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三、相信自己,建立自尊

自尊,是生命的自我肯定、自我认可,是一个天生的人类的素质,就像你的眼睛嘴巴一样,与生俱来。

自尊是从内心对自我的一种认可和肯定。一个人建立在自尊上的自信,会得到一种更加稳定的“爽”,而不是自我的受外界影响的“爽”。这时候,你一点也不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失去状态,因为你是不可能失去状态的,你的这个状态是建立在内部的核心信心上的,是不会受外界因素影响的。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较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形成自尊感的要素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这些因素都与个体的外在环境有关的。

从心理学上讲,自尊感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是从内心对自我的一种认可。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较能够接受个人的不足之处。

当一个人的自尊感很强的时候,这个人一定很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好。“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在他的心里有诸多这样的潜台词。

1.保护自尊,培养自信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当一个人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勇气的时候,本来可能可有十足的干劲,也只剩下五六分甚至更少了。长时间下去,就会很难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甚至可能变得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作用的结果。

从外因来说,主要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如一些贬抑性评价,缺少成功的机会;从内因上说,可能是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又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从小父母双亡,跟着一个傻哥哥一起过。这个傻哥哥还经常打他、骂他,不给他饭吃,有时候甚至还不让他上床睡觉。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他的学习成绩不好,班上很多同学都看不起他,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后进生。

可是,自从换了一位班主任后,他的生活改变了。他的班主任了解了他的情况后,就经常到他家里帮他收拾屋子、做饭,让他穿上整洁的衣服。傻哥哥看到老师的做法,也慢慢转变了对他的态度。这个男孩学习有一点进步,教师就表扬、鼓励他,他的成绩越来越好。这个男孩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感觉在我的老师面前我是一个人,我的头上也有一颗太阳。”这事例多么引人深思啊!

绝大多人都没有那个男孩的境遇,但是,他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特别是当他有缺点、有错误、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这份尊重不仅来自于大家,更要来自内心。只有学会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自信起来,勇敢地来面对生活。

保护自尊,培养自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我们应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这样才可以在内心树立强烈的自尊感,才更有自信。

2.怎样来建立自己的自尊

爱默生说:相信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有用的东西,一定对一切人都使用——这就是天才。相信自己,来源于生命深处最真实的东西。尤其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后,“相信自己的思想”会准确地预见理想会在某一天成为现实。而这时候,想象理想的过程就是建立自尊。

那么,怎样来建立自己的自尊呢?

(1)相信自己的实力

要做到相信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而活,做自己的主人,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非易如反掌。当你觉得做了一件简单事情的时候,可能你已经对这件事有了充分的了解与熟悉,但是,这对其他人而言,可能会是一件很处理的事情。

同样,对于一些你认为很难处理的事情,你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对自己产生不信任,对这件事无法给予解决。这时候,对你而言,这件事就是件难事。

在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把它做好,不要常否决自己。相信自己,这是建立自尊的第一步。

(2)展现良好的态度

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在努力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时刻保持着微笑,这是种心态,助你们走向成功大门的钥匙。一个消极被动的人总是在等待命运安排或贵人相助。对一件事情,他们总认为是事情找上他们,而自己无法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对自己总是有一份责任感,认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可见,不同的心态决定着我们不同的人生。

(3)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知道,许多孤单的感觉是来源于自尊心的缺乏。在大家平时的生活中,沟通是最为重要的一门人生课程。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把自信常挂在脸上,内心的自尊感不免油然而生。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