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与朋友促膝交谈,可以深化与朋友之间的感情。朋友间的交谈,有别于其他形式的交流。你的措词不必那么严谨,所谈论的话题也不必仔细斟酌,就连服饰也可以比较随便,只是不要由此就认为与朋友交谈不必讲究语言艺术。口才对于维系和发展友谊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那些与朋友谈话时讲究技巧的人,才能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讲究语言艺术助你享受友谊之乐
经常促膝交谈,是深化感情的纽带。而朋友间的交谈,其形式和内容有别于其他关系,首先是措词不必那么严谨,其次,话题也不必仔细斟酌,就是服饰也可以比较随便。
但是,如果由此而认为与朋友交谈不必讲究语言艺术,那就大错特错。口才对于维系和发展友谊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那些与朋友谈话时讲究技巧的人,才能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1.谈笑风生,亲密无间
老王和老张是一对好朋友,由于误会产生了隔阂,有一段时间没有交往了。
有一天,老王跑到老张家,进门便说:“老张啊,我今天是来唱将相和的。”老张感到很不好意思,忙接过话头说:“要唱将相和也该我负荆请罪啊!”两人在笑声中握手言欢。
试想,老王与老张若不用这种说笑式交谈,要驱除各人心中的云雾,该说多少话呀!而且效果未必有这么好。所以说,说说笑笑、谈笑风生,是朋友间交谈的一大特色。友谊往往就在这亲密无间的说笑声中,得到了升华与稳固。
有时,相互间生了点小意见,开个玩笑,说句逗趣的话,比正儿八经说道理效果更佳。生活中,大概谁也没见过老是板着面孔说话的一对朋友吧!
2.直率诚笃,肝胆相照
直率诚笃的交谈,是朋友间真诚相待、关系融洽的表现。不能做到这一点,友情便会淡化。已故维也纳著名心理学爱阿尔弗列德·阿德勒,在《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一书中写道:“谁不对自己的友人真诚,谁就会在生活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最容易伤害别人。人类的一切败事曾出于此。”事实的确如此。
设想一下,假若你有甲乙两位朋友。甲朋友与你谈话经常拐弯抹角,闪烁其词,而乙朋友说话却不加粉饰雕琢,而是心诚意笃、直抒胸臆。其结果必然是,你与乙朋友的友情与日俱增。所以,当你不能满足朋友要求时,直截了当地向他说明原因,将能获得谅解;当你求助于友人时,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友人会鼎力相助;当朋友言行出了毛病时,你不妨直抒己见,给予帮助。
总之,直率诚笃是指朋友间交谈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不讲客套话,不采用“外交辞令”,相互信任,肝胆相照,这样才能深化友谊。
3.言而有信,相互尊重
中国人历来把“言而有信”看得很重,把它当作做人的美德,看人的尺度,交友的准则。因为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做到前后一致,言行一致,人们便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判断他的行动,进行正常的交往。
所以,朋友间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别人才会信赖你、尊重你。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对人表现得非常热情,而且经常在朋友面前夸耀自己如何有能耐。当你委托他办事时,他满口应承,似乎唾手可得,但答应过之后,便“泥牛入海”。这样的人,失信于朋友,便会失去朋友,切不可仿效。
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更优越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的钢铁大王,他白手起家,既无资本,又无钢铁专业知识和技术,却成为举世闻名的钢铁巨子,这当中充满着神奇的色彩,使许多人迷惑不解。
有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才令卡内基接受采访,他迫不及待地劈头问:“您的钢铁事业成就是公认的,您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炼钢专家吧?”
卡内基哈哈大笑地回答:“记者先生,您错了,炼钢学识比我强的,光是我们公司,就有两百多位呢!”
