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 对上司说“不”与“是”的奥妙4

当上司对你心怀疑虑时,你不妨试探一下——

(1)把握好提出问题的时机,别在他忙得焦头烂额心情沮丧或者出了家庭纠纷的时候接近他,最好在时间是有你参与的某项工作接近成功,大家都心情轻松,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提出来。

(2)要讲究提问的技巧,例如问他“还需要我做什么事?”或者“还有什么要我补充?”上司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你的评价。

(3)不要专门和上司谈这个问题,这样会让上司觉得不自在,很多上司讨厌评价部下。

(4)学会察颜观色,如果上司总是对你冷淡、不耐烦,而对别人却不是这样,显然他是对你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你立下大功,否则不要问上司对你如何评价。

(6)善意提醒

当你对上司的工作有所思考并形成建议时,可以这样对他善意提醒——

(1)要先试风向,如果发现上司表现出防卫姿态,最好赶快改变话题。

(2)要逐级反映你的意见,越级抱怨会减少你说话的份量,减低别人对你的信任。

(3)提出批评的每句话都要有根据,否则上司会认为你无中生有。

(4)指责上司错误,同时要给他提供如何处理才更好的建议。

(5)提出困难向上司求助,好让他自己察觉哪里出了问题,或许你不指出来,他就已经体察到了你的难处。

(6)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作,因此问题解决了,功劳归于上司,你才能永处顺境。

(7)踏踏实实往上爬

要想从低位爬上高位,必须学会先“卑”后“尊”,从“卑”处做起,向“尊”处靠拢,具体做法可从如下诸方面着手——

(2)份内的工作要重视。只有出色完成本职工作,才能得到上司的信任。

(2)学会积累经验。人人都会犯错误,懂得汲取经验教训的人才会有长进。

(3)要有自信。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上司对你更没信心。

(4)要有较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要练习写作技巧,写的东西比说的东西更有份量。上司评价部下,很注意写的能力。

(5)善于安排时间。会不会有效地利用时间,与上司愿不愿意提拔你很有关系。

(6)设法达到公司的目标;不但要知道公司的目标,还要知道如何去达到,才能比别人更快地升迁。

(7)设法掌握信息。不论想把什么事做好,掌握信息必不可少。你得懂得如何去得到这些信息。

(8)工作要有计划。凡事有条不紊,显示出你的控制能力。

(9)富于进取。凡是在事业上出类拔萃的人都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懂得如何有效地与人合作,把工作做好。

(10)善于运用权威。懂得如何适度地运用权威,这样上司比较愿意提拔你。

11要多听。一般来说,上司都比较喜欢你听他的,而不是他听你的。

12要会问。问题提得好,上司会特别注意你。好的提问一般会有这样的回答:“唔,这个问题我还没考虑过。”

13要会读。要会速读,会跳读,要迅速了解文件要点,掌握内在含义,并对本职工作、公司实际提出建议。

14言谈要得体。言谈就像演戏,说服他人更是如此,切不可干涩无味或道貌岸然。

15不要喋喋不休。最好一句话就把事情说清楚。否则不是你的主意不好,就是你的口才不好。

16事实不清不要发言。起码有一半人,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搞清楚就急于表态,你不能做这种人。

17该说的说。不要因为你年龄小或者职位低就不敢开口,好主意不受年龄、资历限制。

18对自己要求要高一些。当你得到做某事的指示时,先要考虑怎样才能做得比要求更圆满。

19要会预料,能预料到上司的意愿,也就是说要摸清他的脾气。

20不做沉默的人。有句西班牙谚语说得好:“儿子不吭气,既使是母亲也不懂他的意思。”

21不要急于加薪。正确的做法是要求做更多的工作,担更大的责任。要知道既便给你加薪也不会比你的直属上司多,尽快坐上他的位子岂不是更好。

22不要忽视小人物。小人物可以说是你铺筑升迁阶梯的石头,你要高声地感谢他们。你的亲切一定会换来你的声望。

23培养广泛的兴趣。你懂得越多就越受人尊敬,生活也越有趣。尽量发展你的各项特长,不要把它们埋没。

24保证健康。满身是病痛,心情就不会轻松,谁也无法保持心智平衡。

(8)做比说好

有道是:光说不做假把式,光做不说傻把式,作为一名下属,一定要处理好说和做的关系。具体做法如下——

(1)做比说重要,在事情未完成时,别把它说得天花乱坠,否则最后的结果离标准太远,可就下不了台。

(2)有创意只管说出来,不必怕别人的异议,与众不同并不是错。当然,创意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方能提出来,随兴所至,随口乱讲,难免贻笑大方。

(3)锋芒不要太露,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少批评别人的见解,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实为下策。

(4)做人要靠得住,诚实可靠是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即使其他方面有些欠缺,也会受到信任。

(5)要有自知之明,最好能经常反省:自己是否过于拘谨,或过于骄纵,话是否说得太多了?

