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自己的另一半:
——犹太人应对爱情的学问
在《摩西的书》的影响下,犹太人对婚姻关系非常重视。每个小孩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训练,因为这是他一生幸福中关键的一部分。
犹太人强调每个人必须结婚,“不结婚的人生活中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没有好事。”未婚的男人并不是完全的男人,缺乏女性的生活是残缺的,女人就意味着男人的家。婚姻既是宗教上的义务,也是人性的要求,是通向爱情和性满足的最理想的道路。
一个犹太人一旦结了婚,就把爱献给了妻子。犹太人认为,一个没有妻子的男人生活中没有欢乐,没有祝福,没有仁慈;只有结婚了,他才能埋藏从前的罪恶。
犹太法律禁止儿子结婚后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让年轻人独立成长,又可以减少婆媳矛盾,一举两得。犹太社会生活的稳定就是因为其家庭的稳定。
犹太人的爱情:
未成家之前,家庭的基础是奠基于婚前的生活。两个成熟的人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
——《摩西的书》
世界各地每天都有男女为情而自杀,他们中间有没有犹太人?答案是:没有!犹太人出了名的精打细算、实际、吝啬、聪明,他们把世情看得通透,谁能占他们的便宜?何况要他们殉情?有人重视精神生活,但犹太人明白,只有现实最重要。
犹太人把爱情看得像果酱一样甜,但是没有面包,光靠果酱是活不下去的。爱情极美妙,但对刷牙、钓鱼、入学考试、驾驶飞机、储蓄、投资、打球、电脑……没直接用处。
如果爱情变成现实中最实在的东西,犹太人也会选择爱情,但那是选择了现实。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犹太夫妻,结婚十几年一直没有孩子。丈夫决定与妻子离婚,他带着妻子去见主管离婚的犹太拉比,要求与不能生育的妻子解除婚约。
按犹太传统,妻子不能生孩子,丈夫就可以提出离婚。犹太拉比口头应允他们离婚,但提了一个条件:“你们结婚时曾举行过盛大的婚礼,现在你们要离婚了,也要办一次离婚宴会。”夫妇回家后按拉比的意思办了一个隆重的离婚宴。宴会上,丈夫念起旧情,其实他很爱妻子。他想休妻的唯一原因是老婆不能生孩子,想到一起过日子时妻子对他的好,觉得很内疚。
于是,他对妻子说:“酒席散后,我们就不是夫妻了。你回娘家之前,凡这里你喜欢的东西,无论有多贵重,你都可以带回娘家去。”他对即将分手的妻子话别后,心情苦涩,于是喝了过量的酒,醉倒在地。他的妻子没有拿走丈夫许诺给她的任何一样东西,只是背着丈夫回到了娘家。
第二天清晨,丈夫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被休掉的妻子坐在自己的床边。他迷惑地问:“我在哪?”妻子说:“这是我娘家。”“我怎么会在你的娘家?”他问道。“昨晚我们不是已离婚了吗?”
妻子说:“是的!但你叫我把喜欢的东西都搬回娘家。我就把自己唯一珍爱的带了回来,那就是你。”
丈夫看着自己的好妻子,感动无语,流下眼泪。他决定即使一辈子不要孩子,也不抛弃自己的妻子。他找拉比撤回离婚申请,回家与妻子开始了新的生活。当他们不再梦想要孩子的时候,奇迹发生了。第二年,他多年不育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可爱的胖儿子。在这里,这个犹太人的爱情已达到“现实”的程度,他同样是选择了现实。
这就是犹太人的爱情观,简单而又明了。
爱情和金钱之于犹太人:
“爱情就是爱情吗?”不一定。爱情来的时候或者还要伴随着其他东西,比如利益,比如金钱,比如亲情,比如相濡以沫,比如相互的信任理解,比如猜妒和悔恨。
“《圣经》温暖我心灵,金钱温暖我身体。”犹太人不仇视金钱,并且视它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他们对《摩西的书》的信仰一样的真诚和执著。正是其正视金钱的态度告诉世人:你厌恶它,它就远离你;你喜欢它并且善待它,它就走近你,且为你所用。
爱情是夏末绚烂的花朵,只开一季,婚姻却是杯中足以果腹的牛奶。爱情可以是坚固和执著的,但也会变的脆弱和松软,正如午后的蛋糕一样,轻轻一叉,它就四散开去。所以说爱情是需要滋养的。
从理论上说,钱够花就行,但要有更好的生活,享受更自由的生存空间,就要有更多的钱。爱情的飞翔,若想要360度的自由,就要有可供360度空间足够的维他命,而爱情的维他命不仅仅只是爱情。
贫寒夫妻的幸福只能维持起初的日子。贫寒夫妻只有共同奋斗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才能有更多的物质来滋养自己的爱情。爱情也是朵诡异的花,你不浇灌它,它便会枯死,或在别处开放。
女孩们享受玫瑰花里的爱情远比泡面里的爱情更有爱的味道。如果哪个美女装相说自己只爱泡面不爱玫瑰花,你要考虑她的话有几分可信,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男孩们等待着一起奋斗并能创造第一桶金的爱情的到来,固然是声势浩大,但可以少打拼几十年的爱情较之于破牛仔裤改做的书包的爱情,前者是不是有更大的诱惑呢?即便是奋斗,男人们又有几个可以扛起这样的担子,即便扛起了,身为女人的你,又真的有能力有信心支持并陪伴着他一路走下去吗?走下去的结果呢?爱情或许早已磨逝在岁月的长河里。