记者诧异道:“那为什么您是钢铁大王?您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卡内基说:“因为我知道如何鼓励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很优秀,从而发挥所长为公司效力。”
确实,卡内基创办的钢铁业,是靠有效发挥员工所长的办法取得发展的。刚开始,卡内基的钢铁厂因产量上不去,效益甚差。卡内基果断地以100万美元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其钢铁厂的总裁。
斯瓦伯走马上任后,激励日夜班工人进行竞赛,工厂的生产情况迅速得到改善,产量大大提高,卡内基也从此逐步走向钢铁大王的宝座了。
可见,卡内基是十分聪明的,如果他自命是最伟大的炼钢专家,那么,至少会导致一些水平与其不相上下的专家不肯为其效力,即使是斯瓦伯这样的管理专家,也不会被看重使用,而人们也不会如此敬仰卡内基了。
当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他们就有了一种自己是重要人物的感觉;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亨丽塔是纽约市中区人事局最得人缘的工作介绍顾问之一,但是她初到人事局的几个月当中,在她的同事之中却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每天她都使劲吹嘘她在工作介绍方面的成绩、她新开的存款户头,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错,并且深以为傲,”亨丽塔对拿破仑·希尔说,“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我渴望这些人能够喜欢我,我真的很希望他们成为我的朋友。在听了你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后,我开始少谈我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告诉我,比听我吹嘘更令他们兴奋。现在当我们有时间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就请他们把他们的欢乐告诉我,好让我分享,而只在他们问我的时候我才说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德国人有一句谚语,大意是这样的:“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那些我们的羡慕者的不幸中所得到的那种恶意的快乐。”或者,换句话说:“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从你的麻烦中得到的快乐,极可能比从你的胜利中得到的快乐大得多。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要谦虚,这样的话,永远会受到欢迎。
把发言权让给朋友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被爱、被认同,希望别人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并肯定自己的价值。无论多么小的愿望,只要能够得到满足,一个人的内心就会平静、祥和、充实。如果你想要实现这种愿望,就要学会爱朋友,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朋友,这样,你才会得到朋友的爱和关怀。
那些善于让朋友倾诉衷肠的人,是真正的“爱朋友”的人,他们将朋友的爱,融在诚恳的眼神和不断地随着朋友的喜怒哀乐而做出恰当的反应之中。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就人性的本质来看,我们每个人最为关心的当然是自己。人们都希望讲述自己的事情,喜欢听到与己有关的东西。要使人喜欢你,那就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鼓励别人多谈论他们自己。”
作为朋友,你要学会倾听。当你的朋友遇到挫折、碰上烦恼,他便要找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而你作为朋友,能够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就是为朋友开了一个情感的发泄口。
朋友在向你诉说的过程中,你不仅耐心地倾听,而且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抑或为朋友出出点子想想法子,朋友的情感就会因此而步出沼泽,他会觉得有你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依靠。这样,朋友之间的情感就会加深,友谊也会与日俱增。
