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太极殿比往日多了几分喧闹,工部匠人早已在殿外空地上备好耕牛与田垄。
李世民端坐殿门廊下的蟠龙椅中,嘴角噙着一丝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李承乾身后那架油光锃亮的曲辕犁上,眼底满是对长子的期许。阳光透过廊柱洒在他明黄色的常服上,更衬得这位帝王此刻心绪颇佳。
“承乾,快让朕瞧瞧你的心血。”李世民扬声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放缓的温和。
自早朝后,他便对这改良农具念念不忘,若真能推广开来,今年春耕必能事半功倍,届时太子也能在朝臣面前挣回几分颜面。
李承乾硬着头皮上前,手指紧张地抠着犁柄上精致的缠枝雕花,指节泛白。他脸上强挤出笑容,眼角却控制不住地抽搐:“父皇,此犁……此犁轻便省力,转弯灵活,儿臣这就为您演示。”他身后的匠人早已将耕牛套好,牛鼻绳被攥得紧紧的,只待太子一声令下。
可当李承乾握住犁梢扶手时,额头上的汗珠瞬间滚了下来,顺着鬓角滑进衣领。这架仿造的曲辕犁看着与图纸无异,握在手中却格外别扭,犁梢的角度硌得掌心生疼。
他深吸一口气,学着老农的模样佝偻着腰吆喝赶牛,可耕牛刚迈出两步,犁铧便“咔哒”一声卡在土里,任凭他涨红了脸用力推拉,犁身依旧纹丝不动。
“怎么回事?”李世民眉头瞬间蹙起,原本舒展的眉心拧成一个川字。
早朝时那巴掌大的模型精巧灵动,怎会实物如此笨重?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里的温度降了几分。
李承乾脸颊涨得通红如煮熟的虾子,急得满头大汗,汗珠顺着下颌线滴落:“可能……可能是牛不听话!换头牛,换头牛便好了!”他说话时眼神闪烁,不敢直视李世民的眼睛。
匠人连忙牵来另一头壮硕的黄牛,可结果依旧。
曲辕犁在地里东倒西歪,翻出的土块大小不一乱七八糟,甚至在转弯时,曲辕与犁梢连接处发出“咯吱——”的刺耳断裂声。李承乾吓得猛地松手,惊出一身冷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这……这不可能!”李承乾慌了神,连连后退两步。昨日在东宫试演时明明还能勉强拉动,怎会当众出糗?他蹲下身胡乱拨弄着犁身,眼神慌乱却根本看不出问题所在,只能气急败坏地指责:“定是匠人打造时偷工减料!这等劣质货色,如何能演示!”
被点名的匠人“噗通”跪地,脸色煞白如纸,连连磕头:“太子殿下明鉴!小的是按图纸严格打造的啊!每个榫卯都打磨过三遍,绝不敢偷工减料!”
李世民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原本温和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他缓缓起身走到犁旁,亲手握住扶手尝试拉动,只觉犁梢震颤得厉害,虎口发麻。他仔细端详着犁身,眉头皱得更紧:“承乾,你说这犁是你亲手设计,那朕问你,这曲辕的弧度为何是三尺而非两尺?犁铧的倾角为何要比直辕犁陡三分?”
李承乾张口结舌,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完整话语,冷汗顺着脖颈流进衣领,将里面的中衣浸湿一片:“儿臣……儿臣是按农书古例设计的……具体细节……时日已久记不清了……”他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不敢看李世民的眼睛。
“记不清?”李世民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压抑的怒火,“你早朝时说翻阅百卷农书,亲赴田间考察,如今连基本的设计原理都说不出?”他指着断裂的连接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此处榫卯结构松散,木纹断裂处全无打磨痕迹,显然是仓促赶制的劣质品,这就是你所谓的苦心钻研?”
周围的官员们纷纷低下头,大气不敢出,谁都看得出皇帝陛下已是怒火中烧。长孙无忌站在人群后,脸色铁青,手指紧紧攥着朝笏,指节泛白,心中暗骂李承乾没用——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简直是扶不起的阿斗!
