉你身上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吧,不可故作姿态和踌躇满志,这些对你都没什么好处。”
孔子听完后,默然告退。回去后,他对弟子叹道:“我现在在这里见到了龙啊!龙,合起来的时候有形体可见,散开以后就成了五彩文章,乘云御气而翱游于阴阳之间。老子先生,就是这样的龙啊!我不能了解他啊!”
由于老子高寿而健在,许多人都很羡慕他,纷纷来问他长寿的秘诀。一天,有个人来拜访他,向他请教如何才能长寿。老子得知客人来意后,张开嘴,指着自己没有牙齿的口腔,问道:“你看,我的牙还在吗?”那人答道:“不在了。”老子于是又指着自己的舌头问:“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那人回答说:“在呀。”
这时,老子就笑道:“牙齿要比舌头坚固得多,可是牙齿没有了,舌头却依然健在!你懂其中的道理吗?”那人恍然大悟。
生平大事记
约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可能还很年轻时,他就被封为史官。
约公元前501年,孔子问礼老子。
约公元前499年,辞官回乡隐居,开始潜心著书立说。
约公元前478年,遇劫难,著作被焚,逐大悟。后西出函谷关,遇关尹,写下《老子》五千言。相传,他百岁而终。
墨子
墨子(约前490~前403),姓墨,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小邾城(今山东滕州)人。
思想成就及历史影响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之交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和孔子、老子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思想三杰,他所开创的墨家学派在当时盛极一时,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分庭抗礼,从此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战国时期,一度甚至出现了墨学的声势和影响压倒儒学的地步,以致于天下之言不归杨(朱)则归墨。但自孟子大批杨墨后,其势才稍稍见衰,到战国末期,它仍与儒学并称为“显学”,只是秦汉以后,由于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它才衰落下去,并成为绝学。
尽管如此,其实在中国以后的历史中墨学的影响可谓余韵未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著名口号,这个口号与墨子所提的“官无常贵,民无常贱”的思想宗旨是遥相一致的。
更为重要的是,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明的侵入,使中国人在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面前,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试图找到传统文化与近代文明的衔接点。结果,我们发现,墨学的“兼爱”、“尚同”思想成了自由民主精神的原型,近代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同儒学分道扬镳而归向墨学。他们认定,墨学与西学同构,可能成为中国新文化的生长点,并试图通过“复古”向传统回归以致超越,建立起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以自励图强,摆脱民族和文化的落后局面。
概括来说,墨子的主要思想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墨子的伦理思想墨子的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十大伦理主张:兼爱(爱人如爱己,爱别国如爱本国)、非攻(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相处)、尚贤(惟才是用,惟贤是用,反对任人唯亲)、尚同(崇尚国家统一)、节用(反对奢侈生活,提倡俭朴节约)、节葬(反对儒家当时主张的文丧厚葬的礼俗)、无志(认为天有意志,君王违天意就会受到惩罚)、明鬼(认为鬼神能够赏罚分明)、非乐(反对沉溺于音色之中)、非命(反对命定说,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
墨子的辩学
逻辑学,在中国古代叫“辩学”。可以说,墨子的逻辑学在中国逻辑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奠定了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基础。
类、故、法是墨子提出的三个逻辑学的基本范畴。类,就是事物的类别,墨子提出这个概念,表明他正把客观事物的类及其在人的思维、语言中的反映作为思维、认识的对象。故,即是为什么之意,墨子经常以“为什么”来探究问题的原因、根据和理由,从而对问题的认识加深一步。法,即方法、法则之意,就是客观事物和人的行为所应遵守的原则,“法”的概念的提出表明墨子已经开始由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转而研究人的思维现律了。
中国文化一向缺少科学精神,这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逻辑思维的弱化,而中国新文化的建设必须从思维方式的改变入手,这也是近现代有识之士高扬墨学的一大原因。他们希望以此来克服和弥补儒道逻辑思维的不足,从而为新文化的建立寻找契机。