(9)甘当绿叶

有人问魏明帝时的楚郡太守袁安:“已故的内务大臣杨阜,难道不是忠臣吗?”袁安回答说:“像杨阜这样的臣子只能称之为‘直士’,算不上忠臣。为什么说他是‘直士’呢?因为作为臣子,如果发现主人的行为不合规矩的地方,当着众人的面指出他的错误,使君王的过失传扬天下,只不过给自己捞个耿直之士的名声,但这不是忠臣应用的做法。已故的司空陈群就不是这样,他的学问人品样样都好,他和中央机关的高级官员们在一起,从来不讲主人错误,只是几十次地送奏章给皇帝,指出哪些事做错了,哪些缺点必须改,有批评,也有建议,而别人却都不知道他写过奏折。陈群向主人提出意见从不自我标榜,所以后世的人都尊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有功劳向领导头上记,有名誉推给领导,甘当绿叶配红花,让荣誉的光辉永远照射着领导,不要遮挡着聚光灯的照射。

(10)知己善任

改变别人难,改变自己容易吗?更不容易。把自己改变得更符合对方的口味,这是所有成功者“知己善任”的最大本事。具体方法如下——

(1)你的工作方式和为人方式要与你的上司保持协调一致。如果你的上司易发脾气,你协调的方式最好是保持沉默;如果你的上司做事雷厉风行,那么不协调的方式则是工作疲沓。

(2)要了解你自己,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上司对你的期望,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做一个上司所希望的那种下属。

(3)处理好关系既是你的责任,也是上司的责任。但你必须意识到你的老板所给你的责任、工作上的压力以及各种期望都可能是对你的重用。

(4)遇到你的上司对你发脾气的时候,如果这个脾气发的对,你就必须承认错误并且作出承诺该如何去改正或提高,而不是对你的错误进行辩护。如果他的脾气发的不当,你可以给他指出并且向他把事情解释清楚,谅解后还可以为他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11)切勿功高盖主

(1)莫把力气用错地方

新进入一个公司,一切都是崭新而陌生的,这一阶段最关键的任务并不是创出什么大的成绩来,而是要实现与上司及同事的人际磨合,为其所容纳。只有先站得住脚,你才能够谈得上干事业。

因此,必须把处理好人际关系放在一个十分优先的地位,而对工作只要尽心尽力即可。

(2)不可过分表现自己

刚走上岗位,往往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工作阅历,许多事情还不知道、不明白或看不破、看不准,因此,你急于表现自己的行为只能显示自己的不成熟,并不能产生慑服众人的效果。甚至你的某些自鸣得意的小花招也逃不过领导的眼睛。

过份表现自己只会增加对同事的威胁感,会使同事联合起来对付你,使你陷于孤立窘境,甚至是在领导面前说你坏话。领导往往喜欢谦虚的下属。而不喜欢爱表现自己的下属。急于表现自己,会让领导觉得你好出风头、有个人主义倾向,不利于单位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因而肯定不会支持你。此外,急于表现自己,往往会使你得罪同事,由于领导要依靠这些熟悉情况的人干工作,他也会照顾一下他们的情绪,也很可能会批评你,给你一些小的教训,作为警示。

(3)要积极配合上司工作

有些上司原来基础就较差,专业知识不精。这样的上司,在下属心目中的位置并不高,但对下属的反应却格外敏感。你不防抓住上司的这一弱点,借鉴他多年的工作经验,以你的才干弥补其专业知识的不足,在服从其决定的同时,主动献技献策,既积极配合领导工作,表现出对上司的尊重,又能适当展现自己的才华。

有才华且能干的下属更容易引起领导的注意。

领导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才华出众的精英型下属身上,他们服从与否,直接决定领导的决策执行水平和质量。所以,如果你真有能力,正确的方法不是无视领导,而应认真去执行领导交办的任务,妥善地弥补领导的失误,在服从中显示你不凡的才智,这样,你就获得了胜人一筹的优势。

(12)给领导留点面子

作为领导对尊严、面子看得十分重要。一般的领导都喜欢下属恭维自己,讨厌下属抢镜头、抢次序。

得罪领导轻者会被领导批评;遇上素质不高、心胸狭窄的人可能会打击报复、暗地里给你穿小鞋,影响你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给领导留面子也是下属应该做到的。

