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二章签和离书

荀老夫人在老嬷嬷的搀扶下快步走来,身子骨健朗得丝毫不像病了三月的人。

她高声训斥:“放肆!女子出嫁从夫,你怎么能够和你的夫婿提出和离,要提也是让他休了你才对!”

荀臣蹙眉道:“母亲,您怎的来了?”

他从始至终不喜欢人干涉自己的任何决定。

“我不同意!姜清宁,我们伯府对你还不够好吗,你竟然还不懂得感恩,变着法地想要和我儿子和离!”荀老夫人气得要死,手中的拐杖在地上驻地砰砰响。

“若不是我们伯府在当年收留你,你早跟着姜家一起没落了,被你那狠心的叔父们不知道嫁到哪里去了,若不是姜家当年意外又……”

“母亲!”荀臣低喝一声,制止了她的言论。

姜清宁皱眉,婆母是她贴心侍奉八年的,但终究无论如何,她八年的孝心侍奉,并且为荀臣生下嫡长子,都比不过她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表外甥女的一句“我心疼姨母。”

姜清宁异常坚定地,再次将和离书推到荀臣面前,纸张摩擦着光滑的案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在暴雨中几不可闻,却清晰地宣告着一个终结。

“安平伯。”姜清宁声音清晰,带着一种斩断一切后的奇异平静,“请签字。”

“当真就因本官将饭碗打翻这件事?”荀臣死死盯着她,下颌绷得死紧,额角青筋突突直跳,那目光像是要将她生吞活剥。

“什么?你!竟然因为自己的夫君打翻一个饭碗,就气得要与他和离?”

“我安平伯府怎么会有你这样小家子气的儿媳妇!岂有此理,放肆至极!来人,请家法!”

荀老夫人气得浑身颤抖,举起手中的拐棍挥舞着打向姜清宁。

姜清宁看向荀臣,后者并无半分的在意,反倒是侧过身躯,间接的默认荀老夫人的举动。

姜清宁冷笑一声,抬手稳稳地握住拐棍。

荀老夫人使劲地伸手去拽,发现竟然纹丝不动地握在姜清宁的手中,她气得浑身颤抖起来,姜清宁胆敢忤逆她这个婆母!

“签!”姜清宁看向荀臣,猛地提高了声音,“签下和离书,从此你我再无瓜葛,我姜清宁带着我的东西,立刻滚出你安平伯府的大门!”

“你、你、你放肆!我安平伯府怎的出了你这种不忠不孝,不仁不慈的儿媳,当真是我安平伯府倒了八辈子霉!”

姜清宁冷漠的勾唇,松开紧握拐棍的手,后者当即被突如其来的失力搞的,直接向后仰去。

“母亲!”荀臣连忙上前扶住荀老夫人,侧眸望向姜清宁,眸中盛满了怒火,“荀姜氏,这就是你对待婆母的态度吗?你果真连清漪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荀老夫人站稳,心惊肉跳地抚着心口,听到荀臣的话心中直接有了计较,她哀戚地望向荀臣。

“儿子,你就是这样纵容你的媳妇欺负你的母亲吗,她平日里处处顶撞,不孝顺也就算了,母亲为了让她学会知礼守孝,才将其送入道观潜心修行,谁知道她竟然蛊惑你将她接回来,你看看她,这可是有一丁点学会知礼守孝的模样,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我不忠不孝,不会知礼守孝,所以呢,你为了逼我被夫君休弃,将我压入道观三年不得回家见不到我的儿子,将我的儿子教成这般不会明辨是非的模样,这就是你的报复吗?”姜清宁冷笑,桀骜不已。

“荀姜氏!”荀臣怒喝。

“我有名字,我姓姜,名清宁,我是姜家的女儿,不是你们荀家随意欺辱的附属品!”姜清宁低吼。

荀臣诧异:“你怎么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来人,送夫人回去休息,今日之事就这样罢了,下不为例。”

“夫人您请回吧。”两名丫鬟上前。

“我看谁敢碰我!”姜清宁挥开他们,眸光锐利地逼射向荀臣,“我没有跟你开玩笑,今日,你必须和离。”

荀老夫人缓了半晌,气笑了:“离了我儿,没了安平伯府的庇佑,你回哪去?别忘了八年前你是被姜家赶出来的,你的父兄遭到贬谪,如今生死不明,岂有你继续拿乔曾经的时候!”

决不能让姜清宁再继续当她的儿媳,明明清漪才是她属意的最佳人选,都怪姜清宁非要出嫁!

荀臣疲惫不已:“不就是打翻了一个饭碗……你当真至于这般?”

不是不小心打翻的,而是在她为他布菜之时,亲手面无表情地将饭碗打翻,起身离席。

期间她只说了一句话:“夫君,莫离,快尝一尝,这次我做的龙井虾仁味道应该对了。”

“抱歉,手滑。”

“没关系,我再给夫君拿个碗。”

“不必了,我去母亲院里用膳。”

“爹爹,莫离也去!”