就在这时,李恪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息怒。儿臣观此犁,似是模仿民间农具仓促改制,未能把握省力关键。其实曲辕犁的精髓不在于辕身弯曲,而在于……”
“你闭嘴!”李承乾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猛地抬头打断他,眼中布满血丝,语气尖锐,“你懂什么!定是你嫉妒本宫立功,暗中动了手脚!李恪,你安的什么心!”
李世民厉声喝止:“住口!李承乾,你自己无能献丑,还敢迁怒他人?”他狠狠瞪了长子一眼,转向李恪时,语气才缓和了些许,“恪儿,你继续说。”
李恪神色平静,指着断裂处解释:“曲辕需与犁梢形成四十五度夹角,才能分散拉力。而这架犁的曲辕过于弯曲,反而增加了阻力。至于犁铧倾角,需根据土壤干湿调整,沙质土宜陡,黏质土宜缓,并非一成不变……”他随口说出几个关键数据,条理清晰,精准得让工部匠人连连点头,眼中露出钦佩之色。
李世民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已充满失望与痛心。李恪说的这些细节,涉及力学与农艺的结合,绝非粗浅模仿就能知晓,显然李承乾献的犁大有问题。
“李德全。”李世民声音冰冷如霜,“将这架犁带回工部拆解查验,看看究竟是何人打造,用了什么材料,一查到底!”
“儿臣有罪!”李承乾见势不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行两步想要靠近,却被李世民冷冷的眼神逼退,“儿臣……儿臣只是想为父皇分忧,这犁……这犁是儿臣让匠人打造的,细节之处确有疏忽……求父皇恕罪!”他不敢承认盗图之事,只能拼命往匠人身上推,说话时涕泪横流,狼狈不堪。
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长子,眼中闪过一丝痛惜,随即被失望覆盖。他本以为李承乾终于有了长进,没想到竟是一场弄虚作假的闹剧。“你可知欺君之罪?”
“父皇饶命!儿臣再也不敢了!求父皇开恩啊!”李承乾连连磕头,额头磕在坚硬的青砖上,很快便渗出血迹。
长孙无忌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求情:“陛下息怒,太子也是一片孝心,只是急于求成失了分寸罢了。念在他初犯,还请陛下从轻发落,以观后效。”
李世民闭了闭眼,深深吸了口气,再睁眼时已恢复几分平静,挥手道:“罢了。李承乾禁足东宫三月,抄写《农桑辑要》百遍!这曲辕犁之事,朕会另派专人负责。”他看都没看李承乾一眼,转身对李恪道,“恪儿,你随朕来书房。”
李恪心中了然,垂下眼帘掩去眸中的神色。这场闹剧终于让李世民起了疑心。他跟在李世民身后,清晰地听到身后李承乾压抑的啜泣声,以及长孙无忌投来的阴鸷目光——那目光淬着寒意,仿佛要将他洞穿。李恪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书房内,檀香袅袅。李世民坐在书案后,盯着李恪看了许久,眼神复杂难辨,似有探究,有欣慰,亦有几分深沉:“恪儿,你老实告诉朕,这曲辕犁的真正设计者,是不是你?”
李恪没有直接承认,只是躬身道:“儿臣只是对农具有些兴趣,偶有心得罢了。父皇应以国事为重,谁设计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惠及百姓,助春耕顺利。”他语气平静,神色坦然。
李世民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又有几分释然:“你啊……比你大哥懂事多了。”他提笔在圣旨上落下朱批,递给他,“传朕旨意,命吴王李恪主持曲辕犁改良事宜,工部全力配合,务必在春耕前造出合格农具!”
【系统提示:触发主线任务‘农具革新’,奖励‘材料学精通’技能】李恪双手接过圣旨,指尖微颤。他知道,这不仅是父皇的信任,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圣旨的明黄卷轴上,映照出少年皇子眼中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