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其足迹遍布当时各国。他在其一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他在主张教育救世的同时,还非常注重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他的弟子学成后,多往各诸侯国从政为官,或留在墨家团体中从事教育。
随着墨子学生的增多以及在社会上影响的增大,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墨子为领袖的有严密组织的社会政治团体,即墨家学派。
生活故事
墨子出生于一个木匠世家。他所居住的小邾城,方圆三里,大致住有一万户人家,聚集了各种手工作坊,木工、车工、治金工、陶工、织工、皮革工等各种工匠应有尽有,一派繁荣景象。墨子自幼聪慧好学,智力过人,并为人热情,乐于与人交往。由于家庭出身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很快就熟悉了各种手工制作的工艺和技巧,成为一名出色的匠人。
有一天,墨子用木片精心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老鹰,并当众操作演示,老鹰飞起来了,众弟子们欢呼到:“我们的老师太巧了,竟能使老鹰飞起来!”还有一次,鲁班用竹片、木头作成了一只会飞的喜鹊,自以为很高明了。而墨子知情后,很不以为然,他对鲁班说:“你会做飞鹊,不如我会做车辖。我能用一会儿的工夫,削一根三寸长的木头,装在车轴上,使它能承受五十石的重量。”
这说明,墨子在当时确实技艺超群。后世曾有人说,如果不是墨子在思想上有更大的建树,那么后世木匠的祖师爷就可能不是鲁班而是他了。
历史上还有一件事,既能表明墨子很富于政治智慧和胆略,又能说明墨子的技艺不在鲁班之下,这就是墨子的止楚攻宋。楚国当时当南方强国,要攻打宋国,便请来了它认为是天下最著名的工匠鲁班,让他制造攻城器械。墨子听说此事后,连夜从鲁国出发赶赴楚国都郢见鲁班,并称自己愿出200金让鲁班替自己杀人,鲁班回答说“义不杀人”就予以拒绝了。墨子当即抓住对方说的“义”字大做文章,说鲁班助楚攻宋即为“不义”,弄得鲁班哑口无言,只好让墨子去见楚王再行决定。墨子见楚王后,大展其辩才,将楚王推置于不义的境地。见楚王仍不死心,就在楚王面前与鲁班比赛技艺。鲁班以自制器械,模拟进攻,但都被墨子给挡住了。无奈之下,鲁班就设计欲杀墨子。但墨子很快识破了鲁班的计谋,并告诉楚王:自己的弟子300人已拿着自己制作的器械在宋国严阵以待了,杀了自己也无济于事。于是,楚王被迫放弃了攻宋的打算。
孟子
孟了(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
思想成就及历史贡献
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的著作《孟子》在宋代以后,被奉为儒家四大经典之一,对于中国历代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乃至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重大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孟子认为,对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统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关键,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要“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使百性心悦诚服,以达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
怎么才能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呢?孟子认为统治者不能穷奢极欲,不管百姓死活,而是对百姓的剥削要有一定的限度,具体说来就是:一定要保证他们上能奉父母,下能养妻小,好年头能吃饱,坏年头也不致于饿死。具体的办法就是:恢复周时的二十税一,征发劳役须在保持正常生产的基础上,不得滥用人力。
基于以上对民实施仁政的思想,孟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力、动辄尸横遍野的不仁不义的残酷战争。他把当时那种争雄天下的残酷战争称为“春秋无义战”,还抨击发动战争的人“罪不容于死”。
孟子的这种仁政爱民、“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思想,可谓远见卓识,对后世影响难以估量。事实上,直至今日,它在我们的社会政治中仍发挥不可抵估的效力,我们目前的“执政为民”的施政思想,似乎跟它渊源很深。
孟子的性善说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均“可以为尧舜”。社会上之所以有好人、坏人之别,那是后天的教育和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因此,孟子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不仅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对教育十分重视和热爱,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君子的“三乐”之一。他游说诸侯、宣传仁政的同时,还招收了大批学生,即一边从事政治活动,一边讲学授徒。这一点,他与孔子并无二致。事实上,与孔子一样,他也把实现政治理想视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所谓“学以致道”,把仁义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孟子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虽然在有些方面(例如因材施教)继承了孔子,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独有的教育方法,例如“言近指远,守约施博”,是说教育者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要能够以简单易懂的道理去驾驭、分析复杂的事物。