(1)要尊敬领导。应该承认领导总有强于你的地方,或是才干超群,或是经验丰富。

(2)与领导相处要注意小节,小节虽小,但它能改变对一个人的印象。

(3)除非特殊情况以外,不要轻易打断领导讲话,或中断领导出席的会议。

(4)与领导交谈要尽可能地简明扼要,不要喋喋不休,耽误领导时间。

(5)在领导的办公室内,不要随意翻阅公文、信件,不该看的不看。

(6)不要在领导面前总是点头哈腰,说领导的好话,时间久了会觉得你这个人俗气。

(7)在领导面前要用工作实绩显示出你的精明能干,切莫用嘴皮子表白自己,这样会认为你在出风头。

(8)与领导开玩笑或提意见要分场合、讲方式,不能怎么痛快怎么说。

(9)对于愿意倾听群众意见、平时又好相处的领导,讲话时可以随便些,但也不能过分。

对上司说“是”的奥妙——接受而不屈于盛气

1、服从领导,话说到位

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上司就易于接受你,喜欢你。否则,不分场合、不知深浅、说“是”不懂尺度,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一定得到领导的喜欢。以下几点是与领导说“是”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1)不可锋芒毕露

君子藏器于身,相时而动。你的聪明才智不要在上司面前故意显示出来,上司会因此而认为你自大狂妄,恃才傲慢,盛气凌人,从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与上司交谈,须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令他充分地发表意见,你适当地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这样,他便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你的能力和价值。

二是不要用上司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这样,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难为他;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务将构成威胁,产生戒备,而有意压制你;还可能把你看成只会玩弄专业术语的书呆子,不信任你的实际能力。

(2)多赞扬,欣赏上司

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上司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可以坦率地表达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是人,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价值。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如果得知下属在背后称赞自己,还会加倍喜欢称赞者。下属喜欢上司,上司自然也喜欢下属,这是交际吸引中相悦作用的结果。

(3)提建议要讲究策略

提建议时,多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领导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提建议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对领导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尽可能谨慎一些,必须仔细研究上司的特点,研究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大大咧咧的领导可用玩笑建议法,严肃的领导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领导可用个别建议法,喜赞扬的领导可用寓建议于褒奖之中法等。

(4)不要当面顶撞领导

批评领导时,必须照顾其面子,不要令人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是最愚蠢的。进谏的方式很多。如动情法,寓规劝于褒奖之中,比喻法等等。

2、对上司的旨意说“是”,并出色完成

面对上司的旨意,要顺从地接受,迅速地行动,遇到问题和困难还要及时地反馈信息,既要忠实地执行,又要出色地完成,这也是对领导说“是”最好的尺度,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能得到上司的认可。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忠实执行

上级的任何指示或命令,原则上都应当忠实执行。如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不要在下达命令时多嘴多舌地插话,先诚挚地回答一声“是”,事后再问清楚。即使工作很麻烦,也不要显得不耐烦的样子,要顺从地接受下来以换取上级对你不断提高的信任度。接到上司布置任务的命令,应该做到:听到招呼,立即停下手中工作,出声回答并准备记录本,走到上司面前,边听指示,边概要归纳记录要点;上司在布置任务时不要插话;上司布置完后,再对不清楚的疑点进行提问,这时,要切实做到全部理解指示的内容;向上司确认完成工作的时间要求;同时接受多个指示时,必须明确完成任务的轻重缓急;完成上述过程后,重复指示内容,进行最后确认。

(2)迅速行动

准确领会上级旨意,并付诸行动。准确无误地掌握任务的目的及作用,实施步骤及行动计划。出现问题时要随机应变加以解决。把握上司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制订的工作计划要确保能得到上司的基本认可。

(3)及时汇报

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汇报完成情况。工作最后完成之前,为了汇报工作时讲清要点,必须先作好准备,汇报的内容要事先整理、记录好;汇报的内容如果比较复杂,就要写成正式报告材料;汇报应首先叙述结论,然后再介绍经过及补充说明;不掺杂自己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只说事实;工作进展缓慢或遇阻时,要在中途汇报,听取上司新的指示。你必须丢开对上司的偏见,事事替他着想,把他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也许你的上司命运比你好,但处世能力却远不及你,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样子,只懂得一味批评下属的工作做得不好,一旦问题真正出现之际,他却推卸责任,谁也无法从他那里得到明确的指示。无奈的是在现实生活里,每个职员都要服从他的命令。你感到很气愤,不过,请你不要忘记: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公司里与其明争暗斗,甚至两败俱伤,不如努力与每一个人合作愉快。孔子不是告诫人们“小不忍,则乱大谋”吗?你应该学会与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做朋友,在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改变你自己。

尽管上司没有要求你把过去的工作纪录拿给他看,你也应该把它们整理妥当,主动呈交给上司过目,让他明白你的工作能力。对他忠心耿耿,上司自然会不再盲目挑剔你的工作方法,对你增加好感。

我们在工作中最应做的是支持、爱戴你的上司。自己常常站在他的立场想一想,你会发现对方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无论遇到任何工作上的困难,对上司不过分依赖,避免与他发生任何正面的冲突。尊敬你的上司,你会发觉对方慢慢开始接纳你的意见。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