父子二人起身,相携离去。

姜清宁夹了筷子龙井虾仁放到口中,嗯,比师傅这个祖上代代御厨的人,做得都要好。

这三个月间,父子二人总说她做的龙井虾仁味道不对。

从一开始的愿意吃一口,到后来的敷衍都不愿敷衍一下。

而她整整三个月内,请教无数京城大厨,只为做好这一道菜,希望能用这道菜破冰一家人之间冷凝的关系。

无一人不称赞她的手艺,师傅都夸她都可以入皇宫,给独爱龙井虾仁的贵妃娘娘做御厨了。

“从前你我夫妻见即便感情淡薄,但总归面子上过得去,可何时开始,夫君你开始变了呢?”

姜清宁平静的开口,令荀臣心底泛起一波涟漪。

荀臣眉眼冷凝,周身浮躁起怒意。

他冷着脸告诫:“出嫁从夫,夫为妻纲,你最不该的,就是来质问自己的丈夫。”

“姜清宁,你越界了。”

婢女紫苏面色煞白地站在主子身后,脑海中浮现起八年前姜家出事。

姜清宁为救姜家于水火之中,被迫在姜家所有长辈的胁迫下,提前出嫁给当时远在京城之外的荀臣。

可事出突然,婚事准备的仓促,新郎官也不在场,全是姜清宁独自一人完成了婚礼。

一顶喜轿,一个喜婆,无人送亲,无人迎娶。

当年父兄遭到贬谪,母亲多次哭昏过去,七岁的幼妹正是离不开父母的时候,父兄无奈之下才带着她们远赴岭南上任。

而姜清宁则是被挂念着与荀臣指腹为婚,被留在京中,养在姜老夫人膝下。

可姜老夫人励志给身为武将的儿子寻一门知书达理的妻子,又怎会喜欢她舞刀弄枪的母亲,又怎会喜欢她。

姜老夫人宁愿久住京郊,都不愿意回来她看一眼,连个嬷嬷派来帮忙,都从未想到过。

二房三房整整两年的欺辱与抢夺,她拼尽全力才守护住母亲为她留下的嫁妆。

直到二房惹了贵人遭遇砍头之祸,她这位多年不得一见的祖母,才回到姜家默认伯父们的威逼胁迫,而安平伯府更不会要出了事的亲家,随答应帮忙摆平。

她被迫出嫁逃出这座牢笼,毫不犹豫地奔赴而入另一个囚笼。

姜清宁嗤笑:“当初我曾以为你是救赎,如今却发现我大错特错,荀家的冷院冷言冷语我吃了八年,这八年告诉我,你们荀家才是真正的囚笼,什么安平伯府,什么世家贵族,不过是半路出家的一个没落户!”

“姜清宁!”荀臣恼羞成怒。

他绝不容许姜清宁如此出言侮辱他的功绩,安平伯府有如今,分明是他多年的苦心经营。

不亏是后宅夫人,竟是什么都不懂!

荀臣成婚两月后便回了京,而他偏生半年后才入得姜清宁的院子,进去后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怒骂,让她守了整整半年的活寡,被无数人嗤笑至今。

而婚礼之后姜家恢复以往的太平,便翻脸不认人,声称没姜清宁这个不知廉耻的女儿,危难关头自嫁出府远离纷争,不忠不孝。

姜家那群人的嘴里已经昭然若揭,紫苏心中惊骇,若是小姐与姑爷和离,还是生过一个孩子的和离妇,又还能去哪?

“爹爹,你赶快和这个女、娘亲和离吧,莫离不喜欢这个娘亲!”

荀莫离一溜烟跑进书房,快速略过姜清宁,扑到荀臣的怀中撒娇,期间厌恶的看了眼姜清宁。

姜清宁唇角勾出嘲讽的笑。

看啊,这就是她十月怀胎的儿子,只有在求她的丈夫和她和离的时候,才会对她喊‘娘亲’这个称呼。

而她要依靠一辈子的丈夫荀臣,从始至终默不出声。

荀莫离抬头看荀臣一脸冷凝,心底升腾起一抹害怕,下意识转头看向同样面色平静的姜清宁。

荀莫离想起方才偷听到的话,面上带着嫌恶,冷哼一声转头,心中的厌恶更加重了。

“爹爹,这个娘亲一点都不好,她动不动就责打莫离,莫离不要她做娘亲,爹爹!”

荀老夫人冷笑:“荀姜氏,你竟然还动手责打自己的亲生儿子,天底下怎的有你这般的毒妇,当真是令人厌恶至极!”

姜清宁并不搭理荀老夫人,对着荀莫离玩味开口:“哦?那你要谁做你的娘亲?”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