孟子在文学上的思想和成就孟子在文学思想上也有一定的成就。由于他对《诗经》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在引《诗》以叙事明志和评论《诗经》中,孟子创造性发表了一些如何读《诗》、如何理解《诗》的精湛看法,如“知人论世”说,对后世影响极大,为后来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他的著作《孟子》行文磅礴,富于情感,也受到了后人的推崇。汉代贾谊的《过秦论》,其气势,其感情,都酷似孟子。
生活故事
孟子尚年幼时,父亲激就去世了。孟子的整个少年时代是与母亲一起度过的。相传,孟母是一位很有见识又很懂教子之道的人,可以说,她是孟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关于孟母教子的传说中,最为后人所传诵,也最为脍炙人口的,就是“孟母三迁”、“杀猪不欺子”和“断织劝学”这三个故事了。
孟子小时候,他们家就在墓地附近。小孟子常在墓间玩耍,并学着别人的样子做造坟的游戏。孟母发现后,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儿子呆。”于是他们搬到一个市场附近住。但不久她又发现,孟子竟模仿商人的样子叫卖。于是她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儿子呆。”接着,他们又搬迁到一所学宫的旁边。过段时间,她发现孟子在学习并演习礼仪,这才松了一口气,欣慰地说:“这才是适合我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她决定跟孟子在这里长住。
孤儿寡母,搬次家绝非易事,但孟母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她爱子心切。一个人学习的好坏虽然主要依靠主观努力,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对于一个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外界的花花绿绿,他们都会充满好奇地去接触尝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点在幼年孟子身上得到鲜活的印证。孟母也许正是意识到这点,才不厌其烦地三迁其居,终于为儿子选择了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孟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也十分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和教化孟子。“杀猪不欺子”的故事,说的就是孟母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
有一天,小孟子看到邻居家杀猪,就问母亲:“他们为什么杀猪?”母亲随便答了一句:“给你吃啊。”小孟子听后异常兴奋,就蹦蹦跳跳地跑了。但孟母感到很懊悔。她认为,对一个稍有一点认识能力的小孩子开这种说假话的玩笑是不适宜的。她一向教育孟子要诚实正直。并且言传身教从不含糊,因此不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玩笑使以前的教育付诸东流,于是真的买了邻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断织劝学”,说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苦读书的故事。据传,孟子开始读书不怎么用功,孟母既生气又伤心,为了教育孟子就割断了自己辛辛苦苦织成的布,并以此喻告孟子废学有如断织。母子俩本以织布维持生计,因此断织之事对孟子震动很大,从此他就起早贪黑地刻苦攻读了。
孟子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少年时代,并为此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家住在读书人聚集的学宫附近,能经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孟母又经常用仁义道德等思想启发孟子;所以孟子在学习中自然对孔子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稍长之后就拜师求学,研习儒家学说,终成一代大儒。
孟子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风亮节激励着历代志士仁人不畏权贵,为真理而斗争。事实上,孟子在实践中也一如始终地坚守着自己的这一人格理念。
一次,孟子准备去见齐宣王,齐宣王派人传话说他原本应该来见孟子的,但病了,不能来,如果孟子愿意,可以上朝来。孟子对齐宣王的这一做法,很不满意,就对来人说,自己也生病了不能上朝。第二天,齐宣王派人来问孟子的病情,但孟子已经去别人家吊丧去了。他的弟子只好对来使说,孟子的病刚好些,已经上朝去了,但不知到了没有。由于来使始终没找到孟子,就在孟子回家的路上候着他,等他回来后不让他回家,让他先上朝。孟子知道这一情况,非常气愤,就躲到别人家借宿。后来弟子问孟子为什么这么做,孟子回答说:齐宣王有钱、有爵,我有仁、有义,他比我高不到哪儿去。他还说,齐宣王不能凭借其威严和爵位而轻视了我。如果齐宣王真的想有所作为,他就应该像商汤对伊尹、齐桓公对管仲那样对我,怎么能随便摆这种架子呢?