相比之下,钱包里的爱情更容易开出绚烂的花朵。敢于放弃或接受钱包里的爱情都是一种爱的方式。
可以温暖你的不只是爱情……只要是爱情,就一定会有副产品,不管是钱包里的爱情或是爱情里的爱情。只是两者中,钱包里的爱情或许更有温暖的余地,而爱情里的爱情毕竟只能温暖自己的心灵。
不赞成热恋:
可以说,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就是犹太民族,他们的智慧世人尽知。《摩西的书》中就曾这样告诫人们:“即使因热恋而结婚,这种热情也不会像婚姻维持得那么久。”这种观点曾让许多人不理解,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为此争论。其实,这种观点正道出了“友谊”和“爱情”的“最高境界”之所在,不止友谊,一切事情其实都可以用空虚“若水”的“度”来衡量。
此语出于庄周:“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么下句呢?有人会说:“小人之交甘若懿。”——我们要的是胜似手足,同生死共患难,并不是这种“甜酒”式的友谊。“淡若水”未免也太冷了吧?真是个明哲保身的家伙。那么,就请看看下一句:“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原来,热烈“甘”过之后,竟就是“绝”!而“淡”呢?还是某君说得好,那就意味着平等,无所求、无杂质,清澈凛冽,鲜活而可以致远。自然界的真理之一就是“热烈失度无之长”,这“淡若水”的确是最不易做到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如水的友谊太过平淡,不够真挚。那是他不解“淡”正是其中真味。诗人闻一多曾一度困苦,靠刻图章维持生活。他与数学家华罗庚比邻而居,他们年龄差异大,工作方面没联系,但却有着“君子式的友谊”。闻一多曾刻了一方石章赠给华罗庚,上面刻着几行字,曰:“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绝,也不阔绰,陋于文章,雅于章上。”虽然当时彼此生活都很清苦,但动人的友谊却为清苦的生活增加了甜味。
靳凡曾经说过:“爱情是友谊的一种,但绝不是对立的。”的确,人们无法把它们生生拆开来分叙,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对于爱情,先哲纪伯伦曾论述:“夫妻好比同一把琴上的弦,他们在同一旋律中和谐地颤动,但彼此都是独立的。”他指出了“独立性”在一切美好情感中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而“独立”的外在表现往往就是一个“淡”字。可见平若流水的感情才真实而可促进。
同样,作为爱情的姐妹——友谊,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这个定论呢?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被人们视作友谊的典范,说的是二人在寥寥数声琴音之中暗结为知己,一生只此一次相会却已足矣。钟子期过世后,俞伯牙摔琴以谢知音,饱蕴着人间的最大凄凉,那是知音一逝、不再复还的感慨,是心如死灰般的悲叹。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其极致正在于此。“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下句该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摩西的书》上说:“人不能隐藏三种东西:咳嗽、贫穷以及恋情。”但是,《摩西的书》同时又告诫人们:“即使因热恋而结婚,这种热情也不会像婚姻维持得那么久。”
某男子与一位姑娘坠入爱河深恋不已。男子思慕成疾,遂找医生诊断,医生开了处方说:“这是因为你的情欲无法达成,所以才会郁积成疾。心病必须心药医,只要你和所爱之人春风一夜,必然能够不药而愈。”对于医生的建议,男子感到犹豫不决,于是他去拜访拉比,请求指点。拉比闻言坚决表示,绝对不可为了图谋一时之快而任意犯忌。
男子于是问道:“能否请她一丝不挂地站在我的面前,让我消解心中郁积,求得病愈?”拉比听了依旧表示反对。
男子又问:“那么让我俩隔墙相互倾诉,这样可以吗?”拉比还是不赞同。
当这名男子以及其他人向拉比问起“为什么您要如此强硬地反对这些做法”时,拉比回答:“凡人必须谨守贞节。如果借口相思难耐,随意发生男女关系的话,社会规范就会难以维持。热恋的想法是难以长久的,冷静下来,你就会愈好。”
犹太人认为恋情愈炽烈,恋爱的生命愈短暂,因为热情是无法持久的。为此,《摩西的书》中有许多这种警告人的句子,字字珠玑:
“恋爱是果酱,但是必须沾在所谓‘人生’的面包上吃,否则人绝对不可能活下去。”
“恋爱使得精神发狂。”
“轻率的恋爱常导致不幸的后果。”
“恋爱和憎恨常被夸张。”
“一个礼拜能结束蜜月旅行,但是绝不可能在一个礼拜之内结束一生。”
犹太女人的爱情:
犹太女人很聪明。并不是说男人就一定不喜欢聪明的女人,但聪明也有不同的形式,男人最欣赏的境界是“大智若愚”。那些尖酸刻薄、心细如发、明察秋毫、看破红尘的聪明女人会让99%的男人退避三舍。
约翰曾交往过这样一个女友,分手时给约翰亮出一个小本子,上面是所有她为约翰破费的钱财明细单,小到一杯咖啡(她等约翰时买了自己喝的,约翰应该负担一半,因为如果不来等约翰就不必花钱买这杯咖啡),大到一件羽绒服(那是送给约翰的生日礼物,约翰受用,当然应该由约翰来付账),另外还有两笔旅行费用(是她在追求约翰时自作主张给约翰报名,硬把约翰拉去的,自然应该和约翰分摊费用)——总而言之,算来算去,约翰该还她一万元。
她还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我们两个人一直交往下去,自然不必算账。可既然已经分手,就不应该遗留经济问题。”看着账单约翰目瞪口呆,把账目一次还清后,在很长的时间内患有“女性恐惧症”。
犹太女人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吝啬。其实,“吝啬”对于女人来说似乎不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很多男人还因为有一个“勤俭持家”的太太而沾沾自喜。
可情场犹太女人不只吝惜金钱,更吝惜感情的付出,让她们付出真情真比掏犹太人的钱包还难。有些男人的论点是:女人心软,只要她们动了真情,什么事情都好商量。看来这些男人是没有遇到过情场犹太人,她们的一颗理智无比、坚不可摧的心灵从来不会出现松动和软化的时刻,即使你飞身一跃为她跳楼自杀,也别指望她到医院来看望你——这样会招致别人的闲言碎语,对她的前程不利。
虽然身陷“情场”的犹太女人们都宣称是“自立自主”的女性,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挣出面包和黄油,可她们的势利心态却不为此而稍做收敛。她们相信爱情应该是“互利互惠”的事情,否则免谈。
犹太人实际,不讲情面。犹太女人也非常实际。情场犹太女人更是一点也不糊涂,你对她的好,她方方面面都看得到,可就是不往心里去。千万别指望她对你投桃报李,她更注重的是你的硬件条件。
从本质上来说,犹太人还是很公正的,在生意做不成的时候,他们会遗憾地握着你的手说:“不管怎么样,你是个好人。”可并不是跟好人都能合作成功,也不能因为你很努力就对你放松条件。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
情场犹太人硬是把感情当成生意来谈,似乎在履行一纸什么“合作意向书”,把双方的“资格认证”也作为合同的附件。这么一来,感情变得索然无味。犹太人只看现货,用虚构的景象来诱惑他们投资是徒劳的。犹太人在生意场上的不败记录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这一点。如果一个女人善于扒掉各种“前景”、“推测”、“潜力”、“优势”的外衣来称量男人的“净重”,那么她多半不会上当。
情场犹太女人就拥有这种判断力。一个男人的前途是否美好,可能性各占一半,大多数女人都认赌服输,可情场犹太女人不赌——她们的青春只有一次,怎么可能去承受50%可能性的失误?所以一定要看到结果才出手。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那些目标明确的情场犹太女人大都各得其所。不要期货、只认现货的原则让情场犹太女人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但也绝不会蚀本。所以男人在遇到这类女人时不必多做停留,只要发现自己不符合她的目标条件,就赶快打道回府。不爱幻想的情场犹太女人极少愿意和男朋友到国立公园里约会,因为那样很寒酸,也没什么有趣的消费项目。她们愿意选择咖啡馆、西餐厅、豪华购物中心、舞厅等高档场所见面,这样才让她们觉得兴致盎然。她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世界”结合得非常紧密,这让男人觉得很乏味。再有钱的男人也喜欢那些坐在男朋友自行车后座上还有说有笑的女人。
根据情场犹太女人的论点,那些嫁给不得志的公务员、潦倒的艺术家、庸庸碌碌的小商贩的女人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追求所谓的精神生活,爱散步,爱幻想,相信一见钟情。而对于情场犹太女人来说,物质是面包,精神是果酱,光有果酱是无法度日的,果酱太腻,也吃不饱,还不如光吃面包来得更可靠些。
犹太人曾经贫穷过,知道什么都抵不过银行存款。情场中的犹太女人也是在物质的难填欲壑中成长起来的,虽然物质越来越丰富,但还是赶不上她们欲望膨胀的速度,所以这种情场犹太女人的人数有不断壮大之势,实在是男人的悲哀。
犹太人的婚礼习俗与宗教:
婚姻是神的旨意。
——《摩西的书》
不管在哪里,婚礼的内在意义都是一样的,即吉祥喜庆。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都以他们特有的风俗和方式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人的祝福。
