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辉最喜欢躺在爸爸妈妈中间,舒舒服服地睡觉了。可是,从两岁开始,每天等小辉睡着后,妈妈就把他抱到自己的小床上睡。
每天早上醒来,都是小辉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床上,他觉得很不公平,就向妈妈抗议,可妈妈说:“你是大孩子了,就应该自己睡了。”
小辉不服气地反问道:“那妈妈你还是大人呢,为什么还要爸爸陪着睡呢?”
为什么要我先睡呢?
已经晚上九点半了,但是4岁的容容看起来精神还是那么好,乐此不疲在客厅里玩着她的一堆小玩具,特别是对于妈妈今天刚从商场买的那个布娃娃,一直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
“容容,赶快去睡觉。”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对在一旁的容容命令道。
“妈妈,为什么你还不睡呢?”容容非常不满地问妈妈。
为什么妈妈可以睡那么晚呢?
妈妈,我可不可以不睡觉,再玩会儿呢?
即使大人睡得晚,早上也能够早起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发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权利有所不同,很多事情大人可以做,自己却不能做;大人做了好像顺理成章,自己做了就是不合规矩。这样的“不公平”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疑惑。虽然由于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也不同,权利上处于强势的父母往往支配着权利上处于弱势的孩子。但是当孩子提出疑问时,父母要耐心地给孩子解释说明,而在解释说明的同时,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一些行为是不是太过分?是不是给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妈妈是大人,所以就可以啊。”
这种过于简单的回答不但没有解答孩子心中的疑问,而且还会让孩子产生大人有“特权”、父母对自己不公平的心理。
“大人与小孩不同,大人的肚子里有个时钟,它会帮妈妈安排时间。”
这种说法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这时,父母倒不如向他说明“大人的身体已经成长发育健全了,比孩子有更强的自制和约束能力”。
“大人的身体条件和小孩子的不一样,大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比较少;而小孩子呢,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生长的需要。其实,妈妈也不看到很晚,宝宝睡了之后妈妈一会儿也就睡了。”
跟孩子讲解大人与孩子之间身体的差异,从而让孩子理解大人与孩子之间存在行为标准的差异。
“宝宝明天还要到幼儿园,如果晚上不早点睡觉的话,就没有精力听老师讲课,也没有精力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了。”
告诉孩子不按时睡觉的后果以及严重性,而且平时父母也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妈妈现在关掉电视,和宝宝一起睡,好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只给予口头上的回答,有时候孩子在心理上是无法接受的。这时,父母最好还是关掉电视,给孩子创造一个容易入睡的好气氛。在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以前,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早早就寝。
为什么让我一个人睡小房间?
小驰已经3岁了,但是总爱粘着妈妈睡,不愿意一个人睡在妈妈给他布置的那个漂亮的小房间里。
现在每天晚上哄小驰到他自己的小房间睡觉成了一家人最大的工程。眼看着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但是小驰待在妈妈的房间里不愿意回去。
“小驰宝宝,该睡觉觉了。”妈妈温柔地说。
小驰看着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可不可以跟你睡啊?为什么总是让我一个人睡小房间呢?”
我可不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呀?
为什么爸爸是大人,睡觉还让妈妈陪着呢?
孩子出生后,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与父母分床而睡。分床睡有诸多好处,例如: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被大人挤压受伤;可保证孩子的睡眠不受父母的影响和干扰,得到充分的睡眠,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也能很好的避免夫妇间的房事给孩子看到后的尴尬以及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
起初,孩子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不愿意,但父母要耐心说服,开始时可在旁边多陪伴一些时候,待孩子睡熟了再离开,以后逐渐养成他独自睡觉的习惯。
“宝宝已经长大了,该自己睡了!”
“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长大了就不爱我啦?要不然为什么长大了就不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呢?”……过于简单的回答不但不能解决孩子心中的疑问,而且会使孩子心中的疑问更多。
“宝宝想不想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呢?来,宝宝躺在床上,妈妈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刚开始分床时,孩子睡觉前,可坐在小床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说说话,消除孩子睡前的孤单,也可以亲亲他的额头,使他感到父母的爱,有安全感,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到了宝宝这个年龄,就应该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要想长大就要敢独立,你想不想长大呢?”
孩子当时多半会说想,但是过不了几天,又会要求回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来。到时候可以再告诉他:“爸爸、妈妈喜欢自己单独睡的孩子。”但不管怎么说,父母都应该坚持,让孩子养成单独睡的习惯,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宝宝是不是害怕啊?其实啊,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会害怕。不要害怕,妈妈就在你的隔壁,有什么事情你可以摇这个小铃铛,妈妈就会过来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恐惧而不愿意分床睡,父母要允许孩子将他的恐惧流露出来,并及时给予开导,使孩子懂得恐惧是会消失的。也可以给孩子安装一些简单的小设备,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调查表明,家庭的休息方式与幼儿创造性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睡眠是休息的重要内容,孩子睡眠的多少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育、智力和学习。
不同年龄的宝宝,需要的睡眠时间分别如下:
新生儿,睡眠总量应该在每天14~20小时,日间、夜间睡眠量相等;而婴儿的夜间睡眠应该为9~12小时,日间小睡,每次长度为30分钟至2小时。
1~2周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2小时以上。
2~4周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2小时。
4~7周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1小时。
7岁以后,孩子每天最好睡10小时左右。
小孩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比较娇嫩,生理机能发育得不完善,却又贪玩好动,精力容易消耗,容易产生疲劳,必须帮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
父母在宝宝0岁开始就应该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但如此,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因为午睡可以帮助孩子机体内部的机能获得休整,对孩子的健康和学习都有很大好处。
要想孩子睡得好,建议父母临睡前不要让孩子太兴奋,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可以训练其分床睡,因为幼儿“独自睡”不但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其独立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展。宝宝临睡前,可以对其进行睡眠前按摩,缩短入睡时间和夜间清醒时间。宝宝半夜惊醒4~6次属于正常现象,父母不要过于惊慌,不要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应该培养他惊醒后自动重新入睡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