生平大事记
约前年372年,孟子生于邹国。
前366年,孟子受母亲三迁断织之教。
前358年,孟子开始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前343年起,孟子在邹收徒讲学。
前333年,孟子在邹做官。
前330年起,孟子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
约前320年,孟子在齐任客卿。
约前310年,孟子离开齐国,结来了周游生涯。之后,在家乡与弟子整理《诗》、等儒家经典,并编著《孟子》。
约前289年,孟子在家乡去世,享年84岁。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思想成就与历史贡献
庄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思想主要在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
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的哲学继承了老子哲学的基本立场,但体系更为宏大,内容也更为丰富和复杂,形式也较为活泼。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这是严肃对待人生的每个人都共同面对的困惑。庄子对这一千古不变的形而上命题的解答就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人生的终极意义和至高境界就是与道合一。这样的人,庄子冠名以“至人”、“真人”、“神人”。但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认为“道”,是混沌的,可觉但不可知,可以体验,但不可言说,因此他尽量用迷离而多彩的语言来揭示“道”的这一特征,从而把中国哲学导向了诗化哲学,亦颇有点美学的味道。在这一点上,庄子哲学与近代西方大哲尼采的哲学是不谋而合的。
既然人生的终极意义和至高境界是与道合一,那么怎么才能使人与道合一呢?对此,庄子认为,首先要达到“无己”,就是要泯灭物我的界限,取消一切对立和差别。说得再明白些,就是摆脱一切外物的役使,超脱于自然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无为而为,才能获得一颗自由广大、清明澄澈的道心,从而也就达到了至人之境。
庄子哲学对后世影响很大。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融合儒、道,“祖述老庄”,玄学的代表人物向秀、郭家作《庄子注》;东晋南北朝盛行的佛教般者学中渗入儒道思想,很多名僧都研究庄子的思想,如友遁作《逍遥游论》,慧远早年“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唐代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宋明理学以儒为主,融摄道释。
庄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之所以称庄子哲学为诗化哲学(或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在表达其哲学思想时经常大量地运用一些形象而生动的寓言,以及在塑造形象时又擅长于体物入微的描写,往往使那些抽象迷离的东西形神俱现,栩栩如生。另外,《庄子》一书还以想象丰富、结构灵活见长,文思跳跃,文笔多变,散而有结,同时其中很多文章又富于抒情意味,并具有浪漫色彩和幽默讽刺的风格,这些对后世文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生活故事
尽管庄子颇有才华,但他一生都很贫穷。他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收入微薄,仅够糊口。有年春荒,无米下锅,就去找监河侯借米,监河侯是宋国黄河水利官员,庄子的旧友,为人极悭吝,他说:“好吧,等我收上税来,就借给你一大笔钱,行不行啊?”庄子遭到婉拒,又不好意思发怒叫骂,只好讲一个笑话讽刺对方也揶揄自己。他说:我昨天来的路上,听到有声音在呼叫,我左顾右盼,发现一条鱼在车辙里,我问它在干什么,它对我说:“我是东海的水官,你能不能给我一点水救我活命?”我说:“好,我正要到吴国和越国去,到了那在,我把西江水给你引来,怎么样?”那鱼听了十分生气,说我离开了水,无处容身,斗升之水就可以救我的命,你却在这里讲空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去找我呢!”庄子说完,愤然离去。他虽未借到米,但却保全了自己的尊严。
其实,庄子凭其出众的才华,是完全可以摆脱贫穷,过上富贵的生活的。据《史记》载,楚威王闻知庄子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便派使者带着贵重的礼物聘请他去作相,却被拒绝了。庄子对来使说:“千金卿相,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像祭祀用的牛,养了几年,便给他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上作祭品;到那时,它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可能了。你赶快走吧,不要玷污了我!我不要做官,我宁愿像一条鱼,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可见,庄子看重的是精神上的自由,这跟他的摆脱一切尘世羁绊和束缚,从而达到无已至人的哲学主张和人格理想是相吻合的。他的确是自己“道”的身体力行者。