犹太人的婚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在婚礼上打碎一只酒杯、搭彩棚等等,都是他们举行婚礼的风俗,而这些风俗仪式大多与宗教有关。但是随着异族通婚现象的增加和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转变,一些婚礼中保留下的风俗形式依旧,而意义则被现代人重新诠释。
一名犹太牧师说:“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有时候会为一些传统的仪式制定新的意义。婚礼中的很多仪式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但是社会在不断前进和发展变化,所以在婚礼中会有一些仪式在形式上与古代婚礼相同,但含义则不尽相同。”
下面是犹太民族在举行婚礼中的一些风俗和它们的意义。
婚约签订。在婚礼举行之前,新郎新娘及各自的父母会共同起草一份书面文书,为双方确定标准的“结婚契约条件”。婚礼中签订婚约的仪式大约始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当时是一种类似法律文书的文件,婚约上列出了夫妻双方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日后万一离婚的事宜。现在,签订婚约仍然是举行婚礼前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是已经失去了当初法律合同的作用,而更多的是表达新婚夫妇彼此委托和允诺的意义。
搭健彩棚。犹太人举行婚礼要搭建彩棚。最初人们搭建彩棚是给新婚夫妻做洞房用的。彩棚用一块大的围巾或漂亮的布匹做顶,四角以竹竿支撑。现在犹太人举行婚礼仍然搭建彩棚,作为新婚夫妇新家的象征,彩棚四面开放,表示欢迎朋友和家人前来,就像亚伯拉罕当年所为,而搭彩棚用的围巾则用来象征上帝的出席。
再品酒祝福。品酒祝福在传统上代表欢乐和富裕。
婚礼中要进行两次品酒祝福仪式。第一次品酒代表着两人的婚姻神圣无比,新郎和新娘都要喝一小口。第二次品酒,是和七项祝福一起进行,这一仪式是在公元六世纪被加入婚礼庆典的,表达了人们对上帝的谢意,新郎和新娘再喝一口酒。其中,酒杯代表的是生命之杯。香甜的美酒则是对新人的美好祝愿,而新郎和新娘共饮一杯酒表示他们今后将同甘共苦。
七项祝福。在大约公元500年犹太法典写成的时候,其中已经包括了六项祝福,另外一项祝福是后来加上的。新婚夫妻在婚礼中抿第二口酒的时候,诵读第一项祝福,这代表夫妻双方无比喜悦的心情。第二项祝福是感谢上帝创造了世界,同时,向到场的亲戚朋友致以敬意。第三项和第四项祝福承认上帝创造了人类的肉体和精神。之所以诵读这项祝福,是因为犹太人认为,只有承认上帝之后,夫妻双方才开始了自己的生命。第五项祝福是在场人都祈求耶稣再生,圣殿能够重建。第六项祝福表达了新郎新娘对彼此的爱恋不断增长的希望,就如同亚当和夏娃一样,在没有多余人存在的世界里真心相爱。
第七项祝福是祈祷自己从被流放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到达一个安静祥和的世界。
之所以有七项祝福,是因为“七”这个数字代表了上帝创造人类世界的时间是七天。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七项祝福中只有两项与新郎和新娘有关。现在也有一些年轻人在举行婚礼时,把这七项祝福改为赞美朋友、家人的七句话。
打碎酒杯。祝福完毕后,新郎用右脚打破酒杯,象征对当年(公元70年)圣殿毁灭的怀念,提醒人们永远不要忘了当年耶路撒冷圣殿毁灭时的悲伤时刻。但在现代婚礼中,人们则以此风俗来表示人类关系的脆弱,新生活的开始以及摈弃一切偏见和无知。
入洞房。传统上,新郎新娘在婚礼仪式后就进入洞房完成婚姻大事。而在当代,这只是一个形式,新郎新娘进入自己的房间商讨婚礼庆典的下一步活动,然后他们就出来一起招待宾客。此外,还有一些犹太人在婚礼前要举行一个沐浴仪式。新郎和新娘要把自己浸入水中两三次,以表示结束单身生活,从今往后开始夫妻两个人的生活。
另外还有揭盖头的仪式。这个仪式起源于圣经故事,雅歌布因为没有提前看新娘的脸而娶错了人。
最后,妻子围着新郎走七圈以远离邪恶。今天,在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都要绕对方走三圈,以表示相互尊重。
八分钟约会:
犹太人有一种习俗“八分钟约会”。年轻的单身男女定期在长辈的陪伴下见面,以避免其与外族通婚。1999年,美国洛杉矶的犹太教成员YaacovDeyo制定了游戏规则之后,这一习惯马上就在西海岸风靡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种约会方式陆续传播到加拿大、英国等地。也就是通过短短的八个八分钟,你会认识八个不同的异性,这就是“八分钟约会”。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参加这种约会?人们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参加这种约会的?在八分钟里能否碰撞出爱情火花?这种改变了传统婚介模式的约会方式到底能走多远?如今,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虽然很多人通过工作会和不同的人交往,但私下里的生活圈子很小,很难找到足够多的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参加“八分钟约会”,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可以变换八个不同的对象,又能与每个人独处,这是一个公平的双向选择的机会。
