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昊的机床缓缓运转,切削声音变得更加细腻。金属表面在刀具的作用下,变得越来越光滑。
监考官注意到了郑昊这边的情况,走过来观察。
看到郑昊稳定的操作手法和逐渐成型的精密表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手法不错。"监考官小声说道。
这话让周围的考生都投来关注的目光。
一个小时后,郑昊完成了所有台阶的精车。
用精密游标卡尺测量,各个直径的尺寸都在公差范围内,而且精度远超要求。
接下来是键槽加工。
这是最考验技术水平的工序。键槽不仅要保证尺寸精度,还要保证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
郑昊把工件转移到铣床上,选择合适的键槽铣刀。
键槽宽度6毫米,深度3毫米,公差要求±0.02毫米。
他仔细调整工件位置,确保键槽的位置精度。然后开始铣削。
二十分钟后,两个键槽全部加工完成。
用专用量具检查,尺寸和位置都完全符合要求。
还剩下螺纹加工和表面抛光,但时间已经比其他考生提前了很多。
郑昊看了看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半小时,而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工序。
这时候,陈志远那边传来了一声闷响。
"糟糕!"
只见陈志远的工件掉在了地上,仔细一看,其中一个台阶已经被车削过头,尺寸超差了。
这意味着他的工件报废了。
陈志远的脸色变得铁青,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理论考试失利,现在实操又出现重大失误,这次考核对他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
监考官走过去检查了一下:"零件报废,重新开始。"
"监考官,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陈志远有些慌张。
"规则就是规则,没有例外。"监考官毫不留情。
陈志远只能重新开始,但时间已经不够了。
其他考生看到这一幕,都暗自庆幸,同时也更加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自己的工件。
精密加工就是这样,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郑昊继续专心致志地进行螺纹加工。
他换上螺纹车刀,仔细调整车床的螺纹传动机构。
螺纹加工是一个连续过程,中途不能停顿,否则会产生乱扣。
随着车床的运转,螺纹逐渐成型。郑昊的手法非常稳定,每一圈的进给都保持一致。
十五分钟后,螺纹加工完成。
用螺纹环规检查,螺纹精度完全合格。
最后是表面抛光。
郑昊用细砂纸对所有加工表面进行抛光,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的要求。
这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四十分钟,而郑昊已经完成了全部加工工序。
他举手示意:"报告,我完成了。"
整个考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看着郑昊。
大部分考生还在精加工阶段,有的甚至连粗加工都没完成,而郑昊已经全部做完了?
监考官快步走过来,拿起郑昊的工件仔细检查。
用精密量具逐一测量每个尺寸,检查表面质量,测试螺纹配合。
五分钟后,监考官放下量具,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
"所有尺寸都在公差范围内,精度超出要求标准,表面质量优良,螺纹配合完美。"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
"而且,加工效率极高,提前四十分钟完成。这个水平...已经达到了七级技工的标准。"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
七级技工!那是高级技术工人才能达到的水平!
马建军震惊地看着郑昊,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他考生也停下手中的工作,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这个年轻人。
而陈志远,此时正手忙脚乱地重新加工零件,听到这话,手中的车刀都有些发抖。
监考官举起郑昊的工件,向全场展示:
"这就是标准的精密加工工件。无论是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还是表面质量,都堪称完美。"
"特别是这个加工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如此快速完成,说明操作者不仅技术精湛,而且经验丰富。"
监考官看向郑昊:"小同志,你师从何人?有多少年的加工经验?"
郑昊谦虚地回答:"我师傅是红星机械厂的王建国师傅,我干精密加工也就两年多时间。"
"两年多?"监考官更加惊讶,"两年多就能达到这个水平,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时,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的技术专家走过来,拿起郑昊的工件仔细观察。
"让我看看这个表面质量......"
他用手指轻抚工件表面,又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
"几乎看不到刀痕,表面粗糙度绝对达到了Ra0.6以上的水平。而且这个螺纹,牙型饱满,螺距精确,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加工质量。"
技术专家转向监考官:"老陈,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
监考官点点头:"确实,我干了二十多年,很少见到这么优秀的年轻技工。"
这一番对话让全场考生都听得清清楚楚。
原本对郑昊还有质疑的人,此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的实力。
而陈志远,此时正满头大汗地重新加工零件,但时间明显不够了。
他偷偷看了一眼郑昊,心中五味杂陈。
本来想在实操中找回场子,结果不仅没有翻盘,反而差距更大了。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郑昊竟然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水平,而他在清华学了四年机械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却远不如一个四级技工。
"继续你们的考试,不要被干扰。"监考官提醒其他考生。
剩下的时间里,郑昊坐在一旁休息,看着其他考生紧张地加工零件。
有些人因为时间不够,开始手忙脚乱,结果越急越容易出错。
马建军倒是稳扎稳打,虽然速度不快,但质量还算可以。
四点半,考试时间到。
"停!所有人停止加工,放下工具!"监考官大声宣布。
陈志远的第二件工件还只完成了一半,他无奈地放下车刀,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工件收集上来后,监考官和几位技术专家开始逐一检查。
每个工件都要用精密量具仔细测量,不合格的当场淘汰。
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
监考官拿着成绩单走上前台。
"现在公布实际操作考试结果。32名考生中,工件合格的共18人,其中达到精度要求的15人将进入明天的面试环节。"
考场里一片紧张的气氛,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