据说,庄子有一好友,名叫惠子,两人常因一些问题争辩不休,甚至相互攻讦。但是他们的友谊也一次次地在机智的论辩和责难中得到巩固。在他们多次的争辩中,最能显出二人机智,又最为后人所乐于传颂的便是濠上观鱼的故事了。
一次,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看着水中的鱼说:“你瞧,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它们想必很快乐吧。”惠子马上答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它们是否快乐呢?”庄子反问:“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你必然也不知道鱼是否快乐。”最后庄子以诡辩结束了这次论争:“那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你提的问题吧,你问,我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为什么还要问呢?既然你非要问,那我就告诉你,我是在濠上得知的。”
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庄子家中。那时,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登门吊唁,临走还偷偷给了庄子一笔钱。当若干年后,这对诤友兼论敌再见面时,已是阴阳分明,一个在墓中,一个在墓前。庄子站在惠子墓前,看到墓草凄凄,不胜感慨,遂悲叹道:“先生啊,你死后,我再也找不到真正的对手了,我以后同谁辩论呢?”庄子失去好友后的孤寂和哀伤可见一斑。
董仲舒
董仲舒(前197~前104),西汉河北广州(今枣强县广川镇)人。
思想成就及影响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对中国思想史发展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他融合中国先秦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兼及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术,创立了一个适应当时历史需要的新思想体系——新儒学。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儒家经学统治了整个思想界,深深影响中国社会达2000余年。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天”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是他所想像的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和创造者。在他看来,“天”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天”有意识地创造了万物和人类,其中人类是最受“天”之宠爱;“天”创造万物,目的是为了使人类得以有衣食住行的生活资料。并且他还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变化,也是“天”先验地安排好了的。显然,我们不难看出,董仲舒所提出的“天”,相当于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可以说,董仲舒的全部思想学说就是建立在这种神学目的论的基础之上的。他歪曲利用了中国远古以来的阴阳五行学说,按照他的神学目的论加以改造,给阴阳五行等物质现象都加上相应的道德属性,然后又把它们统一到精神性的“天”之下,形成这样一个公式: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最高的具有意志和目的的“天”。而“天”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意志,特意给人类社会设立了具有最高权力的君王,来替“天”行使权力,在人间赏善惩恶。由此,君王被称为“天子”,其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显然,这种思想是为巩固和加强皇权专制统治服务的。