其实,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在见面最初的30秒就可以建立起来。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对他(她)的性格、职业、教养、品位做初步的判断。这种约会形式满足了现代年轻男女的好奇、时尚心理,符合都市生活节奏,吸引了不少渴望个性化、娱乐化的单身男女参与。
不结婚的人生活中没有快乐:
结婚并且组织家庭是《摩西的书》中规定犹太人的一条宗教律令,并这被称作是上帝向犹太人颁布的全部律令中的第一条。因此,犹太拉比们也强调这一观点:“不结婚的人生活中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没有好事。”“未婚的男人并不是完全意义的人,如《圣经》所说,‘主造男造女,神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
犹太人认为结婚就意味着成家,而妻子则意味着家。因此,他们说:“男人的家是他的妻子。”,“拉比约西从不称妻子为妻子,而是称她为‘我的家’。”
犹太人认为,生活中缺乏女性的男人是不完美的。在犹太社会中,没有经过男女结合的男人,不配去看到有关神的各种活动。同时,在艰难的岁月中,犹太人认为有三种景象在上帝和人类眼中都是美好的,可以温暖他们的心:兄弟和睦,邻里友爱,夫妻一体。所以,犹太人认为男人丧妻是很不幸的。世界在丧妻的人眼中会变得黑暗起来,没有妻子的男人的步伐会变小,他的智慧也会衰退。
对于女人来说也是一样。与钱多但得不到快乐的生活相比,女人宁愿要钱少但欢乐的生活。因此,无论是犹太教还是拉比,都反对一个人去选择独身,他们认为独身的人是不完整的。主张人应当结婚,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性的要求。犹太人反对不结婚,表明了犹太人对于人性理解的睿智,也是他们对待婚姻家庭的高超智慧之处。
挑选妻子时别匆忙:
渴而饮酒,上帝必不饶恕他。
——《摩西的书》
犹太人认为缘分是天定的,是人难以改变的,婚姻是上帝安排的。但是,《犹太法典》对犹太人选择妻子还是提出了明智的忠告。选择配偶时年龄不能太悬殊。如果男的年轻,女的年龄大,或者男的年龄大,女的年轻,人家就会说他:“你怎么和年轻女人一起生活?”或“你怎么和老女人一起生活?去找一个和你年龄相当的人吧,不要在家里制造冲突。”
《摩西的书》中的经文也反对“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老头子”。对此,《摩西的书》中还有一种类似的形象说法:“‘渴而饮酒,上帝必不饶恕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女儿嫁给上了年纪的人,或娶上了年纪的人为妻的人,上帝是不会宽恕他的。对于选择妻子,犹太人认为,想娶妻的男人应当先打听她的兄弟怎么样。因为孩子们大多像舅舅。选择配偶时犹太人认为,应谨慎行事。拉比们对年轻人的忠告是:“挑选妻子时别匆忙。”
与东方国家的习俗不同,拉比的律法声称:“不先见见面就娶一个女人为妻是不允许的,以免日后他发现这女人有令人不快的地方或者她变得令人讨厌。”
挑选妻子时别匆忙,这是对爱情生活比较高的要求,也是美好婚姻和家庭的保证。这表明了犹太人对于婚姻的慎重。
把优生作为择偶的标准:
在择偶时,犹太人没有忽视优生的原则。对于配偶的选择,《摩西的书》中有许多规定,其中有这样的忠告:“太高的男人不能和太高的女人结婚,免得他们的孩子又高又瘦。男侏儒不能和女侏儒结婚,以免生出更小的侏儒。”犹太拉比还有另一条建议是:“选择妻子时向下迈一步。”因为娶一个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女人可能会导致自己被她或者她的亲属看不起。犹太人对遗传学非常相信,他们不仅看重人的生物性的《遗传》,而且注重知识等社会内容方面的遗传。他们往往会产生娶一个学者的女儿为妻的强烈的愿望。
为此,拉比们的教诲是:为了能娶到博学之士的女儿,男人应该卖掉一切。这是因为将来万一他死了,或者被流放,他可以确信自己的孩子将会有学问。
把优生作为择偶的标准,这是犹太民族杰出智慧的体现。
不要重美貌,要重家庭:
《摩西的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劝告男人择偶不要重美貌要重家庭:“年轻人,睁开眼睛挑选你自己的新娘吧。不要只看外表,而是要看家庭背景,因为优雅风度是虚假,美貌是徒劳,敬畏上帝的女子才值得赞美。”
因为只重美貌,夫妻之间就容易出现不忠诚的事。在选择对象时,犹太人认为应重家庭。