有一个女士因家庭出现矛盾,心里非常痛苦,很想找个人好好诉诉苦。于是,她便给自己的一个好朋友打电话,想向她说说自己的烦恼。不巧的是,她的朋友那段时间正好工作非常繁忙,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陪朋友聊天?最终,那位女士一个人承受不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事后,她的朋友非常伤心、非常自责,如果自己当时能够抽出哪怕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对朋友稍稍做些安慰,就能够保住自己的友情,挽回朋友的生命。
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变化多端的自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万事周全不求人,谁也不敢夸口自己终身无危难,因此,人们遇到难处总渴望得到别人帮忙。所以,作为朋友,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场并真诚地伸出手去帮朋友一把,使朋友渡过难关。只要把握好这一交际原则,朋友与你的友谊将会日益加深。
你是否具备倾听朋友说话的能力?你是否会打断朋友的谈话,只顾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为了理解朋友所表述的内容,有时提出疑问是必要的。但是,一般来说,只要时间充分,在朋友叙述的过程中,你的疑问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即使你有疑问,也应该在朋友讲话停顿时提出。
德国有句谚语,说的是“极大的快乐,是从强者的弱点中得到满足”。你应该明白,你的一些朋友也许正具有这样的心理。因此,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成就轻描淡写,不要给朋友太大的压力。
最好能够把发言权让给朋友,自己只是一个忠实的听众,让对方畅所欲言,从中我们可以对朋友有个更好地了解,并且可以得到朋友的好感,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稳固、更加可靠。
女人与女人交朋友有讲究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有女人的地方,笑多;有婆姨的地方,是非多。”由此可见,女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她们能和睦相处不仅关系到一个小范围或局部的祥和,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和全局的安定。
和谐幸福的家庭往往是有一个好女人,协调有序的社会往往是有一群好女人。女人与女人间的交往,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男人的交往,以及整个社会的交往。
那么,在女人与同性交往中,怎样才能赢得对方的喜欢、首肯呢?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不要自说自话,要投其所好
唠叨是女人易犯的通病,那些婆婆妈妈,爱讲“车轱辘话”的女人,无疑令人讨厌。而且女人们在一起说话,总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讲的都是自己的喜乐哀愁,也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她们只知道自己心里舒坦,沉溺于一时的宣泄之中,一点也不照顾别人的感受。
这种人,说白了就是自私。所以,聪明的女人在与人谈话时,首先是个好听众,其次又能随时注意对方的反应,相机调整谈话内容,而不是一味自说自话。
2.不要藐视对方,要适度赞美
女人通常视同性为天敌,这不奇怪。女人一般不把男人看作对手,这固然与传统的“好男不跟女斗”的意识有关,更重要的是,女人先天带有某种自卑的成分。所以,女人的敌人最终只是女人,她们吝啬对同性的赞美,轻蔑自己的同性。
女人的一个突出爱好,就是喜欢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如果想获得另一个女人的好感,适度的赞美是必要的。这样,就可以让她知道你是她无需设防的人,你真心把她做朋友,你不会同她争风吃醋。
3.不要贪小失大,要目光长远
“捡芝麻丢西瓜”,女人往往这样自以为占了点小便宜,却不料丢了大局。
比如,锱铢必较的菜场上,两个旗鼓相当的女人因一个土豆的归属相互谩骂抓破面皮;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母亲因女儿的身高是否达标与售票员吵闹不休,转过头迎对女儿疑惑的眼睛;三五女伴出游,有人慷慨大方有人小气抠门,有人大度破费有人毫毛不拔,等等。
表面上,这些女人争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实际上,她们却丢掉了很多很宝贵的东西。在她们斤斤计较的过程中,不仅使同性对自己深恶痛绝,也使异性对其退避三舍。
4.不要浮躁轻飘,要笃定守持
好女人是所学校,如果有幸结识一位稳重沉静、兼收并蓄的女人,就等于进入了一所好学校。那些跟人初次见面就嬉笑拍打、称姐道妹的人,是不会在意和顾忌什么的。同样,那些轻佻风流、不知自重的女人,也不会将友情看得很重要。