与此相关,董仲舒又提出了“符瑞说”和“谴告说”。“符瑞说”是讲当“天”要选择自己中意的人做君王时,先降下一些吉祥的瑞兆。他举例说,周武王伐纣时,出现了白鱼和赤鸟,表示“天”赞同他做天子。后来的很多野心家常利用董仲舒的“符瑞说”作为登上王位的阶梯。“谴告说”主要是讲“天”如果看到人间的统治者没有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生气发怒,用各种自然灾害来警告和谴责他。显然,尽管这种理论很荒谬,但却对扼制君王的权力滥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人性论上,董仲舒也一改前人的哲思之见,提出了他独特且具有直接现实功用的“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类,其中一种是“圣人之性”。有这种人性的人,与生具善,无需后天的教育和感化,并且只有皇帝和圣贤才具有它。他进一步指出,“天”赋予最高统治者以“圣人之性”,使他们品行高尚纯正,因为他们负有教化和统治人民的责任。显然,与他的其它理论相一致,董仲舒的人性说也是为类化和加强皇权服务的。
在这种人性论的帮助下,董仲舒又提出一整套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协助“三纲”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之间的关系。他根据“阳尊阴卑”的理论,论证君、父、夫的尊贵地位和绝对统治权力的合法性,作为他们的对立面的臣、子、妻则只有服从和被统治的义务。这种神圣的关系是中国帝制社会等级制度借以维持下去的铁律,是董仲舒所理想的社会关系的最高典范。董仲舒的这些社会伦理思想,不仅是汉王朝统治的理论支柱,也是后来我国整个帝制时代统治的思想基础。
此外,董仲舒还就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提出了一些在当时较有影响的见解,如“限民名田”、“去奴婢”、“薄赋敛,省徭役”等。
总之,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王朝总结历史经验,结合时代需要而选定的官方理论学说,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也深深影响了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政治。他的“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思想,对维护帝制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又束缚了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社会的活力;他的“谴告说”,是借神权对君权的限制,在很大意义上是值得肯定的。
生活故事
董仲舒的思想学说,被汉朝统治者所采纳并大力推崇,但他本人却因为性格的迂执而不受重用,还因此险些丢了性命。
公元前130前,辽东和长陵两地的庙殿遭到雷击后发生火灾,董仲舒借题发挥,用此事来论证他的“谴告说”。他在家中写了一份奏章,名曰《灾异之记》,草稿刚成,就被一个叫主父偃的人看到了,并且偷去奏报了皇帝。汉武帝立即召集群儒来评议这份稿子,发现其中有讽刺时政的文字。汉武帝大怒,把董仲舒打入了大牢,并判处了死刑。后来,由于他的学生、朝中大臣吕步舒等人的苦苦哀求,董仲舒才勉一死。
终其一生,董仲舒都没有在中央政府任过职,主要因为他本人常常不留情面地上书直谏皇帝。而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好大喜功而又喜怒无常的专制君主,需要的并不是诤臣,而是被完全驯服了的奴才。果然,有个叫桑弘羊的人,因其乖巧、善变,却大受武帝的宠爱。时耶命耶?非时非命,根本一点,文人学士大都不习宦海之水也!
生平大事记
公元前179年,出生于河北广州一富裕家庭。自幼勤奋好学,熟习儒家经典。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元年,出任博士官。
公元前140年,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
公元前130年,因议时政被判处死判。投入大牢,后被下诏释放。
公元前104年,卒,享年76岁。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
思想成就及影响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无神论者。他在批判地继承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在批评汉代唯心主义哲学和神学迷信的斗争中,建立了一种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他的思想成就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首先,王充提出了元气自然论。他用元气解释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并把元气当作解释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出发点。这就是他有名的元气自然论。这种论见,是对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他用来批判汉儒唯心主义天人感应思想的有力武器。它对后来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其次,王充以元气自然论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无神论,全面批判了弥漫于当时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潮。这不仅有力地捍卫了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也为后来反神学迷信的斗争开辟了道路。后世的许多思想家都受到了无神论思想的深刻影响,如宋代的张载、明末的王夫之、清代的戴震等。