那么如何去重家庭呢?为了和学者的女儿结婚,一个人应当变卖所有家产;如果不能和学者的女儿结婚,就娶一个大人物的女儿;如果娶不到大人物的女儿,就娶镇上犹太教领袖的女儿吧;如果娶不到犹太教领袖的女儿,就娶镇上慈善家的女儿吧;如果娶不到慈善家的女儿,就让他娶教师的女儿吧。但是千万不要让他和不学无术人家的女儿结婚。犹太人认为,重视对方的家庭背景,选择合适的配偶,才有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倡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才会使家庭平安幸福,而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不要让女人哭泣:
像爱你自己一样地爱你的妻子,好好保护她,不要让女人哭泣,因为神将一滴一滴地计数着她的眼泪。
——《摩西的书》
在犹太家庭中,父亲的权威最大,但是他们也从来没有轻视过女性。犹太人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在犹太人的历史中,解救以色列人,使之脱离埃及的米里亚姆是女性,古代犹太独立的英雄德菠拉也是女性。在圣经《箴言》中更有许多称赞母亲及女性的优美词句。
一个理想的犹太男人必须同时具备男人的力量和女人的温柔。于是,《摩西的书》中有一句很美的话:“像爱你自己一样地爱你的妻子,好好保护她,不要让女人哭泣,因为神将一滴一滴地计数着她的眼泪。”
因为殴打女人会让她流泪,因此在犹太社会中,殴打妻子是最可耻的行为。但是,在欧洲或其他中东民族中,这却有如家常便饭。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就立法规定:“必要时可以殴打妻子。”
直到15世纪末叶为止,英国仍然立法奖励殴打妻子,19世纪时,还允许人们出售妻子。在其他民族的社会里,殴打妻子就如同天降雨,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只有犹太社会,自从订立古代法以来,就严罚殴妻者。《摩西的书》规定:“犹太人必须比尊重自己还要尊重妻子。如果有人殴打妻子,他应该受到比殴打别人更严厉的惩罚。因为男人受了命令要尊重妻子。如果这人仍然殴打妻子,他应该被逐出教会,受鞭笞,接受最严厉的惩罚,甚至可以砍掉他的胳膊。如果他的妻子愿意离婚,他必须答应并归还婚书。”在犹太社会中,当妻子被打提出诉讼时,通常都可以赢得离婚的判决,并可要求丈夫支付一笔可观的赡养费。
丈夫强迫妻子同房也会让她哭泣。早在《摩西的书》中就已经有了丈夫不能强迫妻子同房的观念。对犹太人来说,当妻子没有那种念头时,丈夫就不可以强迫妻子遵从他;不论是谁,若强迫妻子同房,将生出卑劣的孩子。
因此,犹太律法中早就有丈夫的“强奸罪”的罪名。犹太人认为,一个男人不应该强迫妻子。无欲无爱而缺乏自由意志的结合,圣灵不与他同在。但是,一个男人却不能拒绝和妻子同房。如果他这样做,为的是折磨她,就违反了律法书《摩西的书》的命令。如果她生病了不能同房,他可以等6个月,之后,他必须征求妻子的同意才能同房,或者离婚把婚书还给她。犹太民族的离婚率很低,正是传统观念所致。
总之,尊重女人,不要让女人哭泣,是犹太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值得世人学习的。
失去一根肋骨,换来一位侍奉的女人:
犹太人有一则关于妇女的故事。
一位罗马皇帝对拉比伽玛列说,你的上帝是贼,因为《摩西的书》上写着:“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拉比的女儿对父亲说:“让我来回答他。”她于是对皇帝说:“给我派个官员来调查一桩案子。”罗马皇帝问:“出了什么事?”她回答说:“夜里贼闯进了房子,偷了我们的一只银罐子,但是却留下了一只金罐子。”皇帝听后喊到:“但愿这样的贼天天来光顾我。”她于是反驳说:“那么,第一个男人只是失去了一根肋骨,却得到了一位侍奉他的女人,这不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吗?”因为根据圣经传说女人是男人的肋骨造成的,这个故事说明了妇女在犹太人心中的地位。
犹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家庭。因此,犹太人总是十分注意保持家庭的纯洁和稳定。由于意识到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摩西的书》赋予她们极有尊严的地位。考虑到妇女在家庭中的责任,在犹太法律中,她们被免除了一种宗教义务。法律上规定:“妇女免予执行以‘你们要’行文的律法,如何遵行这一点要依具体的时间而定。譬如,在住棚节期间,应住在茅棚内或是应佩戴经卷护符匣的律令,对妇女来说,并不是必须履行的。”
但是,除了这个例外,《摩西的书》并不承认在宗教责任上不同性别之间有任何差异。“你在百姓面前所要立的典章是这样的:在牵涉到《摩西的书》的一切律法时,《摩西的书》把男人和女人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犹太妇女终日忙碌的生活妨碍她们研习更为高深的关于《摩西的书》的学问,但犹太人认为,事实上妇女利用其影响力让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致力于这些学问的获得,因此她们也应该受到赞扬。
为此,在犹太人中流行一句这样的话:“妇女如何获得荣誉呢?通过把儿子送到犹太圣堂去学习《摩西的书》,把丈夫送到拉比学院去从事研究。”