端庄的女人是块标牌,她永远不能被小视,永远令人怀想。相反,飘摆的女人有如浮萍杨花,智慧远她而去,美丽不能长久,甚至连善良也变得忽忽悠悠。
与丈夫的朋友要和睦相处
妻子不仅要面对丈夫、丈夫的亲人,还要面对丈夫的朋友。而丈夫的朋友分为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因此,妻子在与他们相处时,要分开对待,只有这样,才可在丈夫的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也可为丈夫脸上增光。
1.男性朋友
几乎所有的男性婚后仍喜欢和以往的男友交往,这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可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平衡。这是两性关系所无法提供的。
丈夫和朋友们在一起时,往往更愿意倾诉烦恼,因为他们并不想以弱者形象出现在妻子面前。他们的无能为力和极端烦恼只有在其知心的朋友面前,才能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这是人性的需要。
对于丈夫与朋友的友谊,妻子应给予体谅和理解。
首先,不限制。妻子应该从内心深处体谅丈夫,认识到夫妻间的语言和情感,有时并不能完完全全使丈夫把自己的爱好、情趣都表达出来。
有一对夫妻,丈夫酷爱书法、篆刻艺术,平时喜好与朋友们聚会,研讨书法、篆刻等问题,一聊就聊到深夜。他的妻子从不限制,逢年过节这些朋友来家做客,妻子总是热心招待。为了不影响丈夫与客人的交流,客人落座后她就会笑着说:“你们慢慢切磋,这些都是高雅艺术我也插不上嘴,但保证服务周到,随叫随到!”就到一边干家务活去了,完全是一副贤内助的模样。由此,丈夫的艺术修养和夫妻间的感情都与日俱增。
其次,不吝啬。曾经有一位男人说:“我最感动的是,妻子对于我和男性朋友交往,最不吝啬的是时间和金钱。”原来,他的妻子不仅给予他与朋友们交往的充裕时间,而且从不吝啬钱财,使得丈夫的朋友都非常尊敬她。
最后,不干涉。丈夫与朋友们交谈,是情感的宣泄。他们所言多是他们认识、理解和感受之事。妻子应该尊重他们的交往活动,不要详细打听很多事情。当然过问是必要的,这也是关心,但事事过问,句句“刨根”,就欠妥当。
2.女性朋友
女性容易受暗示,与女性朋友交谈,即使比较含蓄与间接,女性也会迅速地理解、接受,并引起共振与同情。这是男性需要女性朋友的原因之一。
男性在心理上都希望能够找到各种类型的朋友,尤其是从女性朋友中找寻到与男性朋友、以及自己妻子身上不同的资质。丈夫同女性朋友交往,是与男性朋友相同的,其中也有他交往的理由,比如工作的缘故、生活的帮助等等。
对丈夫的女性朋友、女同事表示反感是不理智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把丈夫的女性朋友也变成自己的朋友,参与他们的交往和活动,从而渐渐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而对于丈夫的昔日恋人,做妻子的更要注意方法了。丈夫虽然与昔日的恋人分手了,但不可否认,他们有过美好的过去。对于丈夫来讲,他并不希望提及往事,理智的妻子在丈夫面前要尽量不提这样的话题,更不要在与丈夫发生矛盾时,有意讥讽、挖苦丈夫。这样既会刺激丈夫的自尊心,也会使丈夫对现在的爱情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
总之,凡大度的妻子,应以特有的气质、风度和修养来待人接物,从而成为丈夫所有男女朋友仰慕的女性。
酒席上说话要注意技巧
酒桌上的文化一直是常话常新的。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亲朋好友经常聚聚,喝喝小酒,可以大大增进友情。所以,探讨一下酒桌上的说话技巧,很有必要。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一定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会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会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使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低估了你的实力。
跟朋友开玩笑要有分寸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过于严肃,精神时时处于紧张状态中,生活就会失去很多情趣。一个对什么事情都认真对待、严肃处理的人,是不会赢得好人缘的,因为跟这种人在一起会很累,并且这种人总是硬邦邦的没有一点热情与活力,跟他们在一起无法开心、轻松,更不要说有什么好心情了。
因此,与朋友交往,应该学会紧中有松,让自己的精神得到解放。所谓精神的松,就是有时你要有说有笑,说些风趣的话,说些诙谐的话,这是调节精神的好办法。
说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仅要达到说的目的,还要能够逗人笑。几个朋友凑在一起开玩笑时,一般会拿某个人开涮,比如他平时与众不同的言行,或者他做的某件比较丢人的事情。不过,开这种玩笑要分情况分对象,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