最后,王充还发展了古代唯物论的反映论,反对唯心论的先验论,从而在发展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论衡》中,用“实知”和“知实”来概括其认识论上的创见。“实知”是说人们只有接触实际事物才能获得知识;“知实”是说人的知识正确与否,还要用实践来检验。我们不难明白,王充的这种从“实知”到“知实”的认识路线,与我们今天所坚持的马列主义唯物论的认识路线,非常接近。这说明了我们古人的思想认识水平早在2000年前就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当然,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王充的思想中还有不少有待商榷的东西。如他在强调天道自然时,指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倘若我们相信他这种命定论的思想,那么我们将会对人生感到虚无,甚至是荒诞。又如他认为,人由于生下来禀气厚薄的不同,从而使人有了富贵和贫贱的区别。显然,这种思想带有一种神秘的迷信色彩,是值得大加商榷的。
王充一生著作颇丰,但大都已失传,惟一部《论衡》传世。《论衡》是他花30多年的精力写成的一部巨著,也是最能集中体现其庞大思想体系的一部代表作。此书共分30卷,85篇,大致有20万字,在我国古代思想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一朵无价的奇葩,当然也是我们今人研究王充思想的最直接、最可靠的凭依。
生活故事
王充的祖籍在今天的河北省内,他的先祖因有军功,曾被封于会稽阳亭(今浙江境内),但为期不久,就被削爵为民,以后全家流落在当地以农耕为生。王充的祖父王讯,因打抱不平,与豪门之家结下怨仇,为此他不得不舍弃家园,率领全家迁居钱塘(今杭州),靠经营小商业过活。王充的父亲王涌,在钱塘因“勇势凌人”,又与一个叫丁伯的豪门结下怨仇,于是又不得不搬往上虞。王充就出生在这里。
由于屡遭打击,家道日益衰落,再加上父亲的早逝,王充的早年,过着贫困的日子。但他非常聪明,学习也很勤奋。他6岁开始识字,8岁进书馆学习,同学100多人都因为过失或字写得不好而受到老师的鞭打,惟独王充进步很快,又不犯过失,练字完毕,就跟老师学习《论语》和《尚书》,一天熟读一千字,不久就把许多经书读完了。
由于学习优秀,王充在15岁时就被保送到京师洛阳,入太学受业。洛阳当时是东汉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这里,王充大开了眼界,并拜当时的名儒班彪(即《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为师。在这段时间里,他博览群书,除儒家经典外,特别喜欢看各种“异言”,而且不受章句的约束,对当时一般人所公认的儒家学说多取怀疑、批判的态度。
他在太学“经明德就”之后,就离开师门,开始自己独立地钻研学问。当时洛阳书铺很多,但因家境贫困,王充买不起书,于是,他就到这些书铺中阅读当时在太学里不易读到的书。由于他用功甚勤,加上记忆力很强,许多书一经过目,便背诵不忘,所以能“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王充学成之后,遂回到故乡,一面授徒讲学,一面开始自己的著述。王充曾有过政治抱负,希望自己能当官出仕,有所作为,但他为人刚正不阿,不愿趋炎附势,更不愿与权势豪门同流合污,所以尽管他曾做过几任小吏,但却得不到升迁,最后只好罢职,专力于著书立说。他的大部分著作就是在“废退穷居”、“贫无供养”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据《后汉书·王充传》说,他在写其思想巨著《论衡》时,常闭门潜思,连亲戚邻里喜庆丧事都不去,门窗墙壁上各放着、挂着写作用的刀笔。待此书完成时,王充虽已“年渐七十”,“白发齿落”(《自纪篇》),但仍坚持不懈。晚年,他的朋友曾上书朝廷推荐他,认为他的思想及学术成就已超过前代的孟子、荀子和近代的扬雄、刘向、司马迁了。后来,汉章帝派车去接他,但他因病未行,终老于家。
王充大致在公元97年去世,享年约71岁。他死后,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著作,直至东汉末年,经过蔡邕、王朗等人的推许,一些著作才渐渐流传开来。
生平大事记
公元27年,生于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早年丧父,在贫困中度过。
约15岁时,王充被保送到洛阳,入太学受业。在此拜师于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班彪。
34岁那年,王充开始写作《论衡》,到临死才完成。
晚年,穷居故乡,专力著书立说。
约公元97年,去世,享年约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