犹太人有一个《摩西的书》的故事,说明了妇女对于其丈夫的生活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据说,有位虔诚的男人娶了一位虔诚的女人,因为没有孩子,他们离婚了。然后,这男人又娶了一个邪恶的女人,这女人使他也成为恶人。而他的前妻又嫁给了一个邪恶的男人,却使他变成了一位正直的人。
因此,在犹太人眼中,一切全取决于女人,在婚姻和爱情生活中,好的女人是一所学校。
《摩西的书》告诫犹太人:“假如有男女两个孤儿,你应该先救那个女孩子,因为男孩可以去做乞丐,但是我们却不能准许女孩子如此。”
在犹太家庭中,每一个安息日晚上,当全家人一起用餐时,丈夫们都要唱一首赞美妻子的诗歌:“你披着力量和温柔,你一张开口,就会说出有智慧的话。愿神祝福你,并保护你的孩子。”说完,便由妻子点燃蜡烛。
美满的婚姻是至高无上的:
家中的不道德,犹如菜上的虫子。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反复教诲人们,美满的婚姻是至高无上的。婚姻常常被犹太人称之为Kiddushin,它包含“圣洁”的意思。这样称谓婚姻是因为“丈夫视妻子为献给圣所的物品,禁止世人亵渎”。这暗示双方都应绝对贞洁。
犹太人有句话叫“家中的不道德,犹如菜上的虫子”。这句话既适用于丈夫,也适用于妻子。
犹太人还有一则谚语说:“男的如长大的南瓜,女的如小南瓜。”其意思是丈夫的不忠会助长妻子的不忠。对于夫妻之间的相互忠诚,犹太人则有趣地说:“当丈夫和妻子高尚时,舍金纳与他们同在;当他们不高尚时,大火吞没他们。”
在希伯来语中,“丈夫”一词是ish,“妻子”是ishah,这两个词构成了一个变移单词,意思是上帝(Jdl)和火(esh)。当夫妻不忠时,ish和ishah就变成esh。
因此,犹太人倡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他们说:“爱妻子如爱自己者,敬妻子胜过敬自己者,将儿女们引向正路。在他们成年时为其安排婚姻者,就是下面这句经文所说的人:‘你必知道你帐篷平安’。”为什么爱妻子、敬妻子,家庭的“帐篷”就会平安呢?犹太人的回答是:“敬你的妻子,因为这样你才能丰富自己。男人要时刻注意给予妻子应得的尊敬,因为家中的一切幸福都有赖于妻子。”
为此,男人花在吃喝上的钱应该只占他财力的一部分;花在衣着上的钱不要超过了他的财力;但是,男人宠爱妻子和养育孩子花的钱应超出他的财力,因为他们依赖于他,而他依赖于上帝。
丈夫和妻子要彼此视为生活的伴侣。男人不应该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不与妻子商量事务。犹太人有一则谚语劝人们说:“如果你的妻子矮小,你要弯下腰跟她说话”。这样,才能使妻子忠诚于丈夫,婚姻生活才会和睦美满。
夫妻间的相互忠诚是美满婚姻的前提,犹太人很重视这一点,并且着重强调丈夫的责任,这正是他们爱情智慧的高明之处。
不吃醋的情人,并不是真正的从心底里爱。
犹太人有一句俗语:“恋爱是盲目的,但嫉妒比盲目更坏,因为它连看不到的东西都要看。”犹太人认为:“嫉妒有1000只眼睛。”自古以来,犹太社会中便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谜题:
“拉比,你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请你告诉我:如果天上乐园里的亚当彻夜不归,当他第二天早上回来时,夏娃会怎么做呢?”
正确的谜底是:“夏娃会算一算亚当的肋骨。”因为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造成的,所以如果亚当又缺了一根肋骨,这就表示另外有一个女人要出现了。犹太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嫉妒的同时能保持如此冷静、合理的头脑,那他实在是非常的了不起。但是一般人常常难以做到,尤其是在爱情中。
在犹太人看来,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比“嫉妒”更可怕的东西了。为此,圣经《箴言》告诉人们说:“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澜,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犹太人认为:“因嫉妒而疯狂的心,是连骨头都要腐蚀的。”如果一个人到了嫉妒的地步,则“愤怒无止境,如同洪水般地狂泻,以致无法控制。”因此在犹太人中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受到嫉妒,宁愿死去。”
这是源自《摩西的书》的一个故事:上帝告诉摩西他的生命即将结束,摩西问上帝为什么他必须死。“因为我已经安排约书亚带领犹太人返回迦南了。”上帝回答道。
“让他带领,”摩西说,“我就做他的仆人。”
上帝同意了,可是约书亚对这个安排不高兴。
“你不希望我活着吗?”摩西问他。约书亚于是同意做摩西的主人。但是,他们即将走进圣帐的时候,出现了一片云彩。约书亚被允许走进圣地,摩西却必须呆在外面。
这时,摩西却受不了了,他说:“死100次也比受一次嫉妒的刺激要好。”于是他向上帝请求死去。
