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未来社会,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情商高的人,说话得体,办事得当,才思敏捷,“人见人爱”。情商低的人,不是“不合群”,就是“讨人嫌”,要不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现在,在国外广为流传这样的话:“靠智商得到录用,靠情商得到提拔”。一旦进入一个单位,能不能“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情商是一个关键因素。职场中人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时,还应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否则,“身怀绝技”,也难免碰壁。
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里选择了一群四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多数为斯坦福大学教职员工及研究生的子女。
他让这些孩子走进一个大厅,在每一位孩子面前放着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孩子们说:老师出去一会儿,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回来还没有把自己面前的软糖吃掉,老师就再奖励你一块。如果你没等到老师回来就把软糖吃掉了,你就只能得到你面前的这一块。
在十几分钟的等待中,有些孩子缺乏控制能力,经不住糖的甜蜜诱惑,把糖吃掉了。而有些孩子领会了老师的要求,尽量使自己坚持下来,以得到两块糖。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使自己坚持下来。有的把头放在手臂上,闭上眼睛,不去看那诱人的软糖;有的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有的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有控制自己能力的小孩如愿以偿,得到了两块软糖。
研究者对接受这次实验的孩子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中学毕业时的评估结果是,四岁时能够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优异,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好。而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提前吃掉软糖的人,则表现相对较差。
而进入社会后,那些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普遍不如得到两块软糖的孩子取得的成就大。
这项并不神秘的实验,使人们意识到对智力在人生成就方面所起的作用估价有些偏高,而对原本并不陌生的人类情感,在人生成就和生活幸福方面实际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估价太低了。正是这项实验研究引发了人们对情感智力研究和教育的重视。
情感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可以用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来具体化,即人们常说的“情商”。现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影响,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一个人的成功诸因素中,智商只起决定作用的 20%,而情商却占 80%。在过分注重智育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必然缺乏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在保护意识特别浓的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必然缺乏独立性。
相反,如果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让他接触“情绪教育”,给他一个温暖、鼓励、健康的成长环境,创造足够多的与同龄人相交往和交流的机会,教他们如何控制或平息愤怒、焦躁、忧郁等不良和消极情绪,这对他们的一生都能起到最积极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 。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即能调控自己,有的同学为接一桶水打架,为一句话不恰当骂人,这都是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
三是自我激励 。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考试不理想,情绪低落的时候,要多方面考虑和改进;生活中有不幸的时候,要从积极的方面换角度进行思考。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有多少领导在积极应对?不断出台措施,不断互相往来,互相鼓励。中国的 4000 个亿拉动内需,多少人赞叹!
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 。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找别人心情好的时候才谈论事情,或者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者叫看场合说话,这些都是以认知别人作为前提。
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即领导和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学会协调和统筹等。
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占尽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还是在主宰个人命运等方面,其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一般他们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越轨,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易获得满足,更能运用自己的智能获取丰硕的成果。反之,不能驾驭自己情感的人,内心激烈的冲突,削弱了他们本应集中于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思考能力。
为此,心理学家霍华·嘉纳说:“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情商因素。”
也就是说,情商的高低可决定一个人其他能力(包括智力)能否发挥到极致,从而决定他有多大的成就。现代研究已经证实,情商在人生的成功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只有与情感智商联袂登台,智商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现代社会也有不少神童,没有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子,长大后可以有出息,为什么?有的学生虽然也很聪明,但是性格孤僻,怪异,不合群,不宜合作。有的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有的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有的冷漠,易怒,神经质,与周围的人很难沟通。特别是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从不关爱他人,总喜欢周围的人围绕他一个人转。但是他们与人合作方面还不尽人意,对人苛刻挑剔,不能原谅人,不能宽容人。
可是,在许多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力不太出众,也不是太聪明,甚至大家认为他可能还是低智商的,但他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情商,最后获得成功,成了大事业。
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说:“教师、家长都认为我是平庸无奇的儿童,智力也比一般人低下。”但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在 1955 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的弱点是智力不行,特别苦于记单词和课文。”但他成为了世界级的科学家。
洪堡上学时的成绩也不好,一次演讲中他提到:“我曾经相信,我的家庭教师再怎样让我努力学习,我也达不到一般人的智力水平。”可是,20多年后他却成为杰出的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家。
凯文·米勒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高中毕业时靠着体育方面的才能,才勉强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许多年后,在他公开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述:“老师和父亲都认为我是一个笨拙的儿童,我自己也认为其他孩子在智力方面比我强。”可是,这位凯文·米勒经过多年的努力,却成为美国著名的洛兹企业集团的总裁。
戈尔曼用了两年时间,对全球近 500 家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牟利组织进行分析,除了发现成功者往往具备极高的工作能力以外,卓越的表现亦与情绪智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一个以 15 家全球企业,如IBM、百事可乐及富豪汽车等数百名高层主管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平凡领导人和顶尖领导人的差异,主要是来自情绪智能的差异。
卓越的领导者在一系列的情绪智能,如影响力、团队领导、政治意识、自信和成就动机上,均有较优越的表现。
情商对领导人特别重要,是因为领导的精髓在于使他人更有效地做好工作。一个领导人的卓越之处,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他的情商。
所以说,情商是一个人命运中的决定性因素,成功者和卓越者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调动自己情绪的高情商者,所以可以说神童不神,就差在情商。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遇到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高频率的工作负荷,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再加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们普遍感到心里的压力很大,再加上天灾人祸,还有纷繁复杂的社会,只有高智商应付显然力不从心,还必须有高情商才能够适应社会,应对自如,才能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看一个领导是否成功,主要看他的部下是否成功。你的情商高了,吸引力、影响力、人格魅力就出来了,就能产生一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情绪智力》,他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所以,有人说: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
智慧箴言
情商不仅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更是影响个人命运的最关键因素,要做出明智的决定,采取最合理的行动,正确应对变化并最终取得成功,情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成功者和卓越者并不是那些满腹经纶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能调动自己情绪的高情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