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这天清晨,明杰缓缓睁开双眼,揉了揉沉重的眼皮,慵懒地打着哈欠,并随手推开窗户。
刹那间,一道金光穿透窗纱斜斜地射进了屋内,那光线明亮而温暖,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怀揣着无限希望,明杰又挑着水桶出门了。一路上,他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不住地左顾右盼,就像是迷失的孩子寻找着妈妈一样。
就在他又要开始绝望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而亲切的身影从小巷子里闪现了出来。
那一刻,他欣喜若狂,几乎压抑不住自己的心跳。
显然玉琳也看到他了,四目相对,两人的眼中都燃起了激动的火焰,那溢满脸上的喜悦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就在两人擦身而过的瞬间,一张纸条迅速塞进了玉琳的手里,紧接着,耳后就听到明杰低沉的声音传来:
“今晚,我等你!”
玉琳急忙把纸条揣进裤兜,心“嘭嘭嘭”地好像要跳出胸腔。
她的脸颊也瞬间泛起了绯红,像极了天边燃烧着的羞涩晚霞,那是青春的悸动。
四下里瞅着没人注意,她偷偷地抬起手,摸了一把滚烫的脸颊,一种娇羞又甜蜜的幸福如涟漪般在心底悄悄地荡漾开来。
她来到井边,手忙脚乱地从井里把水桶提上来,然后挑着沉甸甸的水桶快步往姥姥家走去。
一路上,她的手一直不自觉地按在裤兜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守住纸条上的秘密。
一进家门,来不及往缸里倒水,她便迫不及待地从裤兜里掏出那张纸条,并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上面的钢笔字刚劲有力,纸条上既没有称呼,也没有署名,只写着两行简洁而有力的字:
“我们在一起吧!今晚我在你家大门外等你。”
一整天,玉琳都是在既兴奋又忐忑不安中渡过。
早上,她去玉米地里摘豆角的时候,心不在焉地不是把玉米杆子折断,就是在慌乱中把玉米棒子碰落在地上,甚至还稀里糊涂地把豆角秧子连根拔起。
幸亏姥姥不在这里,否则被她瞧见那些被糟蹋的庄稼,估计得心疼死。
好不容易才从慌乱的情绪中缓过神来,她提着装满豆角的篮子往回走,一个没留神踩到一滩牛粪上,脚底下猛地一滑,差点四脚朝天地摔倒在地。
总之,这一整天,她就像丢了魂似的,干啥都不在状态。
夜晚终于降临,一轮新月从云层里悄悄地钻了出来,洒下一片朦胧的月色。
那些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地熄灯睡了。
喧闹了一天的村庄,此刻显得格外宁静,只是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叫。
玉琳悄悄地溜出家门,村子里的夜晚没有路灯,那皎洁的月光和闪烁的群星就像是遥远的灯塔,向大地散发出静谧的光芒。
月光如水般流动,静静地洒在路边的树上,像给树木镀了一层银色的光辉。
玉琳跟在明杰后面,两人的影子在月光下时而重叠,像是亲密无间的爱人拥抱在一起;时而分开,宛如此刻他们之间那微妙的距离。
两人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与紧张。
明杰不说话也不回头,径直朝着村子外面的槐树林走去,小树林在月光下显得非常幽深与神秘。
终于,他在一棵高大的槐树下停了下来,槐树粗壮的树干像是给了他某种依靠,让他心里多少有些踏实。
明杰缓缓转过身,背靠着树干。
此时,银色的月光从树梢的缝隙间斜洒下来,照在他耸起的肩膀上。
他的一只手不自觉地背到身后,神经质地抠着树干,那粗糙的树皮让他有了一些真实感。
明杰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咚咚咚”地狂跳着。
于是,他闭上眼做了几个深呼吸,快速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然后,转过身,用热切的眼神看着站在一米见外的玉琳。
只见她局促不安地用手不停地把长长的裙带卷起拉直,再卷起又拉直……
月色下,玉琳穿着嫩黄色的碎花连衣裙,显得那么清纯柔美,白皙的皮肤,娇俏的脸蛋,少女身上散发出来的淡雅气息强烈地感染着他,明杰只觉得满腔无可名状的情愫,顿时化作眼底的一抹柔情。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此时谁也不说话,生怕一开口就会辜负这美妙的意境。
他们不时地互望一眼,然后相视甜蜜地一笑,正所谓:别有爱意心底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时,一阵微风吹起,地上的光斑随着树叶的摇曳不断地变幻着形状,它们时而汇聚成一片树影,时而散成无数的点点斑影,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
田间不时地传来青蛙“呱呱”的叫声,草丛中不知名的虫儿欢快地“唧唧唧”叫着,蛐蛐也在不远处大声“啁啾啁啾”地鸣唱,一只萤火虫在他们眼前上下飞舞,闪烁着莹莹的绿色光芒。
对面的田地里,粗壮的玉米杆上,沉甸甸地地挂着一个个粗大的玉米棒子,宽大的叶子在风的搅动下,发出“沙沙沙”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甜的味道。
远处的山峦在月色的映衬下,轮廓变得模糊而柔和,像是一副写意的水墨画。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站着,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狂热而杂乱。不知过了多久,明杰开口打破了宁静:“我们坐一会吧!”说着,他便背靠着大树干缓缓坐了下来。
玉琳也顺从地坐在了草地上,只不过两人之间依然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此刻,她双手托腮,目光似乎仰望着星空,不过,那飘忽不定的眼神却泄露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为了打破僵局,明杰揉揉鼻子问道:“你最近这几天怎么没有来挑水?是回自己家了吗?”
玉琳低下头,用手扯着地上的草叶子,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好像是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激起了明杰的好奇心,在他的一再坚持下,玉琳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我去县城亲戚家去了。”随后,便聪明地转移了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