如果你们选择的开涮对象与你交情很深,彼此原是无所不谈,你拿他取笑,不会发生误会;如果你跟他只属于泛泛之交,你拿他取笑,往往会被误会成恶意,心理上难免就会发生不快之感;即使彼此交情很深,可是对方气量狭窄,只许自己占别人的便宜,不许别人讨他的便宜,你拿他取笑,他也不会感到高兴。
并且,开玩笑也要有个分寸,在这个分寸内,能起到取悦别人娱乐自己的目的,一旦超过了这个分寸,就会适得其反,搞得大家不欢而散。这里所谓的分寸,原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与朋友开玩笑让对方心情愉快,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善意与欢快时,才算是真正的玩笑。如果你开玩笑的目的是让对方下不来台,或者是为了羞辱对方,这样的玩笑就是狠毒、邪恶的了,也不能算是玩笑了。后者的特点是说出的话对对方的刺激过于强烈,令对方一时难以忍受,从而发生不愉快的反应。
基于这种原因,开玩笑最好不要针对聚在一起的某个人,而要取其他方面,比如拿眼前某种事物做材料,或者拿最近发生的社会奇闻作材料。实在找不到材料了,可以临时编造一个笑话,只要能够让大家开心就行了。
笑话的内容也是有讲究的,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开玩笑也是这样,要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开一些与之相对应的玩笑。
如果你对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开一些庸俗粗糙的玩笑,对方只会觉得你这人没教养、粗鄙;而如果你对普通人开一些高雅的、文绉绉的玩笑,同样不会起到好的效果,且不说对方能不能领悟,就算领悟了,他也会觉得你这个人装腔作势、花里胡哨,不会对你有什么好感,自然也不会给你捧场。
笑话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能够用巧妙的语句,化陈腐的为新奇的,虽然轻描淡写,已感到兴味淋漓,这是幽默式的说笑话;第二类是引几件相反的事实做一个对照,显出其中可笑的矛盾,这是讽刺式的说笑话;第三类是把一件事实,绘影绘声,尽量粗俗,不知忌讳,这是小丑式的说笑法。
至于揭露他人隐私,对别人进行冷嘲热讽,就谈不上是什么笑话了。
朋友交谈切勿太“随便”
随便,就是按照某人的方便。它有很多种表达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说“随便”、不语、默认,或者是一些肢体语言等等。
在国内的日常人际交往或是商务交往中,理论上(实际上也应该是如此的吧,)适当的“随便”是谦让、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的体现。但是再进一步的观察你便会发现,不经意的随便,常会被认为是没有立场,也常常是不自信的体现,某些场合甚至被认为是将球踢给别人的一种手段。
古语云:“过谦者怀诈。”所以,有观点就应该要表达出来,而不是隐忍之。养成这种随便的习惯往往会被误解,有句话说,“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常常会给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事业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更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给人以有主见、坦诚的良好印象。
在交际中,到朋友家做客或同朋友一起去吃饭、休闲,当你向别人以征询的口吻提出某一问题时,得到的回答往往也是“随便。”这貌似轻松随意潇洒自如的回答,实际上隐藏着极可能使问答双方都陷入尴尬境地。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事例:
几位同学到另一位同学家做客,热情的女主人为此准备了几种不同的饮料。客人坐定后,女主人问:“喝咖啡还是喝果珍?”“随便!”客人们回答。可女主人依稀记得客人中有不爱喝咖啡的,她有些为难。爽直的男主人出来解围:“到底要什么,单项选择。”客人甲说:“咖啡!”客人乙、丙说:“我要果珍!”
对此例稍加剖析,不难看出,这随便说“随便”的客人们,本意是尊重提问人,不想给其添麻烦,没料到反使女主人更为难。同时,这也差点给回答者带来难堪。因他们中有人觉咖啡太苦,有人觉“果珍”太酸,若女主人真“随便”一下,给不喝咖啡者端上咖啡,那客人心中定会有“苦”说不出;反之,不爱喝“果珍”者得到“果珍”,心中怕也会有些“酸溜溜”的感觉。
一位朋友讲过,他恋爱的失败也是“败”在这随便的“随便”上。他以为爱对方便是处处依着对方,每当女朋友问起“看电影还是去公园”之类的话题,他总是两个字——“随便!”天长日久,女友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主心骨的男子,便与他“拜拜”了。
所以,朋友们,您在社交场合中,一定要慎用“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