因此,犹太人认为人们之间应少一些嫉妒。
但是,犹太人又相信对心心相印的两个人来说,有时嫉妒也是一种爱情的尺度;当嫉妒的火焰全部熄灭之时,也就是该分手的时刻了。所以《摩西的书》说:“不吃醋的情人,并不是真正的从心底里爱。”
看情人吃不吃醋,是犹太人检验爱情的一个试金石。用吃醋不吃醋检验爱情的浓度,是犹太人爱情智慧中的一个方面。
爱,要坚定:
犹太男人对爱很忠诚,他们的爱通常是给予自己的第一位妻子。因而,在犹太人中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丈夫在世时,他的第一位妻子死了,这就好像他在世时的圣殿被毁了。”“假如男人的第一位妻子死了之后再娶,他要记着前妻的品行”。
一位犹太王子的儿子离开妻子在外学习了12年,回来时他的妻子已经不能生育了。
知道这事后,他的父亲说:“我们怎么办呢?如果把她休了,外人会说这位虔诚的女人白等了12年。如果再娶一位妻子,外人会说其中一位是他的妻子,另一位是他的情人!”于是,他为她祈祷。
结果,她又恢复了生育能力。
通过这则故事,犹太人告诉人们:坚定的爱可以使美好的愿望实现,获得幸福。爱,要坚定,这是婚姻和家庭稳固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犹太人对于爱情往往较其他人表现出更多的坚定性,这是犹太人对待爱情的高尚之处。
性,是生命的河流:
犹太人语言中的“雅达”(YADA)这个词汇,在希伯来语里是“性”的意思,同时也有“认识对方”的含义。譬如圣经上说亚当认识夏娃因而生子,这“认识”一语就兼具性交做爱之意。犹太人常说“爱就是了解”,不过他们多会把“爱”解释成“同床共眠”。
对于性爱,犹太人还有一些较其他民族明智的看法:
“性是一种创造行为,少了它就无法成就自我。”
“性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从事性交本无任何不自然之处。”
“性交必须在极度隐秘与非常亲密的气氛中进行。”
“无法自我克制的情况下不可从事性交。”
“未获得妻子同意,不能和妻子发生性关系;妻子若无兴趣,丈夫不得强求。”
犹太人认为,正正当当、清清白白地做爱便是一种喜悦。因此,性交之际不可口出秽言。
在《摩西的书》中,犹太人把“性”称作生命的河流。河流固然会有洪涝、泛滥成灾之时,然而,它同时也能养育万物、收获果实、润泽人间。这是犹太人的性适度理念。在犹太人眼中,男人的性兴奋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女人的性兴奋是因为触觉而生起的。为此,《摩西的书》告诫男人:“触摸女人时要小心!”同时也教导女人:“注意你的穿着!”拉比发觉性交的时候,男性达到高潮与女性达到高潮两者之间具有时间差。在女性开始亢奋之前,男性可能已经鸣金收兵。为此,犹太人在律法中规定,未获妻子同意就强行拥抱,这种行为乃与强奸无异。每回行房之前,丈夫都要向妻子委婉求爱,花费时间充分甜言蜜语、温柔爱抚一番才行。犹太人在女人生理期间不行房,即使月经过后7日之内也在禁止之列。因此,对犹太人来说,虽说是夫妻,每月平均约有12~13日禁止行房。在这段期间,丈夫对于妻子憧憬益深,以致守戒期满之日,夫妻能够反复重温有如新婚燕尔一般的甜蜜关系。
根据犹太法律,已婚妇女绝对不能再与别的男人有染,男人在这方面则不受限制。戒律森严的犹太社会里,商人找零钱的时候,绝对禁止以手直接递交给妇女,务必将零钱放在某处让妇女自取。其次,重视戒律的犹太妇女绝不穿迷你裙之类,她们只穿着附带长袖的长裙。
在犹太法典的时代里,允许男人拥有众多妻室。但是自从一夫一妻制度确立以后,任何人都不再享有数人之福。已婚男人在外拈花惹草乃是不够忠实的丈夫。
对于男女性事的认识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但是,犹太人对此并不隐讳也不放纵,表现出了一定的理性和科学性。
从牵手到分手,上帝也会落泪:
尽管离婚是私人的事情,但是,犹太人认为:“除了年轻时的妻子,一切都能换。”一对结发夫妻如果要离婚,圣坛也要流泪。
为什么呢?因为上帝是丈夫和妻子的结发见证人,离婚就背叛了对它的忠诚。
拉比祖斯雅的妻子对他们的婚姻感到不幸福,坚持要求离婚。有天晚上拉比对她说:“汉黛尔,看这里。”他给她看自己泪湿的枕头。妻子转头来看。
“如果一个人和结发妻子离婚,圣坛也会为他流泪。我的枕头被那些泪水打湿了。现在,你还坚持要离婚吗?”祖斯雅说。
从那时起,拉比祖斯雅的妻子变得幸福而满足。
当为家庭恢复和睦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失败后,经男女双方同意,犹太宗教法庭将发布一份离婚书“盖特”,在拉比主持下,由两个见证人签字,再由丈夫交到妻子手中。这份离婚书使她摆脱了对丈夫的所有义务,夫妇关系宣告结束。
现在,如果未经过这个仪式,即便双方在政府当局办了离婚手续,犹太教会也不予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离婚双方需要先进行一次民事离婚,再由犹太宗教法庭发布一份离婚书,作为宗教机构对这一离婚的确认。
这一做法体现了犹太教对于婚姻关系的重视。因为婚姻是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