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血口喷人!”
长孙无忌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恪的鼻子,“老夫忠心耿耿辅佐陛下,岂能做这等勾当?吴王殿下年纪轻轻,心思却如此歹毒,竟想诬陷老臣!”
“儿臣并非诬陷,只是陈述疑点。”李恪微微躬身,姿态谦逊却语气强硬,“儿臣恳请父皇派御史台彻查此事,看看那些弹劾的州官,是否真如奏折所言,是因工匠傲慢而进言,还是受人指使!”
李世民看着账册上清晰的记录,又看看李恪坦荡的眼神,再对比长孙无忌涨红的脸和微微颤抖的手指,心中早已明了。老臣方才提到隋末教训时,他便已心生不悦,此刻见李恪准备充分证据确凿,更是确定了弹劾背后另有隐情。
皇帝“啪”地合上账册,声音冰冷如铁:“长孙爱卿,吴王的账册条理清晰,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颓然低下头,花白的头颅微微晃动:“老臣……老臣只是忧心铁料不足……”
“此事朕自有决断。”李世民将账册推到一旁,目光如炬扫过殿内,“李德全!传朕旨意,命御史台即刻派精干御史前往雍州、岐州等地,彻查弹劾一案!若查实有官员蓄意阻挠新政,无论涉及何人,一律严惩不贷!”
“奴才遵旨!”李德全连忙躬身应道,偷偷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见老臣脸色灰败,心中暗暗咋舌。
“曲辕犁推广绝不能停。”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日起,工部调拨专人赴各州指导冶炼打造,所需铁料优先从废铁回收中取用,各地官府不得推诿拖延。谁敢阻挠,以抗旨论处!”
长孙无忌捧着那叠奏折,手指冰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知道自己这次不仅没能扳倒李恪,反而可能引火烧身,可面对皇帝的决断,却不敢再争辩半句,只能颤抖着躬身领旨:“老臣……遵旨。”
退殿时,长孙无忌经过李恪身边,老臣停顿了一瞬,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语气淬着冰:“吴王殿下好手段,只是锋芒太露,恐难长久。”
李恪直视着他的眼睛,少年人的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太尉大人只需管好自己的人,莫要再行这等阴私勾当,自然能长久安稳。”
长孙无忌怨毒地瞪了他一眼,那眼神如毒蛇般冰冷,仿佛要将少年皇子生吞活剥。他甩袖转身,紫袍的下摆重重扫过地面,带着满心的不甘与愤怒离开了太极殿。
李恪目送他离去的背影,心中并无半分胜利的喜悦。【系统提示:检测到长孙无忌敌意值+80,当前敌意值已达150,请注意人身安全,建议提升护卫等级】脑海中冰冷的机械音响起,少年皇子轻轻吁了口气,指尖微微发凉。他知道,这次正面交锋只是开始,以长孙无忌的性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你做得很好。”李世民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默,皇帝的语气缓和了许多,眼中带着几分赞许,“遇事沉着,证据确凿,没有被长孙太尉的气势压倒,这很好。”
李恪躬身道:“儿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但也要小心。”李世民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目光落在少年皇子手臂上的划痕上,眉头微蹙,“长孙无忌在朝堂经营多年,党羽众多根基深厚,这次没能扳倒你,定会换种手段。你根基尚浅,行事需更加谨慎。”
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考量:“你若想继续推行新政,光有父皇支持不够,需得有自己的势力。御史台那边,你可多与马周接触,他为人正直,且颇有才干。”
李恪心中一动,马周是近年崛起的御史,以直言敢谏闻名,且与长孙无忌素来不和。父皇这话,显然是有意扶持他。少年皇子躬身谢道:“儿臣明白,多谢父皇指点。儿臣只求父皇支持儿臣查清地方官阻挠之事,绝不能让宵小之辈坏了春耕大事。”
“准了。”李世民颔首,语气郑重,“朕给你调三十名禁军,由你亲自调遣,务必查个水落石出。”他看着李恪年轻却沉稳的侧脸,忽然放缓了语气,“过几日便是你母妃生辰,朕准你回府探望三日,也歇一歇。这些日子在工部作坊,看你瘦了不少。”
提到母妃,李恪眼中瞬间漾起暖意,方才的锐利与警惕都化为柔和:“谢父皇体恤。儿臣定会尽快查清此事,不辜负父皇期望。”
离开太极殿时,正午的阳光正好,透过朱红的宫墙洒在石板路上,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李恪望着宫墙外那片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飘过,可他心中却清楚,这平静只是暂时的表象。长孙无忌绝不会善罢甘休,朝堂上的暗流只会愈发汹涌,而他能做的,便是步步为营,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新政成果。
三日后,御史台的奏报如雪花般送抵太极殿。马周亲自带队核查,果然查出弹劾李恪的几州官员中,有三人是长孙无忌的姻亲,另外两人曾受过老臣提拔。所谓“工匠傲慢”纯属捏造,实则是这些官员故意刁难工匠,拖延曲辕犁打造进度,事后反咬一口。
李世民看着奏报勃然大怒,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胆大包天!竟敢欺瞒朕躬!”他当即下旨,将为首的雍州刺史贬为庶民流放岭南,其余四人革职查办永不录用。消息传出,朝堂震动,不少原本观望的官员都暗自收敛了手脚,不敢再轻易阻挠曲辕犁推广。
消息传到东宫时,李承乾正在临摹王羲之的字帖。听闻李恪不仅没被扳倒,反而让长孙无忌吃了大亏,他猛地将手中的狼毫笔掷在地上,上好的宣纸被墨汁染得一塌糊涂。
“废物!一群废物!”太子殿下怒吼着,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砚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墨汁溅满了明黄色的地毯,“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被李恪反将一军!他不过是个前朝余孽生的杂种,凭什么压过本宫!”
心腹太监王德连忙跪地上前,小心翼翼地劝道:“太子殿下息怒,仔细伤了龙体。长孙大人说了,这只是开始,咱们还有后招呢。那吴王不是得意吗?总有他栽跟头的时候。”
李承乾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眼中布满血丝,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对,后招……李恪,你给本宫等着!我倒要看看你能得意多久!”他转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吴王府的方向,拳头攥得死紧,指节泛白。
而此时的吴王府书房内,李恪正对着一张新的图纸凝神沉思。桌上散落着几张草稿,上面画着各种奇奇怪怪的齿轮与木架结构。少年皇子指尖在图纸上轻轻滑动,时不时停下来在草稿上写写算算,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对水力应用的探索,触发新任务‘改良水车’。任务要求:设计出可同时用于灌溉与舂米的复合型水车,奖励‘水力应用’技能包及积分500】脑海中的机械音适时响起。
李恪抬起头,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曲辕犁的推广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水车改良、新式纺织机……还有太多事情要做。无论前路有多少阻碍,有多少暗流涌动,他都不会停下脚步。
夜色渐深,长安城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吴王府的书房依旧亮着灯,少年皇子的身影在烛光下专注而坚定。太极殿内,李世民看着新送来的曲辕犁推广进度奏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东宫深处,李承乾与心腹正在密谋着什么。太尉府中,长孙无忌枯坐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眼神阴鸷。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平静的夜色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