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3章无奈选择

一晃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到了一九八六年的暑假。余新生失眠已经有好几天了,他本打算和前两年一样一放暑假就去做小工,而且王叔叔去年就讲好今年他可以安照大工给自己记工,这样就可以挣足学费。就是差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今年学校安排暑假实习,这件事已经得到县政府的批准,而且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原县社队工业局)已经以县政府的名义发文到各乡镇政府、各乡镇工商公司,要求各相关部门必须认真重视,并明确分管工业的乡镇长负全责。

新生知道家里去年收成不好,上学期的学费就是妈妈好不容易跟人家借的,现在家里粮食只能勉强够吃的;今年的庄稼,由于缺乏肥料长势也不怎样。到时缴学费,想靠卖粮食谈何容易,就像去年底一样,即使是一家人一粒都不吃,全卖光也不够自己和弟弟俩人的学费,现在该怎么办?

如果不去实习,开学的话肯定没有实习鉴定。没有实习鉴定怎么向老师交代?而且县乡镇企业管理局肯定会追究这件事,到时自己怎么解释?解释会有用吗?这样肯定会被当作无组织、无纪律处理。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人,怎么能担当一个企业的财务工作?如果去实习,这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可是学费怎么办?生活费怎么办?还有弟弟的学费从哪来?

余新生开学的学杂费是九十六元、住宿费是十五元、菜金和生活日用品一起至少十元,再加上弟弟的学费二十五元,合计要一百四十六元。现在粮食市场价,每斤玉米一角五分到一角六分,要将近一千斤的玉米,地里最多也只能收六百斤。就是照妈妈说的去做,先让弟弟停学一年也于事无补啊,把玉米卖光了还是要差好多。余下的找谁去借?难道还要妈妈和弟弟去讨饭?这事怎么能行?唯一的办法就是新生自己停学,这样弟弟不用停学,家里日子还能勉强过的去。新生想来想去作出了决定:“妈,还是让我停学吧。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下来还能找点事做,多少能苦点钱。弟弟下来能干什么,如果心玩散了,就是以后再去上学恐怕也学不下去,况且给他停学也无济于事。”

听了新生的话,母亲的态度当时很坚决:“不行!”进而无可奈何地说:“可你再有一年就好了!”

新生清楚自己家庭的情况,自己作为一个男子汉应该负起责任,坚定地说:“妈妈,我理解您的心情,可这是没法子的事啊!您不是跟我讲过:人这一辈子该吃什么饭,老天他早就注定,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任何人强求不得。也许老天就注定我这一辈子必须干体力活,我认命了。”见母亲沉默,接着说:“不过,我有一个想法……”

新生的话,让这个无可奈何的母亲别无选择,她望着自己的孩子,惊疑地问:“什么想法?”

新生面对母亲探询的目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暑假,我想去实习。”

母亲显然有点不理解:“书都不读了,还实什么习?实习还有什么用?”

新生解释说:“妈,您不知道,其实我们会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乡镇企业会计的业务知识都已经学完。下学年主要学管理会计和西方会计,以及财会法规。这些我们都用不上,主要是拓宽知识面。所以我想实习一下,把我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结合一下,看看是否实用?否则,我去年就白白地学了一年。”

母亲更显无助,这让她更加不理解:“就是实用又有什么用呢?人往高处走是没错。你连书都读不了了,还想这个有什么用?!”

新生理解母亲的话,诚恳地说:“妈,我只是想验证一下我学的知识,辛辛苦苦学了一年,到底有没有用?我想验证一下。既学了我就不想荒废,假如以后派上用场呢,您说对不对?!”

听了儿子的话,母亲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何况干活也不急于这一时,于是语重心长地说:“好好好,你既然这么说了,反正这个夏天这么热我也不想让你去做工,你想去实习就去实习吧。不过你要记住不管到哪个厂,实习也好、做事也罢,一定要谦虚,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和人斤斤计较。你现在年轻,凡事要抢着做,力气不用也储存不下来,俗话说‘力气是垢,去了就来’。累了休息一夜,第二天精神就有了。另外要尊敬领导包括年长的,团结同事,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决不能留下坏名声。”

为了让母亲放心,新生发出了成长的誓言:“妈妈您放心,我已经长大了!”

新生每每看着母亲这瘦小的身躯,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滋味,自从父亲去世这几年来,母亲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新生一直在考虑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母亲?她竟然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新生真的掌握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回到家里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母亲自己的收获:“妈妈,昨天晚上县建材厂为我饯行,本来我不想参加的,可是他们的盛情难却,而且乡政府钱乡长和乡工商公司张经理他们也到场了。”

听到儿子这样说,母亲当然高兴:“孩子,这就好,人走到那里受人欢迎,有人想着就是好事。他们讲了什么?说给妈妈听听!”

新生为了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绘声绘色地谈了起来:“钱乡长讲‘现在全国都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财会专业人员缺口很大,希望我好好学习,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母亲不想打消新生的积极性,所以硬是把他从无关紧要的话题中拉了回来,问:“你不是讲,实习好了要他们写什么结论的吗?”

新生知道母亲问话指的什么:“妈,那是实习鉴定,他们已经填好,我已带回来了。”

母亲之所以问他这个,主要是想看看儿子的为人处事到底怎么样?于是说:“他们怎么讲的,读给妈妈听听。”

提到这事,新生更是高兴,于是大声读了起来:“该同学在我厂实习期间,工作积极认真、业务知识精、能够精打细算;头脑灵活,但原则性强。希望能够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作为母亲当然知道儿子是怎么想的,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于是直接了当地说:“现在实习完了你有什么打算?如果继续上学,玉米收下来了就这么点,怎么办?”

新生知道母亲的意思,于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打算:“妈,我们早就说好我不上学的,这个主张我没有改变。这几年我们欠外债那么多,能想的办法您都想了,这我知道,旧债不还再添新债,怎么跟人家张这个嘴。再说张嘴不一定就有用。”

母亲为自己的无助感到伤心,无奈地说:“是啊,我现在看到亲戚都难为情,现在这个情况你看怎么办?”

新生继续刚才的话题:“妈,我已经想好了,我实习这段时间里,无意中碰到以前的同学高继香,她每天卖冰棒,正常情况可以挣到十元,最少也有三四元,所以我也想卖冰棒,这比做工强。”

母亲知道了儿子真的放弃了学业,而且有了新的想法,她思考了一会儿,惊疑地说:“孩子,你行吗?我们家祖祖辈辈也没有人会做生意,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新生也一样:“人家继香一个女孩子能做,我一个大男人怎么会不行?我就不信!我现在就缺一辆自行车,如果您能让哥哥把他那辆坏的自行车,让我修好借给我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我已经请继香帮我借好了一个冰棒箱。”

看到儿子胸有成竹的样子,母亲高兴地说:“你要是真的认为你能行的话,自行车的事,我跟你哥哥嫂嫂去讲,他们反正暂时不用,等你挣到钱也买一辆,就把车还给他们。”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